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伤口可以被治愈。童年错过的爱可以学着现在自己赠予自己。ー《高敏感是种天赋》
■本期你将听到(2021年9月录制)
00:26 过去的2个多月我们经历了些啥
06:16 内心的纠结: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消极情绪,不懂得如何去消化或适当地表达出来
15:54 本期节目的素材之一:在视频平台偶遇的一档亲子类访谈节目(금쪽수업/ 金子般的课程/ Nowadays Family Golden Class 第二期)
18:03 有代入感的嘉宾1:把他人的需求放在了自己的需求前面,不懂得拒绝他人的请求,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
21:17 《非暴力沟通》中的事例:不敢直接表达需求的背后是从小缺少需求被满足的经历,会形成“我的需求肯定会被拒绝”的习得性无助心态
25:36 有代入感的嘉宾2:儿时在大人眼中懂事的乖孩子,在不得不察言观色的过程中形成了压抑自身需求的模式
41:04 通过这期节目我们的内在小孩也得到了安慰:你其实只是一个孩子,你多么想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要什么;而你作为一个孩子不得不懂事察言观色,当时的你一定很辛苦很累吧
43:00 人的特质是Nature (天性)及 Nurture (后天培养)的结合
44:16 读了《高敏感是种天赋》后了解并接纳了自己的高敏感特质(“你越是接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越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让自己适应,你也会越来越强大。”)
52:40 人的特质没有绝对的好坏,在某些情境下会成为优势,在某些情境下也可能成为相对的劣势
57:00 自我认知/自我觉察从不带评判的观察开始,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多向自己提问
59:46 《非暴力沟通》:区分是想法还是感受
65:10 以同理心倾听:教练(coaching),通过倾听与提问引导客户自己找到内心的答案
67:14 通过内在探索逐渐观察到了人际互动中自动行驶的程序(模式),并做到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不用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75:35 将潜意识意识化,看清内在自动行驶的程序,清除内在的隐患
■本期提到的作品
- 《非暴力沟通》([美]马歇尓·卢森堡)
- 《高敏感是种天赋》([丹]伊尔斯·桑德)
■BGM
开场结尾曲 - 《To My Youth》by 脸红的思春期(볼빨간 사춘기)
■Host
- Joy: 正在探索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的东京职场人
- 李特务:决定去实现未完成的愿望的东京厂妹
■邮箱
soulnumber.toky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