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电问答 • 80 | 什么样的书/电影/艺术才能影响人?翻转台电(翻电)

翻电问答 • 80 | 什么样的书/电影/艺术才能影响人?

65分钟 ·
播放数12472
·
评论数142

今天的问题是:

老师您好,我是艺术学生,听翻电的原因是想增强理解,让我的作品能更好。现在做的雕塑、装置,虽有涉及“宗教没落反思”“科技批判”问题(都是从翻电听来的),但很难触发观者的共同情感,自以为表现效果出不来是由于没有找到好的切入对象的方式并触及问题关键。我想问是否需要对旁物体系的完全知晓才可抓住要害?如果不是,那需要何种方式?


------问题结束的分割线------


这当然对任何表达者都是一个问题,对我自己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今天的内容包括:


1 既有影响力,有有价值的表达,似乎是个悖论

Q1:

A:如果你是不相信人可以改变他人的,如果有人觉得他为你好,要来改变你,你怎么想?

B:如果你相信人可以改变他人,你有个朋友,想法非常奇怪,你和他沟通的时候,他说“人无法改变他人”来反驳你的道理,你怎么办?


2 从“媒介”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

Q2:

在什么情况下,人是不懒的?设想几种不同的情况,如果……人就不会懒……


3 思索路上的“大坑”让人无法向前

4 “去遮蔽”的且有时效性的内容,是一种有帮助的内容

Q3:

你们都看过很多这种内容了,缺憾是什么?这里面有没有缺一块?


5 道理很好,但与受众没有什么关系

Q4:

这个说法对吗?会不会你其实从电影里面获得了特别多启发?


6 媒介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问题

7 请注意!人不是靠媒介被影响的

Q5:

你能想起来你最近一次,和人交流(conversation)中获得很大启发的时候吗?


8 媒介真的可以让人获得切身指引吗?

9 启动受众的“自我教育”

10 “价值判断”、“多角度”、“有他性”的三元不可能


11 方法

A 将受众从常人(DAS MAN)状态脱出

B 保持受众持续的思考和对内容的挑战


12 也许是媒介创新的时机和可能性


[ 欢迎在Patreon和爱发电支持翻转电台 ] 

如果你过去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优先推荐使用Patreon,因为其有按月订阅的制度: 

www.patreon.com 

如果你从来没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可以在爱发电: afdian.net


感谢大家对翻转电台的支持。


如果你要提问请将问题邮件发到 ask@flipradio.club 非常感谢提问!

展开Show Notes
七个梦
七个梦
2022.9.22
HD389970v:老薛:李厚辰你给我出来!
民俗素人冯小黏:经典永流传
4条回复
胡天翼
胡天翼
2022.9.23
对最后那段英文感同身受。
也许翻电可以把翻电问答做成和提问者的对谈形式,真正成为「问答对话」。
Asaloser:两年后现在的市民茶室实现了!
桂纶镁新片《台北女子图鉴》😂
Titsup
Titsup
2022.9.25
30:17 近五年我看过最有启发性的作品不是来自于电影,而是上野千鹤子的《厌女》
pekingcat
:
这个启发性是什么呢?
Titsup:让我发觉自己很多自我攻击与感觉矛盾的原因都是源于厌女,也让我明白了我为了与父亲待在一个世界里而对母亲做了多少过分的事...厌女无处不在...总之启发有很多很多。
lx_xl
lx_xl
2022.9.23
其实现在大部分装置艺术现代艺术经常让观者一头雾水
20:58 媒介环境中,“真”的东西反而是粗糙浑浊的,而非澄明的
1:01:00 If the society have no way to control the ambitions of the dictators. Their demand on the society will be strengthen by the one little bit change at time. For every instance, it is only little change, but maybe in a year or two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recognize your life anymore. Although every time you feel only a little bit change, it seems like it something we can endure, maybe something we should only endure for once a while and every thing will back to normal and release, but no, if we take things like this there wiil be one day we found life fucked up,like we found in Russia
Titsup
Titsup
2022.9.26
42:13 是的,与人交流的同时能整理自己的思绪,有时候问题就真的迎刃而解了。但这种朋友太少太少了,大部分聚在一起都只是在自说自话,不对他人好奇。“我这周太累了”“我也是!”“我那个大笨蛋领导又...”“别说了,我这周又...”......有价值的“讨论”被触发简直需要一种奇迹。
周豫才
周豫才
2022.9.25
《晚春》,小津的电影。看过之后对亲密关系有实际影响。决心要去忍耐,保持信心和耐心。
《进击的巨人》,动漫,一个刻在我心里的神话。里面的阿克曼们,他们聪明而犬儒,自以为义,但命运令他们在具有种种瑕疵的具体的人身上一瞥神性,为其匍匐,他们从此真诚地为具体的人而活。他们足够聪明到能洞察他们所忠诚的对象的罪孽,这种罪孽是别人看不见的,他们不仅忠于他们,还知道如何替他们所忠诚的人赎罪。生活中常常想起他们,希望如他们那样强大、谦卑、不惑、成就他人、爱属他之物、由于真正关心他人而关切到他人生活形式里最深处的矛盾和张力。
《无中生有》刘天昭,超长篇小说。如何摆脱自欺和无尽反思的乐趣,去承担脏的平凡的麻烦的生活。
HD580743s:除了第二个说的都挺好的。
HD580743s:再听一遍翻电关于透明度的节目后感叹第二个真是可以被其他作品取代的一部平庸的作品。
10条回复
Vvitch
Vvitch
2022.9.22
哈哈,看你久久不更新,还以为你在憋ff30戈达尔呢。
horng
horng
2022.9.24
39:48 这种know how做环保,我照着做了,但我没办法知道别人有没有做,我是不是在愚公移山。反过来别人也不知道我有没有真的在做,没有公共性,就很难坚持
pekingcat
:
嗯,这种各人独自...的倡议缺乏公共性,这确实是个很好的角度
棉袄小茵
棉袄小茵
2022.10.01
53:59 我觉得留时间思考还蛮重要的。我会因为一句话就开始思维发散,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在播客行进的过程中我就会漏掉很多内容。可是等我灰溜溜把进度条往回拖的时候,我的思维又会出现断层,很多次都把我搞得很恼火。中间的空档期不仅仅提高听众的参与度,更是给我这种思维比较缓慢又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消化的时间。
pekingcat
:
但里面这个会不会太短了呢?
棉袄小茵:不会。十秒十五秒这种足够了。对我来说每次思维的纠结时间都是不同的,有时候我会纠结三分钟,有时我会纠结三十秒。十秒钟不是死板地让你“嗨,我给你这么多时间答卷,到点就收卷”,而是一个小提醒:或许在这里你可以按下暂停键,消化一下我刚刚讲的长篇大论。所以有时我在这十秒里会暂停,有时我又会纯纯发呆让背景音乐流过我。这篇播客的问题和暂停都挺打动我的,它允许我的思维行云流水,而不是一截一截^_^
3条回复
用户名li
用户名li
2022.9.24
27:30 对!!!和自身现实连接不上!!!看了那么多东西 书 电影 播客各种各样 但是我还是我
柯_BeFW
柯_BeFW
2022.9.23
我想到的观者进入负责的自我教育状态的可能:呈现内容涉及观者面临的问题,或提供情绪和思维坑之后的事实和解决可能。
我和父母沟通的一个经验就是逻辑论理只对能习惯这一套且能熟练回归到解决问题的人有用,否则除了让人反感外无任何用处,可以解释为你不可能用逻辑触发ta的自我教育和参与,因为ta本身就不用这个来思考。更通用的沟通方式是事实的交流和面对,从后续的改变和解决方案入手。
确实灾难教育是一种想法,算是一种终极的事实面对,显然是有效的。不想走到那一步的话,可能次之的就是灾难的语言表达,或者小到生活的问题的实际表达。
我想到的一个方式就是深度报道。但往往深度报道完成时还没有完整解决的思路和成功的实践,只留下情绪和未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类似做事侠报道的有好的可能性和思路或行动,但是问题不是那么普遍性或者时效性。这似乎是矛盾的。但应该也有一些普遍的长期的生活中的大大小小问题。例如熬夜,拖延,如何学习,应对工作考试,看待恋爱,应对购物欲和收支平衡等等,这论深了也能联系上很多深入的问题。
解蔽式节目的问题我感觉也是缺乏观点的融合和系统性。我觉得生活中不缺乏各种的观点解蔽,但是让身处其中的人融合解蔽理论,调和矛盾进行成功的实践,基本等同于避开大把的思维坑,是个很高的要求。
我想到可能的形式也类似翻电,就是传播自己作为一个自我教育者,面对真实生活问题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作为事例,希望对同样有需求的人有所帮助。至于挖掘观众的主动性有点太难,最多是痛陈利害的引导。有些担忧的问题,谈论起来确实危险但遥远而难以实践,那就先不着重它,先看切身相关的也是合理的。就像三体里黑森的逻辑,如果危险存在,就算万里光年之遥也要发动打击,这也是只存在于逻辑中的极端行为。
另外我觉得节目里留下时间给观者思考,回忆是有利于调动参与的。最大的坏处不过是拖慢节奏,这对翻电来说影响不大。所以why not。甚至最后回顾下节目思路框架,搞个复习,牺牲更多节奏带来更多效果,也是个可能。
柯_BeFW:或许要补充一下,上面说的谈论事实实际是在谈论结果和后果,不是只是谈论事实现象的不同解释,否则又回到了长逻辑里去。
tkosophia
tkosophia
2022.10.01
55:40 自我教育也要是自发的,如果听众是一个没有自我教育意识的人,那么内容创作者也没有办法做到影响别人
pekingcat
:
这个问题我不能完全放弃,好像就得碰,某种程度上是,但我还是觉得应该把内容提供者能做到的做满
0x5f3759df
0x5f3759df
2022.9.24
《驾驶我的车》和《第十一站》。好的悼亡作品是有力量的。
pekingcat
:
比如呢?我还挺想知道这个产生什么影响的,我之前看悼亡作品也很有感触,但是感觉没什么遗留
0x5f3759df:我在想其实是不是所谓读了纯批就有接着写下去的冲动,或者休谟之于康德的影响,也是类似的感觉。不过我也觉得,维特根斯坦是对的,人只能理解自己本来就有所思考的问题。所以更加重要的可能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勇气和决心。
5条回复
影响到我的文艺作品非常多,也不单因为它本身的内容/价值有多好,而是因为一种“天时地利人和”。例如说我本来就有某方面的困惑,而这部作品令我分辨自我,让自己更坚定;或是某些作品让我打开了新世界(李安说的第一部电影),在这个突破性的阶段无论我看到哪一部艺术电影都会起到这个效果,而我刚好遇见它。“在什么时点遇到什么作品”是种缘分,真的会影响个人道路的选择
Godsayssorry
Godsayssorry
2022.9.27
留想一想的时间确实有让我的参与感增强,但程度并不深。不是因为时间长短,而是我需要调动的被教育的点太过庞杂。但确实能更新我的想法和改变一些表象抉择。
01:00:32 唉,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叶梓涛
叶梓涛
2022.9.26
45:03 自我教育,想到朗西埃《无知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