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8 彼得罗背后的艾罗塔家族不止是天才女友

vol.18 彼得罗背后的艾罗塔家族

10分钟 ·
播放数600
·
评论数3

莱农:

“你评价你不懂的事和你不认识的人”

“你现在的一切,都是你父母给的,这太容易了”

“只要你说出艾罗塔的姓氏,所有的门都会为你打开”

“是你应该闭上嘴”

—— 《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第五集

彼得罗的存在让莱农意识到,出身底层的她无论如何努力地背诵、抄写和考试,“也走不了太远”。同样准备论文,彼得罗可以自然地认为自己的论文只要写得好就会被出版,而莱农想都不敢想;同样是毕业生,助教对待彼得罗就像对待一个在大学有职位了的人,但对莱农,只是建议她去参加幼师学院的招聘;彼得罗身上的智识和因“艾罗塔”所带来的名望上对莱农造成了各种冲击,仿佛在告诉莱农,你“竭尽全力,也不过如此”。

跟随着莱农的讲述,我和大部分人一样,喜欢艾罗塔这样的家庭。他们高雅得体,相处舒服,不仅帮莱农出书,还不遗余力地支持莱农帮助莉拉。而婆婆阿黛尔处理事情又快又好,莱农不满彼得罗租了个烂房子当婚房,却又不敢提意见时,阿黛尔二话不说就给他们换了个更好的大房子,一手包办装修;莱农产后焦虑那段时间,也是阿黛尔帮她把生活恢复正常,帮她打针治好跛脚;甚至在她要和彼得罗离婚初期,也没有对莱农说过很过分的话,还无微不至地照顾了两个孙女。而莱农不仅经常为了工作离开女儿,跟尼诺私会,还为了捍卫尼诺而顶撞如此帮助过她的人。在得体、不失控的阿黛尔面前,莱农的表现似乎让人感觉既过分又愚蠢,十足陷入爱情的傻女人。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成为作家的狂热退散,莱农慢慢发现,阿黛尔促成了小说出版,可能并不是因为小说本身,而是为了让莱农“在他们的世界里变得体面”;小说成功后,阿黛尔的夸赞中温情混杂着讽刺,圭多虽然表达了欣赏,实际上他小说都没看过,还在某篇文章中似乎对莱农含沙射影。装修婚房时,莱农感觉到阿黛尔“不信任我的顺从,也不相信我的品位”;婚礼当天阿黛尔在没有通知她和彼得罗,也没有考虑过莱农父母感受的情况下,自行组织聚会向朋友介绍莱农;莱农虽然在那时感觉自己真正成为了艾罗塔的一员,但过后那些“朋友”再也没有出现过;莱农产后焦虑时,阿黛尔迅速高效地处理了一切,但莱农没有感受到母亲去比萨照顾自己时的温情,而是感觉阿黛尔只是热衷于“拯救我,而不是倾听我”。当阿黛尔和彼得罗发生冲突,也没有人在乎她的意见和感情,作为彼得罗妻子的她只是一个“沉默的证人”。莱农总能感觉到一种疏离,一种无法言说的不舒服。

离婚后,虽然他们没有阻止莱农和女儿的见面,但圭多教授会用姓氏的戏法提醒两个孙女,她们是艾罗塔家的人,不应该跟莱农走;他和阿黛尔放任孙女使用他们的权威对抗莱农;不动声色地揭露和挖苦莱农和尼诺一样,是“不可靠的人”;圭多对女性主义(莱农新书主题)嗤之以鼻,阿黛尔则在背地里对出版社施加压力,阻挠莱农的事业。她告诉莱农,她为莱农做的一切都是因为莱农被冠上了“艾罗塔”的姓氏,一旦这个前提消失,那些支持和特权也将被通通收回。

我们潜意识中对精英阶层的认可和追求,让人忽略这些“帮助”中隐藏的阶层歧视和智力侮辱,就好像莱农的成功和她的智识、努力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了“艾罗塔”,她就什么都不是。

揭开礼貌和教养的包装,艾罗塔的本质是一个自带优越感的伪善精英阶层。和索拉拉兄弟身上那种能够轻易辨认出的,让人直觉上就想反抗的暴力威胁不同,艾罗塔对人的压制和侮辱更隐性,更反直觉。他们举止得体,用词高雅,世代读书学习,当律师、医生、教授,积累了更多的财富,获得了更高的权力。围绕在艾罗塔周边的人,不仅仅是能够侃侃而谈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还有医生、教授、主编以及党派重要人士,由此形成了一个“很高雅、很有文化”的知识权力共同体。

“在艾罗塔家的领地里,一切都不在话下”,他们可以“吃早饭时推荐一个副部长,晚饭时撤掉一个部长”,求人做事可以做到像是别人有求于他们。他们不着痕迹地利用自己的权威,在无意识中轻视和讽刺“非我族类”,同时还让人觉得,能够得到他们的关注是对方荣幸。自始至终,莱农都感觉不到自己被艾罗塔接纳,只是被拯救、被塑造。

作者就这样把我们引向了更复杂多元的思考,莱农和艾罗塔之间的冲突,与莉拉和索拉拉的对抗差别就在于,索拉拉和莉拉之间可以区分绝对的善和恶,莱农和艾罗塔却不是。他们只是阶层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养成的观念也不同。对美与丑,善与恶,真实和虚伪,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也因为这样,不同的读者就会对阿黛尔和莱农的立场和行为有不同看法。

阿黛尔说,对于一个什么人都不是的人,变成“重要人物”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尼诺的聪明是没有根基的。在艾罗塔眼里,难道像彼得罗和马丽娅罗莎那样,出身就自带家族的权威,不用说也会有人提供便利和帮助,自如地在这个世界获得自己的地位,不会再受到其他诱惑就是有“根基”吗?并不是,是一个人无论出身如何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只有这样,人才不会被“自己狂热的自恋,超过别人的愿望”和没完没了的欲望侵蚀。

虽然艾罗塔家族拥有权威,但他们也有伟大的理想,有原则,才能让圭多在最后的腐败问题中存活下来。但尼诺“不为某种理想而奋斗”,“他觉得自己比所有人都强,一有机会就想展示出这一点”,所以他会利用自己的才貌,利用女人,在政治中搞投机,一心往上爬,永远都不可靠;而莱农则是利用了彼得罗的情感实现阶级跃迁。他们都有野心,渴望成为某个“重要人物”,不同的是莱农在个人的考验中被重新塑造了,她离开了艾罗塔家族,后来也离开了尼诺,重新接纳母亲,回到莉拉身边,认识那不勒斯。

这句话也许结合后来莱农对莉拉的发现会更容易理解:

“她拥有才智,但她没有利用它为自己谋福利”,“她天生就那么桀骜不驯,不会为任何事弯腰”,在所有人都作出了让步,经过考验、失败和成功,并被“这种让步重新塑造”时,“只有莉拉,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改变她”,“莉拉是一个庶民,但她拒绝救赎”。

在莉拉眼里,精英阶层、庶民阶层都只是一个人为划分的概念,其根本都是为了实现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压制和统治,她不需要任何人的推崇和赞同,不需要超越常人的财富、权力和名望,她只希望家人能过得好,朋友能过得好,以及她的老城区能好起来。而这恰恰好,就是无产阶级革命中重要的意识形态。书中除了莉拉,“那些在下面的人想上来,那些在上面的人想待在上面……拳打脚踢”的样子,就已经注定了无产阶级革命会失败。

最后,费兰特在解释尼诺身上的轻浮时曾说过:“在我看来对于那些想成为这个世界上活跃的分子,但不用忍受它的压制,莉拉的态度好像是唯一的可能。”在这个越来越卷的世界中,也许莉拉的态度可以给我们启发。

展开Show Notes
观情
观情
2023.2.11
09:24 听完你的讲述觉得这本书值得买来读一读。小小建议:希望语速慢一点,边听边思考有点跟不上。
乐彤:播主的内容结合了那不勒斯四部曲影视、书籍和费兰特专栏文字 费兰特的采访也很精彩 因为她不仅会写小说她也非常有思想
奥利奥利奥12:哈哈哈我都是0.8倍速,四部曲我看完了听的,博主内容很密实!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