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这是游戏碾压电影的时代?《最后生还者》启示录深焦DeepFocus Radio

141 这是游戏碾压电影的时代?《最后生还者》启示录

92分钟 ·
播放数6514
·
评论数74

近日根据同名电子游戏改编的美剧《最后生还者》正在热播,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无论是之前玩过游戏的玩家,还是第一次接触的全新观众,都给出了极为颇高的评价。电子游戏的影视化改编是近年好莱坞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大量的项目都被推上了制作日程,但效果一直都不理想。《最后生还者》的成功可能将为电子游戏的影视化改编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打通不同媒介之间那堵看不见的墙。

同时随着近年来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游戏产品的消费者正在飞速增加。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游戏具备着天然的代入感优势,也有着具有成瘾性的缺点。它能否成为真正的第九艺术,又是否会取代小说、电影成为终极的娱乐形式,也将会是之后被人们长久关注的议题。

本期节目我们借着《最后生还者》热播的契机,一起来谈论游戏这种媒介的特殊之处,游戏影视化改编的难点,以及娱乐作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生还者》剧照

嘉宾:

雷电bluecube

前《游戏机实用技术》杂志社编辑,游戏电波主播

微博@雷电bluecube

王一通

普通玩家,《宇宙探索编辑部》编剧,主演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91:55

2:29 这次《最后生还者》的剧集取得如此高的评价,它作对了哪些方面?

剧集对于游戏的还原度非常出色,游戏本身的剧本足够扎实,通过影像扩充了游戏的细节。

在选角方面有一些不协调

21:24《最后生还者》在游戏史上的地位,为什么它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最后生还者》是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游戏,画面,故事,玩法都不可挑剔,并没有门槛。它是电影化叙事的最高峰。

31:35 作为不同的艺术媒介,游戏和电影之间有哪些区别,改编难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游戏游玩的部分与观看的部分存在着天然的割裂,游戏天然的沉浸感不能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很好的还原。

游戏故事天然不是创作时的重点,影视化改编时无法抓住其精髓。

44:22 游戏与电影互相学习与借鉴的过程。

随着技术和存粹介质的发展,游戏都在逐步学习电影的技法。

游戏比电影多了游玩的维度,把游戏改编成电影是缘木求鱼。

63:00 游戏会不会取代取代电影,小说,成为终极的娱乐形式?

作为头部的单部娱乐产品,游戏在销售额上已经取代了电影。

娱乐产品总是向着更刺激也更服务消费者的方向发展。

74:47《最后生还者2》当年引起争议的原因

消费者和创作者都认为自己才是作品真正的掌控者,一旦对于作品的理解不同,必然会产生矛盾,这是不可调和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放大了这种矛盾。

涉及影视:

《最后生还者:第一幕》,2023

《头号玩家》,2018

《肖申克的救赎》,1994

《阿凡达2》,2022

《失控玩家》,2022

《地球最后的夜晚》,2018

《路边野餐》,2015

《毁灭战士》,2005

《马克思·佩恩》,2008

《古墓丽影》,2018

《神秘海域》,2022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

涉及游戏:

《最后生还者:第一幕》,2013

《最后生还者:第二幕》,2022

艾迪芬奇的记忆》,2017

《无声狂啸》,1995

《生命线》,2015

《合金装备4:爱国者之枪》,2008

《合金装备5:幻痛》,2015

《生化奇兵:无限》,2013

《生化危机》,1997

《生化危机4》,2003

《神秘海域》,2007

《最终幻想7》,1997

《半条命》,1997

《侠盗猎车5》,2013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2007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2022

《黑暗之魂》,2009

《毁灭战士》,1993

《重返德军总部》,1992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The Last of Us——GustavoSantaolalla

中插:The Last of Us Part II——Gustavo Santaolalla

结尾:The Path——GustavoSantaolalla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电车

展开Show Notes
HD104093n
HD104093n
2023.3.01
嘉宾们都在各说各的,完全没有形成对话
黄哲成
:
抱歉,可能是我剪辑的原因。因为要控制时长,保证信息量,把串联的话都剪掉了。后面改进!
聊得真是太无聊了
熊猫人
熊猫人
2023.3.01
历史会证明,最后生还者2是一部颠覆游戏史的巨作——即使他表达的思想深度可能还比不上电影的十分之一
艾莉的吉他:同意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至于说深度,慢慢来,这个媒体才发展了几年嘛,先讲好故事再说。
到底在说什么啊… 很多个人感受发泄 思考没有深入下去…
07:34 都已经是埃利奥特·佩吉了,年龄也对不上,怎么还要拿完全不合适的演员去对应现有演员说选角不行……
6333
6333
2023.3.03
有位嘉宾大聪明
Vvitch
Vvitch
2023.3.01
不认为操控能够提供代入感,特别是路线特别限制的电子游戏。反而有得选择,更接近生活中可做的选择的电子游戏会觉得是自己在做决定。合金装备v是一个,特别是在刚上手的时候。但熟悉之后还是发觉这种互动的边界,就互动媒介来说,不满足。
但对于游戏来说,它有困难给你挑战,你可以不断尝试新方法去通关,缩短时间,这些都是电子游戏的特性。影像在游戏之中更多是赋予你在关卡中达成目标一个理由,许多时候重复游玩一款游戏会跳过剧情,直奔游戏的主体,其实本质上仍然是挑战困难,或在重复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困难去挑战,例如不开枪只潜行。
WJoel:我玩过最后生还者。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操控能提供代入感。这部电视剧改的很好,但还是比不了游戏给我的感受。最后生还者让玩家如此沉浸并不是选择多,让你产生操控感。而是在漂亮的剧情,人物和关卡设计下,你和艾莉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并且游戏设置越困难你与艾莉的连接会越深。所以结尾才会那么震撼。
Vvitch:互动媒介这个词给人的联想远比游戏这个词给人的联想大,实话说是不切实际。育碧的宣传片往往给人对游戏本体过多的联想,上手后却相当失望。游戏的互动反而无法满足自由的联想,时常受挫。
16条回复
白听s
白听s
2023.3.05
07:33 艾伦佩吉都已经变性成男的了…小熊女不是挺好的吗
米朵喵呜
米朵喵呜
2023.3.01
嗷嗷嗷终于聊这个剧啦,每一集都很棒!
Lermon
Lermon
2023.3.15
第二部索尼给了很多媒体提前评测,但是如果你不说好话,那么就不会再有提前评测的资格,所以媒体都是好评,然后玩家就觉得被媒体和索尼联合欺骗了,我只能说活该
Yaphes:真的别阴谋论了,媒体评测和玩家/观众侧的审美偏差非常常见。已经比较成熟的影视界多的是媒体高分观众低分或者媒体低分观众高分的作品。而且你硬要说metacritic玩家评分,现在都5.8了,标准的两极分化分布。
BBBBluebox:差不多得了,往日不再和死亡搁浅媒体评分都不算好,怎么没见人拿出来说事?为什么不能接受有人喜欢这个作品…
6条回复
红豆冰拿
红豆冰拿
2023.3.03
聊得并不好,听起来就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HD782280z
HD782280z
2023.3.05
我觉得和雷电对标的电影侧评论者应该找波米,这次的讨论节奏多少有点一边倒,无非就是说游戏可以完全碾压电影如何如何。。也许可以找龙马或是42这样的人加上一位较为猛烈风格的影评人再聊第二场,这个话题也值得深入去聊,相信对以后也会有很大影响
allegraaa
allegraaa
2023.3.18
主播说话为什么咬牙切齿…
AyaNeru
AyaNeru
2023.3.16
其实刨去游戏媒介特有的交互和环境叙事,part1的剧本也就是一部还不错的公路片而已,和part2的实际差距不像玩家社区主流评价的差距那么大。剧本不行不是part2的致命伤,演出水平不行才是。找个靠谱的剧组,part2改成部普通观众看得过去、对老玩家也有说服力的电视剧还是可以的。
CakesandAle
CakesandAle
2023.3.08
02:57 这嘉宾真的逆天 确实是游戏和电影都玩的不多看的不多的人会说的观点
30:36 2003年,波斯王子
白听s
白听s
2023.3.05
40:49 电影改小说最著名的应该是《2001:太空漫游》
07:53 选角也不像小男孩吧……
艾伦佩吉已经30岁了
最后生还者第一部的反面就是流浪地球,为什么我说中国人是最割裂的,自己品一品,喜欢最后生还者的结尾和流浪地球设定的人一样多,一边放弃一个人就能拯救人类,另一边牺牲一半人拯救人类,居然都能得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