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1676 提示工程:未来人人都要掌握的技术
【内容简介】 • 大语言模型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 最简单的神经网络如何进行一个二元分类问题? • 提示工程是什么?有哪些关于大语言模式提示的策略? 【英文节选】 Maximizing the Potential of LLMs: A Guide to Prompt Engineering What are LLMs? LLMs are neural networks that have been trained on vast amounts of text data. The training process allows the models to learn patterns in the text, including grammar, syntax, and word associations. The models use these learned patterns to generate human-like text, making them ideal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tasks. 【参考译文】 最大化大语言模型的潜力:提示工程指南 什么是大语言模型? 海量文本数据训练的神经网络。训练过程允许模型学习文本中的模式,包括语法、句法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这些模型使用这些学习到的模式来生成类似人类一样的文本,使其成为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的理想选择。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0分钟。 ▲ 联系小虎虎(扫码或搜索微信号 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
- E1678 当流泪作为一种疗愈,哭吧哭吧不是罪…...
【内容简介】 • “剁块/切丁/捣碎”这些厨房必备语该怎么说,切洋葱为什么会流泪? • 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哭泣,“无力感”在当代语境中指的是什么? • 为什么婚礼在古代被叫做“昏礼”,中西方婚礼有什么不同? • “反应性眼泪”与“动情眼泪”有何不同,为什么说“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哭泣”? • 婴儿大哭是饿了还是困了?“依恋关系”的建立为什么如此重要? • “同理心”要在什么阶段培养,“同理心过载”会发生什么? • 男性拥有“哭泣权”吗?爱哭的男人就一定没有“男子气概”吗? • “哭”和“泣”有区别吗,“嚎啕大哭”和“小声哭泣”都用 cry 来表示吗? • 为什么眼泪还存在社交作用,我们又该如何思考“泪水”的意义? 【英文节选】 Crying can teach you a lot about yourself Here is a non-exhaustive list of things that have made me cry: Any time l must chop, dice, or mince ingredients; a group of sea lions barking in the sun; sad music; receiving a free hot dog; the film 500 Days of Summer; a messy house. 【参考译文】 哭泣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 以下是一些让我哭过的事情,但并不详尽:每当我必须把食材剁块、切丁或捣碎时;阳光下一群海狮在叫;悲伤的音乐;一个免费的热狗;电影《恋夏 500 天》;凌乱的房子。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4分钟。 ▲ 联系小虎虎(扫码或搜索微信号 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
- E1677 关于香港的 36 小时攻略 1/2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的 36 小时专栏有啥来头?为什么叫“36 小时”? • 香港这几年,市貌变化有何变与不变?老外视角中最重要的变化在哪里? • 香港的文艺复兴之地在哪?除了金融,香港在艺术领域有何特殊地位? • 一个小小的包子如何做到中西合璧? 【英文节选】 36 Hours in Hong Kong A booming art scene and exciting culinary endeavors keep ever-changing Hong Kong in the spotlight. 【参考译文】 36 小时玩转 HK 蓬勃发展的艺术场景和令人振奋的饕餮美食,让不断变化的 HK 始终处在聚光灯下。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3分钟。 ▲ 联系小虎虎(扫码或搜索微信号 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
- E1675 在一个分裂暴戾的时代,为什么要危险地读?
【内容简介】 • 你知道伊朗裔美国作家写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吗? • Nafisi 如何效仿鲍德温和科茨的书信体写作来编排自己的新书? • Nafisi 的父亲在 1960 年代如何因为试图保护自己的政敌而入狱? • 诗人与暴君之间的经典对立有哪些经典的案例? • Nafisi 推崇一种危险的阅读,这种危险来自何处? • 为什么鲍德温对莎士比亚的热爱是一种危险阅读的典范? • 你知道“stop short of”是什么意思吗? 【英文节选】 Read Dangerously Azar Nafisi writes about the subversive power of literature in troubled times. Azar Nafisi's "Read Dangerously: The Subversive Power of Literature in Troubled Times" takes the form of five letters to the author's late father. They were composed during the Trump presidency, as the pandemic and George Floyd's killing unsettled both the body politic and individual psych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etters are ruminations on the role of humanistic books in places torn by conflict and polarization; but they also, through flashbacks to Nafisi's home country of Iran, draw unnerving connections between that totalitarian state of her birth and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 she has adopted as a naturalized U.S. citizen. 【参考译文】 危险地阅读 阿扎尔 · 纳菲西讲述了动乱时期文学的颠覆力量。 阿扎尔 · 纳菲西(Azar Nafisi)的《危险地阅读:文学在动荡时期的颠覆力量》(Read Dangerously: The Subversive Power ofLiterature in Troubled Times)是她给已故父亲写的五封信。这些信创作于特朗普任总统期间,当时整个美国政治体和个人心灵都受到了疫情和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遇害事件的冲击。这些信件是对人文书籍在冲突和两极分化撕裂之处所扮演角色的反思;这些信件还通过回顾纳菲西的祖国伊朗,勾画出了她出生的那个极权主义国家和她作为入籍美国公民移居的当代美国之间令人不安的联系。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51分钟。 ▲ 联系小虎虎(扫码或搜索微信号 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
- E1674 通过预测未来的神剧,看懂当代美国传媒布局 1/2
【内容简介】 • 豆瓣持续高分,艾美蝉联桂冠,HBO 的《继承之战》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是一部值得玩味的当代美国传媒白皮书。 【英文节选】 Succession: The Real People Who Inspired the HBO Hit In April 2019, The New York Times published a three-part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legacy of Rupert Murdoch that, among a number of juicy revelations, exposed the media mogul's attempts to ease tensions among his children through group therapy sessions, including a "therapeutic retreat" at the family ranch in Australia. 【参考译文】 《继承之战》:HBO 大热剧集背后的真实灵感来源 2019 年 4 月,《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鲁珀特 · 默多克遗产的调查三部曲,在其许多有趣的爆料中,包括这位媒体大亨曾试图通过集体治疗来缓解子女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曾在澳大利亚家族牧场安排过 “ 治疗撤退 ”。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6分钟。 ▲ 联系小虎虎(扫码或搜索微信号 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
- E1673 再读毕加索,艺术要“完美”还是“完整”?
【内容简介】 • 纽约时报有什么写作套路,为什么说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可能藏在讣告栏? • 在当代语境中,我们为何不再大肆探讨梵高、达芬奇、莎士比亚? •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立体主义”、“幻觉主义”,毕加索为什么想拼命撕掉这些标签? • “抽象主义”和“概念主义”的源头在哪?你知道杜尚在《泉》之前是毕加索的小迷弟? • 为什么毕加索不是立体主义的开山鼻祖,《亚威农少女》又是怎么诞生的? • 毕加索有自己的挚爱吗?一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是如何走向重度抑郁最终孤独终老? • 我们该怎样欣赏一幅象征很多、令人费解的画作,在“怪”中找到“美”? • 东西方的艺术观有什么不同,积极阳光“正能量”的主题就一定是完美的吗? 【英文节选】 50 years after Picasso's death, what has happened to his reputation? "Protean and prodigious, the greatest single force in 70 years" ran the headline of the New York Times obituary the day after Picasso died on April 8 1973. MoMA's retrospective followed in 1980, attracting a record million visitors. "Picasso was a phenomenon," said its curator William Rubin. "There is virtually nothing in modern art that Picasso has not invented, practised or at least influenced." 【参考译文】 毕加索去世 50 年后,他的声誉发生了什么变化? 1973 年 4 月 8 日,也就是毕加索辞世后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刊登了讣告。标题为:“ 千变万化,不可思议,艺术史上 70 年来最伟大的单一力量。”1980 年 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回顾展吸引到一百万观众,创历史新高。MoMA 馆长 WilliamRubin 说:“ 毕加索是一个奇迹,在现代艺术中,几乎没有毕加索不曾发明、不曾实践或不曾影响过的东西。”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3分钟。 ▲ 联系小虎虎(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
- E1670 网飞神剧《怒呛人生》:一根中指引发的亚裔生活危机
【内容简介】 • Netflix的《怒呛人生》为什么能成为年度神剧? • Danny和Amy如何因为停车场的小纠纷而引发一场路怒症的宣泄? • Danny和弟弟Paul如何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韩裔美国人生? • 事业有成的Amy为什么也成为了一个绝望的亚裔? • 《怒呛人生》和过去的亚裔题材影视剧有何不同? • 这部闹剧式报复的喜剧如何刻画了东亚文化中的阴暗面? • 你知道“prestige television”是什么意思吗? 【英文节选】 Comic High Jinks and Repressed Despair in Netflix's "Beef" The drama, starring Steven Yeun and Ali Wong, is a study of male loneliness—a familiar theme in prestige TV that finds renewed urgency in an Asian American context. 【参考译文】 Netflix《怒呛人生》中的喜剧狂欢与压抑绝望 这部由 Steven Yeun 和 Ali Wong 主演的喜剧探讨了男性孤独,这一主题在口碑电视剧中已经非常常见,而在亚裔美国人的语境下,这一主题又重新找到了紧迫性。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6分钟。 ▲ 联系小虎虎(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
- E1669 丢掉手机,去触摸草地,寻回我们的感官记忆吧!
【内容简介】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为什么在哈莱姆街头泪流满面地吃烤红薯? • “I yam what I am”是哪个卡通人物的口头禅? • 为什么普鲁斯特的玛德琳蛋糕成为了记忆的触发器? • 人的记忆中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 • 在ChatGPT和元宇宙的时代,我们的下一代还能拥有独特的、复杂的感官经验吗? • 为什么说马克思所预言的“一切坚固的都将烟消云散”以另外的方式实现了? • 你知道“tactile、tangible、palpable”这些近义词是什么意思吗? 【英文节选】 On the Need to Touch Grass What happens when an entire generation loses itself in a world of abstractions? 【参考译文】 论触摸草地的需要 当整整一代人迷失在抽象世界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9分钟。联系小虎虎(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
- E1668 普利策入围作品《看不见的森林》选读——一平方林地的自然笔记
【内容简介】 • 为什么作者把自己观察的一平方森林称为“坛城”? • 藏传佛教的坛城沙画从制作到毁灭的全过程有着怎样的隐喻? • 和其他植物相比,树的生长面临着怎样凶险的困难? • 树木是如何将限制自身的自然法则反过来为己所用的? 【英文节选】 The Forest Unseen: A Year's Watch in Nature (Excerpt) The weather has been unsettled lately, dropping sleet on one day, then blazing with hot sunshine the next. The pace of life in the mandala follows these variations. On slushy days, leaves droop and the forest is silent except for the drumming of woodpeckers. Today, the sun is out and life has quickened, with revived greenery, a dozen species of singing birds, several small swarms of flying insects, and an early tree frog chirping from a low branch. 【参考译文】 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节选) 近几日天气阴晴不定,一日是雨夹雪,下一日又是艳阳高照。坛城上的生命节奏也紧随着天气而变化。在泥泞天气里,叶子低垂,森林里一片沉寂,只有偶尔传来几声啄木鸟的敲击声。今天太阳出来了,生命节奏加快,树木焕发出新绿,十几种鸣鸟和几小群飞虫在林间飞舞,还有一只早春的树蛙在低处树枝上咕咕鸣唱。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56分钟。 ▲ 联系小虎虎(xiaohorse2016),加入听友群。
- E1666 马克龙访华削弱了美国遏华的努力 1/2
【内容简介】 • 马克龙访华为何余波未了?从 TW 问题到欧洲立场,他的言论引发怎样的争议? • 在广州的非正式会晤有何细节,反映了什么了问题? • 什么叫“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国别关系有何讲究? • 马克龙访华,在哪些领域彰显了独立于美国的欧洲立场? • 什么是戴高乐主义?为什么说马克龙打的是戴高乐主义的牌? 【英文节选】 French Diplomacy Undercuts U.S. Efforts to Rein China In Allies don't always see things the same way, as Emmanuel Macron's cozy visit to X made abundantly clear. 【参考译文】 马克龙访华之行削弱美国遏制中国的努力 正如马克龙对华的惬意访问所充分表明的那样,美国盟友对事情的看法并不总是相同。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5分钟。 ▲ 联系小虎虎,加入听友群。
- E1665 占有还是存在?弗洛姆论人的两种生存模式
【内容简介】 • 占有和存在分别对人的生存体验及社会性格有着怎样的影响? • 如何区分占有模式和存在模式? • 是什么驱使人们更容易采用占有模式? • 根据弗洛姆和亚隆,占有型生存模式的最大危险在于什么? 【英文节选】 Erich Fromm's Treatise on Two Modes of Existence and Why to Be Everything, We Must Have Nothing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according to German psychoanalyst Erich Fromm (March 23, 1900 – March 18, 1980) in his To Have or To Be, is that we are trapped in modes of having when we should reorient our natures to simply being. 【参考译文】 弗洛姆论两种生存方式,以及为什么要成为一切,我们必须一无所有 根据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 · 弗洛姆(1900 年 3 月 23 日 -1980 年 3 月 18 日)在他《占有还是存在》一书中的观点,生存的问题是我们被困在 “ 占有 ” 的模式中,但我们应该重新校准我们的本性,转为简单地 “ 存在 ”。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59分钟。 ▲ 联系小虎虎,加入听友群。
- E1664 这本书让我“弃文从医”
【内容简介】 • 医学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惩罚? • 《十日谈》是在什么情境下写出的? • 什么是“死神之舞”? • “巫”与“医”关系如何? 【英文节选】 Blood and Guts: A Short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I looked, and behold a pale horse and his name that sat on him was Death, and Hell followed with him. And power was given unto them over the fourth part of the earth, to kill with sword, and with hunger, and with death, and with the beasts of the earth." The Book of Revelation, 6-8 【参考译文】 极简医学史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灰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阴府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或作死亡)、 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新约 · 启示录》6-8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36分钟。 ▲ 联系小虎虎,加入听友群。
- E1663 坂本龙一去世,他如何听到这个世界?
【内容简介】 • 癌症的英文为什么叫“cancer”,坂本龙一为什么会患上多个癌症? • 为什么说坂本龙一的作品与中国有关,灵感还甚至来自于 WG? • 一个坚定的左派共产主义者为什么会在电影中探索大量的性爱场景? • 你知道什么是“ambient sounds”,氛围音乐又为什么和日本文化密不可分? • 克劳德·德彪西是谁,又对坂本龙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为什么坂本龙一喜欢“错误”的调音,它与达达主义有什么关联? • 什么是“冲绳音乐”,日本弦乐器的“三线”和我国的“三弦”是一回事吗? • 印度尼西亚的主体民族是什么,爪哇族的音乐有什么特色? • 坂本龙一是如何突破疆域边界和文化壁垒的? • 坂本龙一希望营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又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 【英文节选】 Sakamoto Ryuichi heard how the world sounds—and changed it The legendary Japanese composer died on March 28th, aged 71 【参考译文】 坂本龙一:世界的声音,我听到、我改变 …... 传奇日本作曲家于 3 月 28 日去世,享年 71 岁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2分钟。 ▲ 联系小虎虎,加入听友群。
- E1662 马云回与不回的背后 2/2
【内容简介】 • 马云回国,这件事为什么这么快就降温了? • 据最新爆料,这场回国是计划之中还是临时生变? • 阿里一分为六,到底是“去马云化”还是因其而变? • 这两年对马云境遇的关注,有何积极意义? 【英文节选】 Jack Ma Engineered Alibaba's Breakup From Overseas Globe-trotting billionaire, in calls to executives, used his influence to push company's plans to split into six groups 【参考译文】 马云从海外策划了阿里巴巴的分拆计划 云游世界的亿万富翁在与高管的通话中,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动公司分拆为六个集团的计划。 【讲师介绍】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59分钟。 ▲ 联系小虎虎,加入听友群。
- E1661 美国的银行业究竟烂得有多深? 2/2
【内容简介】 • 央行在商业银行破产前,本应当承担怎样的角色? • 美国的金融机构因加息而产生的整体浮亏规模达到了多少? • 固定利率的贷款是否在加息周期中同样产生浮亏? • 为什么说即便不立刻倒闭,很多银行也会陷入连续亏损的慢性死亡中? 【英文节选】 The prop-up job How deep is the rot in America's banking industry? These events raise profound questions about America's banking system. Post-financial-crisis regulations were supposed to have stuffed banks with capital, pumped up their cash buffers and limited the risks they were able to take. The Fed was meant to have the tools it needed to ensure that solvent institutions remained in business. Critically, it is a lender of last resort, able to swap cash for good collateral at a penalty rate in its "discount window". 【参考译文】 撑门面的工作 美国的银行业究竟烂得有多深? 这些事件让人们对美国的银行体系产生了深刻的质疑。金融危机后的监管应该给银行填充了资本,增加了现金缓冲并限制了他们能够承担的风险。美联储应该有工具能够确保那些资可抵债的机构让业务持续下去。至关重要的是,美联储是最后贷款人,能够在 “ 贴现窗口 ” 以惩罚性质的利息,用好的抵押品为银行换取现金。 ▲ 本音频为试听版,完整版为48分钟。 ▲ 联系小虎虎,加入听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