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价的真相:越来越贵的菜价,农民从中获益了吗? | 食日谈 Vol.43
节目介绍: 今年无论在城里还是在村里,人人都说菜价贵。 但当我们抱怨着物价上涨时,田间地头的农民们却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少有人会追问:为什么菜价会这样上涨,种菜的农民是不是因此赚(赔)了更多钱? 事实上,菜价上涨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故事。 在这期食日谈播客中,我们请来北京和云南的三位农民:在北京“半农半X” 的自然教育工作者蚊滋滋、在京郊务农的柳刚、云南返乡青年康丽,给我们带来一场关于农田、菜价和极端天气的深度对话。 我们发现,当气候变化逐渐从新闻标题走进我们的菜篮子的时候,农民成为最一线的记录者: ■ 暴雨砸光杏树到干旱晒裂水库,他们的故事展现了农业如何在气候变化的冲击下寻找生机; ■ 柳刚分享他如何通过种植芋头、挖排水沟来缓解气候影响; ■ 康丽带我们进入云南的生态果园,探讨草覆盖如何守护果树健康; ■ 蚊滋滋则用相声版的幽默讲述 “豆角不开花” 的背后科学。 本期节目也直击 “菜价波动” 的真相: ■ 为什么农民赚不到钱,消费者却觉得菜越来越贵? ■ 生态农业如何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能解答? ■ 菜价会越来越贵吗? 通过这期节目,我们希望读者能够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菜篮子和农业,能看见农友的努力与韧性,也能重新思考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如何支持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农业未来。 快来一起聆听这场关于土地、菜园与未来的精彩对话吧! 本期主播: 嘉宾介绍: 张赫赫(自然名:蚊滋滋)|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校长,《土里不土气》作者之一。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后赴挪威攻读环境与发展学硕士,从事环境教育工作二十年,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孩子们的崇拜。现阶段主要经营盖娅·沃思花园,在从事生态农业生产同时,结合生态保育,通过环境教育重建人与自然、土地的连结。 柳刚:65后,曾长期在日企工作,但想找一份没有“玻璃天花板”、不怕失业、能干到80岁的事业,自学多年有机农业知识后,2013年在北京顺义创办“小柳树农园”,致力于生产安全、安心、美味,对环境友好的有机蔬菜和农产品。 康丽:1992年出生的彝族姑娘,回乡在云南楚雄创办“开心家园”农场和合作社。2015年底带着先生一起从北京返回云南楚雄创业,热爱农业,喜欢乡村生活,决定毕生都扎根在乡土里。至今9年,在当地组织合作社,组织彝族妇女办彝族刺绣协会,组织小农进行野生山货的可持续采集,组织土特产的销售渠道和平台,在乡村宣传减少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尽可能多的保留本地品种的种子。 主播介绍: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本期播客根据2024年11月13日“盖娅人相互帮助大会”(简称“盖帮大会”)的对谈剪辑而成。 蚊滋滋手绘的盖娅沃思花园全景,山、田、林、园、居齐备。 图源:《土里不土气》 ➊ 进园处的镇宅大桑树竟在10月底还保持着丰茂姿态。 ❷ 长角羚(左)、蚊滋滋(右)和他们永远不羁欢快的狗子。 2022年6月12日,蚊滋滋在北京平谷的盖娅·沃思花园经历了一场前所未见的雹灾。果园里熟得正好的杏子,本来要在那两天做杏酱,全都砸没了。地里的菜也都从3D砸成了2D效果,春茬蔬菜几乎全军覆没。除了种植的作物,农舍和农用设施也没能幸免,塑料大棚被洞穿,甚至农舍的瓦片也有被砸裂的。 这场雹灾的雹子有鸡蛋大,在蚊滋滋四十年的生活经验中头一回遇到。类似电影《后天》里的画面,让她意识到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也许会越来越向灾难化发展。而作为在土地上自耕自食的人,这几年更是深刻体验到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天气预报和气象资料往往无法准确预测和报告单个区域的天气情况。作为自然教育工作者,蚊滋滋通过农场中的气象站的数据,精准记录农场天气,也发现天气越来越反常。今年盖娅·沃思花园的一场大雨破了十年纪录,24小时雨量超过180毫米。连续几场大雨影响了秋茬蔬菜的播种,补种了不下三回才勉强种活了一些胡萝卜。 以精细化管理著称的小柳树农园原本每个季节都要有细致的种植安排,才能确保全年任何时候都有20多个品种的产出,给消费者和餐厅足够多的选择。但这两年的异常天气,常常把他打了个措手不及。 从今年夏天开始,柳刚的朋友圈几乎都和天气有关 有失落,但更多的是乐观和韧性 云南楚雄永仁县中和镇小直苴村。康丽家所在的山头只有几户人家,全村100多人分散在不同山头,串门得走半个小时以上。图:晓云生 通过把家乡山里的土货直接卖给消费者,康丽一家也在老家安居乐业,生了两个孩子。 康丽发现,生态核桃树,因为林下不打除草剂,让果园在干旱天气下更具韧性,比常规果园有更好的收成。 时间轴: 00:29 嘉宾介绍:来自北京的柳刚,云南的康丽,以及“半农半X”的蚊滋滋。 02:28 气候的威力:极端天气如何影响农作物,冰雹、暴雨和干旱的真实故事。 15:16 探讨极端天气对生产成本的冲击:从种植设备投入到如何提高土壤抗性。极端天气让农友们得花多少钱、多少心思? 20:40 提问:虽然极端气候影响这么大,为什么很多生态小农的菜没涨价? 24:08 菜价迷思 :菜价涨了,农民却没赚钱?听听农友们的无奈和坚持。 29:20 生态农业的机遇:“打不倒”的生态农业,如何靠健康土壤和多样种植减少气候损失? 45:16 消费的力量 :听起来好,但丑丑的 “陆地菜” 你会买吗?消费者的选择如何影响农业未来? 53:14 未来菜价是否还会涨?面对气候挑战,农友们讨论生态农产品的定价与未来。 延伸阅读: 关于柳哥和小柳树农园: 如何挑蔬菜?就看叶子是否“亮、挺、厚、韧”。 “小柳树农园”柳刚:有机蔬菜CSA农园的精细化管理 关于云南的彝族返乡青年李康丽和从事松茸采集的历史: 松茸和彝族三代人的三十年 关于生物学硕士出身的“知识农夫”蚊滋滋、长角羚和他们的盖娅·沃思花园,以及他们写的那本《土里不土气》 猫冬预备!深吸一口蔬果草木鸟兽林石,在里山与自然同频共振 原来黄鼠狼不爱吃鸡?和四大仙做邻居后才知道的秘密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制作/封面 :晓晶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我们获奖了!一起聊聊节气、播客与生活 | 食日谈×团力结构 Vol.42
节目介绍: 我们的播客“食日谈”喜获第三届CPA中文播客文化节公益环保类别的年度播客奖🥇 感谢百大提名人和主办方的认可!也感谢每一位嘉宾和听众! 11月23日是个周六,食日谈主播晓晶乘坐早7晚7往返京沪之间的航班,去上海领奖。颁奖活动现场,我们也遇到了同样获奖的老朋友,从浙江嘉兴采菊农忙中赶来的友台“团力结构”的主播于建刚。 很少在播客圈中社交的“食日谈”,在此次活动中偶地破圈,从其他播客圈内外的同行朋友的眼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食日谈”。晓晶认为食通社应该更接近“食物”分类,同行的于建刚更是戏称:我们是一个生活方式播客,怎么得到了“公益环保奖”? 由此引发了更多的反思,也有了这期和“团力结构”的串台节目:为什么不同的听众看待同一个播客会有差别?出入过公益行业的几位主播如何看待“公益”与生活的区别?食物在此又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要选择播客来表达? 几位主播难得在播客中回顾了做播客的原因,以及意想不到的收获。“团力结构”的三位主播虽然都关注食物和可持续生活,但也有各自的独特经历,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凑成了这一个“天南海北”的播客?那么就请加入我们的闲聊。 友台相聚,共获“公益环保类”奖项。 但晓晶觉得食日谈似乎应该在“食物”分类,于建刚则则觉得团力结构应该在“生活方式”类别,哈哈 在上海活动现场一起领了奖,听了沙龙,喝了咖啡,还在繁华的南京西路,吃到了一碗“非预制菜、需猛火现炒,请耐心等待15~30分钟”的现做牛肉粉 本期主播: 嘉宾主播: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杜玥:90后半农半X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见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节目主播 晓晶:食日谈主播,第一次乘坐传说中的“牛马航班”前往上海,感觉很神奇。 王昊:食通社编辑,生活工作于北京。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3:04 小雪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 09:06 我们的播客竟然得奖了!但为什么类别是“公益环保”? 19:59 月丽和杜玥做播客前的经历和想法上的转变 26:19 “团力结构”和“食日谈”为什么想到用播客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出发点和工作方式 40:07 对听众的了解和相互之间的互动,做播客的目标和现状 54:28 做播客以来自己的变化 63:36 闲聊(村里的拆迁情况,年底广东的“丰年庆”活动) 延伸阅读: 友台播客“团力结构” 于建刚之前和食通社录制的节目:返乡十二年,他在桑与菊之间寻找人生自留地 www.xiaoyuzhoufm.com 于建刚也是食通社的作者,他曾写过: 村里最后一亩杭白菊 150年前,中国传统智慧拯救了疫情下的欧洲 返乡十二载,土地有神灵 我的母亲是个农民 最狂野的返乡梦想是在江南荒芜的河里划桨|小农故事集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制作/封面 :晓晶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种麦子、做饼干:五个年轻人的农场实习日记 | Vol.41
节目介绍: 在这一期《食日谈》中,我们将远程连线,采访五位参与食通社“联禾计划”的实习生,听听每天都在农场忙些什么。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先后前往陕西泾阳的绿我农场实习。 你以为农场生活只是简单的种菜和拔草?其实远不止于此,在农场你什么都要干:种蔬菜、育苗、浇小麦地和菜地、种洋甘菊、修剪果树及疏果、清理杂草;摘洋甘菊、玫瑰等花做纯露或阴干;学开拖拉机、打绿肥;发货、学开车;打扫车间卫生;在饼干生产线上工作;去野de生活市集守摊;学修地里简单设施;采食野菜;制作酵素、堆肥和泡菜;自制简易家具;修村路;上大黑老师的活力农耕课…… 从清晨的田间到深夜的饼干包装线,实习生们面对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收获着各种惊喜。他们不仅与泥土的亲密接触,还尝试了农场机械操作,以及绿我农场经营生态农业的独特“魔法”——绿肥和活力农耕,都构成了他们丰富的实习生活。从城市走向广袤的田野,每位实习生都积累了自己独特的故事,他们各自收获了怎样的成长? 如果你对生态农业、乡村生活或实习经验感兴趣,这期节目将为你带来真实而生动的分享。欢迎点击链接,一起收听他们的故事吧。 陕西咸阳绿我农场今年实习生大丰收,团队人数创历史新高,天南海北的伙伴都奔着“活力农耕”而来。 农场导师大黑带几位实习生巡田观察土壤和绿肥时拍下了他们可以直接出道的合照,从最初的叫苦不迭到适配节奏、活力满满,“绿我天团”由此而来。 在绿我,你可以学开车 学开拖拉机 也可以DIY木头桌子,锻炼十八般武艺。 可以学习制作酵素、堆肥和泡菜 采摘蒲公英 长时间酷暑后,终于下雨,在田间摘花的伙伴提前淋了一场“玫瑰雨”。 全员除草,大家和身为监工的“饼干”(狗狗)都累坏了,躺下就睡。 为了长远地修复土壤,放弃了眼前的收成,提前收获了大棚和MAX生活实验室菜地的所有作物。 问题来了: 本集节目的封面图上为什么只有四位小伙伴?因为还有一位已经转正为员工的阿跃同学是摄影师! 本期主播: 嘉宾主播: 刺挠:从有机农业淡淡的路过 程进:绿我农场实习生,正在入门学习如何通过活力农耕改良土壤&寻找自己的节奏ing,想要持续在乡村劳作和生活。 阿跃:去年结束实习,成为正式员工的带狗农夫 常红亮:“红亮”号驾驶员本尊,带狗农夫2 倩雅Ya: 喜欢拔草 节目主播: 梅颖:刚从绿我回来活力十足的食通社项目官员 晓晶:爱吃绿我巧克力饼干,所以一直很想去农场看看。没想到那里还有只小狗叫“饼干”,更想去了 时间轴 03:26会计、翻译、新媒体、在印度尼西亚的大山里修水电站……绿我农场的实习小伙伴们都从哪儿来? 05:47体验乡村和重返乡村——当初大家为什么要来农场实习? 09:58在农场生活,到底要几点起床? 18:32 从种麦子到做饼干,农场的实际工作与最初的想象有哪些不同之处? 21:16绿我农场有着独特的农耕方式,如绿肥轮作的操作。实习生们如何适应“活力农耕”的理念? 40:47习惯了大厂SOP、OKR的城市人,怎么看待一家农场的运营 42:24农场的实习经历带来了怎样的自我认知和改变,他们还会继续从事农业吗? 48:02种地也能种出“哲学”吗? 52:49如何在生命中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离开城市,来到农场就可以吗? 延伸阅读: 麦田里的改造大师,他把种地变成花式炫技 一个ENFJ的小白学农记 在农场打工的夏天,没有暑假 J人整顿职场失败?在土地上劳动的年轻人Ep.01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制作/封面 :晓晶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离职下农场,两位青年教师开始探索自然生活 | Vol.40
节目介绍: 在本期《食日谈》中,主播晓晶与客座主播梅颖共同采访了两位刚刚结束实习的年轻人,安添和三七。曾经从事自然教育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农业梦想,来到了广东银林村,这里不仅有生态农场,还有一个围绕农场建立的小小社区。 在过去半年时间里,他们在农场跟本地的阿叔阿姨一起劳作,从种植实践、活动策划,什么事情都做,甚至还接手了农场的咖啡馆。他们也有机会借助这里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社区氛围,继续开展自然教育中方面探索。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他们终于有信心回到乡村,独立经营新的生活。未来他们希望返乡开设农场,建立一片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这个想法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尽管返乡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年轻人回归乡村与自然的选择,总是让人感到充满希望,欢迎戳开链接,一起收听他们的故事吧。 银林农场无人机鸟瞰 日常巡田之授粉 管理自己开垦的小地 银林农场负责人郭锐赶大鹅 早晨跟种植组长学如何种黄瓜,管理黄瓜 学习微耕机 插秧活动准备 挖土豆是三七在农场生活里印象最深刻的农事工作之一。 “如果说挖20斤的土豆是惊喜,200斤的土豆是享受,那么在一天挖掉2000斤的土豆那就是一场噩梦。” 在辛苦的工作之中,也能发现乐趣,比如这枚心形的土豆。 把所有奇怪土豆收集起来,安添和三七在农场里举办了小小的“奇形怪状土豆展” 安添和三七收养的狗狗十八(右),在农场里快乐生活 安添、三七和十八 此前在城市里不敢想象的有狗狗的生活,在农场里如此自然 安添和三七离开银林农场前的大合照,背后是他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建的树屋 本期主播: 安添:在野生活农场负责人,乡村新农人。希望用手创造新生活,准备在农场盖夯土房子,建生态厕所,践行朴门永续生活。 三七:爱自然爱生活的手工人,追随内心,爱思考爱记录爱探索,探索自我也探索世界。 梅颖:快乐老家在云南的食通社项目官员。 晓晶:食日谈主播,很想去银林农场喝一杯时令特饮 时间轴: 00:05安添与三七的自然教育背景与职业转换 03:05 两人选择银林农场的原因,及实习前自驾旅程中的小插曲 08:00银林农场的基本情况和两人的日常工作 09:34 农场主要种植的作物及实际耕作中的挑战 17:21没有荔枝的荔枝展,和奇形怪状土豆展:怎么在农场生活里给自己创造奇趣体验? 22:12 与当地农民合作,学习农业技巧 28:09农业之外,活动策划的体验与自然教育的探索 36:18 接手农场咖啡馆,研发时令特饮 44:22 有机农场应该控制产量吗?讨论银林农场的商业模式 56:21村落生活的感悟与未来规划的借鉴 延伸阅读: 安添与三七自己的农场——在野生活农场 银林农场公众号“一田公社”和银林社区公众号“银林生态生活” 过往实习生的播客内容: 银林农场 阿拉善
- 反思算法的导演,把首作对准外卖员和程序员|Vol.39
节目介绍: 2024 年 8 月,有两部关于外卖行业的故事片上映。在影片上映的同时,杭州连续爆发了两个外卖骑手的突发事件:8月,外卖员与保安发生冲突,引发附近外卖员集体抗议;9 月,一位“单王”外卖员在电动车上猝死,引发全网悼念和讨论。而讲述外卖平台程序员和外卖员故事、反思算法逻辑的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的取景地就在杭州。 食通社编辑部看完《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之后,发现这不仅是在外卖和算法题材上走得最深最远的一部电影,也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现实主义佳作,包括呈现了 2022 年电影拍摄时的疫情下的生活。相信经历了过去几年动荡的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无数的共鸣点。正如导演刘泰风所说:这是一部拍给所有人的电影。 2024 年 9 月 4 日,我们和本片导演刘泰风、制片朱桐聊了这部电影背后的创作故事和思考,以及面对强大的算法和平台,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自处并看见彼此。希望这部电影和这期播客能让大家在面对当下冷峻的社会现实时,依然保有在未来寻求希望的信念,像电影主角危力一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正在全国上映,强烈推荐大家找到周围的影院前往观影,并和我们留言交流。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刘泰风: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导演、编剧 朱桐: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制片人 #本期主播 王昊:食通社编辑,劳动与技术议题的关注者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玉阳:一个生长于黑龙江省巴彦县畜牧二分场,漂泊在北京的intp青年。目前主要关注数字科技、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时间轴 01:56 电影开拍前对外卖骑手的深入调研,霸王条款、合作协议,没有保障的工作 08:05 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中,电影工作者也被困在系统中,一切都指向着流量和数据 09:52 差点经历交通意外,开始思考城市高速运转背后的小人物的故事,开始剧本的创作 14:58 外卖骑手超时、逆行的劳动日常背后,还有真实生活的一面 16:21 所有人都困在算法里,程序员的 KPI、绩效考核、升职加薪、被裁员 23:34 在系统中,每个人都经历不起突如其来的灾难的降临 28:21 你年轻时从事的职业,是创造了价值、创造了意义的吗? 31:04 为什么我们为生活如此奔波,但在精神层面上如此疲倦? 34:27 餐饮在倒下,平台在上升 37:51 走捷径的外卖,对食品安全的忽视,外卖员自己会吃外卖吗? 39:54 扭曲的低价系统,恶性的循环,最终为其买单的是我们的身体健康 45:14 脆弱的中产,不堪一击的身体和资产 50:53 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漂亮的报表,哪个更重要? 55:44 电影接下来的放映计划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电影海报 没有保障的工作,经不起任何灾难的降临。 无论什么阶级,所有人都被困在系统里。 谁是真正创造价值的人?谁的眼中只有利益? 导演刘泰风现场工作照。有意思的是,在成片中,所有身着黄色工服的骑手,都没有美团的字样和 logo。 影片于 2022 年夏天在杭州拍摄,大量实景让观众得以在银幕上看到疫情期间的日常。 延伸阅读: 1. 人物杂志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2. 孙萍《过渡劳动》 3. “陌生人肖像计划”长期、全面展示全国各地外卖骑手境遇和故事的《骑手日记系列》 4. 食日谈往期节目 《电影vs.现实,真实的外卖骑手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Vol.38》 5. 食通社《骑手的苦难与中产的焦虑,谁能拯救谁?》 6. 先生制造《骨科急诊室的律师们:车祸、流水线、人的价格》 7. 恰帕斯东风电视机:什么是劳工现实主义:从两部拍外卖员的院线电影谈起(上)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天乐 制作 :小葡萄 封面:晓晶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送过外卖上过北大,讲讲骑手真实生活 Vol.38
节目介绍: 本期食日谈邀请食通社的新同事玉阳作为特别嘉宾——他不仅是我们团队的新成员,还有一段独特的经历:曾在2021年短暂做过四个月外卖骑手。他对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感兴趣,但他说,去做骑手并不是为了“体验生活”。在考上北大研究生之后的暑假里,他面临着真实的生计压力,加上和同事相似的经历,他很快融入了骑手的生活。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跟随玉阳的视角,深入了解外卖骑手的日常。作为一名饿了么专送骑手,从早上的晨会结束,开始接单配送,直到晚上收工,玉阳在一天的高强度工作中,几乎每分每秒都在面对各种挑战,需要即刻做出决断。周旋在、站点、商家和消费者之间,面对系统的派单、投诉、考勤等等机制,他需要绞尽脑汁制定自己的策略,就是为了一点点的速度,收入以及更少的投诉。同时,作为真实的个体,玉阳也不可能永远像机器一样完成工作,在不同的人与系统快速的交互中,骑手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构成了外界难以察觉的另一个维度。 我们也通过玉阳的观察,看见在外漂泊的外卖骑手在社会中的位置:面对经济压力和工作的自由与束缚,他们如何寻找平衡?在极高的人员流动率下,外卖员对于这份工作究竟抱有怎样的态度? 此外,平台算法如何影响骑手的工作模式?在平台的算法控制下,消费者的同情之举究竟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外卖员?从骑手的视角出发,也许会获得不一样的结论。 外卖骑手作为一个群体,因媒体报道而受到公众的格外关注,成为零工经济时代之下劳动者的缩影。但相比各路二手转述,一手叙述和反思更值得被听见,希望本期节目能够帮助直观地你了解外卖骑手的真实状况。 玉阳在傍晚跑单 饿了么专送骑手的工作服和头盔,但需要骑手自己掏钱购买。这套标配需要200多元。 玉阳当时居住的福缘门社区是邻近圆明园的城中村,也是外卖员的聚居区。“粗略地数了一下,用于送外卖的电动车,福缘门社区有1000辆左右。社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000人,这里没有楼房,只有平房和简陋的三层楼,楼内大多都是紧密排列的隔断房间。 ” 外卖行业的基础设施——充电柜 正在车上睡觉的骑手和在写字楼门口等待顾客的骑手 玉阳某日送外卖的路线图 满负荷工作:先一口气送75份盒饭,半小时后又送17杯奶茶 盒饭和奶茶 意外:后视镜被偷走了。 本期主播: 玉阳:一个生长于黑龙江省巴彦县畜牧二分场,漂泊在北京的intp青年。目前主要关注数字科技、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王昊:食通社编辑,劳动与技术议题的关注者。 晓晶:食日谈主播。曾经以为路过的袋鼠耳朵外卖员是金牌员工,原来只是酷炫少年啊。 时间轴 00:53 在北京“最繁忙的外卖商圈”——中关村当骑手 14:10遭遇交通事故倒在路边,站长问“单子能不能送完?” 17:52严格的考勤机制,让外卖员不得不每天轮轴转 26:13替你取餐的外卖员说,哪些餐厅最好别吃? 30:36让玉阳最不开心的经历是什么 35:33 风雨天点外卖,骑手怎么看 36:01外卖员的纸面“权利”:最低时薪、意外险和公会 52:59过度强调外卖员的辛苦,和追捧会弹钢琴会颠勺的外卖员一样让人不舒服 57:06读一首“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歌 延伸阅读: 1. 玉阳发表在澎湃思想市场的文章《算法之外还有什么:关于外卖员劳动自主性问题的探讨》 2. 玉阳在食通社的文章《把人变成机器的便利蜂,真的智能吗?》 3. “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4. 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策划/制作 :晓晶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油罐车之后,我们对食品安全真的无能为力吗? | Vol.37
节目介绍: 本期的《食日谈》聚焦于近期备受关注的油罐车事件,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虽然经历过多次食品安全事件,但消费者似乎还是对自身的食品环境无能为力。从新手妈妈育儿的角度上看就更加明显:打过农药的水果能不能吃?奶粉的配料表究竟是些什么成分?饮食环境中是否有内分泌干扰物?隐藏在暗处的问题制造了不确定性,让人无所适从。 油罐车事件更使人寒心的是,广泛的关注甚至不一定能够打破行业合谋维护的内幕,这一点在其他食品行业同样存在。监管的经常性缺位让公众越来越感到,食安事件引起的关切难以改变问题的现状。 既然社会信任难以建立,更好的办法只能是从身边的小环境入手。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本期节目和食通社的其他文章都提供了不同的饮食建议,目的都是将食物来源掌握在我们可知可控的范围内。希望听众朋友们也能通过自主选择食物来源,在不确定性的食品环境中努力保护自己和家人。 本期主播: 令钰:食通社项目主任,新手妈妈,前环境科学记者,关心食品安全与环境健康。 王昊:食通社编辑,常在家做饭的男性代表。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连猫都没有的“最后一代”。相对于食品安全,更关注食物体系的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以及,食物首先得好吃! 晓晶:食日谈主播。两个孩子的妈妈,最近开始自己做饭,对食品安全持续关注。 时间轴 00:17 又双叒叕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了,这次是油罐车。装过煤制油的车,不洗罐就装食用大豆油,各位主播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02:23担心和愤怒交织:有人在酒吧看球不敢点薯条了,有人则在家里发起了又一轮不点外卖运动。 07:47 格外关心油罐车事件的宝妈群体:担即使每个妈妈从孕期就开始都掌握了许多技能,但也依然很难摆脱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困扰。 23:31 为什么油罐车事件会发生?这或许并不是独立的事件,而是行业的合谋。挟裹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受害者。 26:27 相比父母一辈,年轻人在城市里想吃点好的更不容易。怎么才能找到真正值得信任的食物来源? 37:27聊聊食品添加剂与标签:消费者都需要一份逛超市攻略。 39:36对权威的盲从:太多的医学建议、专家科普和随之而来的购物链接,我们该何去何从? 45:38那些记忆里的食品安全事件你还记得多少?每次食品安全事件在公众领域爆发,都引发过短暂的思考。作为消费者,我们是否能真正通过选择和行动来改变自身的食物消费状况? 虽然令钰早已养成了买加工食品时先看配料表的习惯,并且拒绝购买不健康添加剂过多的食品,但面对宝宝的奶粉配料表却一头雾水:太长、太复杂、看不懂,甚至对一些配料名称的汉字都读不准。 这是妈妈们挑选奶粉时的普遍困境:只能靠厂商广告、亲友口碑来挑选奶粉,甚至“只敢买贵的”。 社交平台上孕妈妈对打药草莓的吐槽 延伸阅读: 1. 《北美流行的超市攻略:溜边逛,不要去中间!》 2. 《毒从口入:除了食用油,食品安全还有哪些隐秘雷区?》 mp.weixin.qq.com
- 乡建20年,他观察到的中国农村的变迁 | Vol.36
节目介绍: 本期食日谈的嘉宾黄国良是一位资深的乡村工作者,和圈里的其他朋友一样,我们更习惯称他为“老六”。 自从2005年投身乡村建设至今,老六从事乡村工作已经将近20年。老六告诉我们,当年他就是因为在陕西支教时,目睹了乡村教育之破落,留守儿童问题之严重才走上这条道路的。在这些年里,老六的干过的事情不少,建农民学校、办农场、做基金会的项目官员、自己创立公益机构,支持农民向生态农业转型。 当年,他们是走在前面的先锋:在河北定县的晏阳初乡建学院,帮助农民建合作社,教他们怎样不用农药化肥也能种地,甚至如何用生态的方式自己建房,就是想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自力更生;又以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作为窗口,帮助市民了解城乡问题。 回到广西,在这片仍保留着大量小农的土地上工作多年,老六有不少的独特看法。比如,他就认为,老种子保护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生态农业也应该首先以个人的安身立命为先。看到一些生态农业的从业者对于常规农业“势不两立”的态度,老六认为,共存并互相学习才是更现实更合理的态度。他在言语中流露出的好心态,也让我们也理解,为何这几年他在广西一直推动的“生态农业培训”,如何能聚集不同的农民?哪怕在培训结束之后,农友之间还能维持友谊。 再回首,20年前困扰农民和农村的问题,今天似乎已经解决了不少:路修通了,人脱贫了,村集体更有钱了,这些都有赖于大量外部资源进入乡村。然而乡村的问题是否都解决了?在医疗、养老、教育“新三座大山”下,快速变换的农产品市场的冲击下,农民应该如何“安身立命”?虽然老六也曾谦虚说,他不懂大问题,但他无疑用这些年的行动做出了回答。 就请你打开这期播客,听老六分享他的故事。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老六:本名黄国良,广西合浦人,2005年开始从事乡建工作,先后参与创建晏阳初乡建学院生态农业工作室、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重庆国仁打平伙社区食堂和南宁都市农墟,创办广西国仁农村扶贫与发展中心,并发起广西地方品种在地保护平台。目前主要扎根广西,以自由身份参与生态农业相关工作。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虽然从事食农系统工作十多年,但自知能力有限,只能在城市工作。特别佩服直接在农村社区工作,并且做出成效的伙伴。 王昊:食通社编辑。据说去南宁就是为了见老六一面,作为后辈,在本期中听到不少过去的故事。 年轻的老六在河北定县的晏阳初乡建学院。 和黄志友(现任小毛驴市民农园总经理)在学院的生态建筑前。 在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2008-2009年,众人从一片荒地(上)建设出菜园 这片菜园后来成为北京市民食物运动的重要基地。 2012年在重庆办国仁打平伙社区食堂 食堂提倡“本地生产,应季消费”,由买卖双方共担成本。 广西生态农友年会上,生态农友交换各自带来的种子。 图源:山水涅槃朴门中心 老六在广西国仁办水稻选育班,有人能认出这张图最右侧的人是谁吗? 水稻选育班帮农友对老种子做引种、保种、留种、提纯复壮。 老六在广西国仁办土壤班,名为土壤班,其实是更广泛的农业技术培训。 用生态农业更有优势的操作帮助农友降成本、稳产量、提品质。 时间轴 00:48 听有丰富乡村工作经验的老六,谈他自己的工作和中国的农村农业过去 20 年的变化。 04:45为乡村重建合作社,如何在乡土重建有序的额状态?他们的努力最终也间接推动了《农民合作社法》出台 23:12在西北农林大学学治沙的年轻人,怎么没去做环保,而是投身于乡村建设? 24:39 重新定义农民的价值:在当下新的经济环境中,农民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乡村就是城市生活的附属,从而要被城市不断攫取吗? 26:58 回广西做生态农业,老六遇到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它也开启老六对于城市与乡村重新思考:城市教育注重专业化分工,是否让今日的我们成为了视野狭隘,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螺丝钉”? 39:25推动地方品种,保留老种子,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保护老种子”说必须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50:42 重温在陕西支教的体验,老六分享为什么走上乡建道路。 56:26 走入土地,抛弃对常规农业和生态农业“势不两立”的看法,思考二者如何相处。 71:12农人面临的三座大山:生活、教育、医疗,如果无法在乡村得到妥善安置,乡村现状则会一直止步不前。 75:28 推动生态农业的使命感:尽管无论农民选择怎样的生产方式都应该得到理解,但如果推动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则应该受到批判,因为受到伤害的还是农民自己和广大公众。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制作 :晓晶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怀着理想进村做公益,他走过什么弯路?| Vol.35
节目介绍: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趁开会间隙,找到了老朋友黄亚军。 作为一名资深的乡村工作者,80后的亚军在十几年间已经经历过乡村发展的多个阶段,从民间的自发探索到政府主导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不同的村子里,他和村民种过水稻、卖过大米;养过鸡、卖过鸡蛋;采过青梅、酿过青梅酒;开过旅社,做过乡村旅游……也经历过不同的挫折。 而这次促成对话的想法则缘起于一篇学术论文。文章作者认为,亚军他们在乡村的工作,有悖于整体“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所以才会屡次失败。 然而,什么才是发展的趋势?是否应该“顺势而为”?对这些问题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十几年间,不同的理论“你方唱罢我登场”,都试图指导乡村发展的实践,但对亚军来说,重要的是,实践者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反思。 本期播客的内容就是亚军作为实践者的陈述。它不仅代表乡村工作者眼中的意义,也让我们再度思考乡村问题的去处。诚然,在社会的变迁中,不是每个村子都能发展起来,但总需要有像亚军这样执著探索的人。 食通社也希望,所有身处城市的读者都深切地感受到食品安全、社会公平、人口与劳动力等等问题与乡村的复杂联系。如果不理解中国乡村,我们恐怕也无法真正理解切身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相信这期节目能为你带来启发和思考。 2012年前后,亚军在云南的村里和养殖合作社开会 合作社在装运鸡和鸡蛋 另一种合作经济的探索:广东从化仙娘溪村的“七仙女”在村里一起开旅舍。 仙娘溪村的发展期青梅产业,离不开公益机构的支持。图为2023年青梅合作社的村民在采摘后熏制乌梅。 深耕的工作也不只有经济合作。图为深耕在仙溪村给留守老人办“爸妈食堂” 组织老人一起种菜园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亚军:来自广州市从化区深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农村工作者。驻过村,种过田,在农村工作中打通自己的过往和未来。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虽然从事食农系统工作十多年,但自知能力有限,只能在城市工作。特别佩服直接在农村社区工作,并且做出成效的伙伴。 王昊:食通社编辑。去年曾经和亚军在村里短暂地一起工作。 时间轴 00:27 在乡村发展的浪潮中,不只有“乡建”:亚军和他的团队也是乡村浪潮里的多样化尝试之一。 06:46 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农村的存在就只是为城市服务吗?农村是否有更多可能性? 08:26 亚军和同事驻村工作,为农民们创办了水稻种植、青梅加工等等合作社 09:52为什么农民要抱团成立合作社?拎着自家的鸡去菜场卖不行吗?原子化个体存在的农民面对市场会发生什么 13:37帮农民们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和合理的销售渠道,要面对多少困难? 19:49年轻人为什么愿意“进村”做公益?抱着朴素理想的年轻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乡村?看看亚军他们在乡村的工作方式。 37:33学术研究和在地工作间,是否可以有更紧密的互动?除了批判,学界是否通过观察与反思,对实践者有更多支持? 43:33如果理论认定“乡村没有出路”,就应该放弃吗?不能抹杀行动的必要性。 延伸阅读: 引发这期播客的学术论文: 当乡建情怀遭遇经济规律:对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的反思 深耕团队对于论文的回应: 回应《反思》丨实践者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工作 两年前亚军给食通社做的分享,题为《基于社区经济理念的村庄产业发展尝试》,当时引发观众的热烈讨论。它也可以视作本期播客的延伸版,亚军道明了他们的理念和困境,他对于整个团队十几年工作的反思非常有价值 亚军之前在食通社发表的文章: 干旱、烂脖子与“命”:靠天吃饭,如何丰收? 公益组织做生意?入坑之前需三思! 农村社工该不该回应村民的生计需求? 为什么一百年过去了,办农民合作社还是这么难?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制作 :晓晶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路边的野菜要不要采?聊聊野菜、食物与生物多样性 | Vol.34
节目介绍: 近年来,野菜、野菌子越来越火了。 不仅各种高价野菜野菌子纷纷现身正规商超、菜市场和线上生鲜平台,而且“打野”(指到野外采摘野菜野菌子)作为一种新潮流还席卷了年轻人群体,不少旅游公司更是顺势推出了“打野”团。 一方面,野菜野菌子被视为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物受到追捧;另一方面因吃野菜野菌子住进医院的新闻又频频发生。在城市绿地里挖野菜来吃,到底安全不安全?市场和平台上售卖的野菜野菌子都是哪里来的?昆明有全世界品种最多的野菜市场,云南人是怎么把野菜经营起来的? 不久前,食通社联合腾讯科学频道《餐桌上的物种》,邀请到了生态学者、人类学家、博物作家做了一场线上分享会,一起来聊聊关于野菜和野菌子的那些事儿。本期节目是由这期分享会转化成为音频节目,对嘉宾比较了解的听众可以略过前期介绍,直接从4分37秒开始听=)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孙姗:生态实践者,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之一 半夏:作家,致力于自然博物生态文学写作 李睿俊: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硕士,美食纪录片调研顾问 谭羚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员,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时间轴 04:37 与野菜的渊源是小时候在北京被妈妈带着采野生荠菜,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允许自己的菜地里“长野”的生态小农。 06:01 宣统菜、咸丰菜,在哈尼族朋友的厨房里领略了云南人的野菜观“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 11:10 食用野菜需谨慎,作为云南人,也曾因为过量食用金雀花而中毒。 14:02 在北京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为什么挖野菜、种野菜是工作的一部分? 18:56 云南昆明篆新农贸市场里的山茅野菜品种,不只是全国最多的,也是全世界最多的。 24:24 在城市里挖野菜吃安全吗?除了农药和植物毒性,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28:12 蒲公英、马兰头、苕子尖、野葱、香椿、地木耳、竹笋,因为便秘才发现校园里竟然可以获取如此多种类的野菜。 35:18 被神化的松茸和松露,从人类学家的视角,怎么看野生菌的爆火? 44:14 人工种植“野菜”正在加速,种植出来的“野菜”还有野菜味吗? 48:52 国外的野菜采集都有哪些讲究和传统? 53:13 为什么有些植物能够被驯化,而有些植物就一直没有被驯化? 57:41 自然教育最好的地方,就是从餐桌开始。 有106种山茅野菜的店铺,这只是其中的一角(图/半夏) 山茅野菜摊点。这张图里的食材你能认出几种来?(图/半夏) 学校草坪上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嫩叶拿来炒了吃,根晒干泡水喝(图/李睿俊) 学校实验室楼旁边的河岸的野生马兰头(图/李睿俊) 便秘患者采完马兰头采草头(图/李睿俊) 开白花的野豌豆,又叫小巢菜;开紫花的野豌豆,我们老家叫苕子尖(图/李睿俊) 草地上发现的野葱,还有夜鹭吃剩的螺蛳壳(图/李睿俊) 竹笋、马兰头和地木耳煮汤,十分鲜爽!(图/李睿俊) 在售卖的鸡枞(图/半夏) 刚刚破土的松茸,小心翼翼地从土壤里刨出来(图/李睿俊) 半夏买到过的最大一颗松露,174.6克(图/半夏) 北美原住民的“姜”。多年生的森林植物,根部散发的鲜香气息令人难忘,也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图/孙姗) 渥太华野生采集小组的户外课程,冒雨认识森林植物。真正采集的很少,但是过程非常受益,在森林里找植物,学习的是读懂森林生态系统的语言。(图/孙姗) 一次四个小时的野生采集课程,一位参与者所有的收获,菌子、野菜、茶、指甲锉(木贼)、坚果、树芽...(图/孙姗) 和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共生的猪牙花(trout lily)和宽鳞多孔菌(dryad's saddle)(图/孙姗) 延伸阅读: 本次分享内容在食通社的文字版本: 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食物与生物多样性 路边的野菜要不要采? 书籍: 《Field Guide to Edible Wild Plants》 《杂草的故事》 《看花是种世界观》 电影: 《松露猎人》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天乐 制作 :小葡萄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这部十六年前的纪录片,揭露了美国食品工业的内幕 | 食日谈 Vol.33
节目介绍: 哪一部纪录片曾经影响了食通社的同事们的职业选择,促使我们决定投身于食农行业? 也许就是这一部《食品公司》(Food, Inc.)。作为一部上映于2009年的纪录片,本片揭露了美国食品工业的内部运作,特别关注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健康、环境等问题。上映当年,就引起舆论的关注,并提名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一转眼15年过去了,2024年春季,续集《食品公司2》在北美上线。今天,工业化养殖、营养单一化、种子巨头垄断等等问题依然存在。借此机会,同事们围坐在一起回顾了《食品公司》第一部的内容,一起聊聊:我们亲身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否真如片中那样糟糕?美国食物体系中的问题有哪些在中国同样在发生着? 希望这部影响我们个人观念的影片也能够打动你,因为正如影片所言,作为消费者,“你可以投票来改变我们的食物体系。每天三次。” 《食品公司》中展现的鸡舍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糟糕的环境对于家禽和养殖者都造成了健康威胁。 食品工业彻底改变了鸡的饲养:相较50年前,白羽鸡从开始饲养到宰杀,只需花70%的时间,却能长到2倍大(1950 vs 2008)。今天,白羽鸡成熟期已经缩短为38天。但从生理结构上看,过大过快生长的鸡胸肉,已经让心脏难以负担其血液供应。 超市里的食品选择看起来非常丰富,但绝大多数都含有以玉米和大豆。通过化学处理,玉米可以被加工为糖浆、黄原胶、双甘油、维生素C等食品原料,表面上的“多样化”背后潜伏着食品营养失衡的隐患。 在食品公司上映的2008年,美国90%的大豆种子都含有孟山都公司的基因。因为这些种子受专利保护,农民被禁止留种。渠道垄断和基因漂移使得自留种的农民也难以独善其身。十几年间,由于孟山都法律团队的不间断的侵权诉讼,多数农民从愤怒变为默默接受。 嘉宾介绍: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泽恩:食通社编辑。 王昊:食通社编辑。 晓晶:食日谈主播 时间轴 01:04《食品公司》推出第二部,先回顾下第一部都说了什么? 05:54美国的肉和奶都很便宜,是真的吗? 08:28 49天育成的鸡已成历史,38天才有“效率”。 12:53 我们目之所及的食物琳琅满目,但无论是肉类、麦片、汽水,超过70%的供应都被把持在几家巨型公司手中。这些能量巨大的公司,就像是食品行业的伏地魔,“连名字都不能提”。 19:35 为什么自然生长的种子可以是一种“专利”?聊聊另一家大公司:种子帝国孟山都。 25:12快餐如此便宜,但食物的真实成本有多高? 33:19 走地鸡会有沙门氏菌吗?规模化养殖的肉类也没少爆发大规模病菌感染,也许你的卫生观念该更新了。 38:19 在这部片子上映后的15年中,美国的情况更好还是更糟了?中国呢? 41:40 回家不想做饭就点个外卖,没想到餐厅也“不想做饭”…… 47:13 “你可以投票来改变食物体系,一天有三次机会。” 延伸阅读: 纪录片《食品公司》第一部及第二部 09年的第一部 24年的第二部 本片中出镜的作家迈克尔·波伦的作品:《杂食者的两难》《吃的法则》等 《杂食者的两难》 讲述美国的跨国农业公司孟山都发展史的新作《种子帝国》 《食品公司》主演之一埃里克·施洛瑟 (Eric Schlosser)担任编剧的另一部纪录片《快餐国家》 《洋盘》:迈阿密青年和小笼包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制作 :晓晶 封面:晓晶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返乡十二年,他用一座生态农场重聚一个家 | Vol.32
节目介绍: 北京三月的一个大风天,我们在食通社办公室和从四川亮亮农场远道而来的唐亮回顾了他的十二年返乡路。 唐亮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西南大学生物科学系毕业后,唐亮找到了一份收入稳定的白领工作,却在几年后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成都金堂县创办亮亮家庭农场。 最开始只有自家的几亩地,到后来面积逐渐稳定在30亩,亮亮农场堪称“小而美”的典范。唐亮结合家人的生活需求和外部市场需求,按照“金字塔”结构进行生态种植:顶部是外销的经济作物小黄姜;基部的生鲜蔬果供给自家;中间层的辣椒、花生、胡萝卜等农产品则既能自用,也可销售,十分灵活。 这样一个小规模生态农场,能让11口人的大家庭安居乐业吗?根据唐亮2018年披露的家庭账本,农场的人均月收入为2000元——在城里人看来或许有些匪夷所思,唐亮一家却生活得越来越幸福。这不仅得益于乡村养老育儿的低成本,也离不开唐亮为聚拢家庭、调解家庭矛盾做出的不懈努力。 我们还会听到唐亮讲述回乡创业的初衷:他和弟弟曾是留守儿童,不想让下一代也背负同样的命运。十二年间,一个小小农场逐步发展成今天的亮亮农场,聚合了整个家族,打造了一个温馨而有意义的生活空间。 除了“做生态人、聚生态家”,亮亮农场还致力于建设生态社区,为村里的孩子提供免费公益课程,并修建了长椅、小广场等公共空间,带动更多力量为村庄增添生机和活力。 作为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计划的农场导师,唐亮已经接待了两届实习生。他还发起了牛角堰乡村生活合伙人计划,无论你是想体验农场生活,还是入行生态农业,都可以听听唐亮对年轻人的建议。 点开本期节目,听听唐亮的分享探索生活的意义,思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回归初心,以生活为中心吧。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唐亮:85后,亮亮农场主理人。先后在小毛驴市民农园和分享收获工作学习,2013年返乡创办亮亮家庭农场,践行友善农耕,凝聚乡村家庭,探索贴近生命本质的乡村生活方式。 #本期主播 泽恩:很少当主播以至于忘记在节目里介绍自己的食通社编辑。特别庆幸有一份可以出差拜访各地生态农友的工作,希望这个行业能走得更好更远。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一个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尊重食物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吃货。 时间轴 00:20从四川远道而来的亮亮农场唐亮,和我们在大风天的北京办公室里聊了聊 02:43 对外出品小黄姜、辣椒面等生态食材的亮亮农场,其实也有生产给自己吃的蔬果肉蛋,可以让农场十几口人自给自足? 05:40 唐亮的家庭账本:每月每个人人均能挣2000元。有城里的朋友会问,啊这怎么活啊?不过唐亮和家人们好像生活得也挺开心 07:04从生物系毕业、在大城市工作,为什么唐亮在12年前会选择返乡做农场?唐亮说,这可能要从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自己和弟弟成为留守儿童说起……与其说是经营农场,不如说是经营家庭。 12:24 带着3万块钱就回乡做农场,这够吗? 14:33唐亮的小小农场,是怎么能一步一步把离散在外的一大家子亲人拉回来?还娶了太太有了可爱的孩子 18:45 “为什么在乡村就不能好好生活?”返乡十几年,唐亮的家人们在自家农场里慢慢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滋养了彼此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带给人的价值感无法只用2000元人均收入来衡量 25:13在年轻人纷纷讨论“断亲”的当下,唐亮为什么要聚合大家庭?怎么样才能把家族聚合在一起,又让大家各自有独立的空间? 26:38亮亮农场的经营经:怎么卖菜?需要扩大生产吗?我们还可以在乡村做些什么? 35:51建设生态社区:除了农业,唐亮和家人还为村里的孩子提供免费的公益课程、给村里修可以让老人休息的长椅和小广场。不仅可以照顾家人,还可以为自己的村庄也多做一点。 40:27作为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项目的导师,唐亮和亮亮农场也接待过好几位年轻的农业实习生了。对于想要来农场体验生活的年轻人,唐亮有什么建议? 46:24从一个农场到多个农场,从一个家庭到一个社区,唐亮对当下和未来有什么期望? 54:13“以生活为中心,一切都要为生活服务,生产也应该为生活服务。”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似乎都应该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让一切回归初心。 唐亮刚返乡时的大家庭 返乡后建立的小家庭 亮亮农场的老中青三代人在田间地头劳作 2024年3月,唐亮(右一)和伴侣栗子(左二)和生态农友们在成都生活市集 2024年3月,唐亮(右五)应食通社之邀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社区菜店“集室”分享他的返乡故事。关注食通社视频号即可观看回放。 唐亮的儿子呦呦享受着土地的滋养和家人的陪伴,比当年留守家里的唐亮兄弟幸福太多了。 唐亮经常在朋友圈分享他对乡村振兴、城乡关系的思考。 曾经的实习生唐亮也已经成为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计划的农场导师,开始指导有志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年轻人了!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泽恩 制作 :晓晶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过年返乡记:穰饸、文昌鸡、红肠与沙虫的美食记忆 | 食日谈Vol.31
节目介绍: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今年回家你吃到了什么家乡味道?在这一期的食日谈中,食通社的同事们带着过年的美食记忆相聚到一起,从陕西到海南,再到哈尔滨和北京,各地都有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和饮食习惯。 来自陕西泾阳的泽恩最想念的是家乡特色菜“穰饸”,一道用馒头、瘦肉、鸡蛋组合而成的冷盘,她想和家乡的长辈们学一学复刻这门手艺。海南“岛民”宁晨则分享了文昌鸡的做法以及海南人对海鲜的热忱。小亓来自哈尔滨,过年吃的是红肠、酸菜饺子、“格瓦斯”、冻梨。在哈尔滨“火出圈”后,当地的饮食文化又有什么变化吗?另一位编辑晓晶则讲述了在湖南邵阳分拿着自家的盆去“打米粉”的经历,并且体会了一把“都市指南”大众点评在小城的失灵。而留守北京,请父母一起来过年的泽恩,尝试了涮肉、烤鸭、酱菜、稻香村……她的父母感慨道:在北京买菜做饭真不方便!其中也有大城市日渐变化的脉络呢。最后,本期节目还聊到了从热门旅行地返京“务工”的奇幻之旅。 虽然记忆中的家乡味依旧,但小城小镇的饮食也在发生变化,每年都有新发现。今年春节你又有什么发现呢?希望本期节目也能够让你从美食与文化中追寻家乡的感受,体验不一样的返乡之旅吧!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泽恩:一个新晋北京南城陕西人,老北京豆汁爱好者,有一个铁打的陕西胃。 宁晨:食通社新人,北方基因的南方人,茄子和西兰花一辈子吃不腻,靠徒步和瑜伽减脂继续吃喝。新年愿望是拥抱不确定性,赶不上公车也没关系。 小亓:食通社项目官员,渴望与土地重新建立联系的农学生 #本期主播 晓晶:以前基本上都在北京过年的土著主播,成为湖南家属之后很是在小城邵阳“qia”了几回地道的湖南米粉。 时间轴 00:17 来自陕西、海南、哈尔滨和北京的编辑们今年春节在哪里过的?吃了什么家乡美食? 01:39问问来自哈尔滨的小亓:红肠、酸菜饺子、“格瓦斯”,东北人在家真的会吃这些食物吗? 05:32问海南人宁晨:讲究鸡味新鲜的海南居民人均会杀鸡吗?文昌鸡怎么做好吃? 10:05让宁晨最怀念的家乡海味:今年吃到了又脆又软的沙虫——不是《沙丘》里那种沙虫哦! 11:40陕西人泽恩最想念的的家乡特色菜“穰饸”,是用馒头、瘦肉、鸡蛋组合而成加上油泼辣子蘸汁,可谓“无穰饸不成宴席”。 15:24北京人晓晶在湖南邵阳:回小城不能迷信大众点评!4.5分的连锁粉店不怎么好吃,每天早上本地人拿着小盆去打的米粉2.5分,服务为零但确实好吃。 19:01关于稻香村的编辑部大乱斗:稻香村好吃吗?装一盒点心匣子值不值?沿用老配方的稻香村什么时候能搞搞创新? 22:19家乡的饮食消费在向大城市靠拢吗?甚至作为“中产消费代表”的星巴克都在逐渐融入小城生活 25:08哈尔滨被旅游重新盘活的本地景观:逛逛本地小馆子、服务社区的小摊,去量大管饱的东北菜市场尝尝小炸鸡、血肠和按盆装的东北大拉皮 27:32习惯了深圳遍布街头的社区菜店,泽恩的父母来到北京感到不便:随便哪个菜场都要1公里起步 29:53神奇的北京红桥市场:一段从便民菜市场到珠宝市场的改造历史 31:54奇幻返乡之旅:家住旅游目的地,机票动辄上万,抢不到火车票……海南人宁晨和哈尔滨人小亓怎么返京? 哈尔滨人小亓镜头下的尔滨雪景 哈尔滨市民小亓今年的新发现:路上居然有各个品种的冻梨卖,还有在街上拿着边走边吃的人——“他们手不冷吗?” 陕西人泽恩的年夜饭,她在北京的小家里和父母一起过年 北京红桥市场的两次变身:从流动菜贩聚集地到菜市场,再到销售珠宝集贸商厦。 海南人宁晨家里的典型过年餐:就是要有鸡有海鲜 宁晨今年吃到最惊艳的菜色:新鲜沙虫,又脆又软 海南菜市场中的各类小海鲜 返京打工,带上海南特产“海甘草”。这种鱼的学名叫做军曹鱼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统筹、制作 :晓晶 封面:晓晶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好看不一定好吃,如何看透外表找到“好食物”? | 食日谈Vol.30
节目介绍: 如何分辨蔬菜水果的好坏? 单凭外观的规整美观?但在农场里各种形状不完美的“丑瓜丑果”,为何一上货架就消失不见?基因没有变异,但市场有所筛选。如果消费者只以外观来衡量食物的好坏,将会有无穷无尽的“科技与狠活儿”迎合这一需求。 单凭包装上的标签属性?商品上“绿色”“有机”“高山菜”等名词层出不穷,但许多真正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小农却被排除在外。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来到了北京昌平的平人农场,探讨大家心中“好的食物”是什么样的。听一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食物的在读博士周晨、种菜为业的奶爸赵飞以及爱做饭的神厨利姐各自的看法。几位嘉宾从他们的认识出发,让我们发现从土地出发,多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判别,才能更接近真正“好的食物”。 就像人一样,食物也有自己独特的多样性。各种各样形状并不完美的蔬菜,背后也意味着各自不同的生长环境。就像我们谁也不愿做一颗工作环境中的螺丝钉,永远表现得像完美模版一样,餐盘的世界同样需要消费者的包容。 节目的结尾,嘉宾们也各自分享了一些简单好吃的菜谱,包括烤南瓜、蓝芝士小番茄拌芽苗菜、花生菠菜炒嫩蛋和四色地瓜。让我们一起收听本期《食日谈》,探索食物背后的故事,做更懂吃的消费者。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周晨:关于乡村与生态食物的在读博士生。食物是一条想象力通道,带我穿入土壤和地鼠相遇,也带我走进身体,想象一蔬一食和小小的微生物成为共同的“我”。 赵飞:北京平人农场有机种植技术员 利姐:多年来坚持在家吃饭的美食爱好者利姐 #本期主播 晓晶:爱去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喝豆浆吃煎饼、买奇形怪状蔬菜的播客制作人 时间轴 00:43 什么是好的食物?好吃?健康?价格合理?本期嘉宾怎么看? 07:56 有那么一部叫做《樱桃的滋味》的电影,主人公想要自杀,但最终被一口樱桃的甜美滋味所挽留。食物真的能好吃到令人震惊吗? 09:58在超市见多了规整的蔬果,在农场里见到的蔬菜有时候真可谓“丑瓜丑果”,但其实它们并不是“天生有缺陷”。 11:11谁在追求蔬菜的完美品相?如果我们只是以“直的”或“头顶带花”这样的标准作为衡量黄瓜好坏的标准,市场就会有一万种“科技与狠活儿”来迎合这一需求。 16:18好吃的西红柿皮薄但是容易破,你是否能接受?如果我们对食物的外观更包容,对食物的其他属性了解更多点,或许就能更接近真正“好”的蔬果。 28:58超市中的“绿色”“有机”“高山菜”等标签到底意味着什么?生态小农生产的农产品为什么没有这些标签? 29:57 除了看外观和品尝味道,依靠五感还能发现食物的哪些特殊之处?你的眼睛、鼻子和手还都可以用来认识食物。 30:35 用消费投票:消费选择如何体现我们对于更好、更可持续世界的支持? 33:54 食物味道的区别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吃新鲜、吃应季?有机农场的生产主管用亲身体验告诉你。 40:11打工人饮食反思:在节奏快、压力大的大城市,讲究“去感受好的食物”这件事是不是一种奢侈?“好好吃饭”也是一种日常抗争。 46:55选更好的食材,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简单好吃的菜谱大放送!烤南瓜、蓝芝士小番茄拌芽苗菜、花生菠菜炒嫩蛋和四色地瓜,哪道菜是你想吃的? 在农场里见到的奇形怪状的胡萝卜 为什么它和市场上整齐划一的胡萝卜很不一样? 长了一个长鼻子的西红柿 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丑瓜丑果展上的小故事 在调研过程中,周晨发现的平人农场土中有鲜活的蚯蚓 平人农场开设了一片给市民耕种的菜园,在农场调研时,赵飞边介绍边给市民菜地里的南瓜授粉,摘一朵雄花蘸雌花们的花心 在周晨来看,食物的“本真”也源自耕种过程中的多物种生命网络,关爱与照顾其间的每个物种。 周晨自己发的芽苗菜 简单好吃的烤南瓜 芽苗菜沙拉 花花草草也皆可入菜 利姐的早餐,嫩蛋和菠菜的组合简单好味 利姐使用有机农场的松花菜和小平菇做出的清淡爽口的一餐 蜜汁烤小胡萝卜 农场鸡蛋、腊肠粒和芥兰粒炒米饭 采用生态有机的食材,,简简单单就是一顿熨帖的美味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统筹、制作 :晓晶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
- 卖了一天菜,我们对“农场到餐桌”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 食日谈Vol.29
节目介绍: 欢迎收听《食日谈》!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食通社编辑部卖菜的背后故事。 编辑部成员每年都要去卖菜,新编辑刚入职就被通知去卖一天菜,这究竟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通常只是去买菜,却可能想不到一家社区菜店每天背后的巨大工作量。在北京三元桥集室,这家不寻常的社区菜店,所有蔬果商品都由本地的生态小农直接送到店里,每一棵菜都有名有姓,且不使用农药和化肥,遵循严格的生产标准。编辑部的成员,有的是农学专业毕业,却也对卖菜这一新鲜体验感到惊奇。 集室这家生态菜店脱胎于经营了多年的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与食通社编辑部关系密切。编辑们不仅在办公室里呼吁,更走出来了解农业生态产品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有了“占领集室”的故事。 店里的产品来自不同小农户,卷心菜品种多样,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小农户不仅认得自己的菜,还亲自上阵分享最佳烹饪方式,展示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使人更理解食物背后的知识、技术和劳动,以及其他投入,进而理解食物的真正价值。“一天只吃两个西红柿,为何要选吃100个一模一样的,而不是农夫生产的每个都不同的呢?” 通过做一日店员,编辑们开始思考我们对速度和效率的习以为常。这让我们反思,是成为“确定”的劳动提供者,还是多元、有情感的人类?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现在的年轻人们是否还亲自去买菜?而在国外,去宣扬健康、生态理念的超市,如Whole Foods,是否已成为新兴、士绅的生活方式?这是否也是一种“炫耀性消费”? 新年里,大家有什么想吃的、想做的呢?敬请收听《食日谈》,与我们一起深度挖掘食物、生态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嘉宾介绍: #本期主播 泽恩: 第二次占领集室但店员基本技能已经遗忘的老“萌新”,农夫市集非专业消费者。 晓晶:爱去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喝豆浆吃煎饼、买奇形怪状蔬菜的播客制作人,明年占领集室时准备去烙比萨饼 #本期嘉宾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说起来也算集室的创始团队成员,多年前也在集室上过班。但很快发现无神论者不配做客服,就老老实实退居二线了。但是这个除夕会和老搭档在集室当班,欢迎听众来探班。 王昊: 食通社编辑。因为吃饭口味,在南方人面前自称北方人,在北方人面前自称南方人,其实是北京人。 宁晨:食通社新人,北方基因的南方人,茄子和西兰花一辈子吃不腻,靠徒步和瑜伽减脂继续吃喝。新年愿望是拥抱不确定性,赶不上公车也没关系。 小亓:食通社项目官员,渴望与土地重新建立联系的农学生 时间轴 00:31 编辑部的故事: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关注食物的编辑部,他们每年都要去卖菜?新编辑刚入职,就被通知要去卖一天菜,是什么样的心情? 01:09 当我们只是去买菜时,可能想不到一家社区菜店,每天会有如此之大的工作量 03:59 农学专业毕业的编辑,真卖起菜来也是很新鲜 05:15 北京三元桥集室:一家不寻常的社区菜店:店里所有的蔬果商品,都是由本地的生态小农直接送到店里,每一棵菜都有名有姓,并且不使用农药化肥,有自己一套更为严格的生产标准。 06:22 编辑部当班:全部来自小农的多样化的产品,光卷心菜都有来自不同农户的很多种;要求定制化的客户,每个消费者都有想要的那一款“尖货”,而不是标准化的大路货。 09:02 小农户能认出自己的菜,还能亲身上阵请大家以最好吃的吃法,吃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沙窝萝卜”。所以一旦理解好真正好吃又健康的食物里面蕴含的浓厚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和劳动的话,以及其他的投入,就会理解这个价格了。 13:35去年当过班的编辑闹了多少乌龙?请听VCR 14:06 这家不寻常的生态菜店原来脱胎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和同样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孵化出来的食通社编辑部关系紧密,也才有了“占领集室”的故事:编辑不应该只坐在办公室里呼吁,更应该走出来看看农业生态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18:02 做了一日店员,开始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对速度和效率的习以为常:几秒钟就要回复的工作短信,半小时就要送到的外卖,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是要成为被“确定”的劳动提供者,还是多元的、会有情绪的人类? 24:19 现在还有年轻人“肉身”去买菜吗? 25:01 卖过菜、做过一日店员后,编辑部同学们对买菜这件事有新的看法吗? 29:08 在国外某些地方,去全食超市Whole Foods这样宣扬健康、生态理念的地方买菜,似乎变成了一种新兴的、士绅化的生活方式,这是好事还是另一种“炫耀性消费”? 31:59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和集室准备像全食超市一样“做大做强”吗? 36:50 “如果我一天就吃两个西红柿,我为什么要吃100个一模一样的西红柿里的两个,而不是农夫生产的每个都不相同的呢?” 37:45 相比现在大家日益关心各类公众议题,比如性别、气候、阶级固化、边缘化群体,食物及生态的议题有什么特殊性? 39:18 新的一年,大家有什么想吃的东西,想做的事? 又是一年占领集室 今年这一天不仅能在店里买菜,还能逛市集、写书法、看电影、吃阿尔萨斯薄饼自助…… 上货中的王师傅 编辑部上货、整理、结账各自忙起来 泽恩听农友王鑫畅谈沙窝萝卜正确吃法之我见 市集活动牧民呼麦 忙完了一天,快活干饭呀 食通社全体向您拜年啦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天乐 泽恩 统筹:小超 制作 :晓晶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