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越大,吃得越差:为何美式饮食如此糟糕? | 食日谈 Vol.21食日谈

冰箱越大,吃得越差:为何美式饮食如此糟糕? | 食日谈 Vol.21

63分钟 ·
播放数6377
·
评论数64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食日谈主播们邀请到了老朋友,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舒萌。我们将以舒萌撰写的热门文章《冰箱越大,吃得越差?美国中产冰箱里的食物体系》为切入点展开讨论。为什么好像象征着家庭富足的大冰箱,实际上却反映出食物的匮乏?

主播和嘉宾分享了她们在美国各自的亲身经历,开启了一场美式饮食方式的“吐槽大会”:超过30分钟的购物距离、巨大超市里巨大的包装食物、昂贵的绿叶菜等因素,这些都造就了美国人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引发诸多健康问题。美国中产以上社区超市中新鲜但昂贵的蔬菜的出现,让食物的区别又承载着阶层和地区的分化。

但同时,美国多种多样的另类食物选择也令人羡慕。从在农夫市集买姜的奇妙探索,到康奈尔大学学生会组织的小农商超的运作,事实证明“非主流”模式能够在美国饮食转型的浪潮中,提供好吃、健康、新鲜的本地食物。

相比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白人饭”,主播们感叹中国拥有本地农贸市场和菜市场,简直是一种被忽视了的幸福。但是同时我们也担心,近年来中国的饮食消费是否也在逐渐向高盐糖脂的压力饮食靠拢?在工业化食物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否拥有一根被驯化的舌头,失去了对好味道的认知?

在庞大的体系之下,个人能够有不一样的选择吗?我们能通过集体行动塑造我们自己的食物选择吗?如何在社会时钟的规训下保持自我,并尝试寻找创造另类脚本的可能性呢?怎样吃饭才能维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舒萌:食通社常驻作者,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坚定的反“白人饭”主义者。

天乐:食通社编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被生态小农的好食材拯救的懒厨子,最近忽然意识到,最常做的菜式里,有一半可以被归入“白人饭”。

万琳:食通社同事。从没想过后来会在一个关注吃的机构工作,这可能也归功于长达9年的异国生活经历。

王昊:食通社编辑。本期节目中唯一没有去过美国的人,但从吃的角度看也许是种幸运。


时间轴

00:33 舒萌为食通社撰写的热门文章《冰箱越大,吃得越差》受到读者欢迎:冰箱大好像是件好事,但背后反映出美国饮食的什么问题?

02:38 什么原因成就了美国人装满预制菜的的冰箱:超过30分钟的购物距离、巨大超市里的超大份包装食物、昂贵的绿叶菜……

06:41 美国中产以上的社区超市里,开始出现新鲜但昂贵的蔬菜。消费者偏好的区别,也承载着阶层、地区的分化。对比美国那些无法吃到新鲜蔬菜的“食物沙漠”,中国还有本地农贸市场、菜市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12:54 令人震惊的“白人饭”:装在小盒子里的胡萝卜条、黄瓜条、沾点酱就是一餐。早年间对美国的想象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消费天堂”,亲身去到美国后才发现饮食更加匮乏。

19:12 在美国哪里都找不到的姜,在农夫市集上找到了。

21:52 康奈尔大学学生会组织的小农商超:帮学生提供平价食物的选择,也帮助当地小规模农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在主流供应体系之外,我们需要另外的销售模式来提供好吃、健康、新鲜、本地的食物。

25:03 吃完垃圾食品后再来盘沙拉:你也为了“健康饮食”购买过“赎罪券”吗?

28:55 吃肉过量的不只是美国人,根据数据统计,中国人也同样肉多菜少。为什么国内吃播中都是吃加工食物?炒年糕、火鸡面、奶茶吨吨吨……为什么压力越大,饮食就越趋向充满“盐糖脂”本能的饮食?这样吃下的食物可以饱腹,但营养欠缺,可能导致“隐形饥饿”。

31:06 工业化食物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会不会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味道?工业化体系没有留存多样性,也不给消费者选择更优质食物的权利:半成品、预制菜流行后的上海,甚至很难再吃到明火制作的生煎包。

36:59 作为消费者,你无法知道食物里到底被加了什么:从农残到抗生素,不健康的饮食令人发胖、长痘。在社会压力下追求高盐糖脂的饮食方式,还可能影响激素水平,让人难以改变饮食习惯。

43:47 从小开始吃学校食堂的盒饭,长大因为生活压力饮食简陋,或许是我们被追求高效、追求一致性的社会时钟规训的结果之一。当集体行动的脚本过于强大时,个人很难单纯凭借自己的意愿去突破它。

54:24 虽然个人选择高度嵌入社会结构,但是总有一些人他会创造“另类的脚本”,让人得以解放自我。

58:40 社会学博士的洞见:怎么吃,是人维持有尊严的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社会性活动。

在纪录片《堆积如山:中产阶级的“富足”》(A Cluttered Life: Middle Class Abundance)中,受访的32个美国中产家庭拥有巨大的冰箱,层层叠叠的加工食品拥挤在一起,占领了每一个角落。“我们之所以需要如此大的冰柜,就是因为我们主要存放有预包装的加工食品。”参见旧文《冰箱越大,吃得越差?美国中产冰箱里的食物体系》

万琳在美国留学时的宿舍公用冰箱:微波炉速热食品是学生们的最爱。图:万琳

节目中提及的美国大超市应该怎么逛?答案是学黄花鱼——爱贴边。参见旧文《北美流行的超市攻略:溜边逛,不要去中间!

舒萌在播客中提及的康奈尔大学的食品店Anabel's Grocery。

来自小农供应的蔬菜水果

这家商店完全由学生运营。

除了售卖食品,还会组织聚餐、关于食物的讲座、拜访当地农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

作者尚毅就是美国中西部小镇的一位农夫市集主顾,她也在食通社发表过一系列“美国农夫市集笔记”。

●万琳在美国苦苦寻觅的生姜,在广东的一家菜市场,一个摊位能够提供十几种不同品类,充分满足当地人精细的烹饪需求。图:天乐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岜农

统筹:晓晶

编辑 :王昊

制作 :小葡萄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展开Show Notes
“但是他们回农村可能吃的更好”这个想法太可怕了,我知道这句话可能是她在1V3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的口不择言,但是也暴露了深层次的认知问题,真正了解中国广大农村生活的人是不会说出这种话的,江浙沪周边的富裕市郊并不能代表中国农村,大部分农村饮食的营养状况是很差的。并且我作为一个非常在意饮食三餐都自己做,付出了极大代价去维持健康饮食的社畜也不能认同健康饮食仅仅是一种个人选择,这和跟一个抑郁症病人说“你怎么不坚强一点,你可以选择去看人生的积极面”是一样的。主播可能没有体会过那种真正的,心理能量被消耗的干干净净的工作,我甚至认为有心理能量去自己每天买菜做饭的,都不能被称作社畜,畜是只能被动选择被饲喂工业化社会希望饲喂他们的剩余产物。我作为一个在007工作强度下可以自己做饭的人,我付出的代价是在四五个小时的睡眠里再抽出一小时时间来做三餐,支撑我的不是主动选择,是焦虑和强迫症。我觉得相对于身体健康,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健康状况的岌岌可危程度甚至更严重一点。
55:06 每个人都可以做选择 但不是每个选择都能完全出于个人意愿 比如追求“好吃”其实很奢侈 先不说“好吃”的标准并不唯一 最关键的是很多人吃东西只是为了活着 他们未必不想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 但生存更重要(尤其是当所谓“吃得不好”带来的健康问题并不会立刻显现出来时) 而对那些有能力追求更健康生活但并没有行动的人 也没必要苛责他们的不作为吧 人都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 人生中没有哪种选择是“正确答案” 不要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最正确的啊
广东蔬菜还是挺多的吧,芥兰的出现频率很一般
51:09 争论中的一些发言竟然令人有种有点“何不食肉糜”之感,叹息
广东的蔬菜很丰富啊,菜心、通菜、西洋菜、苋菜、芥菜、豆苗等等等等,都是经常吃的蔬菜。在广东人的认知里,瓜、胡萝卜、白萝卜、土豆都不算“菜”的,一定要有绿色的叶子才叫“菜”。就是因为能吃到的蔬菜太多了。
HD501794b
HD501794b
2023.9.16
privilege到了我无法想象的程度,甚至我根本无法确认她本人是不是真的privilege。感觉某位主播好努力得去蹭北京正黄旗啊。
HD341331d
HD341331d
2023.7.18
这集给了我很多启发。最后有一位热爱健康做饭的女士,还是有点偏激 钻进牛角尖了,她不是真正能理解吃垃圾食品的人。但是其实我觉得有时候食物吃的健康不健康、可能还不如真心理解他人的能力重要。
朱赭
朱赭
2023.6.26
52:47 后面开始吵架有一点点吵hh 其实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食通社
:
对,不过我们很珍惜这种很自然的表达,就决定呈现给大家,不知道听到这样激烈的讨论中,是否也会让你觉得有话想说 =)
骑风车:我也觉得很珍贵,激烈讨论的观感可能对一些人来说不那么好,但很有意义,也能让大家了解到更多观点
HD2512y
HD2512y
2023.7.07
广东很多蔬菜好吧!
这是我在其他播客里发的我觉得这里也能发一遍
作为一个来北京的厨子 在我看来所谓北京美食荒漠很大原因是因为原材料和房租 这两个原因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房租的昂贵导致小吃这种东西在北京真的不太挣钱 而房租在成本占了很大的比重 导致 为了挣回这方面的钱各种地方都得克扣 员工成本尽量压低(留不住人) 口味为了能让大家都接受也没什么特色
但和其他有特色点的城市对比起来也不公平 我如果一点辣都不吃我不会去湖南 我一点折耳根不吃也不会去贵阳……
为了人流量很多餐饮选择了商场 这也导致了大部分都是半成品(压价格 保证出品口味标准且统一 商场加工方式不允许明火风味损失)
食材方面很大程度都是物流拉来的……比如蔬菜水果这些都是耐运输的 风味损失很多 而猪肉之类的现在都只是饲料养殖加上冷冻运输也是风味锐减 更别提禽类不允许活禽宰杀……如果是半成品中间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手 不停的解冻……冻上……再解冻加工……再冻上……风味一次一次下降 最后 而想吃的“新鲜”的食材就要花出很多额外的花销 如果不用的话又得花额外的烹饪技法和调料……
这些一结合又都压在了价格上……
酸奶_:北京上海的用人成本也很高,除了房租这些日常花销高,这两个城市的落户门槛也导致也留不住这方面的人
鱼见缸
鱼见缸
2023.6.26
努力珍惜我国的小农传统,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更多样化和健康的饮食文化
多做饭给自己吃也是爱自己的表现
fantastic妍
fantastic妍
2023.6.27
这种“丰富但匮乏”的感觉太真实了,异国经历的确让我回来后更珍惜身边的人际互动了,像去菜场跟人打招呼、了解雨水旱灾的影响,珍惜跟外婆学包粽子的时间~
想得美啊
想得美啊
2023.12.06
广东蔬菜很多,很丰富!
就是麦子
就是麦子
2023.11.30
51:11 这里真的听不下去,有些人好傲慢
呱瓜树
呱瓜树
2023.7.23
天乐在后面的讨论简直完全听不下去,喜欢听你们的讨论,但怎么有天乐这么无脑的讨论,简直满头黑人问号。又下头又那什么。如果搞科研也是会写出各种脱离实际的“砖家”吧。D区
OPUS
OPUS
2023.7.04
异乡人看到北美的superfood就敏感到这是一种诈骗。把一些食材拔高到崇高的位置,将其混合成可以下咽的东西进行高价出售。脾胃应该是更加敏感又更加包容的东西
MUTUAL
MUTUAL
2023.6.28
舒萌是随机波动里的嘉宾舒萌吗!!
李舒萌:
TheProcess:发现野生舒萌博士
TheProcess
TheProcess
2023.7.04
没留过学,有点意外美国大学生也有吃不饱饭的现象~另外感觉对中国这几年推广预制菜的讨论有点浅了,并且整体评价偏负面
黑熊岭大当家:B站有个up叫小王albert,前几天做过一个和美国媒体人连线的节目,里面提到了美国中小学中存在一种午餐贷,类似于不让孩子自己带饭必须要吃学校提供的饭,但是一些家庭出不起这个钱,联想到这个播客提到的大学生吃不起饭的情况,还蛮唏嘘的
GUGU00
GUGU00
2023.12.14
51:54 有位主播完全没有get到舒萌的意思,还老打断没耐心认真听下他人的观点就急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