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缘起
这一期节目想聊的东西,反反复复地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半年左右。
事情的缘起是今年过年期间,我的一位男性长辈用推心置腹、循循善诱的语气劝导我”做女人不要想得太清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也是很有道理的“。过年期间,我的磨难可不止于此,来自不同代际、不同性别长辈给了我很多很多劝导。所有现代性的观念、高等教育下的逻辑训练都一无用处,就像孙悟空被紧箍咒死死控制,只能抱头打滚。我一坐下就开始被围攻,开始心率过速。
我花了很长时间消化这段时间带来的创伤。有一天凌晨,我又因为这些事情睡不着,所以就发了一条朋友圈,简单回顾了这段经历,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单独放成一段,表达我的愤怒和无奈。这条朋友圈下呢,我收获了一位朋友的长留言,认为这句话被很多人曲解了,希望古人的精华不要被取为糟粕。
很感谢这位朋友提供的视角,我也回应要做一期播客来详细聊聊这句话。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timeline
02:55 “女子无才便是德”考证
“女子无才便是德”与“男子有德便是才”相映成义的重点的确在于“正德”,退一步说,如果“德才相害”,它不仅仅反“女才”,也反“男才”。首次书面记载这句话的陈继儒和其他不同历史时期的后人,也包括我们,究竟有没有断章取义,这一点各有看法,请大家自行判断吧。可以肯定的是,这句话被明确记载和广泛传播之后,后世的确是不断重描了它“反才”,尤其是“反女才”的意味,以此来回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
05:40 历史背景
“女子无才便是德” 提出以后被散播、关注,以至无人不晓,逻辑起点是明末社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反理学思潮潜滋暗长。许多人批判理学道统对人性的扼杀,肯定人性中自然情欲的天然合理。这样的背景下,明末“才女”涌现,还有很多女性知识群体通过教授知识,或者成为独立艺术家来养家糊口。
11:18 “女子无才便是德”只是争论话语
这句话并不是对于现实的刻画,它显示的恰恰是卫道士对才女文化兴盛的威胁感;很可能是受明末社会现实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争论话语”,未必具有如后世所夸饰的那样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更有学者总结道:对当时“女才”发展的社会潮流而言,“无才是德”之说实际上是一种反动。
14:00 明清的反对意见
冯梦龙、李渔、袁枚等提出了反对意见。许多正统儒者也曾批评过“无才是德”论的过激之处。明末清初,持“女子无才便是德”论者大有人在,但是它始终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撑,反动形象积重难返。即使是它流传甚广的明末清初,无论从反礼教还是从支持礼教的立场出发,都对这句话颇有非议。
17:30 清末民初的妇女解放
既然这句话并非什么金科玉律,为什么流传得如此广泛呢?为什么会成为刻入大家认知的、对于传统社会的概括性、甚至是真理性的描述呢?当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受害女性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本身的象征,象征着中华民族被外国强权“强奸”和征服。受父权压迫的女性,是旧中国落后的一个缩影,被认为是当时遭受屈辱的根源,是需要被帮助和改造的。受压迫的封建女性形象,被赋予了极其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最终变成了一种毋庸置疑的历史真理。
21:24 什么是“才”,什么是“德”?
接近三百年前的他们对于“正统”、对于“女才”的定义早已过时,我们应当探索新的方向,也为来者开辟新的道路。正如前人也曾为我们开辟道路一样。20世纪初的留日女学生是最早直接面对国家和民族重大问题的中国女性。在留日期间的学习和社会经历中找到了传统女性“私德”与现代“公共事务能力”之间的结合点,她们的道德能量可以通过“公共事务能力”的表现而贡献于民族国家。女性以国族主义进行了自我赋权,同时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和新的文化身份。
23:15 我们是否应该勇敢地表达?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这样说:“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如果不是做专门的研究,人们很难知道这句话从何而来,意义何在。” 那么,作为并不从事专门研究的普通人,我觉得我们或许无法清晰地了解到这句话所谓的“原本”的含义,更无法了解其历史沿革,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忠实于日常的体验,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勇敢地表达。
我希望我小小的工作可以为“女性重新阐述历史”,也就是“从history到herstory”的工作做出小小的贡献。我还想挖掘更多封建时代的女性故事,重构她们色彩斑斓的生活,重新讲述她们的挫折、痛苦、欢乐和抱负;也想进一步探索清朝末年和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女性主义思潮的萌芽和发展。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麻烦给我一点信号。
关键参考材料
《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高彦颐
《“女子无才便是德”考证》刘丽娟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
《晚清女权史》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
《清末女性才德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