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用“上岸”来形容一些人生选择:考研、考公、考编成功,甚至还有买房、结婚。一种对固定的社会轨道的想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最近,我们发表了一篇文章《考研时代的爱情: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我们在采访时发现,考研党们会频繁地强调,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上岸”。文章发布后,在后台,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对此的质疑,有人说,你只是上岸,并不是得道成仙啊!
那么,我们为什么开始执着于上岸?以及为什么觉得自己在“海”里?我们到底在什么样的“海”里?如果把时间再往回倒三十年,当时的时代比喻是“下海”。从“下海”到“上岸”,什么变了?当我们使用“下海”这个词的时候,故事是在下海之后开始的,但当我们说到“上岸”,你会发现,故事在上岸后就结束了。
试图去理解年轻人正在想什么,正成为媒体的显学。考研、高考、报志愿经常占据热搜,话题总是在人的青年阶段滚动,但即便对年轻人的报道如此多,看到评论时我们仍会发现,他们难以被轻易理解。
我们也回忆了当自己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两位主播读大学时,经历了2015年前后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潮,那时候流行的叙事,是一个想法加一个PPT,再加上你不错的背景,就有可能拿到一个天使轮投资,你可能会做出一个很伟大的产品,进而对这个世界做出一些或重大或微小的改变。在当时,指引我们的观念是“走出去”,以及对于更大世界的强烈兴趣。但在今天,对于这个“更大的世界”指的是什么,似乎已经有了很多分歧。
我们提到青年学者王玉玊的一个观点,“二次元存在主义”。对很多00后,比我们更年轻的人而言,这个世界是由众多平行世界构成的,游戏是一个世界,网络文学是一个世界,这些无数的平行世界里有无数的真理与现实,它解构了我们原来相信的那种存在主义。年轻人或许不再需要在现世里确立我是谁,而可以在另一个平行的世界里确立我是谁。
一个人在青春时体验到的东西,会极大地影响他之后对未来的想象。对上一辈人而言,他们年轻时候坚信的理念,指导了自己的人生和实践,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结果,那他们就会相信,“我”的故事是有始有终的。但在今天,你会发现,世界变化非常之快,“下”,还是“上”,可能都不是故事的终点。
新裤子《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我最爱去的唱片店
昨天是她的最后一天
曾经让我陶醉的碎片
全都散落在街边
我最爱去的书店
她也没撑过这个夏天
……
还没年轻就变得苍老
这一生无解
没有我的空间
没有我的空间
……
我不要在失败孤独中死去
我不要一直活在地下里
【本期主创】
【Shownotes】
06:12 媒体为什么更倾向于报道年轻人?
09:18 曾经主流的大学生创业叙事
16:31 “我只能专注当下,想更长远的事情让我害怕”
17:56 “厌童”现象背后的双重资源焦虑
21:49 媒体重要的任务是为更多人打开思路,而不只是复述时代困境
23:08 “呐喊和争取自己的空间,是年轻人永远的本能”
30:00 那些被遮蔽的年轻人
33:31 二次元存在主义:在众多平行世界中游牧生存,进而确定“我是谁”
44:58 这届年轻人在更多地拥抱确定性?
46:28 见识了旷野里的猛兽,于是选择继续考研考公
48:19 朝着上岸这个目标努力,会让人感到没有虚度时光
51:02 不断地考研是溺水者的自救
53:49 为什么我们不再讲“下海”而是讲“上岸”?
54:56 以前的故事从“下海”开始,现在的故事到“上岸”结束
56:48 00后与60后不同的“青春体验”
01:00:43 徐浩峰:“编不成故事是我这一代人的焦虑”
01:04:49 世界上本没有岸
【本期提及书影】
【本期制作】
按照「脱离苦海」的理论,上岸后应当像是玄奘西天取经,取了真经从此立地成佛,不再苦修。哪知这一届人类的修行之旅,却处处是海,处处有岸,海不怕多,岸也层层叠叠,像个谎言。
这个谎言究竟从何而来?“考上大学就好了”“工作了就好了”,从小,我们的父母师长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将一切寄希望于下个阶段,生活从来不在当下,而在一个遥远的岸上。年轻人从这样的枷锁里挣脱出来,或许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