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关于《瞬息全宇宙》的特别节目,我们在看完电影和正反双方意见后,决定围绕着电影的主要争议点,展开对于《瞬息全宇宙》的深入讨论。它到底是世纪杰作,还是名不副实?它所要表达的是“爱是一切问题的解药”,还是存在主义与基督教思想?
存在主义哲学主张“先有存在,后有本质”,甚至"本质"本身也是一个可疑的词,而人终其一生是在“存在”中活,人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最大敌人是“虚无”,是一个他永远无法理解、无法改变、被荒诞和梦魇般的体验所缠绕的世界。如何克服“虚无”就是存在主义渴望回答的问题,它也是《瞬息全宇宙》的哲学议题——乔布代表的“邪恶力量”实际上是人类内心的虚无,而杨紫琼饰演的伊芙琳需要将女儿从虚无主义中解脱出来,也需要找寻自己的“存在意义”。
或许,电影试图给出的解药不是“爱”,而是“自我选择”、“充分感受”与“链接之爱”三者的融合。自我选择,是尊重人的自由意志,人是在认清存在本身的无意义后,去重塑自我、创造自我,自己在不断的选择中去发现意义。换言之,存在主义的解法不是“忠实于自己”,而是“创造你自己”,认清到你生命的意义是在选择中完成,所以伊芙琳才要体验如此多的宇宙,感受如果自己当初做了其他选择,生命会有怎样的不同。人类的每一次决定都在改变自己的人生,而意义的坍塌恰恰在于选择的坍塌。女儿的窒息感,表面上来源于母亲,来自于东亚家庭,实际上来自于她只被限定为“伊芙琳的女儿”去做选择,而不是她自己,她的窒息源于自由意志的被收缴。失去对个体选择尊重的爱,通往的是“爱的暴政”。
所以当两个石头对话时,这里是伊芙琳和女儿的存在象征)当伊芙琳意识到自己和家庭让女儿感到多么窒息,她一度决定放手,可是为什么后面母亲石又要追随孤身落入深渊的女儿石,为什么伊芙琳最终还是不放手,而是在看到丈夫身处生活泥潭依然不断努力,看到自己充分感受所有宇宙依然选择当下后,决定与女儿进行一场关于爱的讨论?
它仅仅是一场“爱拯救一切”的陈词滥调吗?仅仅是保守主义般的家本位叙事回归?创作者其实在回答——没有“链接之爱”,个体即便拥抱自由意志,走向的仍是虚无。杨紫琼在结尾传达的不是“控制型的爱”,而是“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我也需要正视我爱你的感受”,“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走向虚无”,因为你是值得被爱的,你值得存在,你的存在意义不是因为功名利禄或成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而是当我看着你,你在我的眼中看到我,我们对于彼此就是有意义的,只要有你一个在乎,就可抵世上万金。这不正呼应了《卧虎藏龙》里李慕白所说——“我不要得道,只要看着你。”
【本期主播】
赵一静:纪录片行业打工人
宗城:文字领域打工人
【本期嘉宾】
Sunny:影视行业打工人
00:34《瞬息全宇宙》指向的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
05:28 宗城对于《瞬息全宇宙》的观感:它有明显的遗憾,但的确是一部具有当代性的杰作;
06:40《瞬息全宇宙》想表达的真的是爱拯救一切吗;
11:22 一静认为这部电影想讲述的是:尽管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依然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12:59 Sunny认为,东亚家庭只是电影的壳子,它最根本指向的是我们如何面对虚无,个体如何面对现代性的危机;
13:46 导演其实很狡猾,它在用前十分钟甄别观众;
15:30 当观众在嘲笑男主角的口音时,观众忘却了他们也曾经饱受偏见伤害;
17:30 这是一部反超级英雄电影,它塑造了种种被偏见困扰的人。电影的多重宇宙看似迎合对于亚裔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别有深意;
23:11《瞬息全宇宙》的当代性是怎样体现的?它的文本是否拥挤?
28:10 只要有你一个在乎,就可抵世上万金;
34:30 信仰角度对于《瞬息全宇宙》的解读;
37:16 电影为什么不能在石头对话的时刻结束;
43:19《瞬息全宇宙》的贝果隐喻着什么;
52:40《瞬息全宇宙》为什么会引起中文世界两极化的评价;
55:30 进一步认真讨论电影的优点与缺点;
01:04:30 《瞬息全宇宙》的网状叙事/多重梦境受到哪些作品的启发。
文案:宗城
剪辑:赖勇
感谢收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爱发电订阅我们,也可以在微博关注“席地而坐播客”,公众号“播客席地而坐“也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关注主播的同名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