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滚粥14:“非职业”策展人的职业策展之路(杨北辰、蔡俏凌)生滚粥 Rolling Congee

生滚粥14:“非职业”策展人的职业策展之路(杨北辰、蔡俏凌)

57分钟 ·
播放数606
·
评论数0

我们将与活跃的策展人对话,从个体出发,去描摹他们的影响网络、实践轨迹、交叉位置。面对很多时候并不被认可为独立学科的展览史,每个实践者,有怎样的共识?又有怎样的视差?在逐渐铺陈开的对话中,看到展览史,展览史中的个体,也看展览史编织出的文化和社会脉络。 

本期“生滚展览史”的嘉宾是杨北辰。杨北辰的策展实践主要从其对于运动-影像的研究出发,尽管已经策划过多次展览,他并不将自身定位为“职业”的策展人。这种自我定位,也影响到他策划展览以及与艺术家共同工作的方式。最为显著的是他同时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在当代艺术和高校教育两个领域的话语生产和主体生产的探索和尝试。这种新的主体与超越人类中心的新型政治相关,打破人与非人的界限,重新回到多元本体论和多样的宇宙学层面。


嘉宾介绍


杨北辰,博士,当代艺术与电影研究者,策展人。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同时是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思想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特约研究员与 《艺术论坛》中文网特约编辑。


主持人:蔡俏凌,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及研究部助理策展人


01:32 和个人研究相结合的一系列策展实践,主要思路是和运动影像、媒体艺术相关。

05:29 叙事电影领域无法满足自己在理论上讨论的愿望和野心,法国的偏重纯粹思辨的电影理论奠定了个人转型到当代艺术领域的基础。 

07:30 尝试在“当代”的名义下进行思考和行动;当代艺术具有吸纳及包容前卫的、先锋的思想理论的优越性,以及保存在主流社会中叛逆的、失败的经验的功能;当代艺术并不存在媒介的门槛,不同类型的实践都可以与当代艺术形成混生的局面。 

16:25 高校所提供的研究平台和支持给予了个人进行策展实践的可能,努力填平高校体制与艺术实践之间的沟壑。 

19:33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明确的、可以获取到直接反馈的强关系,而策展人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确定的、难以获得明确回应的弱关系,因此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26:52 新机构主义强调机构要去打破所谓的权威性及权力的架构,以更开放的展览、辅助以多元的公共教育活动,使观众可以参与进来,然后形成一种新的机构的面向。但这个维度上,展览和教学确实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展览及公共教育活动打破机构的权威,从而生产出新的观众群体。 

31:52 随着战后新媒介的诞生,电影和美术馆的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第一次前卫艺术运动的诞生,很多艺术家开始利用当时新出现的电影媒介进行试验;之后,沿着这些先锋派电影的实践,战后还形成了实验电影的潮流。这些比较实验性的电影表达,如三屏电影,因与主流电影发展趋势不符而逐渐被遗忘或淘汰,而美术馆则成为了一种电影性幸存的空间。 

34:32 先锋派电影艺术的遗存,实验电影在战后的发展,加上录像艺术的兴起,这三个源流使得影像进入美术馆空间成为了一个自然和合法的过程;美术馆空间中对于电影媒介的创造性的使用和重组,也使电影生命得以重获新生。 

40:15 作为策展人,观看一个展览最主要的两个方向是:展览的制作质量及策展的理念和框架。策展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中的核心问题,在大型的综合性展览中策展框架往往要超越具体作品;当今的策展更多转向生产话语,而非只是漂亮地对作品进行展示。 

45:57 通过漫长的和艺术家的接触,发现共同的关注点,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继而得以确定可行的项目。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艺术创作的转向,艺术家通过像研究者一样搜集材料,并随着研究发展逐渐确定作品的最终形态。 

50:58 当下最关心的话题是对于非人世界的理解,以及其与人类世界之间的关联;努力在多元本体论的背景下,重新去叙述原本的已知世界。 


编辑、剪辑:黄颖瑜,何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