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s现代派小说/86—88先锋小说 马原 余华/新写实主义 刘震云 池莉

80s现代派小说/86—88先锋小说 马原 余华/新写实主义 刘震云 池莉

43分钟 ·
播放数150
·
评论数2

🍎80中后期小说(现代派小说)85年(尼采,弗洛伊德,)

🌸"现代派"小说(文体实验后的生存感受表达)现代主义强调🍬个体生存的偶然性与🍬人性本体论的怀疑,切合了中国人对🍬灾难的深切记忆。作家在新启蒙文化的背景下,将西方的🍬黑色幽默与🍬新小说作为作家反叛现实的依据,以"非写实"的方法来对抗🍬当代确立的僵化的现实主义文学成规和语言。

1982年的现代派(王蒙)还有🍬人道主义的内核,85年后的现代派则跨越了这一阶段,开始直观面对🍬城市经验,人生的荒诞与虚无。

🍭西方现代派:后现代色彩,表现对现代化追求与现代化规范的绝望(二战)

🍭国内现代派:现代底色,表现对现代化的追求,对🍬东方集权政治的绝望(文革)

🌸代表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写音乐学院人的闹剧生活,荒唐

🌱徐星《无主题变奏》写一个失却人生意义的退学生

🍎先锋小说"的实验(86-88高潮,89停止)

🌸人物和特点

🌱马原、残雪、洪峰、孙甘露、苏童、余华、格非

🌱将小说由"文化文本"和"审美文本",转向🍬"技术文本""行为文本"

🌸背景:

🍒1、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交叉、错综复杂地在短时间内涌入中国文坛

🍒2、文学的方向分裂:大众化的一脉和知识的一脉渐行渐远

🍒3、上海文学产业争夺文化市场,主动鼓励求新求变

🌸总体特点:

🍇1、博尔赫斯与法国新小说罗伯格里耶的影响

🍇2、自觉的文体实验,放弃反映现实和追求意义,只关心叙事技巧

🍇3、结构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扁平化,缺少性格深度

🍇4、关注性、欲望、死亡、暴力等主题

🍎马原:"形式主义者"的叙事革命。

🌸1984《拉萨河女神》,1985《冈底斯的诱惑》

🐦"元小说":叙述者与叙述对象三位一体,取消小说的内外与真假之分。作者有意🍬暴露出"叙述"这一行为来揭示🍬小说虚构的本质,力求🍬瓦解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而达到真假难分的效果。“我就是那个写小说的汉人”

🌸《虚构》:"我"在西藏麻风病村的经历,始终强调🍬"我"是"写小说"的(虚构者),"生怕你们中间一些人认起真",由零碎的材料虚构出故事。确信🍬"真实"只是一种叙述的效果,唯一的真实是🍬叙述的真实,真实的世界也只能通过叙述与虚构去把握。(我在讲故事是真的,我思故我在,技术至上)

🌸《冈底斯的诱惑》:事件没有确定的时间地点,经常省略,片段化,无线索。不停的转换人称。在叙述老作家时使用第一人称直叙,在叙述穷布时使用第二人称转述,在叙述姚亮、陆高看天葬的经历和顿月、顿珠兄弟的故事时,又采用正面叙述方法。

🍎余华/余华的转型

🌸早期作品

《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古典爱情》《鲜血梅花》《世事如烟》等,以🍬冷漠的风格,表现阴谋、死亡、暴力及世界的混乱与悖理,与🍬现实常识的敌对关系(反常识,随时随地出现的暴力与死亡)

🌱《现实一种》:无情且无意义的暴力席卷一切,暴力没有原因,没有理由,突然降临,并带给读者以快感。巴赫金“狂欢化”

🌱《在细雨中呼喊》:🍬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

🌱《兄弟》李广头→性狂欢

神秘的快感:刑罚专家让陌生人知道:他是怎样对一九五八年一月九日进行🍬车裂的,他将一九五八年一月九日撕得像冬天的🍬雪片一样纷纷扬扬。对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一日,他施予🍬宫刑,他割下了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一日的两只沉甸甸的睾丸……而一九六○年八月七日同样在劫难逃,他用一把锈迹斑斑的🍬钢锯,锯断了一九六○年八月七日的腰……他在地上挖出一个大坑,将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日埋入土中,只露出脑袋,由于泥土的压迫,血液在体内蜂拥而上。然后刑罚专家敲破脑袋,🍬一根血柱顷刻出现。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日的🍬喷泉辉煌无比。

🌸此后有中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

🌱"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主要表现生活的苦难,体现出一种🍬从启蒙知识分子到🍬民间的价值态度的转移。

🌱"八十年代,我在写作那些先锋派的作品时,我是一个🍬暴君式的叙述者……到了90年……我发现笔下的人物开始反抗我叙述的压迫了,他们强烈地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屈服了。"

🌱《活着》:我在阳光下听老人的人生故事,回顾他四十年的人生经历,引述🍬福贵的7位亲人先后相继离他而去,而他依然顽强地活着。

🍇1、小人物的多灾多难的重复,从死亡的狂欢转向🍬生命力的狂欢

🍇2、平民化的叙述方式与🍬先锋派的思维(藏污纳垢与崇高的幽默感)

(黑色幽默,漠视死亡)毙掉龙二后,我往家里走去时脖子上一阵阵冒冷气,我是越想越险,要不是当初我爹和我是两个败家子,没准被毙掉的就是我了。我摸摸自己的脸,又摸摸自己的胳膊,都好好的,我想想自己是该死却没死,我从战场上捡了一条命回来,到了家龙二又成了我的替死鬼,我家的祖坟埋对了地方,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

⭐️新写实主义

🌸一、 第三代诗的小说版

89年🍬《钟山》杂志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

🌱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

🌱池莉的《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不谈爱情》

🌱方方的《风景》、《桃花灿烂》

🌱刘恒《苍河白日梦》《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

🌸二 特点:

🍇1、反对现实主义的典型化以及表现历史本质的目标,关注的是🍬平庸、琐屑的世俗生活,个人的孤独、欲望与压抑。小事与生活

🍇2、反对🍬干预介入现实,以零度叙述的方式进行叙事

🍇3、🍬反英雄形象,人的自我意识压制到最低,使生活呈现出🍬物性化力量

🍇4、向着谐剧甚至🍬喜剧的形态转换,表现解构、消解神圣的反讽特征

🌱刘震云《一地鸡毛》:小林小李因为买豆腐和忘记放进冰箱的事情吵架;因为托人调动工作的事情没下文而着急;因为乡下亲戚来城里住而不满;因为孩子不能进好幼儿园而担心;保姆辞职,家里混乱;帮同学卖鸭子,赚了钱而高兴……晚上,小林梦见自己盖着一堆鸡毛,垫着人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如日。

⭐️《活着》

第一特点是✅多厄运,少恶人。一个家庭经历了内战、“土改”“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和包产到户各个历史阶段,这一家人受的苦难,大概比任何一本小说都还要多。但是作家并不特别强调这些苦难的社会背景,也没有突出的坏人恶行,多荒诞,少议论;多细节,少分析;多流泪,少问责。所以苦难等同于厄运,好像充满偶然性。世事难料,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苦难就和社会、政治、历史的背景拉开了距离。

第二,《活着》的特点是✅赞美德,无英雄。像家珍、有庆、凤霞,甚至苦根,福贵身边的家人、穷人,全都道德完美,善良无瑕,厄运不断,仍然心灵美。大量动人细节、语言尺寸的把握,叙事节奏一气呵成。他们道德高尚,但是身份平凡,命如野草,他们不想,也做不了英雄。

说到底,余华的《活着》最受欢迎的关键两点,就是✅“很苦很善良”。✔️“很苦”,是记忆积累,又是宣泄需求,是畅销保证,也是社会安全阀门。✔️“很善良”,是道德信念,又是书写策略,是政治正确,也是中国的宗教。至少在80年代以后的文学中(甚至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苦难”是个取之不尽的故事源泉,“善良”是作家、读者和体制“用之不竭”的道德共享空间。对苦难的共鸣,使国人几乎忘却了主角地主儿子的身份。对美德的期盼,使得小说里的心灵美形象,好像也不虚假。虽然没有谁家里会真的有那么多亲人连续遭厄运,但是谁的家里在这几十年风雨中,都可能会经受各种各样的灾祸病难,谁都需要咬咬牙,抓住亲人的手活着。

模拟农民的角度看国史,虽然有无数灾祸、很多危难,但是家人没有背叛,道德没有崩溃,凡是人民自觉而且持久喜欢的作品,总有其正能量。

从✅艺术上来讲,《活着》是对很多其他小说的成功缩写。“成功”是令人羡慕的,“缩写”又总是令人不满,之后余华也想过更复杂地描写厄运和美德。在长篇《兄弟》里,兄长坚持美德善良,弟弟展现物欲人性,不过细节和语言都不如《活着》这么清洁节制。《第七天》则有点困惑于网络比小说更现实,新闻比文学更荒诞。

余华是一个专业小说家,有比较超然冷静的相对主义视野,又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政治甚至经济兴趣。期待他还会写出令人吃惊的小说进一步分析厄运与美德的历史关系,在艺术上超过他的《活着》。

展开Show Notes
栖空源
栖空源
2023.11.06
如果答题的话,自圆其说就可以—先锋派也可以答这两部,新写实主义,新历史主义都可以,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归类。那其实呢它很像现实主义但是我们80年代没有这种说法。
第七炉香
第七炉香
2023.11.06
您提到余华小说从早期的先锋小说开始转型,主要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开始,转型期间是以平民化的视角与先锋派的思维创作,那这两部作品是否可以被归于先锋文学?如果不行,那么这两本又被归于什么类别呢?(非专业,只是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