嘉宾|项飙,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嘉宾|罗丹妮,单向空间编辑总监
主播|吴琦,单读主编
在“对话在继续——《把自己作为方法》一年后”的直播连线中,作者项飙、吴琦和责编罗丹妮,选择了读者来信中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做了集中回应,将暂停了一段时间的对话继续下去。
在与读者的隔空对话中,项飙将《把自己作为方法》一书中很多概念进行了再解读,“自我”、“乡绅”、“人的再生产”、“跨界”……这些在书中开启的话题如何继续展开、进一步深化?又将如何回答读者们的关切和追问?
时隔一年,从新冠疫情到河南暴雨,世界图景不断震荡,个人生活也多有变迁,在这期知识量巨大的节目中,他们还谈到:过去的一年各自在工作中做了哪些新的尝试?转折中又面临哪些难题?面对各种社会情绪和危机,“把自己作为方法”是一个起点,而我们真正的目标,应该是汇聚更多具有差异性的普通人的声音。
|方法论(上)|
#从一本书的诞生开始#
02:00 总结:《把自己作为方法》出版至今,这本书对各自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或变化
02:30 编辑丹妮:不断重读,依然有新的启发
03:14 作者吴琦:用不同的媒介实践,寻找“如何把自己作为方法”的答案
06:24 作者项飙:进入新的工作地点和角色,从研究者到组织者的转变
#对话在继续#
12:06 几百封读者来信都来自哪里、来自谁
#自我#
14:01 提问:提出“自我”这个概念,得到了很多共鸣和批判,为什么这个概念比较关键,成为我们的入口
29:41 提问:如何将个人经验问题化,如何看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41:00 提问:如何辨析年轻人的自我、自私与自身
提问:你们是否忽略了阶层与代际的差异
|工具箱|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铁月亮》,许立志著,太白文艺出版社,2019 年 1 月
-谈话中提到的学者
张念,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加拿大哲学家、麦吉尔大学教授
阎云翔,文化人类学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谈话中提到的机构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成立于 1911 年,是致力于生物学和医学、物理化学技术、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德国科学研究机构。
|和主播说说小话|
想问主播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或微博 @五七 留下你对本期话题/本栏目/主播本人的任何想法或问题,请他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出品人:于威、许知远、张帆
制作人:胡亚萍
后期制作:牟彤、胡晋溢
视觉设计:李政坷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殷佳琦、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