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1 王兴对谈袁长庚:了解死亡,是为了有意义地过完这一生涟漪效应

Vol.31 王兴对谈袁长庚:了解死亡,是为了有意义地过完这一生

108分钟 ·
播放数7124
·
评论数108

过去三年,医学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显得格外突出。
人终究要面临生老病死,是否有一种预防措施,能让我们学会更好地面对自己或亲人的疾病,甚至是死亡呢?孔子有句话“未知生,焉知死”,那么今天我们请来两位嘉宾,聊聊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老病死”。

文字稿已上线

王兴对谈袁长庚:了解死亡,是为了有意义地过完这一生|涟漪效应

【本期嘉宾】

王兴
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先后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博士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已出版作品有《病人家属,请来一下》《怪医笔记》《癌症病人怎么吃》《胸腺外科学》(英文版)等。
袁长庚
人类学者,云南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201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译有《城市里的陌生人》《大房子,小天堂》(即将出版)等。

【本期主播】

吴筱慧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收听指南】

02:30 医生眼中的死亡,人类学家眼中的死亡
08:39 理解死亡会让我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吗?
23:30 我们人类的生命很多时候是由荒诞性构成的
28:31 人的感性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
37:12 为什么中国是医患矛盾高发的国家
43:23 更安全的人生策略是什么?
45:55 年轻人谈论死亡是否为时过早
55:18 走向医学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理解自己的过程
57:23 大家一起表演一场葬礼
01:01:45 为什么说死亡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01:06:20 怎么样才算是完成了哀悼这件事
01:11:41 50 后和 60 后走向衰老甚至是走向死亡,会非常孤独
01:16:32 如何做好临终关怀这件事?
01:22:20 四种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
01:26:48 医生与人类学者的互相答疑环节
01:38:47 听友提问环节

【本期书单】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王兴
《最好的告别》阿图·葛文德
《乡土中国》费孝通
《疫苗的故事》保罗·奥菲特
《打开一颗心》斯蒂芬·韦斯塔比
《说吧,记忆》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本期配乐】

Keegan DeWitt - Nothing Shows
José González - Stay Alive

【福利环节】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播客节目下方留言,我们将在节目发出后的 10 天内选出三位听众,每个人随机赠送一本由王兴老师亲笔签名的作品,它们分别是《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医生你在想什么?》以及他的新书《癌症病人怎么吃?》

展开Show Notes
浩_a2QA
浩_a2QA
2023.10.02
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收获非常多!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在病人临终前其本人或者是家人会放弃治疗,难道还有最后的一线希望不应该拼尽全力救治吗?在了解过安宁疗护、尊严死、临终关怀和医学人类学之后,我再一次认识了死亡。死亡不仅仅是生物上个体的消失或者是医学干预中数据的归零,而是人们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一种社会意义上的联系。确实正如两位老师所说的一样,在我国做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的硬件条件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精神和文化的建设。之前有看过一个电视剧《三悦有了新工作》,我其实很高兴我国影视剧作品中已经在尝试将临终关怀展现在大众面前,真心希望有关死亡、生命和临终关怀的教育能够更为普及!
同时我非常赞同袁老师提出的应该对医护群体进行关注。经过王兴医生的讲述,可以看到在医疗方面属于权威的医护人员也和普通人一样在面对和处理着对死亡问题,他们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冰冷”。所以我也希望社会在关注病患的同时,也能更多的关注到医护群体,给予他们人文的关怀!
最后,我也有一个疑问:病患在临终前选择离开医院回到故乡,除了因为医院对于死者处理的规定和要求,是什么样的文化原因导致的这种现象?怎么从人类学的视角进行解释?
喵筱筱
:
感谢评论,恭喜被选为幸运听众。请在节目公告栏处,扫码进入“涟漪效应”听友群。在群内添加“涟漪效应小助手”,备注「死亡教育」,留下您的电话与地址,我们将寄出由王兴医生亲笔签名的赠书一本*\(^o^)/*
狲狲
狲狲
2023.10.01
这集太棒了!就是可能没有太涉及宗教对于理解死亡的影响。基督教中的审判、佛教中的轮回都影响了全球许多人对死亡的理解。我爸的叔叔在江西农村,他应该是信基督教的,在世的时候门口贴着“以马内利”家里也有不少基督教的物品。结果去世的时候家人给按照村里偏佛道教传统办的白事,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也想笑场lol
披着羊皮的狼:我家附近有个反着来的。是有个去世的老人生前信佛教的,她儿媳妇信基督教。她去世后家里是按照基督教传统给她办了丧事。因为基督教办丧事比较便宜,按照佛教习俗要花很多很多钱😂
喵筱筱
:
描述太有画面感了,也谢谢你的喜欢❤️
5条回复
最近妈妈生病住院非常严重,也让我虽然理智上接受了死亡,但还是体验上异常痛苦。好几天的噩梦和莫名其妙的感冒也让我意识上想逃避,但身体很诚实地体验着巨大的痛苦。越发觉得,人生无常,死亡迟早要来,真的要珍惜已经拥有的人和事。
喵筱筱
:
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是通过跟医学对话去理解生命,理解我们肉身的脆弱性,珍惜此时此刻,保持跟世界的联系,希望你好好的( •̆ ᵕ •̆ )◞♡
oress:很能理解你说的,去年的我也肉身经历着这一切,之所以说是肉身经历,因为那个时候我的精神状态十分混乱,前面的几十年一直过得很顺遂,从未处理过这样的事情,也总是抱着侥幸的心态过活,直到真的发生了,我才被狠狠地冲撞。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那一年自己真的成长了很多,也慢慢在思考、在改变。希望你和你的的妈妈能够顺利!
6条回复
東河東河
東河東河
2023.10.06
内容很赞,音质能否提升一下
喵筱筱
:
本期播客我们也整理了文字稿,可以戳链接阅读哦: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707712
蓝朵
蓝朵
2023.10.03
袁老师说的太好了,就是听不太清楚😂
喵筱筱
:
本期播客我们也整理了文字稿,可以戳链接阅读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707712
HD803810w
HD803810w
2023.10.02
在临床中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坏消息的告知对象,从我有限的观察来看,好像只要有家属陪伴的都倾向于先告知家属而不是患者,尤其是患者年龄偏大时。很困惑这里面的知情权和伦理问题。
患病还被家人和医生蒙在鼓里,成为对自己病情唯一不知情的人,这真的是患者想要的吗?家属在多大程度上能代管生死相关的抉择?怎么把握隐瞒的尺度以及从中得到的患者和其他人的真实获益呢?
喵筱筱
:
感谢评论,恭喜被选为幸运听众。请在节目公告栏处,扫码进入“涟漪效应”听友群。在群内添加“涟漪效应小助手”,备注「死亡教育」,留下您的电话与地址,我们将寄出由王兴医生亲笔签名的赠书一本\\\٩( 'ω' )و ///
南霸天舅舅邻居家的小跟班:王兴老师的书中有谈过这个问题,你可以去了解下
3条回复
喵呜米苏
喵呜米苏
2023.9.28
这一篇太好了
喵筱筱
:
谢谢❤️
必须挥手向这个世间道别的日子来临时,我是否能像泰戈尔《最后之歌》诗中歌咏的那般了无遗憾——“如今我的头陀袋中空无一物,该给的,我全都给了”?若真能如此,则我们会像罗马诗人犹维那里斯(Decinus Iunius Iuvenalis,50—130)所吟咏的,拥有一颗“将人生终结当作是大自然赏赐”的心,平静而无惧地渡过生死之河。
但愿我们能向哲学家布伯看齐,做一个不忘记开创自我,继续充实生活,无论身处任何惊涛骇浪,也能平静度过的老人。终其一生不断地学习,以期将人生终结当作是大自然的赏赐,而平静地接受它。——《人生四季之美》日野原重明著P12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68279/
喵筱筱
:
真美啊
Veeeeera
Veeeeera
2023.12.16
收获很多~感谢
喵筱筱
:
也谢谢你的收听😊
Eva_Ymb0
Eva_Ymb0
2023.11.10
很震撼的一期,之前都觉得死的突然一点,自己和家人都不受苦,但没有意识到所谓的告别,没来得及告别对家人也许是永远的遗憾。
喵筱筱
:
谢谢收听,这里还有节目的文稿: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707712
Yyisnotreal
Yyisnotreal
2023.10.07
17:22 我在殡仪馆真的笑场了。。。
喵筱筱
:
哈哈,希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退场方式
Rheach
Rheach
2023.10.01
袁老师俺来啦
喵筱筱
:
欢迎👏🏻
HD307699x
HD307699x
2023.10.01
收获非常多的一期节目,特别是最后王老师提到的人类如何面对飞速发展的新的技术手段的问题,以及袁老师提出的自杀的行为其实是对自己生命最后的珍惜。
喵筱筱
:
两位老师的观点真的都让人非常受触动,听的时候仿佛心被照耀了
Yellowilis
Yellowilis
2023.9.28
1:37:39 我听着要哭了,,
喵筱筱
:
照护让人的生命变得周全,我听到也很感动
HD92021p
HD92021p
2023.12.21
越长大越觉得成年人更多的关注在自身,在孩子,却容易忽略父母。父母的衰老其实是他们慢慢变回孩子,最终回到开始的过程,我们需要学会怎么迎接生命,也应该学会怎么送走生命。
Phoebebb
Phoebebb
2023.11.11
12:57 好想哭,我真的是这样想的
Sherry_Being
Sherry_Being
2023.10.22
1:04:31 调动生命力的是某种精神和状态——真的对此有体会~
蓝朵
蓝朵
2023.10.03
很感谢王兴老师和袁老师的分享,前段时间父亲走了,我从老家回到工作生活的城市,继续生活。但最后临别的画面(在医院)会在某个瞬间猝不及防冒出来,整个人就会陷入悲伤。那会刚刚知道父亲被诊断为肺癌晚期,我和妈妈都慌了。死亡教育,应该早早地出现在生活中,让更少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会那么猝不及防。
喵筱筱
喵筱筱
2023.9.26
欢迎大家在本期节目下方留言,我们将在节目发出后的 10 天内选出三位听众,每个人随机赠送一本由王兴老师亲笔签名的作品,它们分别是《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医生你在想什么?》以及他的新书《癌症病人怎么吃?》
刘芳_iinM
刘芳_iinM
2023.9.28
有些人第一次面对死亡,就能很从容的释放自己的感情;有些人需要反复的经历或练习,才能学会如何在死亡面前释放自己的感情。很感谢王老师和袁老师对死亡这一人生课题的解答,让一直懵懂的我有了些许开悟。
喵筱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