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纽约时报有什么写作套路,为什么说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可能藏在讣告栏?
• 在当代语境中,我们为何不再大肆探讨梵高、达芬奇、莎士比亚?
•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立体主义”、“幻觉主义”,毕加索为什么想拼命撕掉这些标签?
• “抽象主义”和“概念主义”的源头在哪?你知道杜尚在《泉》之前是毕加索的小迷弟?
• 为什么毕加索不是立体主义的开山鼻祖,《亚威农少女》又是怎么诞生的?
• 毕加索有自己的挚爱吗?一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是如何走向重度抑郁最终孤独终老?
• 我们该怎样欣赏一幅象征很多、令人费解的画作,在“怪”中找到“美”?
• 东西方的艺术观有什么不同,积极阳光“正能量”的主题就一定是完美的吗?
【英文节选】
50 years after Picasso's death, what has happened to his reputation?
"Protean and prodigious, the greatest single force in 70 years" ran the headline of the New York Times obituary the day after Picasso died on April 8 1973. MoMA's retrospective followed in 1980, attracting a record million visitors. "Picasso was a phenomenon," said its curator William Rubin. "There is virtually nothing in modern art that Picasso has not invented, practised or at least influenced."
【参考译文】
毕加索去世 50 年后,他的声誉发生了什么变化?
1973 年 4 月 8 日,也就是毕加索辞世后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刊登了讣告。标题为:“ 千变万化,不可思议,艺术史上 70 年来最伟大的单一力量。”1980 年 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回顾展吸引到一百万观众,创历史新高。MoMA 馆长 WilliamRubin 说:“ 毕加索是一个奇迹,在现代艺术中,几乎没有毕加索不曾发明、不曾实践或不曾影响过的东西。”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3分钟。
▲ 联系小虎虎(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