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播客,我邀请到了两位在不同领域的「创造者」,一位产品人,一位编辑,来聊聊关于作品与创造的话题。
创造者、作品等这些词汇碰到一起,听起来宏大且遥远,但它的边界早已从文艺中走出,走向更多领域。做一个社群、做一个播客、做一个app、做一个工具,都是创造的过程。但在更广泛意义上的创造过程当中,最难的到底是什么?编辑和产品经理这两个职业背后的思维方式有何异同、又是如何影响其所产生的的作品的?
如果你正在尝试做点什么(哪怕你不把它成为创造或作品),或者已经在做的过程当中,不妨听听这期播客,听听嘉宾们的经验、苦水、困扰与自恰。也欢迎和我们交流你的计划、作品和想法感受。
保持业余,把不成熟的作品拿出来,因为这才是创造力发生的地方。
主持人:随易
嘉宾:
Patrick,产品人,曾在各大厂任职产品相关岗位,像素朋克创始人,代表产品Lofi Cam上线首月即获得App Store月度最佳App;
傅丰元(bob),编辑,内容创意策划人。曾任科技文化杂志《离线》的联合创始人,线上社群「利器」发起人,现发起「灵感买家俱乐部」项目。
(摄影:夕远)
话题直通车:
6:33 脱口秀演员、音乐人也都是「产品经理」
8:35 作品的「暴露」和正反馈,对于创作过程意味着什么?
11:56 如何「自我哄骗式鼓励」(一个关于冰岛App Store收费榜第一的故事)
13:42 把不成熟的作品拿出来,并且允许它「分叉」
20:35 如果有个创作者的Tinder,你会如何介绍自己?
26:22 创作者如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载体」?
34:45 创作者应该面对「商业模式」么?
37:15 「灵感买家俱乐部」的变化:从提供内容到提供社群
40:40 「要保持足够的低端、业余和未成熟,这才是创意发生的地方」
43:48 内容创作者可以以「产品经理」逻辑进行思考么?(产品经理逼死编辑现场)
49:12 产品经理的「失败经历」,摇摆于商业可持续和去他妈的之间
54:50 自己创造的主线是什么?那些不变的东西是什么?
55:43 摄像头,是大众能接触到关于「创造」最近的路,这是我的「母题」
1:03:00 梦魇般的「自我重复」
1:09:13 留下痕迹对创造者意味着什么?(一个关于死后生活的假想选择)
1:12:22 如果你的作品停留于此刻,你满意吗?
1:16:20 固定环节:荒岛酒馆QA
1:22:00 结尾随易的话
欢迎留言。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