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莉·鲁尼:早熟的经典还是被高估的偶像?|席地而坐Vol.73

萨莉·鲁尼:早熟的经典还是被高估的偶像?|席地而坐Vol.73

58分钟 ·
播放数3927
·
评论数55

萨莉·鲁尼的写作已经成为一个现象。她出生于1991年,2018年出版第二部小说《正常人》时,年仅27岁,但她已经是当今世界最知名的青年小说家,其作品不仅囊括美国《巴黎评论》年度最佳小说、水石书店“年度图书”、科斯塔年度最佳小说奖、爱尔兰年度图书奖,也入围布克奖、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同时被改编成网剧,刮起一阵萨莉·鲁尼旋风。

与此同时,她的写作也面临“名不副实”、“自我重复”的质疑。在第三部长篇《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书名取自席勒1788年写作的长诗《希腊的群神》)出版后,这种争论被进一步放大。《泰晤士报》撰稿人詹姆斯·马里奥特认为这是鲁尼最好的小说,评论家布兰登·泰勒指出“鲁尼对性爱的描写细致、直接……对话经常令人拍案叫绝”,但也有不少人批评鲁尼不但自我重复而且更为保守,作品暴露出对于女性的自我奴化和不加反思的问题。

鲁尼的新作不乏聪明的对话与令人困惑的地方。比如,她会借人物之口讽刺道,在谈论工人阶级的地方,很少有人真正是工人阶级。她也会批评:“太多写当代小说的人……事实上他们对真实生活一无所知。他们大多数人有几十年没有看看真实的世界了……他们为什么要假装着迷于死亡、悲伤、法西斯主义——其实他们一门心思只顾着新书能不能被《纽约时报》点评。”但是,当你被鲁尼的智慧俘获,转头她又会借人物之口写道:“苏联死去时,历史也死了。”或者,她会书写一段SM或电话性爱,但有时候,女主角的女性主义不见了,她扮演贤妻,用一种极为媚男、臣服的口吻去满足心上人的性快感。尽管这种臣服总是在表演的外壳上,但鲁尼完全沉浸式的笔法,令人进一步思考她的小说人物的二重性。

他们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宠儿,自我欺骗和表演的爱好者。他们熟练运用各种话术,局限于谈资,而不是真正的行动,他们一直在自己舒服的活法里反思,而当他们感受生活的虚假与空心感的袭来,他们寻求友谊,寻求性爱,性和友谊,这两个在正统小说中被认为不重要的存在,反而是鲁尼小说的重点所在。

本期,我们将讨论萨莉·鲁尼的最新作品和她的写作优缺点,探讨她为什么成为千禧一代写作偶像的同时,讨论怎样才是书写我们时代特性、击中当代年轻人内心的作品。

  

【本期主播】

宗城:人类观察员

夏周:一个偶尔写作的人

  

03:06 宗城和夏周对于《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的大致感受

06:30 萨莉·鲁尼变保守了吗

08:20 萨莉·鲁尼的性爱描写,鲁尼小说是一种SM小说

10:30 文学社的编辑工资可能还不如蓝领工人,引起了夏周的思考

15:20 萨莉·鲁尼并没有超越她所处的环境,她书写的浅薄也是我们面对的浅薄

20:39 真诚也好,虚伪也罢,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21:20 理论的自欺

24:30 我不明白鲁尼为什么写“苏联死去了,历史也死了。”

33:40 萨莉·鲁尼小说的空心感与人物摆脱空心感的努力

51:30 萨莉·鲁尼笔下的人物处在一个幸福而不自知的状态

  

文案:宗城

视觉:小琦

配乐:

比莉·爱丽什《Six Feet Under》

黎明《夏日倾情》

感谢收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爱发电订阅我们,也可以在微博关注“席地而坐播客”,公众号“播客席地而坐“也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关注主播的同名账号。

展开Show Notes
麻酱2023
麻酱2023
2022.8.19
关于如何拒绝轻佻的话语,我的选择是尽可能实践,比如担忧环境污染,就从自己做起,带水杯餐具饭盒出门,自带袋子买菜,不点外卖(疫情被封除外),少用一次性制品……实践会避免夸夸其谈带来的虚空软弱。关于鲁尼笔下的亲密关系,我也不喜欢女性臣服于男性的模式,无论是玛丽安还是艾丽斯,她们在男性伴侣跟前的卑微、迎合,很难说是主体性的表现。父权体制下异性恋形成的亲密关系共同体是否可能实现?女性在其中如何避免压迫不公?结合东亚现实,看到结婚生子这个结局尤其无语,女性探索了半天,结果回归了一夫一妻单偶霸权?鲁尼还不如我和我的朋友们勇敢。
夏懒腰
:
最后一句话笑死了哈哈哈哈!
Amanda_XKuV
Amanda_XKuV
2022.9.08
鲁尼的三本书都看过,第三本几乎是忍受着读下去的。她书里的女性角色实在太喜欢取悦男性了,姿态很低,但还是要标榜自己是独立女性的。她们需要男性的呵护,仿佛自己是易碎品。我能理解那些女性角色,但无法共鸣。她的三本书描绘的已经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了,再继续问美好的世界在哪里,就像一个已经拥有五套房的人惆怅地问怎么才能拥有十套房……另一部分鲁尼能这么流行,就像宗城说的,契合了很多有类似感受或者体验的女性心理,但是真的,不要把鲁尼书里描绘的问题当成一种安慰或者理解,只会让我们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
最后的对话很有感触,正好对照前段时间自己的一个重要转变。曾经自己推崇受情绪驱动的生活,常常关注讨论旁人和网络生活,也逐渐培养自己“理解”几乎所有人的能力,但深知自己最期盼的是快快老去,让这样“有趣”又无趣的人生结束吧。但前段时间老妈突然生病住院,自己一个人表面平和的生活瞬间被打乱。等待检查结果的时候,住院陪床的时候,强烈感受到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感,以及独自承受至亲生病这个事实的脆弱(因为老爸生病去世时我还专注在学习上,没有太多参与陪伴)。但可喜的是,转变的时刻就是那么突然(其实也算质变吧)。情绪依然重要,但会清楚告诉自己要把情绪保留到另一个时刻,此时需要情绪稳定,给妈妈最稳定的支持。现在生活中关心的事情也渐渐变少,比如赚钱以避免不必要的遗憾,继续“钻研”自己喜爱的工作(工作就是我的爱好!),远方的问题就尽力而为吧。(小声说一句:回到农村真的会有很强的落地感,每年都会回老家帮老妈干几天农活,心无旁骛,简单又充实,睡眠质量特别好。)
另:萨莉·鲁尼新书的结局,虽然能理解,或许因为她刚刚结婚,回到安静平和的生活,所以,这就是她真实的选择,也或许是因为疫情让她觉得美满结局算是一种慰藉,但这样的结局无异于一种懈怠。
夏懒腰
:
最近越来越觉得,我们最好不要做大谈特谈柏林墙倒塌,现实里却只会煮泡面的人。虽然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对我来说沉入生活本身比理念更有笃定感,又或许在其中练就的本领才能真正帮助人物走出理念的迷宫,活得更开阔自由些。鲁尼笔下的人挺软弱的,虽然它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不能苛责,也不忍苛责。
Hana404
Hana404
2022.9.03
34:01 鲁尼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浅薄,其实就是当代很多人的真实。
ANOMALY
ANOMALY
2022.8.22
为什么要提解决呢,鲁尼笔下的人都是左派文青,他们困惑,他们隐隐揭示问题,但从不解决,人活着就有问题,没有问题,活着也是行尸走肉,还有,同样是受穷,在发达国家受穷和在底层国家受穷不是一个概念
阿佳西
阿佳西
2022.8.22
周一的早上,听完这期真的有点难过了,今年无论是疫情还是工作,家人和自己的身体,无不受到重创,曾经的美好碎在眼前,变成一地鸡毛,我努力了,可没有改变,仅仅是维护原来的样子都让我身心俱疲,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变得心灰意冷,没了活力…
夏懒腰
:
呜呜好像说什么都显得有些无力,但还是隔空给你一个抱抱,我们普通人就是在不断修补生活嘛,但这已经很厉害了,要比谈论柏林墙倒塌和批评资本主语容易哦。
阿佳西:谢谢夏周~听席地而坐有抚慰到,你们多更新,我会常来的😽
九游
九游
2022.9.13
我觉得鲁尼能写出当下年轻人的状态就已经很棒了,作家只对她的作品负责,只对她作品写得好不好负责,至于道德判断,至于先锋保守,至于是否反映出该有的思想的深刻性,这都不是小说家要考虑的事情。
vanillalala
vanillalala
2022.8.19
16:42 与其说反思,不如说是困在社会结构和亲密关系里的人不断寻找寻安慰剂的过程。《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暴露了这种向内自我探讨和向外寻求突破的可能性,所以结尾显得温情,而这种温情在疫情和当下社会是很不真实的。
宗城:也许不是不真实,而是鲁尼在她那个国家的经验,未必能引起中国尤其是饱受疫情折磨之人的共情。
vanillalala:是的,我读的时候觉得不真实……真的只希望艾莉丝和艾琳就停留在拥抱那段……就够了
鱼丸子头
鱼丸子头
2022.8.19
45:17 喜欢夏周的这个问题。鲁尼式人物在意识到无法改变社会之后,把精力投注在亲密关系里;和宗城说的不奢求短期改变,专注谋生和打球。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好像前者被定义成了某种不落地的状态,后者就是踏实的?这点不太理解。
听后即焚: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打球,都是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处处都可以力所能及、脚踏实地改变世界一点点
Hana404
Hana404
2022.9.03
36:29 性爱(SM)是理解鲁尼小说的一种重要方式
LeEtranter
LeEtranter
2022.8.19
她是真的被高估了,看了《普通人》的剧再去看书,言之无物。剧拍得比书好太多了
三本书都看过,最喜欢《正常人》,虽然讲得是爱情故事,但两人是出身不同阶级的人,这就涉及到了阶级议题,让小说有了马克思主义视角,但我不认为鲁尼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从她这部新出的小说明显直白得表现出来。正如女主播所说,如果只是口头上谈论,现实中行为上没有任何反思,甚至直接拥抱现实,那叫什么批判呢?同样,女主播还有意识到理念和行为上的失衡,还敏感于现实中的无能为力,但是男主播已经自然而然得自洽了,理由就是自己有生计问题要忙碌,要解决糊口谋生的问题,因此就可以对只停留在讨论公共议题层面心安理得了吗?确实难以理解。
喜欢两个主播最后的讨论,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悬浮感,仿佛人生中许多事如笼罩的云,偶尔讨论偶尔批判,但当我真正尝试去抓住去剖析这些“云朵”时,它们却轻飘飘的让我摸不清楚,很难找到与其对应的生活中的落地感。
张大喵
张大喵
2022.8.20
阅读中感到错位,可能还是因为生存境况太不同吧,对小说里的千禧年轻人来说,“历史终结”是一种现实和真实,“和平年代寸步难行”。而我们所处的外部就足以激荡各种心绪,在这种小说里得到乐趣仿佛是guilty pleasure ……可能年纪大一些,我对小说人物的挣扎和结局反而接受度更高🥲
oress
oress
2022.8.20
听完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话语……
Stella_Iumo
Stella_Iumo
2022.8.20
对鲁尼的要求是到第三世界国家去,对自己的放过是我打球我有生活(???
宗城:没有说要求她去第三世界,她喜欢怎样写都是她的创作自由,那是是一种调侃性质的说法,说的是她小说人物感到的痛苦,有时候跟其他地区人群感到的痛苦是错位的。这时候阅读就会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所谓踢球之类的也不是解决自我痛苦的方式,只是说,在我意识到自己暂时不可能解决结构性危机的情况下,我如何不使自己崩溃的问题。于是它回到的是生活中更具体的实践,比如找到自己耐心去做的事情,这不是解药,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
Stella_Iumo
Stella_Iumo
2022.8.20
46:03 我感觉宗城完全回避了问题,这更加犬儒吧,分明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可能不空心的状态里。女孩都在坦诚,他却始终批判别人放过自己。我感觉鲁尼已经她们地人物无论多么犬儒都接受着审视着诚实地。而...
宗城:1、我没有提倡一种犬儒的活法。这一点见我发给你的另一条回答。在很多议题里,我也讨论过现代犬儒主义的弊病;2、我也没有批判鲁尼笔下的人物放过自己。我说她笔下的人物存在空心化心理,她的人物的痛苦和我们所处的并不是一回事。这不等于我批判放过自己。对文本进行细读和价值性批判是两回事
Xxollous
Xxollous
2024.8.29
43:38 太彻底了,甚至换电池也是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分析的真好👍🏻👍🏻
Fufufufufufu
Fufufufufufu
2023.12.22
前面男主播说了,他觉得萨莉鲁尼的人物会关心那写大的话题,他们持偏左的观点,但是并没有真的走进第三世界,是不够真诚。到后面女主播提出问题,怎么解决“萨莉鲁尼可以去第三世界,那我去哪”。 怎么会有这个问题啊,你就在第三世界,你肯定看到很多西方世界左翼人士关注的第三世界的问题,你没走进是你自己不愿意不敢走进罢了,而不是无处可走进。(不是说你错,而是很奇怪你的疑惑点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