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57 新安江悲情移民史:那些为大家舍小家的人们后来怎么了

EP 57 新安江悲情移民史:那些为大家舍小家的人们后来怎么了

37分钟 ·
播放数236
·
评论数6

这期节目是我学生做的特别节目。七月的上半月,我开了关于新安江移民的课程,我的学生们花了5天的时间学习了新安江移民大历史。借着这个机缘,他们决定做一期播客节目来记录这一段历史,也想把这段历史里背后的那一个个具体的人,分享给听到这期播客的人。

虽然不是我自己做的节目,但是我私心觉得做得比我自己做得好多了!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和收藏来支持我可爱的学生们吧!

以下是学生自己做的shownotes

新安江水电站兴建于1956年,竣工于1960年。它供应了大半个华东地区的电量,为华东地区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与此同时,这座水电站的建成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对于新安江移民而言,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他们的家乡沉入水底,不得不踏上另一片土地,融入进当地的生活。
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我们走访了淳安,并查阅了大量资料,收集到了9个形形色色的人的故事。

【本期人物】

余爷爷,余奶奶,方奶奶:原淳安县斋堂村人,移民经历者。

应美君: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母亲,原淳安县贺城人。其女儿龙应台在《大江大海1949》中提及应美君对于贺城的回忆,以及台湾开放后应家人回淳安寻找祖坟的经历。

余年春:移民亲历者,曾花13年时间完成三幅手绘地图:新安江水库淹没村落图》《淳安老县城(贺城)示意图》和《遂安老县城狮城示意图》。

汪升源:余年春中专同班同学,曾著《移民志》

童禅福:原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移民亲历者。曾著《新安江大移民——迟到50年的报告》。

饭店钱老板:淳安县贺城人,对移民历史颇有了解。

司机石师傅:桐庐人,对整体兴安江水库的项目非常熟悉,涉猎环境,水源,历史等多个话题。

时间线

00:20 《挑花谣》 –

00:20 

你刚刚听到的是《挑花谣》,是浙江杭州市淳安县的传统歌谣。淳安县可能并不为人所知,但是你一定听说过千岛湖,它是旅游胜地,是农夫山泉的优质水源地,还是供应了大半个华东地区电量的发电源。

但70年前,这里不是湖泊,而是一片有着千年历史的人文胜地,有着底蕴深厚的古城狮城和贺城,唱着民谣的耕夫穿梭于大片大片的田野之间,商贾(gu3)与渔民往来于新安江之上。

沧海桑田,短短几年间,大水淹没了田野,古城沉进了湖泊之下,淳安儿女散落在了全国各地,一座壮大的水库应运而生。

在这背后,曾经发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我们走访了淳安,并查阅了大量资料,收集到了9个形形色色的人的故事。

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群不向生活低头的人,他们从苦难中来,活出了坚韧与潇洒。

Chapter 1: 经历苦难的人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02:00

我们在斋堂村吃西瓜时遇到了三位村民,分别是余爷爷,余奶奶和方奶奶。他们都是原淳安县斋堂村人,也都亲身经历过新安江大移民。

余爷爷80多岁了,当年建水坝的时候只有二十多岁,他参与了水坝的建设。他笑着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他们都只能吃玉米,还吃不饱。

方奶奶现在70多岁,当时移民的时候只有10岁。她说当时移民要走20里山路路,妈妈用竹篓子背着妹妹,当时山上只有小路,还都是草,路非常难走。他们搬上去之后只能住泥巴房子,是平房,还是自己建的;直到 1997,1998年他们才造了新的房子。

08:45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位移民亲历者,应美君。她现在93三岁,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母亲。她是原淳安县贺城人,她家里从商,20来岁的时候曾经来往于新安江上押送货物。后来,她随国民党军官丈夫去往台湾,在台湾度过了大半生。她的女儿龙应台在 《大江大海1949》中提及应美君关于贺城的回忆,以及台湾开放后他们一家人回淳安寻找祖坟的经历。

12:10

同样是魂牵梦绕的湖水之下的家乡,应美君的经历变成了讲给女儿的故事,出现在女儿的书中,其他人选择亲身上阵,走遍了新安江流域,以他们的纸笔书写新安江移民共同的回忆,用自己的方式寻找新安江移民共同的根。

Chapter 2: 记叙苦难的人 – 回首向来萧瑟处

12:43

余年春现在87岁,他也是当年移民的亲历者。他用13年时间完成了3幅手绘地图,分别是:《新安江水库淹没村落图》,《淳安老县城(贺城)示意图》,《遂安老县城狮城示意图》。他搬到新县城后,因为饥饿和疫病的肆虐,接连失去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搬到新淳安县城后的37年间,他一直在东风旅馆做前台登记员。1992年,他决定要把水下老城的地图绘制出来,让后人记得这段历史。所以,他在1996年退休后便开始搜集资料,学习绘画;自费跑到安徽、江西等地调查,连续走访了600多户淳安县城的移民,记下了1300多个移民的名字;在图书馆抄藏书。贺城地图在易稿24次,狮城地图在易稿15次后,终于完成。余年春手绘的淳安古城图,被龙应台称为《新安上河图》。这些地图被收入《淳安县志》和狮城博物馆。

余年春曾经说:“我住在这里,只是因为从这里望到湖面处,湖底是我曾经的家。”

和余年春一样,汪升源也是这段历史的传承者。他是余年春的中专同班同学。当年汪升源家二度移民,最终落脚江西省德兴市。退休之前,汪升源一直在德兴市的一所中学教书。后来,2012年,他完成了一本《德兴市新安江移民志》,总共8大篇24章。在这本书中,他回顾了家乡的情况,介绍新家德兴,讲述移民过程,记录移民信息。在书中,他介绍了淳安当地的土话,淳安众多小吃的做法,将淳安人过年时要晒盐猪、吃酥油、做蜜糖、做苞芦果、唱大戏、拜贺庙等风俗记录得十分详细。

他说:“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习俗都写下来,时间就不是遗忘的借口了。”

为汪升源这本《德兴市新安江移民志》题序的则是另一位移民童禅福。他现年78岁,是原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他曾著《新安江大移民——迟到50年的报告》。作为经历过当年大移民的一员,他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强调民生,各处调研,查证了许多亲切真实的故事。 这批实事求是,反映社情民意的调研报告为高层领导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有的甚至形成党委政府的文件下发,为政府解决了诸多难题,也为平民百姓解决了疾苦。

18:40

通过他们对这些故事的传承,我们今天在他们的后代身上也看到了类似的精神。

Chapter 3: 传承苦难的人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8:55

我们在调研的一路上,也碰到了许多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的后代。

其中一个是钱老板。钱老板是我们在一天中午吃饭时遇到的饭店老板,他现在40多岁,是原淳安县贺城人,年轻时做过导游,后来又做餐饮生意。他开的这家饭店名字是船上人,意思是回忆老一辈在水上的生活经历。他对新安江移民历史非常了解,也非常热情的给我们讲述当年的历史故事。

另外一位则是石师傅,他是我们坐的旅游车的司机。他现在56岁,是桐庐人。年轻时他曾经在杭州买过水果,后来他又在千岛湖开过出租车,后来在2012年之后他又开旅游车。他对整体兴安江水库的项目非常熟悉,对于移民的历史也有很多了解。他跟我们讨论的话题涉及到环境,水源,历史等多个领域。

PS:这次的三段中间有方言的独白,源自于苏东坡的《定风波》

你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汽水儿、apple podcast、酷狗音乐、qq音乐收听到这一期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一期节目,欢迎订阅、收藏和转发。

🌟期待能在听友群见到你:进群请找小uko,wx号是 theuko / 进群密码:内外之间 🌟

咱们有缘网上见。/那么内外之间,我们关注和自己相关的一切。谢谢你陪我。

展开Show Notes
归酱
归酱
2023.7.26
前段时间在b站看了一个视频《下潜三峡,寻找水下故乡》,里面有一副照片,「家山犹在,是眸中烟水,背上桃花。」我觉得这样的题材很值得去探索发现,让大家更多地去了解,铭记
Dylan_HKZL:我也看了
UKO在小宇宙是主播
:
三峡也有类似的故事!
3条回复
曲生
曲生
2023.7.27
更新啦!!!
-大发
-大发
2023.7.25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