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笛:微观史学下的麻将与袍哥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对话王笛:微观史学下的麻将与袍哥

95分钟 ·
播放数5314
·
评论数28

主播/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嘉宾/王笛,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讲席教授,著有《碌碌有为》《袍哥》《显微镜下的成都》等。

欢迎大家来到《苗师傅·天真与经验》,我们终于在小宇宙平台订阅破万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天真与经验》的第一季,共20集,已经上线完成,第二季正在策划录制中。为了庆祝小宇宙平台过万,我们将在本期的评论区(仅限小宇宙及“三联中读”app)各精选5位用户,随机分别送出苗师傅的亲笔签名书(共3本)和“宇宙中心是书房”帆布包(2个),多多留言参加啊!

这一期节目中,苗师傅邀请到的嘉宾是历史学家王笛,他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碌碌有为:微观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用通识易读的写法,普及了中国社会中人口变迁等知识细节,如何去谈谈“微观历史学”似乎是这期节目最顺畅的一个开场。

碌碌有为:微观历史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全2册)

不过,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这期节目里,苗师傅和王笛教授却是从王教授的“川普”(四川普通话)开始,打开了彼此的话匣子。出生于四川成都的王笛教授在历史的洪流中,始终更关注那些宏大叙事下的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他和苗师傅从四川方言聊到麻将,从麻将聊到茶馆,再从茶馆聊到“袍哥”、中国的“孝”,当历史和文学交汇,其中既有传奇的历史故事,也有不少文学大家的轶事,“我一贯主张,特别是在写社会普通人的时候,我们缺乏历史的记载时,可以去文学中找补充”。

学历史有什么好处呢?苗师傅说“美国有一个历史教授说过一句话,学历史其实就是让我们掌握了一些比喻”,王笛教授则是这样解读的,“我觉得学历史的好处就是让你的头脑更清晰,不会被天花乱坠描绘的乌托邦所迷惑”。那么,你觉得呢?

时间轴

03:13  聊聊用四川话来讲历史这件事儿

11:14 王笛:写了《麻将的力量》但不会打麻将的作者

13:11 “中国第一例因麻将而起的官司”

18:22 “麻将事件”的四个层面

27:16 苗师傅:“一帮北京人要打四川麻将……这算是个文化课题了”

33:02 茶馆为什么流行?“0门槛”

38:02 袍哥等同黑社会吗?

44:08 民国晚期,袍哥的私刑处置很普遍

48:08 “萧红、张爱玲、鲁迅小说里的故事也是社会的实情”

53:09 如何看待《死水微澜》这本书?

58:57 最早“袍哥”记录者沈宝媛家族的传奇故事

01:13:00 历史学者眼中的“孝”是怎样的?

01:21:55 在美国学历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王笛作品。茶馆是成都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书从微观世界出发,通过对茶馆这一公关空间所经历剧烈变迁的考察,重新触摸和审视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与记忆。

袍哥:1949年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王笛所著纪实作品。本书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

《跨出封闭的世界》:王笛作品,从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农村经济发展、区域贸易与市场网络、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等多个角度,对1644—1911年间以四川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区域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情况作了系统分析研究。

《傻儿师长》:以范绍增为原型,于1992年首播的电视剧。讲述了川东一代的傻儿经指点进入袍哥会,后被国民党收编抗日的故事。

雷鸣远:天主教传教士,比利时人。

李劼人: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说成都》等。

《死水微澜》:193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图书,作者李劼人。讲述了辛丑条约签订前后四川普通民众的故事,该书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

特别推荐

(在“三联中读”app搜索关键词即可获取相关内容)

互动方式

本期节目由“三联中读”编辑部自制播出。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自己对于本期节目话题的想法或问题,并订阅《天真与经验》。

节目双周二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双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内容合作:zhangtianjian@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caihua@lifeweek.com.cn

制作团队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编辑|李昱璇(实习)
音频剪辑|张译丹

丨天真与经验丨

其实我不会打麻将,大家肯定就会问,你不会打麻将你一样,这个杀麻将来我承认这一点。但是呢,重点是放在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怎么打法。更有意思是我这两年在北京春节的时候也跟一些人打,结果一帮北京人会说,咱们打四川麻将哎,按四川规则来,那就说已经超越四川了。哎,这就是一文化课题了。你书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在讲父权和族权,这个问题,我是能够时时刻刻感觉到说父权是中国社会一个很怪异的一个现象。那么我不知道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看待笑这个概念我也想知道,您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您怎么看待孝道这个概念,我希望大家多一些爱少就提什么笑啊。这一我现在听到笑,我一点儿都不感动,有的人可能会感动。哎呀,这个人多孝顺啊,我一定要嫁给他或者这个女的多孝啊,我一定要娶她,我觉得是荒谬的。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美国有一个历史教授,他说过一句话,他说,学历史其实就是让我们掌握了一些比喻。其实我觉得学历史就是。

展开Show Notes
1:25:28 王老师好真诚啊
越向书
越向书
2023.5.31
1:33:31 刚刚看过许知远对王笛老师的访谈。相比之下,“十三邀”所呈现的,是王老师的思想中特别能与许知远本人产生共鸣或碰撞的那一部分,比如对“权力崇拜”的警惕等等。而且剪裁是散文诗化的,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突出的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老成都人的形象。而苗师傅的访谈更加谦逊(许是表面谦逊),剪辑上更加节制,听众也得以在王老师更具有连续性的讲述中去探寻那些“金句”背后的思想脉络,以及这些思想得以形成的时代背景。其实王老师讲的这些史学观念和人生慨叹都是常识,只是知易行难。
最后,如果“红色”已经祛魅,而“国学”不宜复兴,那么何种思想能在未来聚拢国人,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ZzmH:嗯嗯 也是通过十三邀认识了谦逊的王笛老师
越向书
越向书
2023.5.30
11:28 好题目,一语双关,power既指力量、魅力,又指麻将游戏中的权力关系。
Mulan慕蓝
Mulan慕蓝
2023.4.10
听王老师讲到袍哥的时候感觉特别亲切。小时候生活在重庆,周围同学、父母对于“讲义气”有种特殊的执念,大部分重庆人会用“耿不耿直”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结交。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李云吞
李云吞
2023.3.24
32:04 麻将是四川退休人员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与其让妈妈去刷抖音,还不如让妈妈出去打麻将,可以保持人的社交能力以及防止阿兹海默。退休之后的孤立感可以通过牌友社交网络填补。
BluntPoet
BluntPoet
2023.4.25
根本不存在什么江苏话😂
龙龍隆
龙龍隆
2024.12.01
实际上今天很多的青年人与亚文化群体都汇聚到了成都,所以发达是否以经济为标尺还是文化为标尺其实也有待讨论
ZzmH
ZzmH
2024.3.26
更好的理解了孝
老舍入教以后才改了名,舍予:舍弃自我。
杨雅琦
杨雅琦
2023.11.06
我粤语和法语都没有学明白
和现在的掼蛋是不是都有社交属性?
越向书
越向书
2023.5.31
28:38 找李安学,他肯定会🐶
HD890504r
HD890504r
2023.4.10
偶尔在主页精选中听了那期讲王小波,太精彩了,后来就基本把所有节目都补听了。
王笛老师的口音好像我一位朋友,好亲切
HD916670k
HD916670k
2023.3.31
因为疫情时期多次支援,有了足够多的时间与自己相处,独处时间长了,也有了新的体会。跟着苗师傅,从中读来到小宇宙,那阵每天刷耳朵,把所有节目都听了,喜欢的内容还会在刷。希望苗师傅多多更新!感谢陪伴!
觅渡
觅渡
2023.3.30
王笛老师讲把孝顺作为择偶标准,不知是不是真的找到了真爱。想起罗新老师在讲崔宾媛墓志时也说过,孝是一种意识形态、道德问题、法律问题,不是真实情感。今天读马俊亚老师的《被牺牲的“局部”》里面讲到中国贫穷人家在活着的时候就准备上好棺材被认为是孝道。个人感觉在中国所谓孝道更多是一种面子工程、政治正确。
03:12 用方言交流还是用普通话交流,确实会有这种微妙的心里差异。感觉人口流动更加频繁的这十年来,两个本地人用普通话交流也不会那么奇怪了,以前真的会觉得蛮装的,这种变化也蛮有意思的
菜鸟慕一
菜鸟慕一
2023.3.27
川麻资深爱好者听两个专家浅聊麻将,好想钻进去普及一下
菜鸟慕一
菜鸟慕一
2023.3.27
27:26 川麻已经一统全国了😂
05:32 最近看书刚好看到民国时期对于方音的调查,我国的方言真的好复杂!
June_G9Sd
June_G9Sd
2023.3.26
真正厉害的人物,能够用朴素、生动的语言讲述道理,并以此激发人们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