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韩少功/阿城/汪曾祺“再发现”/张承志/莫言的红高梁家族/贾平凹“商州系列”/王安忆《小鲍庄》

寻根文学~韩少功/阿城/汪曾祺“再发现”/张承志/莫言的红高梁家族/贾平凹“商州系列”/王安忆《小鲍庄》

50分钟 ·
播放数152
·
评论数0

⭐寻根文学

🍎发生背景:

🌱1、对文革反思继续深入与转向,由🍬政治转向到🍬历史文化,国民性。

🌱2、中西文化的二度碰撞🍬(出国潮),又一次使传统文化进入🍬反思与审视。(第三世界诺贝尔奖,拉美马尔克斯,寻根开始学马尔克斯)

🌱3、知青作家要求🍬文化话语权,以🍬群体姿态跨越现实,进入历史。

🍎韩少功《文学的根》:

想写出更多的中国"味",便常常🍬让笔触越过这表层文化,深入到胡同、里弄、四合院或小阁楼里。有人说这是"写城市里的乡村"。我们不必说这是最好的办法,但我们至少可以指出这是✔️凝集历史和现实、是🍬✔️扩展文化纵深感的手段之一。

🍎寻根思维:

🌱文学有根,深植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土壤中,需要被发掘。

🌱寻找民族文化的审美与思维优势,来激发现代创作的生命力。

🌱以现代意识的热能来重镀民族的自我,持续✔️国民性批判。

🍎寻根文学的总体特点:

🌸1、对世俗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相关的风俗,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

🌸2、将🍬现代主义融合进创作,打破了小说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单一格局

🌸3、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双重的猜疑、矛盾的复杂性,或沉迷于古、俗、粗、野;或过度接受🍬西方内核。

🌸4、以高扬的主体性,表达作家个人对历史、文化与国民性的解读,预示着新时期文学对主导文化和主流历史的✔️反叛与割裂

🍎寻根文学的滥觞:对汪曾祺的再发现

✔️阿城:心想这姓汪的好像是个坐飞船出去又回来的早年兄弟,不然怎么会只有世俗之眼而没有"工农兵"气?→打破政治色彩

🌱《受戒》: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

🌱《大淖记事》:小锡匠十一子与挑夫之女巧云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

🍇明清小品文风+纯真视角+民间立场(田园牧歌)+氛围化的景物写作

🍎阿城(传统思想的表达)/传统文化之根/道家哲学个体自由

🌸三王:1984《棋王》,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树王》、《孩子王》直指中文化文格的内核,具有✔️淡泊沉静的文化意味与✔️古典和谐的风味。

🍬棋呆子王一生,一生只对两件事虔诚,一个是下棋,另一个是吃

🍬我:大锅饭没油没味,队上没书没电影,闲得无聊

🍬脚卵:队里的人文化水平低,下棋是高级文化

🌸道家文化特征/自然朴素愿望

王一生:不在乎吃的好坏,不在乎下棋出名

王一生:"你不错,读了不少书。可是,归到底,解决什么呢?是呀,一个人拼命想活着,最后都神经了,后来好了,活下来了,可接着怎么生活呢?像邦斯那样?有吃,有喝,好收藏个什么,可有个馋的毛病,人家不请吃就活得不痛快。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

棋王王一生是✔️"道家文化特征"的形象,吃饱,做自己想做的事。

🌸 ps 王小波:有个作家写了下象棋的故事,写的很浪漫,但在我看来,无事可做下棋,其性质和自慰差不多……我绝不肯把这样无聊的事写进小说里。

⚡️民以食为天/为棋不为生/儒道结合《孩子王》“汉字不灭”/《树王》天人合一

🍎韩少功(国民性批判)

🌸《爸爸爸》以🍬魔幻现实主义展示🍬湘鄂间的山水人情,🍬鸡头寨人们的野蛮,落后与愚昧的风俗,兽性的社会文化🍬(丙崽)。

🌱1.用沈从文的方式来揭露鲁迅国民劣根性的病根

🌱2.丙崽:象征了人类生存中的丑恶、顽固和浑浑噩噩的一面

🌱3.鸡头寨:反向的边城,野蛮愚昧的文化,以及最终走向毁灭(和鸡尾寨交战失败以后全村自杀,只有丙崽没有死)

🌱4.喝下毒酒后存活的丙崽是"劣根性"的诅咒

🌸《马桥词典》以🍬宽容而超然的现代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用🍬词条片段表现了马桥地域风俗,试图打破传统小说的范式,寻找开放性的叙事方式。(每篇写一个词)

🌱1、以先锋形式承载人文传统

🌱2、将故事、随笔、议论、考证释义、风俗调查等加以综合

🌱3、以语言为切入点进入民间

🍎张承志("红卫兵情结")

🌸三阶段:

🌱红卫兵阶段(北方的河)

🌱知青阶段(黑骏马)

🌱宗教阶段(心灵史)!!不让出版

🌸在《北方的河》后从草原式的母性追求转向"力"的父性追求,北方大河被🍬人格化为父系象征。在险峻的🍬自然地理中接受磨难与挑战,以此寻找自身的精神震颤,在🍬精神自虐式的磨炼中高攀理想主义旗帜。

🌸"红卫兵情结":在坚持🍬红卫兵身份认同下,怀有责任意识与自我辩解的告白色彩。🍬《金牧场/金草地》描写一个人的四段人生(中国人、学者、知青、红卫兵)来进行关于青春的寓言,金牧场成为🍬崇高理想的象征,对红卫兵理想的坚持与偏执,使他的自我审视与反省转向了🍬对外的抗抵。

🌸《心灵史》:对贫困的礼赞,是对物质性的排斥,是对🍬超物质的精神力的崇拜。🍬哲合忍耶﹣﹣纯粹的信仰与牺牲。在丧失一切经济文化的生机的🍬死地之中,所唯一拥有的只有🍬彼世的神性与人性,🍬极端的宗教情感成为张承志🍬无可安放的理想主义的心灵归宿。

🍎莫言的红高梁家族:

🌸三个高粱两个狗

先后以🍬"红高梁"为中心意象创作了《红高梁》、《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等五部中篇小说,成为🍬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一个🍬土匪抗日的故事:我爷爷🍬余占鳌伏击日寇以及和我奶奶的🍬爱情纠葛。🍬主线是土匪头子"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辅线是在这次战斗之前发生的余占鳌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虽是抗日故事,但凸显🍬不合道德规范的民间🍬强悍生动的暴力和性爱。

🌸艺术手法

🍇1.虽是抗日故事,但凸显不合道德规范的民间强悍生动的暴力和性爱。

🍇2.蛮荒粗粝的生命意志,侠义精神 VS 当下的精神力匮乏,批判现代文明导致的✔️"种的退化"和生命的衰微。😢(爷爷﹣﹣父亲﹣我生殖能力的逐渐下降与被阉割) 拉康

🍇3.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表现手法(魔幻现实主义):打破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由🍬感觉引导,由🍬情绪推动极富感性的强力刺激,同时重视感觉的呈现,意识流动和心理跳跃。

🌸《檀香刑》官能感觉,眼耳鼻舌身

🌸《生死疲劳》

🌸《丰乳肥臀》

🍎贾平凹

🌸持续开掘✔️陕西商州地区农民生活变迁。83年后创作"商州系列"。陕西商州地区的农民生活。

🌱《腊月·正月》中农民企业家🍬王才以经济力量推翻了🍬乡村知识分子韩玄子的宗法势力

🌱《商州初录》中则对古旧文明采取了更为🍬温和与审美的态度(寻根),通过🍬十四个小故事,描绘🍬秦汉文化环境中特有的🍬生存方式和风土人情,表现农村社会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表达传统的🍬忧思和眷恋、矛盾与困惑,拟笔记体的文体形式,有着文字精炼、结构呈现散文化。

🌱《浮躁》:"农民英雄"由镇到省的发迹史,金狗是🍬于连式的人物,在看尽城市后全身而退(代表学识与才华),以金钱发达的🍬雷大空最后死于非命,反映了🍬城乡互动中(农民进城)作者对新时代的复杂心态。既正面肯定了🍬思变者的奋斗精神,也留恋着🍬淳朴的古风。🍭农民进城的三种方式:权力,学识与金钱(儒家思想)

🍎王安忆:

🌸80s《小鲍庄》中有大量的🍬原始神话寓言的色彩(赎罪的治水者并未给小鲍庄带来福音,而"仁义"的鲍庄人却面临许多困境)。✔️"小捞渣"这一仁人的死,却改变了小鲍庄的命运,使庄人得了新生。😲

🌸从原欲的角度反观人自身:🍇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将男女之情由社会背景中虚化出来,描写赤裸裸的性别相遇,非理性的情感冲动。🍬《岗上的世纪》知青与小队长互相用性利用,最后陷入了单纯的性爱欲望中。

🌸90S《叔叔的故事》🍬双层叙事文本(将小说与叙述小说的过程展现了出来):🍬叔叔自述的+我听说的+我认为的+我的故事。叔叔自述在青海受到童话影响,获得崇高的理想。但叙述者说叔叔根本没有去青海,而是在乡下过起了庸俗的生活。叔叔代表的那代人的理想主义可能只是假象,而"我"在解构了所谓的时代精神后,也发现了自身的无意义。🍬《乌托邦世界》理想的宗教朝圣。

🌸90年代后,以🍬上海为中心,以女性为主体,写出女性意义上的🍬"上海精神"(《长恨歌》永远🍬少女化的王琦瑶(从容)和🍬孱弱浮华的男人们)!

🍎知青一代人创作演变过程

🌸1、第一阶段与🍬伤痕文学同步,集中描写"文革"中的🍬苦难生活带给知青的🍬心灵上的创伤,是长期的压抑情绪积聚的大爆发,带有浓重的🍬宣泄情绪与政治控诉意味。🍬卢新华《伤痕》。

🌸2、第二阶段是表达🍬回归与追忆的情绪。当知青回到城市后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开始🍬追忆在上山下乡中的青春岁月。敏锐地捕捉到同代人回城后的🍬情感裂变,开始冷静地观照过去,表达出追忆与反思的色彩。🍬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飞过蓝天》。

🌸3、第三阶段更具有🍬反思的性质,题材更加广泛,既有梁晓声,🍬张承志对知青献身祖国的✔️崇高悲壮的歌颂,对青春岁月的肯定,也有🍬孔捷生对🍬无价值的狂热带来的🍬死亡的反思与对上山下乡的✔️否定。而同时以🍬韩少功,阿城为代表的✔️文化寻根者在乡土、民间,未受浸染的🍬原始文化中对民族根性的探索。

🌸4.第四阶段,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李锐《黑白》,大量知青🍬纪实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