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77 “青年危机”也在迭代吗?Talk三联

EP77 “青年危机”也在迭代吗?

42分钟 ·
播放数11616
·
评论数106

虽然我们是在用80、90、00后来界定某一代人,但其实很多问题不是某个代际的人群才要面对的,在步入社会的转折期,许多问题都在困扰着一代代年轻人,但对于类似问题的不同应对,也可以反映出时代的变化。

很难说清是从何时开始,这样的困扰与犹疑被称为了“青年危机”。有人会说,之前也没有认真琢磨过这些问题,都是随大流,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变得更为谨慎,不希望走任何弯路,会更在意不确定性带来的结果。

那么,什么是“青年危机”,是否有一个比较严格的界定标准?这些问题是否也在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迭代?焦虑的原因是因为选择太多,还是我们以为选择很多,其实很少?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困扰我们的问题,哪些确实是需要认真考虑、努力解决的,而哪些则是被过度放大了?


【本期嘉宾】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时间轴】

02:31 从“攻略人生”到“青年危机”
08:45 考研、考公,曾经都不是首选
18:11 上岸后如何发朋友圈也有攻略?
19:42 调整期望值,取决于在和谁比
25:02 “全职儿女”和他们的父母们
32:11 “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意味着很大的确定
34:19 人生的选择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36:08 多体验,少内耗

【新刊速递】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感兴趣,可扫码阅读/收听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



【延伸资料】

点击下方链接收听:中场时间Vol.55 | 年轻人就业,真的被困在“孔乙己的长衫”中了?

www.xiaoyuzhoufm.com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FM关注收听。


展开Show Notes
HD803574z
HD803574z
2023.5.06
写在开头: 我没有看这期杂志,可能理解有失偏颇,如有冒犯,我先在这里道歉。对这一期的内容有点失望,听完后整体感觉是对年轻一代的批判。“攻略”和“危机”的普遍出现本质上是大环境的恶化,而非大家都“摆烂”和“内耗”。里面提到的“全职儿女”和"金钱化亲情"乍一听是对亲情乃至亲密关系的不尊重,但是这样的现象更能证明宏观上金钱对这一代人和这一代的家庭的掌控。更极端的说,是现在能赚到的钱没办法让一个普通青年人生存或者实现理想。这个理解也可以侧面解释为什么青年一代会“异化”成为“攻略”党。因为收支无法平衡,时间成本过于巨大,所以攻略作为一个有效的,节约成本的工具会大受欢迎。至于后文里面提到的“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同样可以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大家难以做出果断的选择。因为社会的快速迭代,机会成本直线上升。选了a有可能这辈子也没有办法再改回b了。再者,做出选择不仅需要情怀,读书或者看前人经验并不能解决现在去a/b城市吃不上饭这个问题。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通篇都在谈成本。回想起几年前还快毕业的时候,我有很坚定的理想,有目标的公司和城市。但是现在的我很焦虑,因为害怕最后会吃不上饭,害怕打零工写在简历上被hr嫌弃,几乎无法坚持。这真的是我们的问题吗?真的是脱不下长衫导致的吗?
Kielce:同感。听得甚至都有点烦。作为记者,为什么要在面向大众的节目里这么明显得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接受不了别人的这些生活形态。我以为记者会先去中立地记录,再去理解背后的诸多原因,有温度和同理心,也当然后客观的担忧和提醒。但听这么多了,感觉像有文化的亲戚聚在一起文雅拔高地批判家里小辈。出现在这档播客里有点失望。如果记者带太多自己的评价在播客里,我会情不自禁地想反问一句她/他当全职儿女问你爸妈要钱了么?
poplarity:很深刻的思考,尤其是后半段感同身受。一个选择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普通人承受不起试错成本。
6条回复
感觉并没有真的去理解做出这些选择的年轻人,没有理解他们的动机、处境、想法,更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评价和批判。听感不适
栗子_eYgO
栗子_eYgO
2023.5.07
这个女嘉宾真的非常狭隘且高高在上了,听得我一肚子恼火。把是否工作赚钱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强加给成年人,真的是很狭隘。现代社会所谓的“上班”也只有近一两百年的历史,大规模聚集地劳动方便了资本家管理和运营,却让劳工受到了普遍剥削。再往前,人类的劳动都是普遍以家庭作坊形式呈现,子承父业,过去每个人某种意义上都要经历“全职儿女”阶段,那么那时候的人都不是成年人了么? 无论现代人的工作赋予多少神圣意义,都不能改变工作的本质就是用劳动换取生存资料,而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劳动都是毫无意义的把人高度工具化的狗屁工作,年轻人通常要为了一份报酬而身心俱疲,失去了人生的其他可能性。这时候家里有钱可以让儿女不用为了生存资料出卖所有时间,从而年轻人可以获得时间做其他更想做的事,为什么不可以呢? 这位嘉宾对全职儿女有一种非常狭隘的想象,好像不工作的儿女就是在家混吃等死,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不用急着去出卖时间换钱,因而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这是一种资本,也是一种幸运。 嘉宾还假设孩子现在“啃老”,等父母老了就没得啃,先别说真正有实力让孩子“啃老”的父母,几乎也一定有资产留给孩子让其下半生无忧,就说孩子在不用工作的时间里可以探索多少自己真的喜欢的事,持续付出下,有很大概率是可以找到一件真的做出成果的。

为什么我假设年轻人会在当全职儿女的时间里探索人生该怎么过?因为咱们的社会从未留给年轻人足够的机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所以年轻人们大学之前必须无休无止地搞应试,高考完稀里糊涂选个专业,大概率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然后为了毕业或者考研耗费大学四年。毕业后就要被赶鸭子上架地996工作,哪有时间去弄明白这一生到底要怎么过? 人生是需要探索和试错的,很多专业领域也需要持续付出时间去积累和沉淀才能有所成就,而社会通常是不给年轻人这样的机会的。 对于大多数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一个“经济独立”背后的代价可能从此断送了人生的其他可能性,浑浑噩噩就此做一份非常厌恶的工作。 经济独立忽然是件好事,但却不是评价一个人人格的唯一标准,人的可能性是很多的,人的生活也不应该只有一套模板,希望那个女嘉宾多去了解不同的人生长长见识吧,实在太傲慢和浅薄了。
杨超越小号:非常赞同 很多全职儿女也是在思考在规划人生在朝着目标前进的 成果出来之前的自嘲被这样解读真的是有失偏颇
Maxwell_CFNZ:你说得太好了,我要摘抄下来
Lucas__
Lucas__
2023.5.07
逐渐成为既得利益者的偏见集合
各位前辈,你们这期真是引起不适了。你们都聚焦这个群体来做一期专题了,都做不到更深的关切、只能停留在谈笑和感慨的水平吗?
37:16 听不下去… 这个人好自以为是 还觉得看几本书就能解决人生问题 虽然我和“全职儿女”之类是相反的生活价值 但觉得能发明这种词语来嬉笑怒骂人生比这个嘉宾高高在上区分别人更高明!
为什么不能用兔子表情:40:31 +1,我听到“随便读几本书就能…”这句话的时候,真的很不不适了。
HD954586n:听得我相当不适,居高临下的想当然,完全没有想过了解表象背后的问题。
Maple_a1DC
Maple_a1DC
2023.5.06
28:37 感觉这个嘉宾很偏颇啊...小红书上的全职儿女,他们的家长也不全是要他们结婚生子啊,父母可能根本没想过必须要有嘉宾所说的成为社会人的某种方式,工作/结婚,人家只是觉得退休金和储蓄足够孩子不工作,就这样生活不是很好么
栗子_eYgO
栗子_eYgO
2023.5.07
真的是一套傲慢与偏见集合,正是很多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根据肤浅的观察就去下定义、贴标签,用自己一成不变的一套价值观去衡量一切,让年轻人的生存环境变得更雪上加霜。
39:03 前面说扩招了之后学生水平不行的是你们,后面说果然你们连书都读不明白,但凡真的感同身受一下自己的采访对象都说不出这期节目里的话呢
沙耶加酱CC:而且这一期没有一个00后,都是一群80、90后在这谈00后
阿筐
阿筐
2023.5.07
我感觉这期谈论到的年轻人也只是一些典型个体而已,无法代表大群体,但主播们谈论的论调有点割席的味道,多少有些以偏概全的意思。如果只能以“我们”“他们“这样划分,真的适合继续探讨吗?
媒体老师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可能已经严重脱离群众了
HD195615o
HD195615o
2023.5.07
好精英主义的一期博客…一直蛮喜欢三联,也觉得这个选题很好,却没想到听到了一些俯视的声音。
张欣如
张欣如
2023.5.07
非常居高临下的姿态
_R1Yk
_R1Yk
2023.5.07
这集听得很让人难过,你们确实是距离零零后太远了。如果不是因为你们的视角社达,那你们就是在所有的问题里挑了个软柿子来捏。青年危机有没有可能是时代危机或者是社会危机?有没有可能是环境的危机让还没有成熟的、抗危机能力弱的青年人承担了?你们年轻的时候可以彷徨可以不要过早做打算,会不会是因为你们幸运呢?
肋梨:由这一期才意识到小宇宙没有踩的按钮(叹气)三联是要开始倚老卖老了吗,,听起来好像不是没有年轻人在三联工作,但ta们都被“实习生”这样的不必要的他者标签略带轻蔑地一笔带过了。会下意识地认为“实习生”是某个人最主要的标签的人,我不觉得你会在工作中尊重ta们的意见。而没有年轻人参与重要决策,后果就是这样一期爹味内容发出来被听众讨厌。官僚化总是会体现在内容上的。
36:21 指点别人的时候总是这么轻松的啦
绵绵冰仙仙乐:几位主播就庆幸买杂志的人不会都听了这期播客吧,永远只在最安全的领域内批判无力对你们造成威胁的人,看着家里的三联生活周刊只觉得如鲠在喉,你们写文章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办刊宗旨,“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
女编辑爹味怎么这么重
HD954586n:白岩松的感觉扑鼻而来,听得面部扭曲
栗丽君
栗丽君
2023.5.09
非常不客观的问一句,三联是不是没有00后编辑在做这一期?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评论年轻人迭代的焦虑,没有体察没有分析,以个人观点为标准,为什么要做这一期?
肋梨: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主播会吐槽“年轻人怎么如此肤浅到被营销号左右的程度”,却没意识去反省是不是自己对他人的揣测太肤浅了;一边讲“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年轻人不能去看看书”,一边对于家长制和情绪劳动这样的社会学概念无知无觉(您自个儿去看看书不好吗!
30:44 我们需要创造的,难道不是一个更加没有歧视、更人性化的职场环境?让愿意停下来、愿意gap、愿意暂时全职儿女的人,在重新希望进入社会后仍然可以保有选择?这位记者老师不经意使用的“正常”的公司,“有点怪”等表述,背后隐藏的价值判断,似乎完全站在了“容不得走错一步的社会机器”这边,仿佛“异化”是理所当然的“正常”,这令我感到了不适。
TUNG_NZ70
TUNG_NZ70
2023.5.07
把所有原因推给扩招后的学生质量也确实太有失偏颇,那如何解释三四年前就业形势还不错,这两年一下子很糟糕呢?现在和三四年前的招生人数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大家都开始考研,原因是什么你们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呢?媒体人缺少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职业操守,真是可悲😅
有点失望,好像回到了自己在跟长辈对话的时刻,渴望被理解,却只能换来“不理解”与批判,于是再也不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再难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