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放学别走》第十四期!
本期请到的嘉宾是WedStudio留学生工作室的三位创始人Pai,Bochuan和Jiahao,现在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建筑系读本科 👏
你或许困惑,哥们几个也还没毕业,如何帮助学生呢?小编带着同样的困惑开启了本次聊天,但不久之后就恍然大悟:果然还是学生更懂学生。
在网课崛起的时代,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已经老化常谈了,某一画室的独特师资已不成核心竞争力;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的则是更匹配专业方向及更熟悉申请标准的来自梦校的教授。
WedStudio如何在如今杀的火热的留学教育市场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来听听本期内容吧。
“长城脚下 疫情后的艺术聚会”活动
图源:WED Studio
1. WED STUDIO:一座对接学生与老师的桥梁
WedStudio意在精。
创始人Pai强调,Wed自称为”留学工作室“而非“作品集机构”,目的是为了突出“作品集”并非教育的目的。比起流水线式的为学生“创造”作品集,他们更希望帮助对艺术有着热情和理想的同学们建立一个资源的平台、一个社群。
主持人们此时才恍然大悟:三位创始人本身并不做教育,他们更像是PR(Public Relations)的角色,帮助学生对接口味合适的老师,是一座“桥梁”。他们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手头的人脉,选择适合学生未来方向的老师。这些老师可能来自名校,可能来自梦校,可能在学生心仪的研究方向有所成就... 受益于疫情后网课的崛起,三位表示:只要教授合适,为何还要受限于身边的资源?
2. 成立的契机是什么?
——按摩馆啊(正经)
和第十二期采访的腹痛FT创始团队相似,Wed成立的契机也是因为疫情。三位创始人都是建筑出身,高门槛的学科使得低年级期间实践机会较少,所以他们常常思考:眼下能创造什么实际的价值?说来有意思,疫情和按摩馆竟成为了创立的契机:三位本身熟络,也都恰好在北京;因为常年面对电脑和建筑模型而常常约去按摩馆放松肌肉,聊着聊着,便一拍即合。
WedStudio就应运而生了。
但他们三位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做了留学教育:Bochuan恰好自己因为中介机构的信息不透明走过不少弯路,也发现自己的故事并不是特例,所以希望能创立工作室填补并缩小信息差。Jiahao也说,除了教育以外,Wed还想帮助学生在出国前熟悉一些文化方面的背景,帮助他们规避适应学业、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坑,而不仅仅只是成为会做作品的学生。这一点似乎很打动学生和家长们。
3. 学生和家长如何看待学生创办的教育平台?
那么问题来了——学生自营的留学教育平台,如何获得国内严苛家长们的认可呢?
三位表示这确实在初期是最大的挑战,初期费了许多精力来获得信任。谈及获得第一名学员的喜悦,三位都非常开心获得了认可。
Pai说,他们非常了解大机构的痛点:往往只顾着数量和录取通知书,而忽略了与学生关系最近的东西:个人情绪、专业匹配度、关系网。与其他较大、较成熟的教育机构相比,Wed更希望帮助他们找到专业对口、脾性对口、最好是来自梦校的教授来进行教学。他们会不断地向学生和家长说明:申请艺术学校不是套路,也不是流水线:更重要的是寻找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艺术家。Bochuan说,工作室给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听课,老师会提供明确的schedule,创始人们也和学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一个案例中,Bochuan甚至会帮助英语比较薄弱的学生背单词。他们相信只要能成为脚踏实地、真诚的“桥”,学生和家长也会给予工作室同等的信任。
4. 是否会筛选学生?
许多机构会根据本科GPA或者其他标准化成绩来筛选学生,但在WedStudio看来,申请艺术大学的门槛不应该一刀切,也不应该根据过去的表现而判定,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未来要什么;仅仅通过标化数据是无法判断学生是否适合申请艺术专业的。
创始人们作为艺术学校的学生,也强调原创作品的重要性,比起标准化成绩不突出,更不希望签约不真实的学生。国内目前对于文化产业的产权保护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希望能让大家意识到做一份作品集不是老师为学生设定一个目标,而是帮学生找到自己要走的路。这个过程是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
5. 你们在这段创业经历里获得了什么?
创始人说,创办WedStudio的经历让他们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对生活的观察力,以及如何不断的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这是在建筑本科中学不到的。他们希望学生的作品能与社会有共鸣并与之对话,所以工作室也做了许多除了教课之外的项目,会让学生一起参与设计,因为学习艺术和设计本身就是耳濡目染、慢慢积累的过程。
除了设计本身,他们也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充分的把自己的优点尽可能地展示给对方。这是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面临的历练和挑战。
聊到这里,Wed的三位创始人忽然感慨起对彼此的认可:正因Wed聚集了一群优秀、踏实的伙伴,他们相信只要愿意付出心力和时间,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热爱的事情,大家自然都会感觉十分充实。
(从左至右)Pai,Bochuan,Jiahao
图源:WED Studio
6. 以后的计划是什么?
Wed希望未来还能拓展更多线下的平台,比如多举办些线下的活动,增强学生、老师和创始人之间的纽带。疫情期间,Wed便在北京举办过一场线下沙龙。Pai说,对年轻人创业来说坚持和耐心是最困难的;没有事情能一蹴而就,需要一点点用心耕耘,看它能带给你什么。教育不是短期盈利的项目,需要密切关注学生,也要慢慢促成更大的群落,但只要是好的事情,一直做下去的话一定可以看到结果。
>> 【转载】
>>【回顾】放学别走第九期
👩🏻🎓嘉宾:Bochuan, Jiahao, Pai
👩🏻🎓主持人:Patricia, EK
🧑🏻🎨设计:Kelly
🎬剪辑:五米
👂🏻听者笔记:Patricia
📏排版和校对:EK
🎵音乐:Longing For Sunny Days (String Version) by Sight of Won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