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仅仅是女性。女性身上叠加的身份是多重的丰富的。换言之,共同的女权愿景虽然可以让姐妹们靠得很近,但阶级、城乡、区域等等多重因素也会把姐妹们拉开距离。互联网时代,女权主义者可以在社交平台里进行点赞转发式的碰面,也可以在姐妹遭遇暴力事件时呼吁关注守望相助,但想要达成沉浸式的彼此看见,却总是困难重重。
过去一个月中,有诸多被拐卖的故事浮出水面。“一闷棍“,“打包装走“,这些具像化的暴力细节触发了女性集体的焦虑和恐惧。一则新闻在描述一位被拐卖的北京女性时写到“她被甩出了在北京生活的正常轨道”。这个标黑的句子令人痛惜,但也不得不让人反思,那那些原本就出生在被视为“穷恶、暴力、落后”之地的女性,她们“正常轨道”上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说,连想象都是在固有的观念系统里展开,那改变的可能性到底埋在何处呢?
是时候聆听一线实践者的经验了,女力天下邀请了一位有十年基层公益项目执行经验的嘉宾,希望我们能一起回归女权主义的批判性,反思目前现有的基层救助服务体系以及行动的可能性。一起来摊平这个折叠起来的世界吧!
分享嘉宾
郜文:十年基层公益项目执行经验的女权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