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聊人生规划。“规划”常常给人以“不自由”的负面印象,人们向往“说走就走的旅行”,追求“想买就买的自由”,“计划赶不上变化”,拒绝过被规划的人生。然而,问题可能不在于“规划好不好”或“如何做规划”,在心理学的视域里,我们发现,规划行为本身,关联着人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诸多环节。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限制,而是顺应个人成长的动态过程。如果说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那规划便是拥抱自由的手段。或许我们可以用“设计”一词替代“规划”,重塑对它的认知,过一种自律而非他律的人生。
我们邀请到了一位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朋友,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解读人生规划以及“规划”背后的心理机制。这是我们播客今年的最后一期节目,以“规划”承上启下,也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 说话的人
小李:东京都立大学在读博士 社会心理学方向
蛋妞、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 A. 心理学、人格特质与人生规划
04:22 “行动派”与“熟虑派”:惠更斯的“控制焦点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
12:57 经得起诱惑,人生就更容易成功吗——论“棉花糖实验”与“延迟满足”
20:54 对环境的信任程度,影响着人们对规划的预期: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案例
27:37 齐格蒙·鲍曼与“液态的现代性”: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使“变化”成为常态
Part B. 年关将至,又到了总结与规划的时候
31:13 “规划”与“自由”水火不容吗?辨析“他律”与“自律”
42:11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设计”比“规划”更加主动,更加动态
48:58 需要“强规划”的留学,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规划体验?
58:56 “太阳之塔”与三种活法:活在过去、活在当下、活在未来
61:35 做规划并非私人的,它可以发生在互动与交流中
| 参考资料
比尔•博内特、戴夫•伊万斯:《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
大阪的太阳塔:
在疫情遥遥无期的当下,你还有动力去规划未来吗?或是说,你布置了更详尽的计划应对那种不确定感?
但无论如何,希望2022年,我们都能够更加从容地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