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法)安德烈·巴赞
电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实。——(法)让-吕克•戈达尔
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法)阿贝尔•冈斯
电影是戏,不能把它拍成偶发的事件。——(日)小津安二郎
我想用我的电影盖一栋房子。有些做成地窖,有些做墙壁,其他则做窗户。然而,我希望到最后它能成一栋房子。——(德)赖纳•维纳•法斯宾德
人有的时候是善于遗忘的族群,我们太容易遗忘了,所以我们需要电影。 —— 贾樟柯
电影发明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杨德昌《一一》
假使我没干电影的话,一定是个大流氓(侠客)。—— 侯孝贤
侯孝贤问今村昌平:“拍电影是为了什么?”
今村昌平答:“是因为爱生活,爱与人有关的一切。”
……
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我们希望你们也加入进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对你们的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与电影有关的人、事、物。
当然,如果你有想要推荐的电影,或想听到关于某些电影的讨论,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我有嘉宾】
不多:坐标美国加州,电影研究者,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华语电影、离散华人电影、中国电影史,以及生态批评等;“华语电影讨论”系列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主理电影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
新叶:坐标中国上海,博士候选人,关注视觉文化、视觉媒介、影视艺术等。
核桃:坐标美国加州,博士生,从爱看电影的人变成研究电影的人。
【鼓瑟吹笙】
01:35 话题源起
03:38 新叶的电影启蒙
05:23 影响不多最深的一位老师:电影、观察与诗意
10:02 核桃人生中最重要的电影朋友
15:15 改变了不多的一节电影课:《色戒》
18:03 《巴别塔与巴比伦》
19:35 令新叶难忘的一门电影课:跨性别理论
27:17 构建了核桃对电影的认知的一门课:台湾新电影
32:24 核桃必须要分享的一次观影经历
34:58 我们为什么要争取去电影院看电影?
36:44 不多写电影论文的一次经历
45:24 电影院的怀旧与新潮
46:01 “元电影”推荐
【承筐是将】
王小妮作品:
《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1997)
《有什么在我心里一过》(2008)
《上课记》(2011)
《1966年》(2014)
Hansen, Miriam. Babel and Babylon: Spectatorship in American Silent Film. United Kingdo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开罗紫玫瑰》(1985)
《恐怖分子》(1986)
《悲情城市》(1989)
《闻香识女人》(1992)
《中央车站》(1998)
《黑暗中的舞者》(2000)
《鬼子来了》(2000)
《色戒》(2007)
《雨果》(2011)
《好莱坞往事》(2019)
《巴比伦》(2022)
《造梦之家》(2022)
【人之好我】
本期剪辑:不多
本期音乐:《如晴天,似雨天》(Like Sunday, Like Rain)| film soundtrack, by Ed Harcourt
【示我周行】
在一般的讨论当中,我们多数时候都是以银幕之上的所听所见为起点,然后辐射到电影创作者、电影生产和社会语境,而“画外音”是我们特别策划的一档播客,顾名思义,在“画外音”中,我们将摆脱画面和银幕的束缚,回到观影者的位置,把自己当作起点,用具身的方式来传达我们对于(看)电影这一艺术、商品、媒介、日常的所思所想所感,包括但不限于:我们因何而被电影所俘获、电影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工作中我们和电影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打开一部电影或一系列电影、我们为什么关心电影的未来,等等。
正如画内与画外从来都是一体,而非分离或对立的两个部分,画外常常会构成对画内的补充、阐释、扩展、深化,甚至讥讽、嘲弄、戏谑、破坏、侵略;所以,我们也希望“画外音”能以某种方式或在某些程度上帮助大家获得更多认知“电影”和“看电影的人”的视角。
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ID: Spectator-s),获取更多相关活动信息;同时欢迎大家在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 Amazon Music和小宇宙上收听我们的精彩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