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的认知特征主要包括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注意力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
- (1)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成绩有负相关。
- (2)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2.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富有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热心和同情心。
需要注意的是:
- (1)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课堂成绩呈正相关。
- (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
3.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分为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效能感。
4.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解学生、与学生相处、了解自己。
5.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主要通过教师行为传递。(1)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我应验效应,即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第二类是维持性期望效应,老师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而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改变视而不见,甚至否认的现象。
(2)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取决的因素于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的人格特征、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学生的归因风格、学生的自我意识。
6.角色扮演包括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7.角色失调包括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包括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9.教师的职业压力包括中心压力、外围的压力、预期性压力、情境压力、回顾压力。
10.职业倦怠由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提出,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 (1)马勒斯认为职业倦怠的特征主要包括:
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去人格化/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低。
- (2)法贝认为职业倦怠的特征主要包括:
精疲力竭型、狂热型、低挑战型。
11.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其中A型性格、低自尊、外控教师易出现职业倦怠。
1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
13.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14.教师学习知识/掌握教材包括三个阶段:懂、透、化 。
15.斯滕伯格认为有教学专长的教师特点包括富有洞察力、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高、将更多的知识运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
16.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操作能力。
17.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版本一:福勒、布朗】包括: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 【版本二:福勒】包括: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关注学生。
【版本三:叶澜】包括:“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 【版本四:休伯曼】包括: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平静和保守期、退出教职期。
- 【版本五:伯利纳】包括: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教师、专家型教师。
18.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其中,需要注意的:
- (1)微格教学主要特点训练单元小。时间:5-20分钟。
(2)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19.教学反思
- (1)过程:教学前的前瞻性反思、教学中的调控性反思 、教学后的批判性反思。
- (2)成分: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
- (3)阶段: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积极验证阶段。其中,观察与分析阶段是反思最集中体现的阶段。
- (4)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 (5)方法:
【布鲁巴奇】反思日记、详细描述、职业发展/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版本二】课题反思、观摩反思、对话反思、理论反思。
- (6)特点:超越性、实践性、发展性、过程性、验证性、主体性。
9.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途径:
- (1)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原理规则知识。
- (2)在教学情境中发展丰富案例知识。(观摩教学、微格教学、教学案例研究)
- (3)在教学反思中发展教师的策略性知识。
10.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专长包括: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
11.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课时计划的差异(课时计划的内容、课时计划的修改、课时计划的实施、课时计划的预见性)
-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呈现、能力提升/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
- (3)课后评价的差异(新教师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