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境界论/一切景语皆情语/学问三境界

王国维/境界论/一切景语皆情语/学问三境界

14分钟 ·
播放数57
·
评论数0

⭐王国维意境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王国维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划分,见于《人间词话》,他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论同西方康德、叔本华等人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新的角度,别开生面地重新审视以情景交融为主要审美特征的中国古典诗学。(首段,指出这个思想理论的出处,对这个理论略作评价,说明它是结合了中西,而别有新创的。)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二字,其实是从读者阅读的主观体验出发,以诗句是否能对读者产生足够丰富的启发性为衡,来评判诗歌的优劣。在阐述了"境界"论之后,王国维又区分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指出,中国诗境以"有我之境"为主流,而"无我之境"较罕见。(第二段,在解释"有我"、"无我"之前,先对王国维"境界论"的背景作一个总概括。)

🌸在解释何为"有我之境"时,王国维所给出的例证是🍬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以及🍬秦观《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并解释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具体分析起来,在欧阳修的例子中,"泪眼问花"的🍬"泪"字和"问"字都富有极其强烈主观情绪色彩,而"乱红"之🍬"乱"乃是词人主观的心理投射,唯观者觉花乱,花儿才会乱,因为🍬"混乱"与"有序"是一组二元对立,来自人心的界分,并非自然的客观存在,风扫落花,自然常情,何乱之有!再来看秦观的例子,🍬"可堪"是感叹语,就是"情何以堪"的意思,用来表达不能承受之意,而🍬"孤馆"之"孤"字,原是词人孤苦的投射,此外,🍬"杜鹃"和"斜阳"诸意象,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也自带愁绪。(第三段,引用《人间词话》中自带的例证,对"有我之境"进行阐释,阐释方法就是一﹣解释例证。)

🌸在解释何为"无我之境"时,王国维给出的例证是🍬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以及🍬元好问《颍亭留别》中"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之句,并解释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具体分析起来,在陶渊明的例证中,"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写出不经意之感﹣正在采菊的诗人不是"有意在看",而是"偶然遇见"这南山。在元好问的例证中,🍬水波涌起,白鸟飞下,自是客观景象。以上,就是王国维说的"以物观物"了﹣🍬诗人把自己也客体化,尽量隐藏心绪,不动声色地绘景。(第四段,引用《人间词话》中自带的例证,对"无我之境"进行阐释,阐释方法就是﹣﹣解释例证。)

🌸王国维对诗境的区分,和康德、叔本华哲学有一定关联。🍬康德把世界分为表象和物自体两端,而🍬叔本华发展了他的理论,以"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为根本哲学范畴,指出世间万事只是主客交织而构成的经验表象(境界),他认为,真正不受主体影响的"物自体"并不存在。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王国维对两种境界的区分,也只是一个权宜区分,🍬"无我之境"并不是真的截然取消了主体的存在,只是🍬淡化了主体的声音,使境界显得更加客观冷静而已。(最后一段,联系王国维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进行升华,说明"无我之境"不是彻底"无我",只是"淡化主体"。)

⭐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暨南大学2016年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简答】

⭐分析说明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简答】

🌸"一切景语皆情语",乃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删稿中。王国维认为,古人把诗词中"景语"、"情语"分开表述,这是不恰当的,因为两者并不能截然区分,景色描写,自有情感融于其中。而王国维之所以这样认为,其实是深受当时流行的🍬叔本华哲学的影响。(首段,说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出处,解释王国维的看法以及看法的来源﹣叔本华哲学。)

🌸19世纪中期,🍬叔本华写出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把世界看成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交涉而产生的表象,指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推翻了康德所提出的🍬"物自体"概念,认为任何客体都是在主体的统摄之下,逃脱主体而独立自存的客体是不存在的。🍬(第一句,对叔本华的观点迅速作一下解释。)王国维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把叔本华的哲学分析方法挪用到🍬中国诗学之中,进而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论".认为诗歌中的所有景象,都旨在唤起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激发人们的体验,任何诗歌的审美,都是主观和客观对象的交织,顺此逻辑而下,独立于人的审美与情感体验的纯粹"景语"就不存在了。🍬(说明王国维是如何挪用叔本华的理论,而提出的何种"境界论",一定要有清楚简明的"阐释"。)虽然王国维也分析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但那也只是一种相对的区分,纯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无我之境"也只是主体淡化,而不是主体无存。🍬(最后一句,引入"有我"、"无我"之境的区分,因为"无我之境"看似和"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冲突的,所以我们反其道,不仅不避开这个"冲突点",而且正面迎敌,解释"无我之境"本质上也是"情语",从而让论述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王国维的看法是很有见地的,举例而言,哪怕是他自己提出的"无我之境",(这一段,全部用来解释"无我之境也是情语"。)譬如🍬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及🍬元好问《颍亭留别》中"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本质上也不是一种纯粹的"景语"-﹣🌱从作者创作的角度看,一个作者写下这样的句子,必有一种闲适的情绪藏于其后,"悠然"、"澹澹"、"悠悠",看似景语,亦可视作是淡然如水的心境之体现,虽然这情感若有若无,相对隐微,🌱从读者审美的角度看,倘一个读者能欣赏这样的诗境,必不会将之当作客观景致,而会通过想象,使自己置身境中,体验那平静之美。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论断,出自哲学思想,而可证之以审美的实际。🍬(这一段,在引入"无我之境"的论述后,运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自己的提出的例证,分别从"创作者"和"阅读者"两个向度,来说明"无我之境"其实还是有情感在其中的,只是这情感比较隐微而已,最后,用一个句子作结,进行点题和升华。)

⭐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其他考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吵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陈述词的文体特征。【武汉大学2019年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简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请结合王国维这段话,谈谈你对其所涉及的三首词作的理解: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开大学2008年·文本分析】

答题思路:这个题目,大家可以联系西方文论中新批评学者🍬退特的"张力说"来解答。简言之,这三首词本来都是🍬抒情词,但王国维却把他们解读为🍬"成大事业、"做大学问"必然经历的三种境界﹣﹣很显然,王国维把这几句词句从原词中摘出,进行🍬引申联想,而作了和原词字面意义有很大区别的阐释。

具体而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以引申为在做事业的最初阶段,刚刚小有成就的人容易志得意满,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所有的障碍都如秋风凋残树叶一样,被一扫而净,"我"仿佛独在高处,总览全局,眼前一片清明,世界真理似乎知。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阐述了做事业的第二阶段,亦即随着知识的增进、能力的提升,学、人必会从"无知者无畏"的状态中走出,而发现学海无涯,所知甚浅,因此就要呕心沥血,坐冷板凳而求进益。最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学有所得、事业有成的状态,是任何努力的个体最终通过艰辛的学习和实践而获得顿悟的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大家在答题时,不能仅仅把王国维的阐释讲一遍,还一定要说明,王国维的阐释,是一种🍬引申解读,解读出了原诗没有的意思﹣﹣而在评判这种"引申解读"的合法性时,我们不仅可以联系🍬退特的"张力说",表示这些文本本身就有张力,还可以联系王国维自己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境界说"理论,指出他受到🍬叔本华哲学的影响,本来就认为诗歌的解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交织的产物,所以,从来就不存在🍬"客观如其然"的一成不变的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