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02 对话经济学者陆铭:如果你觉得我讲的每句话都是对的,那我讲的话一定没有价值

E102 对话经济学者陆铭:如果你觉得我讲的每句话都是对的,那我讲的话一定没有价值

70分钟 ·
播放数84955
·
评论数416

🌃 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这是一档由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栏目,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我是雨白。

今天来小酒馆做客的是经济学家陆铭老师,他的《大国大城》在近几年收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非常有影响力。

在介绍本期内容之前,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花絮。其实,陆老师此前已经做客过好几档播客,聊了不少他对城市和空间的看法,那录制之前他对我们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能不能给他提一些有趣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我肯定就照做了。

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你不仅能听到陆老师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享关于乡村振兴、灵活就业、退休养老等话题的反常识的观察和结论,也能听到一位经济学者的困惑和真实日常,从而打破刻板印象,更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

相信我们小酒馆的听众向来是非常开放包容的,一定能站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 官网地址

youzhiyouxing.cn

*官网详情页所载信息最为全面,尤其推荐苹果播客用户访问。

🎙️本期嘉宾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参加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他的作品《大国大城》广受好评。

他的作品有《大国大城》《向心城市》《强城时代》。其中,《强城时代》是今年出的新书,现已在各个平台上线。

🪂收听降落点

第一部分 经济学家的真实日常长这样!

02:02 谁说经济学家不接地气!去音乐节、看电影、逛街......都是实地调研的一部分

06:17 经济学家是怎么观察青年人的行为的?这些观察又怎么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11:36 那些小城市发展缓慢、大城市的问题多的根本原因,经济学家的调查和我们的感受为什么总是相去甚远?

14:31 经济学家的观察到底能对人产生多大的作用?「规律背后是普遍的人性

16:28 经济学家在乎差评吗?理性上知道「一个观点如果大家都说对,说明它没有价值」 ,感性上嘛......

第二部分 如果不了解这些事实,真的很吃亏...

16:50 原来,这才是「乡村振兴」的正确理解方式!不管是房地产企业,还是普通的个体,都在理解这事儿上出了偏差

23:15 换个方式理解越来越普遍的「灵活就业」现象:我们面临的现实不是从「稳定」变成了「不稳定」,而是有了更多选择

30:48 仔细想想,许多令人追悔莫及的决策都来自于「我是为了你好」,多看、多想,独立决策远比我想象的更重要

39:48 老了之后,上一代回农村,这一代往城市跑,为什么不同代际的人的选择大相径庭?

42:13 哈!?反直觉但又好有道理:别墅区尤其不适合养老;适合退休以后回老家的条件之一,竟然是「喜欢钓鱼」......

第三部分 多维度思考,之于我们的意义

44:55 本期金句:密度高的地方不理解密度的重要性,总觉得密度是坏的;密度低的地方也不理解密度的重要性,总觉得没它也行

49:43 寻常人的思维 VS 实际发生的情况:社会学家如何确保自己的认识是对的?

56:32 经济学家呼吁多年,户籍制度在最近有了放松的迹象

62:03 那个回答了无数遍的问题:我们应该选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

🌐 知行小酒馆的公告牌

📖 我们的第一本书出版啦!虽然你依然可以随时随地在有知有行 App 里免费阅读《投资第 1 课》的完整内容,但如果你希望买一本实体书来读读,那么,欢迎点击这里,或者在微信中搜索小程序「有知有行的店铺」,购买由读库出版的《投资第 1 课》精装本。

💰长钱账户,了解一下!这是我们小酒馆全员持有的基金投顾产品,如果你有长期投资的需求,欢迎在有知有行 App 进一步了解。

📮 我们有个信箱!给我们写信吧!如果你在投资生活中遇到了困惑,欢迎给「知行小酒馆」写信。不管是你苦恼于不知道怎样才能存下钱,还是纠结于怎样才帮身边人弄明白某个投资小问题,只要是关于钱的问题,都可以来信倾诉。虽然精力所限,不一定每一封信我们都会回复,但我们保证每一封信都会认真地阅读和保管。 来信请寄: allinthebeer@gmail.com

🍡 我们的专题策划都超优质!

养老:养老规划政策解读老年防骗异地养老个人养老金账户

五险一金:通识课公积金医保

知行读书会:《金钱心理学》《持续买入》《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我顿悟到的 5 个真理》《财富自由之路》《投资第 1 课

房产万事屋:必备常识二线城市购房

基金经理访谈:姜诚

🍻 我们是谁?「知行小酒馆」是有知有行出品的一档分享投资与生活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晚八点更新。我们关注投资理财,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在我们看来,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

有知有行成立于 2020 年,目前在陪伴投资者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投资,下场实操。凭借在投资领域的良好口碑,有知有行在初创阶段已与一大批忠实用户同行。未来我们希望成为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不仅帮助投资者学习投资,也能让大家在有知有行安心交易,踏实赚钱。 欢迎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有知有行」下载我们的 App

在哪里收听?不管是在有知有行,还是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三联中读、蜻蜓FM、荔枝播客、微信听书、Spotify、Amazon Music、Google Podcasts,以及 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Snipd 等泛用型播客客户,我保证你都能找到我们的两档节目,《无人知晓》和《知行小酒馆》。

主播 雨白|嘉宾 陆铭|后期 wanying|制作 一知羊

🎈 全文完,祝你全情享受城市之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主持人及嘉宾对投资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提醒您对相关内容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评估,依据或使用相关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有知有行联系并取得同意。

展开Show Notes
一知羊
一知羊
2023.8.25
置顶
借评论区吆喝一下,推一推我们的新节目 《投资ABC|掌握投资中那些绕不开的知识》 📢

亲爱的朋友们,雨白大概率……不用直播报名CFA了~因为陈博士和我们编辑部共同打造的投资迷你课《投资ABC》终于要在本月和大家见面了~

下周一早上,各位将会收到《投资ABC》的第一次推送哦!敬请期待~
雨白
:
该报名还是要报名💪本条留言点赞超过100我就报名🫡
珞然:🎉搬好小板凳!拿好笔记本!竖起小耳朵!
27条回复
Afra99
Afra99
2023.8.25
听完了,给我的启发是——
作为个体来说,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权衡以后愿意为之承受代价的选择
作为他人来说,尊重别人的选择
作为职能部门来说,去掉一切粉饰提供真实信息,并为所有人的选择做兜底
这样就已经是我心中的理想国了
alfalife:陆教授算是很愿意说,虽然遭到很多不理解,一般内心不强大的人,早就不会再说了。任何选择都是风险收益比,这个风险收益比是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之上的。
Living_alive:对的
10条回复
这个人要不要去做几个月骑手和司机再来说一下这个算不算选择?
Coraline:我觉得嘉宾的意思是,如果社会完全不存在灵活就业这个东西,那失去本职工的人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但并不是说,灵活就业是优于其他工作的。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前,做小生意,卖自己种的菜,做的工艺品都叫投机倒把,是要坐牢的。而在网约车出现之前,下岗职工只能去找零时工,去摆摊,而且机会很少。 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约车和外卖确实是机会。要不然这个前游戏行业从业者就很有可能完全没有收入来源了。
斓斓_rhOE:有没有一种可能,一个人做好几份工,首先不是享受这灵活性而是无奈之举?
11条回复
Ass嘟嘟
Ass嘟嘟
2023.8.25
人性是有普遍性的,人是基于生活的体验、情绪,往往被情绪和生活经验所左右。
现代社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多选择,为自己多种选择创造可能性。
对一个人好的方式:增加他的选择、告诉他充分的信息,让他独立做决策。——联想到传承,给他选择的机会。

以下笔记:
1、在专业之外的领域有一个自己的兴趣

2、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经济发展,跟大家生产、消费、居住结合在一起。

3、不断观察现实青年人行为,应用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城市规划

4、小城市发展缓慢、大城市问题多的根本原因
2003年之后,政府在人口流出区域做了大量投资,建设开发区、新城等,但小城市人还是持续流出、大城市大量的人口流入。政府有做出努力,多想想背后的逻辑。
学者讲的话先不要激起情绪,先听进去,思考一下这个观点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是成立的。比如:学者说“1+1=3”,一听没道理,细想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成立。

5、「规律背后是普遍的人性」
但人往往被情绪和生活经验所左右,要考虑选择的背后。

6、「房地产理解偏差」
2016年出版《大国大城》,讲过的观点:人口在客观的经济规律之下,人会往城市/大城市集中,人在往房价贵的地方跑。

7、「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通过不同岗位(多种选择)的无缝切换实现了就业和收入和稳定性增加。新技术带来了劳动就业的变化。每一个时代都有观念的变化。最近30年最大的变化是有了更多的选择。即同时存在稳定的工作和不稳定的工作。调整思维为社会各种各样的选择创造可能性,根据自己的需要、家庭偏好做选择。

8、独立决策比想象中更重要,多看多想,不要以“为你好”来左右别人的决策
对一个人好的方式:增加他的选择、告诉他充分的信息。
很多人的观点是基于生活的体验、情绪,还有很多人分不清自己的选择和绝大多数人选择之间的差别,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由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决定的,但你可以做不同的选择。认知决定决策,当你的决策偏离社会发展规律会有很多损失。

9、不同代际的人老年选择不同
不同类型的老人,不适应大城市环境回家、照顾子女孙辈留在城市,现在的年轻人郊区养老。人老了需要医疗、社会交通,回老家的话满足2个条件:1)身体好;2)一个人可以搞定的活动,比如看书、钓鱼。人老了之后会特别怕寂寞,身体技能出现问题会需要医疗条件好一点。

10、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不理解密度的重要性,总觉得密度是坏的;密度低的地方也不理解密度的重要性,总觉得没它也行
人口密度是人和人之间见面的成本,密度高见面容易、密度低见面不容易。影响生活方方面面,点外卖、打车等等。

11、社会学家如何确保自己认识的是对的
人是基于生活的体验、情绪。职业训练,必须区分情绪和事实,必须在调研时保持中立,抛掉个人情绪、抛掉面临的争议。
做研究要知道有可能是错的,你能看到数据、国际经验。如果你相信人性是有普遍性的,那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径,国内很可能会走。
在互联网时代人性的弱点被加强,容易接受跟自己想法一致的东西,而证明自己想法错误很痛苦。经济学家从来不否定人有非理性行为,因为人会被自己的情绪左右、被生活经验左右、会盲从。

12、承认在相当长时间内,自己做好了所做的研究长期不被认知和理解的准备。
经济学家建议下实现的:户籍制度改革。
有机会读一些经济学的书,作为新的知识来源、思维改变,不要排斥。

13、大城市VS小城市
事实层面,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在往哪里走;你作为一个个人,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你要明白大多数人在往哪走,你跟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一致还是相悖、你应该掌握哪些信息、应该付出哪些代价。
首先考虑自己的职业,其次考虑自己的需求偏好。既看自己的选择,也看国家是顺应趋势还是逆转趋势,认清事实,把握自己的方向。
克己复礼为仁:好认真的课代表👍🏻
yongzhe1230
yongzhe1230
2023.8.26
给政府提建议的专家就是这样的,真愁人。完全脱离老百姓。
19度布宝:大多数人也要明白,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顺应趋势改变自己,而不是要去改变趋势
CYD_owqR:我也觉得咋这样啊,飘得很,一点也不接地气
4条回复
槽多无口,又想蹭热点话题又不敢讲本质,每句话的tone都是“I am loyal”,跟陶老师那期完全没法比
参商旅行者:我倒是觉得这位教授的观点挺好的也符合我个人的价值观,同时能感受出他算是比较接地气且谦虚的。 觉得槽多,要不逐一列出展开讨论讨论?效率和公平本就两难全。
zhixing_v1Fh:赞同,而且我觉得这个专家老师,他说话其实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且我感觉从头到尾他都是在吹捧他自己,并没有讲太多干货
24条回复
听完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是桑德尔《精英的傲慢》说的那精英的味儿了…
haluka
haluka
2023.8.25
很有意思,专家认为现在灵活就业是一种多样化的选择,这和一些长辈的看法不谋而合。我想这就是60-70年代精英阶层的普遍看法,那个说把房子租出去开滴滴的也是这种观点。所以年轻人失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灵活就业,有选择比当初他们没有的选好很多。
其他的观点我大致都认同,未来一定是农村或者县城发展特色经济,每一个区域都会出现一个大型城市将周围城市的居民吸收。人口密度大也会降低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本。
某_KxGv:没有灵活就业的这部分,失业问题不就更严重了吗?灵活就业很多时候可能是无奈的选择,但并不是造成无奈的原因
金玥Janice:看着周围厂子现在的工资待遇比20 几年前好多了,之前没有社保,医保待遇也不好,住宿都是8个人一个房间,但是现在有了,提供的住宿条件餐饮比过去更好,4人一个房间,还是招不到人。因为上一代打工人只要有一个公司都是很认真做,现在工二代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回老家肯老,可以就一个月去做做外卖,但是就不愿意在工厂拿死公司。你去ip地址很多工厂园区都贴着招人,招不到。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过去gdp增长,根本不知道那时候只是人更能吃苦。现在客观来说的确是总体福利更好、但是暴富过去而已。
3条回复
陆老师,想去说明每一代人的认知不同可以换个例子,用骑手和滴滴司机做案例,说明您对劳苦大众的调研实在有点偏差
兔叽_pEDr
兔叽_pEDr
2023.8.27
27:38 一开始觉得这个专家见解独到,听到这里,真的是忍不了,什么叫你想找稳定的工作就去找稳定的工作,想灵活就业就去灵活就业。稳定而有保障的工作是那么好找的么?试想一下,那些外卖骑手,谁愿意在这大夏天在这个城市里疯狂穿梭,还有像网约车司机,酒保之类的,之所以灵活就业可以切换顺利,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门槛低,看似灵活就业很方便,可能根本就是无奈之举,或许专家的角度就是高瞻远瞩,科技催生出这些新岗位,总是要有人做的,但是他们心里真的认同么,如果真的认同,也就不会有专家之前说的还是有大批的年轻人涌入大城市,哪怕地方城镇发展了
深海800米:大部分的外卖骑手,不是只有送外卖这一个选择,在他眼下或者近期来说,送外卖最合适,所以别那么悲情。如果按照"为他好"想法,要求立马出台一个硬性规定,送一单费用翻倍,法定节假日休息,且还要继续发基本工资,交五险一金……那好了,其他本来干别的事的人,就会去跟他们竞争,骑手们的生存空间,竞争压力更大了……
cass_LwHB:有没有可能正是因为门槛低,所以才能成为你无奈下的“灵活”选择。一旦它变得稳定伴随的将是门槛的提升。所以它的确是给很多人提供了一种选择,哪怕可能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但是能有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很好了。很多人总觉得别人脱离大众,但是如果你去爬爬数据,还不知道是谁脱离了实际。
7条回复
评论里各位,能不能认真听,第一,陆铭老师最提倡的就是调研,给别人更多选择以及充分信息。以外卖为例,灵活就业好在哪,肯定是收入或者工作环境比流水线好,否则怎么那么多人从工厂逃离。第二,外卖小哥环境肯定还是不如意,灵活就业也没那么光鲜,但这是互联网给与很多人的另一个多的选择,并没有逼迫你去注册。第三,外卖员没社保没合同好不好,不固定好不好,要看外卖员自己怎么考虑,看市场选择,如果外卖员有更好、喜欢更稳定的,怎么没去呢?第四,就像帮助外卖员不能只自己想,而要切身解决其保险投保、子女教育、老人养老、住房保障等问题,正如鼓吹大城市放开户籍,并没有否定或限制你回农村、小城市,而是给事实上选择去大城市的农民市民化待遇和农地宅基地有偿退出可能,不是逼你卖地而是不限制你卖地了,能进城有个本钱而不是在城里打工的时候还惦记没时间回村种地或者更多是把地荒着,一年住不了几回花了几十万还卖不出去农房
瘦了西湖12:回复一下各位,最近邢斌教授跑外卖的文章很火,在临沂转卖一个月休4天每天工作12-14小时也就6-8k,还有大量是3-4k跑众包的。但你要说别的工作更不行,种地挣不了,工地工资高不一定拿的到钱。
牛奶Little圆:你说出了我想说的 非常喜欢陆老师
虽然明白情绪不能替代理性,但是对嘉宾的说法仍然感到不可理解,何不吃肉糜?是这个意思吗?
这个夏天,哪一个做骑手的人不是被晒伤?骑手工作短暂解决温饱,又有什么可持续性和个人增加的价值呢?又有什么保障性呢?如何赡养老人养育儿女?不从社会找问题,反而鼓励“灵活就业”,唉!
点赞一下主持人,身为女性,认知明确,价值观能与广大底层人群共情,能力、表达都远超某些人。
cass_LwHB:你自己看看自己的留言,还何不食肉糜呢?到底是谁脱离了群体,你这和为什么不把房租出去有什么区别 。你都选择去送外卖了你还求自我价值提升?人家说的很明白低保障无价值提升带来的是低门槛高流动性。提高保障和上升渠道导致的结果就是门槛的提升,就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变得高不可攀。你要保障要提升可以选择其他的,要不去考个公?
没有耳洞的PP:你太理想主义了 现实就是有低有中有高 骑手工作滴滴司机是有一些相对环境和条件的弊端,但这怎么能是问题,这就是社会现象啊。如果没理解错你的想法是国家所有群众都能过着体面不累且有高薪的工作,你觉得可能么?现实怎么可能是芭比的npc?客观来说国家层面保障全员就业率都不容易了…
天啊!!本城规人最崇拜的国内业界大拿居然跟小酒馆神仙联动了!!现在出来浪了明天听!!!\(≧▽≦)/激动激动!不亏是小酒馆!!看着这简介,是我认识的陆老师没错!!
雨白
:
🍻
凌顶览众山KR:加一 激动💞💞💞
躺赢君
躺赢君
2023.8.26
50:50 完了,陆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极度认同,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老是被骂了。
麦麦M:那真是活该你投资挣钱呢(手动狗头🐶)
躺赢君:哈哈哈,那可不(骄傲脸
HD308686p
HD308686p
2023.8.26
很多人都从自媒体,或简单的短期旅行去认识一个地方,你的短期生活选择和长期投资不是一回事。长期肯定是产业投资,人口(不是短期人为干预而是长期规律)趋势,流通性来决定的。
普通人就业最重要无非两个:钱和发展。自媒体总夸大一线租房的匮乏。其实看看一线的地铁发展图,早就覆盖到多大的毛细网络,选择性其实相当丰富,你非要花八千住市中心整套,再说一线租房贵。但是如果你想攒钱,还需要工作机会多,别的我不知道,北京五环外地铁房一室一厅整套四千内有的是,两人合租一两千。而且除去租金,大多数工作都比其他线城市剩下的多得多,去招聘网站随便搜一搜,一份工作的数量差距就是自由选择的差距。
HackenL
HackenL
2023.8.26
密度的重要性,这个概念真好。去了香港几次,确实感觉非常局促,但同时,每个街区都有便利店都有超市,医疗学校等虽小,但都是配套齐全。
sadist304
sadist304
2023.8.27
屁股决定脑袋
我要是上海有房我也希望人都来上海
我房子涨到几千万,躺着挣钱
底层人民反正能送外卖 能网约车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岛主林:您这批评也真是莫名其妙,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就是更容易让人积累财富,这是普遍规律,错过了或者过去没做出相关选择,自然接受或理解就好了,为什么这样的点都要杠呢?
CYD_owqR:哈哈哈哈说得好 专家啊专家
26:17 我觉得这位经济学家还是说的太悬浮太概念了,他去试试年轻失业无法找到原本职业的工作,不能发挥原本的工作技能干之前比较喜欢的工作,只能被迫去开网约车体会下心里落差就不会说这种话了。向下的选择不是真正的选择。
PoorSam陈声声:网约车?就一定是一个向下的选择吗?
29:05 太同意这一点了,我们这个社会,和20年比,选择更多了…尤其类似骑手的自由就业,我们尽量不要改变其“选择”,可以从其他唯独去帮助
kingbow:哈哈哈,20年前选择少吗?没上本科或者考研的分流去哪了?经济发展当然靠人口流动,由市场导向的。二线三线城市丧失了市场导向,没投资价值当然就撤走了。代价就是发展越来越平衡,物价差异越来越大呗。这是经济学家的观察,但观察了之后还应该干点啥,我觉得
惰性气体tig:大哥想说啥,没理解你意思。20年前的选择当然少了,再往前职业都没有选择。
9条回复
momo/
momo/
2023.8.25
对大多数人来说 不是愿不愿意留在大城市的问题 而是能不能留下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