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1-12
- 教育心理学|Day31.课堂管理
1.课堂相关概念 (1)课堂管理: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2)课堂气氛:通常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3)课堂纪律: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控制。 (4)课堂结构:是指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三大课堂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主要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它们对课堂纪律有着重要的影响。 2.课堂管理 (1)功能:维持功能(基本功能)、促进功能和发展功能。 (2)阶段: * ①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此阶段的学生把成人当作权威。教师应直接教授课堂规则和程序。 * ②小学中年级阶段:此阶段学生已熟悉自己的角色,对于旧的规则表现出相对自动化,对于新的规则进行直接教授。教师应要花较多的时间监视和维持管理系统。 * ③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取悦老师可能被取悦伙伴所取代。有些学生开始检验和否定权威。教师应建设性地处理混乱。 * ④高中阶段:重新注意学习。教师应管理课程、管理学习。 (3)课堂管理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学生对教师的期望。 (4)有效课堂管理者应具备的特点:明察秋毫、一心多用、整体关注、变换管理。 (5)课堂管理策略包括预防性课堂管理策略和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3.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是教学过程的软环境,具有独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 (1)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2)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 (3)课堂气氛会导致学生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4.课堂气氛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消极的课堂气氛、对抗的课堂气氛、一般的课堂气氛。 5.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1)教师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期望、教师积极情绪状态。 (2)学生的因素。 (3)课堂物理环境的因素。 6.课堂纪律是为了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控制。 7.课堂纪律的特征具有约束性、标准性、自律性。 8.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9.课堂纪律的形成阶段(科尔伯格):反抗行为阶段(4-5岁)、自我服务行为阶段(5-7岁)、人际纪律阶段(中学生)、自我约束阶段。 10.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包括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11.课堂结构是指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三大课堂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主要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它们对课堂纪律有着重要的影响。 12.课堂结构的类型 (1)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 (2)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需要注意的是: ①分配学生的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②学生用于学业活动上的时间越多,成绩越好。 ③研究表明,学生每天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间大约在9-10点。 13.问题行为≠问题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普遍行为(普遍性)、是一种消极行为(消极性)、是一个教育概念(程度轻)。 14.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分类一】 * (1)品行性问题行为 * (2)性格性问题行为 * (3)情绪、社会性的不成熟行为 【分类二】外向性攻击型行为、内向性退缩行为 【分类三】扰乱型问题行为、心理问题行为。 15.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 16.严重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包括: * (1)识别目标行为和强化。 * (2)设立基点行为。 * (3)选择强化物和强化的标准。 * (4)如有必要,选择惩罚及其标准。 * (5)观察行为并与基点作比较。 * (6)减少强化的频率。 17.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 (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进行调控(最小限度打断课堂不良行为)。 (2)合理运用惩罚。 (3)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 (4)进行心理辅导(从根本上解决课堂问题行为)。 18.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 (1)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 * (2)个人日志卡 * (3)整班代币强化 * (4)集体绩效系统
- 教育学|Day31.未成年人保护法
1.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3.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4.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5.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 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7.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8.学校应当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 9.学校应当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进行登记并劝返复学;劝返无效的,应当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10.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 11.学校应当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12.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加重其学习负担。 13.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14.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15.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 16.国家鼓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场馆开设未成年人专场 17.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1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 19.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20.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21.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 22.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2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24.不得披露有关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姓名、影像、住所、就读学校以及其他可能识别出其身份的信息。 25.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尊重已满八周岁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 26.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一般不出庭作证 2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8.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处罚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
- 教育心理学|Day30.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包括对教学目标(最重要)、教学内容(最关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教学评价等活动过程的策划。 2.教学设计的环节: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指导思想;分析学生情况;钻研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制作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 3.教学设计的依据 * (1)理论依据:各种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 (2)现实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 4.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 (1)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导教和促学; * (2)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进行系统谋划的过程; * (3)教学设计的结果是形成教和学的计划和方案。 5.教学设计具有指导性、预演性、创造性、操作性、易控性、统整性、突显性的特点。其中,创造性是教学设计特点的最高表现。 6.教学设计的原则:多样化原则、程序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反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7.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整体性、生成性、预期性的特点。 8.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学生的特征、学科的特点、社会的需要。 9.教学目标设计理论 (1)我国新课改标准中的目标分类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认知目标(认知性目标)、情感目标(体验性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技能性目标)。 对比知识点:人本主义罗杰斯认为应开设的课程类型有:认知课程、情感课程、体验课程。 10.布鲁姆是根据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来划分的教学目标。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不受年龄与内容局限。布鲁姆将认知目标按照智力水平由低到高分为六个等级: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1.布鲁姆修订的二维框架中知识维度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2.布鲁姆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个性化等五个等级。 13.布鲁姆将动作技能目标分为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等六个层次。 14.陈述的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的基本要求: * ①应陈述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 * ②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如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 * ③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避免含糊不清。 15.行为目标陈述法 * ①提出者:马杰/梅杰 * ②行为目标陈述的要素 【版本一】三要素:表述行为、表述条件、表述标准 【版本二】四要素:对象、行为、条件、程度 16.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 ①提出者:格伦兰 * ②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 ③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包括一般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目标。 17.表现性目标 * ①提出者:艾斯纳 * ②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18.教学模式 【版本一】 (1)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 ①直接教学(指导教学):②接受学习: (2)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 ①发现学习②探究性学习③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独立学习、适应性教学) (3)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模式 ①合作学习②情境性学习③基于问题的学习④支架式教学 【版本二】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直接教学(指导教学)、接受学习。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情境教学。 (3)个别化教学包括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 * ①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 * 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点是:交互性、即时反馈、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自定步调。 19.教学策略的特点:可操作性、层次性、调控性、整合性、灵活性、指向性。 20.教学模式的特点:相对稳定性、简约化、理论性、概括化。 21.教学策略分类: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22.课堂空间 (1)基本的课堂空间设计是传统的纵横排列模式(秧田式),适用于独立的课堂作业、提问和回答,最适于演示。 (2)特殊的课堂空间设计:如矩形、环形、马蹄形等。 ①矩形:容许学生谈话,对全班讲解效果差。 ②环形:比较适合讨论。 ③马蹄形:可以让全班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活动,适合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问题。 (3)暂时性的课堂空间设计:堆式、辩论安排、兴趣站 22.教学媒体: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视听辅助
- 教育学|Day30.教师法
1.时间:1993 年 10 月 31 日通过,自 199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法律地位: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4.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5.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6.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7.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8.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 9.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0.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 11.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2.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13.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14.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15.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 1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1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18.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 1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 20.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1.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22.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3.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24.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 教育心理学|Day29.教师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主要包括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注意力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 * (1)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成绩有负相关。 * (2)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2.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富有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热心和同情心。 需要注意的是: * (1)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课堂成绩呈正相关。 * (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 3.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分为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效能感。 4.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解学生、与学生相处、了解自己。 5.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主要通过教师行为传递。(1)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我应验效应,即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第二类是维持性期望效应,老师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而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改变视而不见,甚至否认的现象。 (2)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取决的因素于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的人格特征、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学生的归因风格、学生的自我意识。 6.角色扮演包括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7.角色失调包括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包括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9.教师的职业压力包括中心压力、外围的压力、预期性压力、情境压力、回顾压力。 10.职业倦怠由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提出,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 (1)马勒斯认为职业倦怠的特征主要包括: 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去人格化/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低。 * (2)法贝认为职业倦怠的特征主要包括: 精疲力竭型、狂热型、低挑战型。 11.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其中A型性格、低自尊、外控教师易出现职业倦怠。 1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 13.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14.教师学习知识/掌握教材包括三个阶段:懂、透、化 。 15.斯滕伯格认为有教学专长的教师特点包括富有洞察力、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高、将更多的知识运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 16.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操作能力。 17.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版本一:福勒、布朗】包括: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 【版本二:福勒】包括: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关注学生。 【版本三:叶澜】包括:“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 【版本四:休伯曼】包括: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平静和保守期、退出教职期。 * 【版本五:伯利纳】包括: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教师、专家型教师。 18.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其中,需要注意的: * (1)微格教学主要特点训练单元小。时间:5-20分钟。 (2)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19.教学反思 * (1)过程:教学前的前瞻性反思、教学中的调控性反思 、教学后的批判性反思。 * (2)成分: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 * (3)阶段: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积极验证阶段。其中,观察与分析阶段是反思最集中体现的阶段。 * (4)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 (5)方法: 【布鲁巴奇】反思日记、详细描述、职业发展/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版本二】课题反思、观摩反思、对话反思、理论反思。 * (6)特点:超越性、实践性、发展性、过程性、验证性、主体性。 9.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途径: * (1)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原理规则知识。 * (2)在教学情境中发展丰富案例知识。(观摩教学、微格教学、教学案例研究) * (3)在教学反思中发展教师的策略性知识。 10.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专长包括: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 11.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课时计划的差异(课时计划的内容、课时计划的修改、课时计划的实施、课时计划的预见性) *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呈现、能力提升/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 * (3)课后评价的差异(新教师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 教育学|Day29.义务教育法
1.时间:1986 年 4 月 1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自 1986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2.2006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3.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4.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5.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6.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7.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8.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9.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10.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11.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12.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1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1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1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17.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18.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19.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20.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21.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22.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23.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24.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2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26.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27.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28.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 29.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3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31.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32.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 教育心理学|Day28.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的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3.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等级: * 【版本一】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 【版本二】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标准: * ①自我意识正确(一个人要心理健康,首要的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 ②人际关系协调 * ③性别角色分化 * ④社会适应良好 * ⑤情绪积极稳定 * ⑥人格结构完整(这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 ⑦智力正常(这是健康的首要标准) 5.关于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解: * ①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 ②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会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差异。 * ③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 * ④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 ⑤心理健康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 ⑥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 ⑦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比躯体健康意义更为重要。 6.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 * ①表现:在心理方面表现为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身体方面表现为心跳加速、肌肉持续性紧张。 ②治疗方法: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结合药物治疗。 * ③表现:学生中常见的的焦虑是考试焦虑。 (2)抑郁症 * ①表现: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 ②治疗方法:情感支持和鼓励、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 * ③抑郁症产生的原因:行为主义认为多次不愉快经历、缺少强化鼓励是抑郁症的成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失去爱、失去地位、失去支持是抑郁症的成因;认知学派认为自我贬低思维或者不当归因是抑郁症的成因。 (3)强迫症 * ①表现: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②治疗方法:森田疗法、暴露与阻止反应 * (4)恐怖症 ①含义: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②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 * ③表现: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等。 (5)人格障碍 ①含义:长期固定适应不良。 ②治疗方法:对良好行为模仿。 * ③表现:依赖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其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同情与关心,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 (6)多动症/注意力缺陷综合征 ①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②主要特征: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学习困难 (7)学习困难综合症:缺少某种学习技能,表现为诵读困难、计算困难、绘画困难、交往困难等。 7.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一致的。 8.心理辅导的一般目的/目标为: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其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9.心理辅导的原则 *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需要注意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对象是正常学生,主要内容是发展辅导。 *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心理辅导既有预防功能(初级功能),又有发展功能(高级功能)。 *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这是心理辅导最基本的条件;罗杰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 (4)学生主体性原则:“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 * (5)个别化对待原则/因材施教 * (6)整体性发展原则 * (7)教育性原则 * (8)活动性原则 * (9)参与性原则 * (10)保密性原则 * (11)多样性原则 10.心理辅导内容 * 【版本一】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 【版本二】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人格辅导 【版本三】学习辅导、职业辅导、情绪和人际关系辅导 其中,学习辅导包括:学习动机辅导、学习情绪辅导、学习能力辅导、学习行为习惯辅导。 11.心理健康辅导模式:指导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社会影响模式。 12.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 【版本一】 (1)行为改变基本方法 * ①强化法 * ②代币奖励法: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 ③行为塑造法: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 ④示范法 * ⑤惩罚法 * ⑥自我控制法: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改善自身行为。 * ⑦暂时隔离法 (2)行为演练基本方法 * ①全身松弛法:雅各布松提出。 * ②系统脱敏法:沃尔朴提出。 * ③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果敢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请求、拒绝、表达。 * (3)改善认知方法:情绪ABC理论(理性情绪辅导)艾里斯提出。 ①A:事件;B:信念;C:结果。 * ②非理性信念的主要特征包括: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版本二】 (1)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身体放松、鼓励表达、深入共感。 (2)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系统脱敏法、行为契约、模仿学习。 (3)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13.心理评估是指应用多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4.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 (1)心理测验(认知测验、人格测验) * (2)会谈法(最基本方法) * (3)其他方法(观察法、自述法) 15.评估性会谈的常用技术 倾听、鼓励和重复、询问、反映、澄清、面质。 ※※※※非理性信念例子自测※※※※ (1)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绝对化要求 (2)我对你好,你就应该对我好——绝对化要求 (3)我应该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绝对化要求 (4)我必须上名牌大学——绝对化要求 (5)一次考试不理想,就认为自己是笨蛋——过分概括化 (6)一件事没做好,就认为这个人坏透了——过分概括化 (7)失恋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会再被人爱——过分概括化 (8)考试失败,我的人生就完蛋了——糟糕至极 (9)失恋就像天塌下来一样,一切都完了——糟糕至极
- 教育学|Day28.教育法
1.时间:1995 年 3 月 1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 199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2.地位:是教育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 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3.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7.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9.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10.以财政性经费、捐赠资产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设立为营利性组织。 11. 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 (二)有合格的教师; *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1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4.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 1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1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17.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应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18.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9.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 20.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 2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2.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23.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 24.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5.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教育心理学|Day27.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 1.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任何问题都包含了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另一版本的说法认为问题包含了四个基本成分:①个体已有知识;②目的;③障碍/限制;④方法。 3.根据问题的组织程度不同,可以把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和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模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价值要远远大于结构良好的问题。 4.根据问题的探究深度不同,可以把问题分为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预测性问题。 问题解决 5.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6.问题解决的成分包括:给定条件、限制/障碍、解决方法、达到的目标。即条件、目标、障碍、方法。 7.问题解决的相关定义 (1)问题解决的正确方法不是直接的,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探索才能找到相应的答案,也叫问题空间。 (2)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认识状态。 (3)由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就组成了问题空间。 (4)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成为算子。 (5)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 8.问题解决的特征包括: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此外,在做多选时,第四个选项为情境性或个人性时,也可以选择。 对比知识点: (1)一系列的心理操作体现的是序列性。 (2)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体现的是认知性。 9.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版本一】理解和表征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案、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对结果进行检验。 (1)问题表征的主要功能 * *引导个体对问题的有关信息做出进一步解释。 * *促使个体根据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选择可模仿的解决方式。 * *帮助个体联想并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图式。 (2)问题表征策略 *内隐表征:认真读题、熟悉题意;复述要点、深思题意。 *外显表征:符号标记;摘要排列;作图示意。 (3)寻求解答的方案包括算法式和启发式。 * ①算法式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虽说效率慢一些、但一定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 ②启发式:是试探那些只对成功趋向目标状态的有价值的操作。虽说快,但不一定能保证问题得以解决。 对比知识点 *手段目的分析法: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逐步前进的策略,但有时⼈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增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当前状态→目标状态,不得不暂时扩大) *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缩短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初始状态→目标状态,迂回前进) 10.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版本二】: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能否发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 ①说法一:积极性、好奇心、求知欲、知识经验。 * ②说法二:洞察力、思维深刻、批判、求知欲、知识经验。 (2)提出假设是关键阶段,提出假设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1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 ①问题情境中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 ②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问题相对较难。解决不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的“文字题”比较容易;解决需要实际操作的“实际题”比较难。 (2)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是通过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进行研究,认为定势对于问题解决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 功能固着是通过邓克尔蜡烛实验进行研究,功能固着对于问题解决只有阻碍作用。 (3)酝酿效应:在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4)知识经验 * ①在解题策略上,新手先明确目的,从尾到头地解决问题;专家从头到尾地解决问题,是一种再认的过程。 * ②在解题方式上,专家不注意中间过程,可以很快地解决问题;新手则需要很多中间过程,而且会有意识地加以注意。专家更多地利用直觉,即根据生活经验的表征来解决问题;新手则更多地依赖正确的方程式来解决问题。专家可能会产生定势。 * ③专家能知觉较大的刺激模式;新手不具备此能力。 * ④专家能有效的利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新手不能有效的利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⑤专家解决常规问题较快;解决困难问题比较慢;表征深度深;专家的自我监控技能体现在倾向于更频繁的检查自己的解答。 * ⑥新手解决常规问题较慢;解决困难问题比较快;表征的深度浅。 (5)原型启发,原型启发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正迁移。 (6)情绪与动机 (7)此外个体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世界观等也有影响。 创造性 * 1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3.吉尔福特首次提出创造力的概念。 14.创造性的分类 (1)真正的创造:例如,鲁班发明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2)类似的创造:例如:高斯少年时做数学1-100的连加题目。 所以,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15.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版本一】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 (1)流畅性强调限定的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反映了思维的敏捷性。可分为观念流畅、词语流畅、表达流畅、联想流畅。 (2)变通性(灵活性)强调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分为对信息重新分类、对意义进行修正、改变熟悉物体的用途。 (3)独创性(独特/独立)强调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版本二】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版本三】流畅性、变通性、精致性/精密性。 【版本四】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敏感性。 16.创造性的过程: 瓦拉斯/华莱士将创造性的过程分为: * ①准备期(基础阶段); * ②酝酿期(潜伏阶段); * ③豁朗期(顿悟阶段); * ④验证期(反思阶段)。 1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 * ①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 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 ③低创造性的人其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 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⑤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⑥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18.创造性的培养 【版本一】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 ①保护好奇心。 *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⑤分合法;⑥直觉思维训练;⑦联想技术 19.创造性的培养【版本二】 * (1)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题。 * (2)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 * (3)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 (4)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6)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创造性培养强调的是逻辑思维。创造性个性塑造强调的是非逻辑思维。 20.头脑风暴训练提出者是奥斯本,认为参与人数5—10人最好; 头脑风暴训练原则: * ①畅所欲言、暂不评价; * ②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 ③重数量而非质量(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 ④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21.分合法提出者是戈登,认为心理运作过程是“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涉及四种类比方法包括:狂想类比、直接类比、拟人类比、符号类比。 22.创造力开发的原则 [口诀:你移总离群换队] 逆反法则、移植法则、综合法则、离散法则、群体法则、换元法则、对应法则。
- 教育学|Day27.三结合和教育研究
1.家庭教育的特点有: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体现出家庭教育的先导性 3.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4.遇物则诲,相机而教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5.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 6.理解和尊重孩子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7.家校配合的方式有: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家长学校等 8.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是基础,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9.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10.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11.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12.教育研究必须依靠三支队伍:一支是专业理论队伍,一支是教育行政人员,另一支是广大校长和教师。 13.伦理原则指的是教育研究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14.按目的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15.教育科学研究的起始环节是研究课题的选择 16.课题基本要求:①新颖、有价值;②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③具体明确;④可行性; 17.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 18.二次文献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19. 文献检索的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20.顺查法按时间范围,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 21.逆查法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始点,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 22.文献检索可以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23. 抽样的基本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 24.如果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并且在抽取一个个体之后总体内成分不变,那么这种抽样方法被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25.如果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不适合使用的是系统随机抽样 26.反映集中趋势的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7.反映离散趋势的有方差、标准差 28.体育比赛中的名次属于定序测量 29.本论部分分为若干层次,论证时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体现的是层递推论式 30.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 研究方法。 31.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32.实验法可以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 33.教育实验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有理论假说;有因果关系;有控制;有变革。 34.教师行动研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 35.教师行动研究的步骤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36.教师行动研究的特征是:为教育行动而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 37.个案研究法常常会遇到伦理道德问题,且研究成果的推广性有限 38.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 39.质性研究最早起源于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 40.质性研究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 教育心理学|Day26.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态度与品德 1.态度的实质是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核心,需要是情感产⽣的中介。 2.品德的实质是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结构包含以下成分: 【版本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版本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 (1)道德认知/道德观念是核心、基础。 * (2)道德情感是驱动力量、动力、催化剂。 * (3)道德意志是内部调节力量。 * (4)道德行为是最终环节、关键、衡量标志。 3.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观念、强烈的道德情感、顽强的道德意志的“合金”;是道德的知到行的中介动力环节;是品德结构的核心。 4.态度与品德的相同点是实质相同、结构相同;不同点是范围不同、内化程度不同。 5.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 (1)联系: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根源相同。 * (2)区别: 【版本一】 道德——社会现象;完整体系;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社会学等研究对象; 品德——个体现象;局部反映;受社会和个人制约;心理学研究对象。 【版本二】研究的范畴不同;影响因素不同;性质不同。 【版本三】研究的范畴不同;研究范围不同;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 品德发展理论(皮亚杰/科尔伯格) 6.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思想代表人物是班杜拉。道德认知模式提出者是皮亚杰,深化者是科尔伯格。 7.皮亚杰受杜威的影响,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为遵从规则和具有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通过对偶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他律道德阶段(2-8岁)、自律/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其中,他律道德阶段又可以分为自我中心阶段(2-5岁)和权威阶段(5-8岁)。 (1)前道德阶段无任何规则意识。 (2)他律道德阶段的特征包括: * ①受自身以外价值标准支配; * ②单纯的规则(服从权威); * ③客观责任(数量); * ④看待问题有全对或全错的绝对化倾向,赞成严惩; * ⑤抵罪式惩罚(错误内容与惩罚性质可以无关)。 (3)自律道德阶段的特征包括: * ①受自身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支配; * ②真正意义的准则(可以协商); * ③主观责任(动机); * ④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观点,不绝对化,温和惩罚; * ⑤报应式惩罚/回报式惩罚(错误内容与惩罚性质须有关)。 (4)公正道德阶段特征包括: * ①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 * ②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8.科尔伯格被称为现代学校德育之父/基石,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认为道德成熟是指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把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 * ①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判断的关键词:行为后果、惩罚、坐牢。 * ②相对功利/工具性相对主义/朴素利己主义阶段。本阶段判断的关键词:满足需要、对我有利、经济、奖励。 (2)习俗水平: * ③寻求认可/人际协调/好孩子定向阶段。本阶段判断的关键词:好角色、别人眼中、外界看法。 * ④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判断的关键词:责任、义务、社会权威/准则/违法/初步法律。 (3)后习俗水平 * ⑤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本阶段判断的关键词:法律观念取向、法律可以改变、大多数人、人人应尽的责任义务。 * ⑥普遍原则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判断的关键词:原则或良心、自身的道德原则、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私刑。 9.布莱特效应:儿童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 10.吉利根注意到在道德判断和认知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提出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11.品德的内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信奉。 *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该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 * (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该阶段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包括偶像认同和价值认同。 * (3)信奉是内化的最高阶段,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了完整的价值体系。该阶段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 12.在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进行说服时, * ①正面论据:理解能力有限;低年级学生;解决当务之急;本身没有反面观点。 * ②正反论据:理解能力较强;高年级学生;培养长期稳定态度;本身有反面观点。 13.价值辨析 * ①选择: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 * ②赞赏: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 ③行动: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14.问题行为不等于问题学生,问题行为包括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情绪和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15.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化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萌发/醒悟阶段、转化/转变阶段、稳定巩固/自新阶段。其中,转化/转变阶段是品德不良学生矫正的关键阶段。 16.失范行为 (1)学生的失范行为分为越轨行为(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违法、犯罪)。 (2)14-16岁的学生是青少年越轨犯罪的多发年龄段,也是青少年个性最为突出,心理最为脆弱的时期。在青少年的失范行为中,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 (3)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 ①心理缺陷说:失范行为原因是童年的社会化失调。 * ②挫折-侵犯说:失范行为原因是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 * ③差异交往说:如何社会化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④控制缺乏说: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 (4)失范行为的类型 * ①目的型失范行为 * ②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 ③情感型失范行为 * ④传统型失范行为 17.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二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初中阶段人生观开始形成,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例子自测※※※※ * 【品德发展关键期】 (1)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初二 (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三年级(9岁) * 【科尔伯格】 (1)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利他动机是好的,利己动机是坏的——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3)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4)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5)初步法律/违法——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6)法律/法制观念取向——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7)生命价值>药剂师的个人财产拥有权——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8)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普遍原则或良心的定向阶段
- 教育学|Day26.班主任与班级管理②课外校外教育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 2.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3.班主任的两种形式是级任制和科任制。 4.班主任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5.班主任的地位有: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艺术家 6.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包括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 7.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①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③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教学中心和集体中心两种 9.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0.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四种方法是: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12.调查法是一种间接了解学生的方法 13.突击式谈话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 14.点拨式谈话适用于自我意识强、独立感受力强、心理敏感的学生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6.班会活动的特点:针对性、自主性、集体性 17.班会的种类常规班会、生活班会、主题班会 18.班会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主题班会 19.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20.操行评定步骤有: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21.班主任的总结包括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22.优等生的个别教育: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提高抗挫折能力;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带动全班。 23.中小学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 1 学年以上。 24.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25.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教育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26.选修课和自习课不属于课外教育。 27.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28.动物小观察,小饲养,小种植实验,良种培育,教具制作等属于科技活动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 30.课外、校外教育的最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 31.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合作、小型分散、灵活机动 32.课外、校外教育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和动手,这体现了课外活动的自主性 33.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自己设计、动手获得,这体现了课外活动的实践性
- 教育心理学|Day25.技能的形成
技能的形成 1.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对比知识点: 技巧是在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熟练的、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了的活动方式。但是,不是所有的技能都能发展为技巧。 2.技能的种类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借助于骨骼、肌肉来进行。特点具有客观性/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扩展性。 心智技能是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借助于大脑来进行。特点具有观念性/主观性、内潜性、简缩性。 3.操作技能的分类 ①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 * 细微型操作技能,例如打字、雕刻、刺绣; * 粗放型操作技能,例如跑步、游泳、打球。 ②根据动作的连续与否: * 连续型操作技能,例如骑车、弹琴、舞蹈、滑冰、打字; * 断续型操作技能,例如射箭、举重、投篮、敲击电脑键盘。 ③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 * 闭合型操作技能,例如打保龄球、跳水、投掷铁饼; * 开放型操作技能,例如驾车、踢球、击剑。 ④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 * 徒手型操作技能,例如跳舞、打太极拳、唱歌; * 器械型操作技能,例如写字、打字、雕刻。 4.心智技能的分类 * ①专门心智技能,例如阅读、作文、计算。 * ②一般心智技能,例如观察、思维、想象、记忆。 5.操作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 【菲茨与波斯纳】 * (1)认知阶段/认知定向阶段 * (2)联结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动作技能初步形成阶段 * (3)自动化阶段/自主阶段/动作技能协调和完善阶段 【冯忠良】 * (1)操作定向阶段。书空练习属于此阶段。 * (2)操作模仿阶段:此阶段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灵活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的产生;主要靠视觉控制;动作效能表现为比标准速度慢。 * (3)操作整合阶段:此阶段动作品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多余动作减少;动作控制方面表现为视觉让位于动觉;动作效能表现为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 (4)操作熟练阶段:此阶段动作品质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多余动作消失;动作控制方面表现为动觉控制增强,视觉范围扩大,动觉控制占主导;动作效能表现为动作具有轻快感。 6.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 【加里培林】+【冯忠良】 加里培林是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并提出智力内化过程的5个阶段。包括: * (1)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可以了解活动对象。此阶段对应冯忠良的原型定向阶段。 *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借助实物或者模型进行活动,例如借助数手指/小木棍进行思考。此阶段对应冯忠良的原型操作阶段。 *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通过外部言语进行思考,伴随嘟嘟囔囔、念念叨叨的现象。 *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以词的声音表象和动作表象为中介,增加了更多的思维成分。 *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思维高度简缩、自动化,例如进行加法运算时,通过心算得出答案。 冯忠良心智技能形成的第三个阶段原型内化过程包含了加里培林理论的三个小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安德森】 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包括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7.熟练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 (1)熟练的电脑操作员,可以不看键盘迅速打字。——意识控制减弱,动作自动化 * (2)刚学打字,是在视觉的严密控制下完成的,待技能熟练,就能摆脱视觉控制,进行盲打。——动觉反馈作用增强 * (3)熟练的打字员可以不看键盘,凭动觉(肌肉线索)指导自己的反应。——能利用细微线索 * (4)当一个人在走路时偶尔踩到一块小石头,就会立即产生防止跌倒的动作——动觉反馈作用增强 * (5)最优秀的飞行员能在遭遇飓风袭击的恶劣气候条件下,维持协调和精确的操作,保证飞机安全飞行——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 8.动作技能发展的最重要特点:熟练化、自动化。动作评估的重要内容:准确性、协调性。 9.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 ①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 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 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 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0.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练习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有意义重复和反馈。 11.练习曲线 * (1)趋势:练习成绩逐步提高;练习中存在高原现象;练习中存在起伏现象。 * (2)特点: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后期进步比较慢;总体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会出现暂时的退步。 12.高原现象是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甚至出现进步暂停或下降。并不具有普遍性。例如,简单动作技能无高原现象。 13.起伏现象是练习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时而停顿的现象。 14.练习形式 * (1)根据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对于连续的操作任务而言,分散练习效果更好;而对于不连贯的操作任务来说集中练习效果更好。 * (2)根据内容划分,可以分为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分解练习。操作任务不太复杂且各动作成分的内在组织性较强时,整体练习效果好;操作任务较复杂且各动作成分的内在组织性较弱时,部分练习效果好。 15.影响反馈的因素包括反馈内容、反馈的方式、反馈的时机、反馈的频率。 16.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 *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 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 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 教育学|Day25.班主任与班级管理①
1.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单位。 2.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 3. 班级是学校管理、开展教学活动、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4. 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 5. 班级的个体化功能有: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6.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7. 班级管理主要功能: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8. 班级管理基本功能: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9. 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教学管理、德育管理、体育卫生和课外活动管理、生活指导、班级制度管理和班级组织建设。 10. 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 11. 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其他建设的基础 12. 班级微观建制的形式有: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 13. 班级组织建设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14. 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15. 常规管理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16. 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是平行管理 17. 班级民主管理是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进行的 18. 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体现的是民主管理 19. 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目标管理 20.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1.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地开发。 22. 班级管理的处理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 23. 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 24. 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班级行为文化 25. 班级管理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6. 班集体形成的基础/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目标 27. 培养学生干部要做到严格要求要耐心引导、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28. 班主任在刚接到一个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29.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30. 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和表现是:良好的班风 31. 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舆论 32. 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情感 33. 班集体形成的四阶段是:组建阶段、核心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34. 班级发展阶段的特征是:多数学生能互相严格要求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形成强有力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5. 班级的成熟阶段的特征是: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