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建筑和他们的时代。本期延伸讨论解读,当下大资本引导的大生产格局中,信息洪流社会里,从台湾建筑现状所反射出的当代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困境。
前情回顾:
近几年台湾似乎在建筑界有热度升温的迹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个国际大师的作品在台湾相继中标或建设落成,在这些大型地标的狂欢中,当前世代台湾建筑师的声势缺逐渐微弱。作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通道之一,台湾当前这种局面是中华文化的失败还是大陆发展的先声?在中国大陆顺利回到华人世界的引领地位的时候,台湾的发展是否还有参考价值?作为可以生产几乎一切工业制品的大国,我们却仍在一茬一茬搬运欧美的东西,中华文化内生性的现代化是否还有生长的空间?
08奥运一度让北京成为了先锋建筑地标最密集的城市,强烈的形象往往和大型实践、领导政绩强烈相关,在欧美复杂的文化语境和缓慢的发展节奏里,国外大师们在遥远的东亚找到了激进探索的乐土,台湾也不例外。而在国外大师在台湾疯狂发泄自己设计欲望的时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这也是建筑师在逐渐失去话语权后的流量密码。当代的文化研究与社会意识已远远跟不上经济、技术和资本的发展,这把我们逐渐推向一个不可预料的未来……
——时间目录——
1:35 台湾东海大学的学术脉络与台湾建筑界的发展迭代
5:05 新茬换旧茬,中国建筑教育的无根状态
10:00 工业大国还是工业强国?代工心态对建筑市场的影响
13:02 外国人是否更理解台湾?论OMA的台北演艺中心
17:26 人人都想复制毕尔巴鄂的成功经验
18:40 “蚊子馆”在给谁创造价值?地标建筑实现了国产替代吗?
21:51 王澍老师再造“传统”的努力,中国的现代性需要内生动力
27:17 当下时代更大的危机——无处不在的社会大生产,以及它如何消除了建筑的创造性和力量感
29:41 建筑师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已经逐渐失语,某种新的未知力量在带动社会
——关键参考——
罗圣庄、汉宝德和王大闳
台湾东海大学校园
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馆
OMA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Manuel Monteserín 高雄流行音乐中心
伊东丰雄 台中歌剧院
Frank Gehry 毕尔巴鄂霍根海姆美术馆
马岩松 深圳湾文化广场
马岩松 山水城市 南京正大广场
马岩松 哈尔滨大剧院
王澍 宁波博物馆
王澍 杭州国家版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