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象播客02: 香港与德国的有机农业、食物如何连接人、个体的自然生活实践BWJ水象 RADIO

水象播客02: 香港与德国的有机农业、食物如何连接人、个体的自然生活实践

76分钟 ·
播放数868
·
评论数12

彭静:自由职业,之前在大学工作了十几年,是一名德语老师。目前主要生活在湖南长沙和德国之间,从事电影、纪录片相关的工作。

Jiney Chu:她受邀为第四期《水象》撰写了一篇关于香港农业以及年轻的农夫与音乐人朱彦龢的访谈;她之前在北京生活了10年,因读人类学而来到香港。现居香港,从事纪录片相关的工作、艺术类的研究和评论。

03:01 关于个体的自然生活实践

06:46  在一家自由定价的素食合作社,认识了第四期水象的受访者朱彦龢(农夫&实验音乐人)

11:29  香港不是只有大商场,而是有很多的农业历史

12:36 德国的小型有机农场,如何通过食物,连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15:32  网购食物,进一步让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的关系,消失

18:14 香港农场与耕种形式的多样化,比如明星粉丝一起租一块田地种菜,比如周末农夫

21:06 德国几乎没有休闲农业?超市的有机食品比有机农场的要光鲜、品种更多

28:14 疫情几年对于香港以及德国农业的影响

31:09 在德国,务农不赚钱

36:10 关心身体健康或食品健康的人,不一定是关心生态的人?

41:00 在德国,有机、农业、生态不仅是潮流,而且是热门的政治话题

49:36 对于生态,个体可以选择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如果工业上量级的浪费不改变,个人力量微乎其微

52:31 中高收入阶层才可以长期购买有机食品?阶层和食品的选择;食物银行的出现

54:59 英国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乡村议会与农场主之间的对决

1:00:36 小红书等媒介所带来的乡村打卡体验,如何消费乡村

1:03:59 让人与土地连接更紧密的传统生活方式,遭遇高流动性的现代社会

1:07:59 你们认为,现在这样的生活,真的可持续吗?人人都在说的“可持续”,是伪命题吗?

主持:爱米

公号:bewaterjournal2021

网站:www.bewaterjournal.com

展开Show Notes
rikaaa
rikaaa
2023.4.18
好inspiring!!感谢分享!感觉这个议题现阶段在国内确实很值得探讨和研究!以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WJ水象
:
感谢~ 确实~
Aqua97
Aqua97
2023.10.24
50:03 工业化养殖场失去动物特性的是否还能称之为动物?更确切的说法是“肉制品”,虽然这听上去有些残忍。听到这里,感觉被异化的不只是人们口中的食物,还有人本身。
大苗兄
大苗兄
2023.7.21
很好的分享,感谢这期对话。特别是最后关于“发展就是进步吗”的叩问,听到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很感动。与自然的关系真的值得每个城市人(尤其是见证火箭般的基建发展的中国年轻一代)反思
1:05:03 认同,人和人之间的联系。藉由这些媒介去促进。当我们有话题打开后,才能交流,而不是陌路者。前面提到的在非素食餐厅去沟通素食也是,多了沟通,可能更加了解餐厅和餐厅的主理人,服务者,多了人情味。让食物不仅仅是食物,陪伴我的动植物也不仅仅是我的。
BWJ水象
:
是的 食物连接人
我们是隔壁电台uu!期待越来越好!共同进步!🥂🥂🥂播客真的是打破我信息差的最好途径哈哈哈,在串门的时候,学习到很多干货!
良翼
良翼
2025.1.31
自己也经历过多年的关注气候生态,包括吃素和买负责任源头的食物这类行为,最后又回归更日常大众的消费生活行为。我觉得主持人最后问问完是否可持续后大家的那几秒沉默很妙,我自己的理解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多数人就是自私的,这完全没什么错对,另一个维度就是可持续这几个字,我现在觉得这几个字完全不高尚,甚至和人类其他的贪婪行为一样,凭什么人类就那么自大,觉得自己可以永远持续下去呢?能自己顺利活到寿终已是奇迹…
sojw_
sojw_
2024.7.24
10:26 如果对自由定价和黑窗里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行动行动”的视频
鱼见缸
鱼见缸
2024.3.17
请问提到的日本水稻的纪录片叫啥?
哇要看!
碎碎Lilith
碎碎Lilith
2023.4.08
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