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43当总监们加入最拥挤的“离职博主”赛道
“30岁的时候,是我一生最苍老的时刻。” “我今年36岁了,出来创业觉得我好年轻,人家叫我年轻人啊。” 这一期是我们涟漪时刻的更新。最初的最初,我们想聊一聊大厂裸辞后的自由职业者,却在采访过程中惊讶发现,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定义自己为“一人公司”。 不同于美国社会学家卡丽·莱恩在《一人公司》中给出的一层定义,“裁员、失业、破产无可避免,高科技从业者发明了一种叫’一人公司’的理念以自洽。”他们这样看待“一人公司”——职场人离开“轨道”奔向“旷野”之后,选择的“第三条路”,即自我修建轨道,完全剥离组织实现个体职业发展的规划与运行。 它区别于表面意义上的公司注册,也不同于“零工经济”。它是以标准化、公司化的模式经营个体业务,逐渐建构起周围人对个体的品牌化认知。从业者坚信,在新个体经济时代,释放个人商业价值,会成为未来更多人主动做出的职业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在《人的自我寻求》中写到,“当一个人确定自己方向的习惯方式受到了威胁,而且当一个人周围没有其他人时,那他就会被掷回到内部资源的内在力量中,而这正是现代人已经忽略加以发展的东西。” 本期播客,我们将与两位裸辞一年多的“失业者”聊聊奔向旷野后,徒手修建轨道的经历与心境。生死至暗时刻,与个人意义感的亡失,反而牵引他们走向一条隐秘而神奇的探寻内在力量的道路。 本期参与 |嘉宾| 朱静蔚,15年+出版人,现为文化企业创始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客座教师,徐汇区首届“自由职业者成长营”分享嘉宾 严柳晴,澎湃·镜相非虚构作者,前娱乐大厂市场调研总监,现独立运营“一人公司” |主播|文案|制作| 笛子,涟漪效应特约主播,前媒体与公关从业者 收听指南 05:32 裸辞,在直面生死问题的时刻 09:56 做了十年商业分析师后,开始迷茫写报告的意义 11:57 “一人公司”和几十年前的木工“个体户”有何不同 16:45 是副业,是自由职业者?还是“一人公司”? 20:19 十年后再创业,不再有玻璃心 25:09 替大家出来看看,不小心活成了周围人的生活观察样本 31:35 裸辞一年,打开了三次猎聘 34:29 当被动生存变成主动生存 40:37 人才,有时像迷宫里的蚂蚁 48:31 在徐汇区自由职业者训练营的日子 49:18 找心流的感觉,而不只是商业交付 55:34 能评判你的只有你自己,和...你的客户 1:00:51 自由职业者和一人公司,未来会否成为更普遍的就业形态 1:08:25 想办法从身边赚到第一桶金 本期配乐 A Million Dreams(无数梦想)-The Piano Guys/BenjPasek/Justin Paul
- Vol.42 “灾难疲惫”的我们:台风过境后,人类成长了吗?
本期节目,我们从史上最强台风“摩羯”聊起,聊一聊台风过境教会我们的那些事,聊一聊我们对救灾、灾后重建等问题的思考。 回顾这个多灾多难的夏天,从6月初进入汛期开始,不到两个月,我们就经历了20场编号洪水(其中,广东梅州水灾颇受关注),入秋以来,台风的威力也在各方面突破历史极值。在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之下,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与极端天气相伴而来的气象灾难,将越来越常态化。 一边,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另一边,我们的力量似乎越来越疲软,注意力缺口、物资缺口等问题逐渐显现。大家似乎开始感到麻木、无力和疲惫,或是在扑面而来的灾害报道面前别过头去。甚至,有公益机构表示,今年洪灾期间他们的募款金额只有三位数。 灾难不是被战胜的,而是被反思的。在灾害常态化的今天,我们是不是陷入了一种“救灾疲惫”的状态?人类真的做到“在灾难中成长”了吗?本期节目,我们想探讨,面对这一次集体性的时代性的危机,一个普通人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文字详情: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28042 【本期嘉宾】 郝南 公益组织卓明信援创始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救援服务分会副主任 刘浩南 澎湃新闻·温度计工作室记者 【本期主播】 林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0:06:58 越南正在经历的灾难,与21年河南暴雨类似 00:14:22 直击现场:暴雨中的“一分钟”可以改变什么? 00:18:39 我们深陷“救灾疲惫”?可能是伪概念 00:27:42 爱心救援反成添堵?你以为灾区需要的东西,其实根本不需要 00:28:22 认知误区:我们还在用响应地震的救灾模式去面对水灾? 00:30:19 洪灾救援最大难点:每个地区、每个时段,受灾情况都不一样 00:33:04 何以打破资源错配?信息!信息!信息! 00:35:54 同村不同命:大众舆论对救灾进度的直接影响 00:40:46 中国目前职业从事救灾的公益人,可能还不到100个 00:42:00 “想象”的怪圈:我们对具体灾害场景的认知是虚假的 00:45:27 信息援助如此重要,从业者居然没有工资? 00:58:44 切尔诺贝利周遭妇女至今仍深陷偏见,灾难后遗症远比我们想象的漫长 01:02:42 “灾害经济”?文昌在2014年威马逊台风之后,发展出了远超之前体量的经济体 【本期音乐】 街仔路雨落袂停——郑宜农
- Vol.41告别夏天:等一个自然而然的晴天,一起聊聊昨天
这一期是我们久违的涟漪时刻的更新。这个夏天,我们在澎湃新闻十周年生活节现场放置了一个“播客盒子”,同时把播客设备搬到了这个盒子里,邀请大家当五分钟主播,留下自己的夏日心声。 我们在“盒子”里设置了两个话题,分别是“十年寄语”和“你的夏天还好吗?”—— 1、十年寄语: 十年前的你是什么样? 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些什么? 又想对十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 2、“你的夏天还好吗?”: 日语里“夏天结束了”其实和“今晚月色真美”一样,是有隐晦暗示的。河岸的风带来凉意,爱慕的心绪不了了之,青春潦草收场。就像睡了漫长的午觉醒来。来不及跟夏天挥手告别的仓促人生,眨眼间就落入了平庸之海。 怎样的时刻你觉得“夏天结束了”? 夏天是一个记忆纷飞的季节,每一年的夏天我们仿佛都会拥有一段特别的记忆。本期「涟漪时刻」让我们一起走进“盒子”,和听友们的一起聊聊我们的十年和那些过去的夏天。 *由于本次音频采集是在户外空间,在音质上有些缺憾,还请各位听众朋友们多多包涵(。ì _ í。) 收听指南 00:02:23 成年的标志是丧失过夏天的权利 00:03:15 记忆中的summer camp:十年前的夏天 00:13:10十年之后,“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 00:15:14 听友来信:我们的十年 00:28:24 在游泳中体悟,金爱烂式“夏日溺水感” 00:31:05 夏天=潮湿+西瓜+竹床+奶奶 00:32:15 台风天,我在名古屋慌张失措 00:38:51 音乐节是成年人的夏令营 00:41:07 听友来信:你的夏天还好吗? 本期配乐 Lana Del Rey / Barrie-James - 《Summer Wine》 伍佰&China Blue - 《树风》 福利时间 如果大家有对10年前的自己或10年后的自己想说的话,以及对夏天的一些感受,欢迎留言在评论区跟我们继续讨论。我们将抽取3位幸运的听众送上我们播客的贴纸周边。
- Vol.40何雨珈×亚历:逃离母语,在东亚gap,他写的中文好有意思
2014年,意大利青年亚历被派到南京报道第二届青奥会,他在奥运村散步,跟志愿者闲聊,那时的他有这样一种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找幸福。大家可以互相理解,分享经验,彼此成长。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渴望和世界连接的社会,也看到了所有人会走到一起的未来。2016年,亚历再次来到中国留学,他学电影,当群演,拍广告,从零开始学习中文,并用中文记录自己在这片土地生活六年的经历。 六年间,亚历在豆瓣上写日记,在大城小镇与不同阶层的人对话,在每一次微小的相遇中见证中国的广阔:在北京,和宿管阿姨学习怎么切菜;在广州拍广告,开工前喝早茶,杀青时喝断片;在上海,把客厅当成写作沙龙,创造一个临时的家;在四川农村,把白酒当成暖气,跨越寒冬和方言的隔阂。 亚历用冷静又不乏幽默的文字,记录自己在中国的观察和日常,书写近年的个体遭遇和时代变化,也写下无论全世界青年人共同面对的时代情绪和现实困境:在失序且孤独的时代,勇于拥抱生活的不确定,保持流动,渴望自由,跨过隔阂,与人连接。 而今,他的第一本用中文写作的图书《我用中文做了场梦》出版了。我们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亚历眼中过去六年的中国,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六年记忆。 本期我们邀请了亚历以及亚历的朋友、我们都非常喜欢的译者何雨珈,一起聊聊他们的生活哲学、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以及他们保持流动的方式。 文字稿已上线 何雨珈×亚历:逃离母语,在东亚gap,他写的中文好有意思 本期参与 I嘉宾I 亚历(Alessandro Ceschi),游牧写作者,从零开始学中文,新作《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何雨珈,自由译者,撰稿人。代表译作《君幸食》《鱼翅与花椒》等。 I主播I文案I制作I 吴筱慧,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涟漪效应》主播 I本期剪辑I 吴争 收听指南 7:20 第一次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感觉? 11:42 2008年奥运会:世界在向你迎面扑来 17:15 描绘心中世界的样子 22:18 个性的世界永远是好的 24:10 这本书为什么叫《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28:01 亚历:中文的特别之处是我通过这门语言创造的连接 32:00 何雨珈:翻译《鱼翅与花椒》时,脑子里全都是四川话 36:50 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在母语里不敢去说的事情 46:20 所有的语言都需要外来者对它进行活化 50:55 有时候把生活当作一场游戏也是一种放松 51:38 什么是在一个地方留着就好好留着? 57:54 归属感这件事没有人能说了算 1:05:48 每个东亚的孩子都会特别羡慕曾经 gap 过的人 1:17:45 最理想的状态是流动——有的选永远是好的 1:20:20 何雨珈:我建立的附近也是我努力吹出来的泡泡 1:27:40 亚历:继续流动,我就不会被困在任何一个环境中 1:40:20 分享消除隔阂,与人连接的方式 本期配乐 Earth, Wind & Fire - September 群星 - 北京欢迎你 福利时间 欢迎听众朋友们在本期评论区下方留言,一起聊聊你们“消除隔阂,与人连接”的方式,我们将选出三位听众,送出节目中提到的这本《我用中文做了场梦》,期待大家的参加。
- Vol.39 “我是学哲学的,你不要骗我”
在“文科无用论”越来越猖獗的今天,我们想聊一聊学哲学到底能改变一个普通人的什么? 六月毕业季,在复旦大学哲学系的优秀校友致辞环节中,澎湃新闻主笔沈彬的一句幽默的“我是学哲学的,你不要骗我”让人会心一笑。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哲学系毕业典礼上, 澎湃新闻上海书评的编辑黄晓峰讲述了哲学研究中“做减法”的心态如何启发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在离开哲学学院之后,两位工作多年的老学长给新一届哲学系毕业生们分享了一个普通人的“后哲学时代”。 本期节目,我们和两位哲学系毕业的老学长,聊了聊“哲学胎记”将如何给生活带来潜在、持久的影响,以及从 80 年代哲学热至今,哲学和时代氛围之间那些互相映照又充满张力的关系。哲学不能烤面包,那么学哲学是某种特权吗?面对平凡而具体的工作、生活时, 哲学又如何让我们从形而下的苟且中突围?当“冷亲密”、“倦怠社会”、“毫无意义的工作”等等理论在诊断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又如何理解生活与知识的关系? 【本期主播】 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本期嘉宾】 黄晓峰 澎湃新闻·上海书评 编辑,著有《见鬼》,公众号“天下无鬼” 沈彬 澎湃新闻主笔 【收听指南】 10:40 学哲学专业可以出于纯粹的兴趣和热爱吗? 13:08 八十年代的哲学热更像是现在的追星 21:04 “孔子伟大还是牛顿伟大?” 27:51 哲学专业vs就业:哲学能不能烤面包? 29:43 在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修文县,感受被哲学的灵光照亮的时刻 34:40 在日常交际中,哲学可能不及一句谚语有用 38:44 去做决定,而不是判断 44:07 无法成为哲学家,也不要成为贩卖哲学小饰品的人 49:42 在工厂里读一本海德格尔又能怎么呢? 51:50 “人无癖好不可交” 56:25 斯多葛学派的启示:收回评价自我的权利 1:02:51 “接受命运”、“动态的平静”:送给学哲学的年轻人的寄语 【本期书单】 《见鬼》黄晓峰 《孔子家语》王肃编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存在与虚无》萨特 《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卡尔·马克思 《联共部党史简明教程》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 《在群中》韩炳哲 纪录片《解释鸿沟》 【提到的哲学家与学派】 斯多葛学派 西塞罗 哈贝马斯 阿多诺 卢卡奇 马克思 维特根斯坦 马尔库塞 韩炳哲 陈嘉映 【本期配乐】 不再犹豫——beyond 【视觉设计】 王煜
- Vol.38 被剩下的孩子:注定的“工二代”,也有做梦的权利
这个春天,备受关注的邯郸未成年人杀人案,使得大众的视线又一次聚焦到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以及县乡儿童的心理健康、素养教育等议题上。作为在我国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儿童群体,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代价的承受者, 他们是“被剩下的孩子”,既是脆弱的易受害群体,同时在不当的教育之下也可能发展成为施害者。 另一边,南方周末的一篇“10万+”特稿《最佳辩手来自无名县中》引发了我们对“被剩下的孩子”的另一重想象。今年春天,几个发型独特、乡音浓重的05后县中孩子,闯入了一场原本属于名牌中学和国际学校的游戏——国际华语辩论赛。在广大B站网友的见证之下,他们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县中塌陷”的讨论遍野之时,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所希望唤醒的东西——思辨、批判、提问等等,在一群“被剩下的学生”身上,才终于散发出点点微光? 这两则新闻照见的是同一群体的不同侧面,“留守儿童”、“被剩下的孩子”,重重标签背后,真正的结构性问题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乡村教育还可以做些什么?能不能帮助这些孩子找到一条独属于他们的道路,而不是让他们卷入一场他们从一开始就远远落在起跑线之后的赛道? 文字节选详见: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21338 【本期嘉宾】 潘江雪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上海市政协委员。 董世华 教育学博士,贵州省铜仁学院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 刘昱秀 澎湃人物记者,长期关注乡村教育议题。 【本期主播】 林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0:06:43 改开40年,被剩下的两代人,如何重建爱与陪伴? 00:13:15 抑郁与网瘾:乡村教育更隐性的匮乏是什么? 00:21:47 被污名化的“留守儿童”,怎样自信? 00:30:06 素养的习得,需要无数的“高光体验”和情感冲击 00:32:10 藏区劝学校长:“要带着酒和肉到牧民家把自己喝醉” 00:33:59 孩子离家出走:“想去城里找在外打工的父母” 00:38:30 “不公平”的假期:逛博物馆 vs 帮家里收玉米 00:44:28 注定的“工二代”:磨刀不误砍柴工,做梦醒来再打工? 00:49:08 “如果孩子宁愿去城里要饭也不回来,那才麻烦了” 00:51:45 对素养教育最大的误解:“既然考不上大学,那就心理健全就好” 00:56:14 我们的命运都有边界,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幸福 00:58:51 她生活的村里有脏话、土话,就是没有“黑话” 01:00:38 填鸭式教育不再有效,创造力是“不断犯错” 00:46:47 对乡村真正的赋权:他们看过世界,但依旧愿意回来 01:05:47 作为“城乡剪刀差”的受益者,我们都该对乡村抱有一份亏欠 01:09:20 留守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千千万万的乡村教育从业者 【本期配乐】 《迷失南宁》——Run Run Run乐队 【本期福利】 欢迎在小宇宙单集评论区留下你对乡村儿童和乡村教育的看法和故事,我们将在评论区抽取3位听众送上图书盲盒一份。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寄宿小朋友带领记者参观他们的宿舍。(澎湃新闻记者林柳逸 摄)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的男孩们主动邀请记者为他们照相。(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的女孩们。(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脚踩凉鞋的孩子们正在打篮球。(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云南澜沧县的一所小学,孩子们正在午睡。(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 Vol.37 扶霞对话田螺:普及中餐,人人有责
1994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扶霞在30年前来到四川大学交流学习,从此爱上四川美食并在四川烹专花了3个月学习专业厨艺。2018年,她的半传记作品《鱼翅与花椒》让很多中国读者认识了这位英国美食作家。 扶霞对中国菜的热情从未减退,“中国菜到底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吃中国菜?如何欣赏中国菜?” 她将这些问题视作“人生使命”。 今年,扶霞带着这本浓缩了她三十年来研究的新作《君幸食》再次回到中国。 《君幸食》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这个名字又有何来历?这一次扶霞将如何描写中餐?本期我们邀请了这本《君幸食》的作者扶霞以及播客「厨此以外」的主播、同为美食作家的陈宇慧(田螺姑娘),围绕“中餐”这一世界上最复杂的美食,一起展开对话。 文字稿已上线 来自扶霞的“宴请”:中餐何以打动全世界? 本期参与 I嘉宾I 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美食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中国烹饪及中国饮食文化三十年,著有《鱼翅与花椒》《寻味东西》《君幸食》等多部作品。 陈宇慧(田螺姑娘),美食作家,播客「厨此以外」主播。 I主播I文案I制作I 吴筱慧,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涟漪效应》主播 I本期剪辑I 方益 收听指南 2:25 书名“君幸食”从哪里来? 5:01 扶霞离开中国后,最想念的味道竟然是… 7:58 什么塑造了我们的中国胃? 11:05 外国人知道自己吃的是“假中餐”吗? 18:20 当我们谈论刀工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21:10 中国的菜刀特别在哪 23:55 中国菜:切得越小越神秘 26:36 宫保鸡丁原来要这么做才正宗! 29:01 扶霞:做菜最重要的目的 32:00 年轻人口味越来越重了吗? 35:39 你和中餐大厨只差一点“火候” 38:35 田螺:为什么说宫保鸡丁是最难的小炒之一 41:20 中餐的烹饪的术语有多好玩 44:50 我们担忧中餐“火锅化”的未来 48:08 懂口感才能真的懂美食! 54:18 口感到底是什么? 1:00:10 腌笃鲜什么时候吃最好? 1:05:15 最简单的食补方法 1:07:25 在中餐馆,会点菜有多重要 1:10:15 扶霞&田螺:吃一顿就满足的是什么 1:11:30 大梦一场:最好的宴席是什么样子? 本期配乐 裘德 - 今天吃点什么好 谢安琪 - C餐 福利时间 欢迎听众朋友们在本期评论区下方留言,聊聊你最喜欢的一道中国菜以及为什么,我们将选出三位听众,送出这本《君幸食》,期待大家的参加。 联系我们 小红书@镜相工作室
- Vol.36 杨素秋对谈张秋子:把文学作为方法,它治好了无数人的精神内耗
为什么要读文学? 读文学能带来什么? 当文学照进我们的生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果一旦具备文学的目光,或许也是一种超能力?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的作者,来自陕西科技大学的杨素秋老师以及我们的老朋友,云南师范大学的张秋子老师,请两位一起来聊聊这本《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背后打动我们的是什么,同时以这本书为线索,我们也请作为文学老师的她们,聊了聊我们现在仍需要文学、需要书籍的原因。 文字稿已上线 杨素秋对谈张秋子:把文学作为方法,它治好了无数人的精神内耗|涟漪效应 本期参与 I嘉宾I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作者、苏州大学文学博士、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 张秋子,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文学教师 I主播I文案I制作I 吴筱慧,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涟漪效应》主播 I本期剪辑I 余钰珑,澎湃新闻实习编辑 收听指南 3:00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8:30 选书背后代表着这个人的理想所在 15:30 做一个有个性的、诚实的知识分子 20:30 “你比我从前认识的你还要美” 24:08 诚实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28:53 张秋子:所有人类快感里面最高强度的快感来自我的课堂 31:15 文学治好了无数人的精神内耗 32:30 如果生活足够丰富,我们还需要文学吗? 39:31 琐碎生活中的诗意时刻 44:15 杨素秋: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45:45 关于“孤独感”的精彩辩论 50:15 八块思想的腹肌也不容易 52:42 套话为什么会流行?如何避免说套话? 1:00:45 怎么看待文学的“有用”和“无用”? 1:06:52 文学也在挑选它心仪和渴望的读者 1:16:03 影响你们最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1:23:11 如果你有100万,如何给大众选书? 本期书单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杨素秋 《十三邀》 许知远 《资治通鉴》司马光 《天真的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鼠疫》阿尔贝·加缪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醋栗》安东·契诃夫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汉娜·阿伦特 《渺小一生》柳原汉雅 《我在北京送快递》胡安焉 《我的母亲做保洁》张小满 《城堡》弗朗茨·卡夫卡 《三故事》居斯塔夫•福楼拜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傻瓜吉姆佩尔》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华氏451》 雷·布拉德伯里 《纯粹理性批判》伊曼努尔·康德 本期配乐 The Magnetic Fields - The Book Of Love Vampire Weekend - Oxford Comma 福利时间 欢迎大家在本期评论区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被文学作品影响过的故事,我们将选出三位听众,送出这本《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联系我们 小红书@镜相工作室
- Vol.35 季风吹拂的闽粤:背山、望海、下南洋
随着求神拜佛之风在年轻人中的兴盛,庙堂丰富的泉州开始成为热门景点,福建、广东地区本土的信仰习俗,如游神、“妈祖评理室”等“特产”也一时之间成为小红书的爆款笑话。奇观之下,其实是一个更加神秘、多元的“南方”正在被大众重新挖掘。 近几年,伍佰再度成为一代人的偶像,演唱会一票难求,常年霸占营销号笑点,五条人、九连真人等岭南乐队在《乐队的夏天》中唱响闽粤方言摇滚,也打破了粤语在南方文化中长期的垄断性地位,客家话、闽南话、海丰话等更边缘的语言以一种大众陌生的音调俘获人心;另一边,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林棹的《潮汐图》《流溪》等立足于闽粤的南方写作在各大文学奖中大放异彩,大众口碑与专业褒奖双丰收,与此同时,黄锦树、黎紫书等马来西亚华语作家也在近五年被相继被引进,掀起一股又一股来自大洋彼岸的华人记忆的浪潮…… 这些看似零碎的文化现象,都指向一个异常富饶却长期沉默的文化版图——闽粤文化。鉴于近年来对“南方”概念的重勘,一个在港台文化中心之外的,更为边缘、沉默的“南方”被看见了,其特殊的地理空间、文化的流动和多元性开始受到关注。 本期节目,我们试图聚焦并勾勒出这块流散的文化版图,我们想聊一聊“闽粤”——这片被季风吹拂的土地,聊一聊“闽粤人”,聊一聊大陆最南端海岸线上独有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风貌,及其在“南洋”、在更远的海外的延申,通过聊天还原出这个始终处于离散与流动中的独特的山海空间。 文字节选详见: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51899 【本期嘉宾】 索耳 来自广东湛江的青年小说家。编过杂志,做过媒体,策过展。出版有长篇小说《伐木之夜》、中短篇小说集《非亲非故》。曾获第六届泼先生奖、第三届“《钟山》之星”文学奖。写作项目《番石榴飞艇》入选单向街“水手计划”特别关注单元。 许振华 澎湃新闻国际部记者,长期关注东南亚条线。他生于广东深圳,与来自印尼棉兰、祖籍闽南漳州的祖父母朝夕相处、受其养育。他希望自己一直是人类学学徒、华南的学徒、马来世界学徒。长期关注华人劳工于南洋和中国之间的漂流、移民历程、身份认同等议题。 【本期主播】 林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收听指南】 09:17 闽粤的地域气息:在“标准化中国”之外 17:32 每个福建人家里都有祖宗牌位? 24:24 典型的女性命运?被两地驱逐的人 26:50 “爱情骗子我问你”:父辈闽粤叙事就是“男默女泪” 28:14 问神:命运是可以和神明讨价还价的东西 32:30 当“爱拼才会赢”成为父辈的骗局 39:17 民俗与信仰:观音、妈祖、烧纸钱及其他 42:22 “海滨邹鲁”:科举文化为何在闽粤遗留更甚? 43:45 宗族:是女性地狱,还是伟大的无政府主义实践? 48:30 一段闽粤史,也是族群共融的历史 55:31 为“庸妇的经验”正名:当子辈重写母亲 01:03:00 返乡的人:土地公,不要问飘荡的游子为什么归来 01:08:22 香茅与绿植,腐烂与蒸腾......南方是一种气味 01:10:09 从华南到南洋:华侨,在此岸与彼岸之间 01:18:40 山海文明:1750年起,闽粤人就开始了对东南亚的拓殖 01:22:16 讨海的人:海里没有“前面”和“下面”的概念 【本期配乐】 《玉仔的心》——郑宜农 【本期福利】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闽粤地区文化的看法和故事,我们将在评论区抽取3位听众送上索耳的短篇小说集《非亲非故》一本。
- Vol.34 再见2023:“世界”是我们的限度,也代表我们的可能丨涟漪时刻
此刻,我们即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2023年,自我在生活的缝隙中流动,我们慢慢张开自己,与这个世界握手拥抱。 这是重申联系的一年。我们展出羽翼,再度感知远方的风景;我们重启对话,找回彼此信赖的温度;我们探索内心,校准人生航向的坐标;我们也拥抱变化,在时代洪流中蓄积破土的力量。“世界”是我们的限度,也代表着我们的可能,而重要的永远是联系,是我们主动或被动与万事万物的缠绕。 2023年末,涟漪效应邀请了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他们在这一年“感到与世界重建联系的瞬间”。他们中有高校学者,站在岁末的门槛,开启对自我来路的审视;也有跨界作家,深入自身的内在,为人生找到一个支点;还有一直在路上的旅行者,在自然中放下自己,感受联结的力量。2023年即将过去,希望我们的文字也能让你回想起和世界重建联系的闪光时刻,带着这份新的体悟,我们重新出发。 【本期嘉宾】 袁长庚:云南大学人类学副教授 张怡微:青年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张秋子:青年作家、云南师范大学文学教师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博士、教授 王兴: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医生、作家 胡安焉:快递员、作家 王计兵:外卖员、诗人 丁海笑:旅行作家、摄影师 顾湘:作家、画家 胡卉:澎湃镜相栏目特约撰稿人 【本期主播】 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筱慧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资深编辑 【收听指南】 Part1 沉思的一年:重申与世界的联系 3:20 袁长庚:这个世界加上我,也包含我的局限、脆弱和不堪 7:03 张怡微:通过书写,在茫茫世界中锚定自己的位置 9:08 张秋子:像达洛维夫人一样逛街,感受新鲜流动的人气 14:53 梁永安:在乡村,年轻人其实可以大有所为 32:33 编辑部聊天室:我决定像难民一样生活 Part2 跨界的一年:在自身中寻求“解法” 39:28 王兴:重建信任,重新回到这个真实世界中来吧! 43:00 胡安焉:从快递员到网红作者,我还没做好准备 46:03 王计兵:外卖诗人,在系统里保持感知力 Part3 联结的一年:到自然和野外 56:02 丁海笑:到哈萨克斯坦牧羊,远行让我平静,世界塌缩得越来越小 58:10 顾湘:“我想我也可以是苔藓,我们可以彼此保护” 1:00:40 胡卉:勇敢和热情,如果能保持到80岁就好啦 【本期配乐】 Paths That Cross——Patti Smith 【详细文稿】 再见2023:“世界”是我们的限度,也代表我们的可能丨涟漪时刻
- Vol.33 和《洋盘》作者聊聊:在上海生活必须懂小笼包?
2005年,24岁的年轻厨师沈恺伟怀着“冒险”精神,离开家乡迈阿密来到上海,成为了一名“沪漂”。 那时,他对上海一无所知,对中文也一无所知,他用10年寻访一位手工铁锅匠,花16个月评测52家上海小笼包店,与上海各路角色聊天;他透过食物的镜头去看中国,到兰州学做拉面,去阿勒泰了解驼奶,他几乎去过所有的省份,也用以一种新鲜的写作声音,记录我们正在发生的当下。 一年又一年,他在这里见证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也把自己“沪漂”18年的经历写成了这本《洋盘》。 今天我们请来这位迈阿密作家沈恺伟,以及出生在上海的两位作家顾湘和顾真,一起聊聊上海到底是座怎样的城市?在上海生活又意味着什么? 文字稿已上线 和《洋盘》作者聊聊:在上海生活必须懂小笼包?|涟漪效应 【本期嘉宾】 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 一个“最懂上海小笼包”的外国人,一个曾经计划做世界公民却在上海停留了十八年的人。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一个和中国有着深入连接的人,一个爱上海的人。已出版作品有《洋盘》。 顾湘(微博@顾不厌) 上海人,作家、画家。本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 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硕士。著有随笔集《赵桥村》《好小猫》《东香纪》, 短篇小说集《为不高兴的欢乐》,长篇小说《西天》《安全出口》等。 顾真(微博@雅鸦湖居士) 上海人,编辑、译者。译有《书店日记》《书店四季》《猎书人的假日》《万物变形记》《小夜曲》《长眠不醒》等作品。兼作随笔、评论,文章散见于《澎湃·上海书评》《文汇报》《书城》《外国文艺》等。 【本期主播】 吴筱慧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收听指南】 02:12 “洋盘”是什么意思? 10:05 外国人的泡泡圈相当于中国的会馆 20:26 沈恺伟:我对上海的第一印象是农村 22:58 上海人如何怀念老上海? 25:01 牛油果阿姨的店是她这个人的一种延伸 25:25 上海这座城市从未变过的是什么? 29:00 大家推荐上海有意思的马路 30:30 大家心中的上海味道是什么? 31:38 顾湘:上海有很多爱漂亮的老阿姨,你会被她们的生活劲头感染 34:02 如何挖掘家族往事?历史学家说要两年,而我花了六个月! 38:38 测评上海小笼包以后,上海变成了我的家 42:19 上海人之间的PK:谁更上海 43:00 大家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47:40 带着冲动,去寻找故乡找不到东西! 48:54 顾湘:养猫以后改变了我的人生选择 51:24 沈恺伟:你不可以永远“过一年算一年” 61:44 大家推荐喜欢的上海老字号 63:21 顾真:小笼包吃上去就觉得很亲切,能够唤起我的自己 64:30 导游时间:如果体验一天他们心中的上海生活 【本期书单】 《洋盘》沈恺伟 《赵桥村》顾湘 《江城》何伟 《鱼翅与花椒》扶霞 【本期配乐】 4 Non Blondes - What's Up? Passenger - However It Comes , Wherever It Goes
- Vol.32 十一长假结束想罢工?你可能要学学什么是有效休息!
本期节目是《涟漪效应》的特别节目“涟漪时刻”,不同于以往的硬核话题,这一次我们要聊的主题是“休息”这件事。 结束了漫长的国庆假期,返工的你获得了良好的休息,还是觉得更加疲惫了?你真的理解并学会休息了吗?如果休息是一件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习得的技能,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理解休息这件事,又如何真正地学会休息呢?我们的疲惫感从何而来?i人和e人的休息哲学有何区别?心流、冥想、解离......日常生活中值得做的休息小练习还有哪些?在本期节目中,《涟漪效应》的三位主播和《末日狂花》的主播珂珂聊了聊以上的话题。 【本期嘉宾】 旺仔珂珂糖:播客《末日狂花》《消费圈内人》主播 【本期主播】 林柳逸: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播客《涟漪效应》主播 吴筱慧: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播客《涟漪效应》主播 方益:澎湃新闻镜相栏目实习编辑 【收听指南】 02:30 我们的国庆假期主题:找回童年、逃避世俗、感染幸福...... 10:44 多巴胺的秘密 11:44“假期综合症”:我在假期最后一天复习坐地铁 13:17 近期,i人和e人获得的最好的休息分别是怎样的? 18:29 休息就是休息,还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吗? 24:57 冥想:让呼吸成为意识之锚 30:24 疲惫从何而来?光是杂念就能消耗大脑60%的能量 34:25 i人会在一场完美社交进行到3/4时突然没电 37:17 对当代年轻人而言,无聊是一件危险的事吗? 40:46 学会休息:现在对某件事说不,以后才可以对其他事说是 47:44 神圣时间?罢工理由——今天是我的“安息日” 56:16 休息练习1:像e人一样,在人群中休息 58:07 休息练习2:学会解离,然后嘲笑他 01:00:12 休息练习3:麻将也是一种“心流” 01:06:38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休息,就是休息本身 【本期书单】 《发现心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找回生活的秩序感》埃林·扎米特·拉迪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韩炳哲 《高效休息法》久贺谷亮 《贪婪的多巴胺》 丹尼尔·利伯曼 /迈克 尔·E.朗 【本期配乐】 《佩奇的夏天》——阁楼演奏班 《Never Knows Tomorrow》——朴树 【彩蛋福利】 欢迎前往小宇宙app,在本集节目评论区留言,写下你的休息故事或观点,我们将抽取3位幸运听众,送上哲学家韩炳哲的新书《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一本。(感谢中信出版社友情赞助)
- Vol.31 王兴对谈袁长庚:了解死亡,是为了有意义地过完这一生
过去三年,医学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显得格外突出。 人终究要面临生老病死,是否有一种预防措施,能让我们学会更好地面对自己或亲人的疾病,甚至是死亡呢?孔子有句话“未知生,焉知死”,那么今天我们请来两位嘉宾,聊聊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老病死”。 文字稿已上线 王兴对谈袁长庚:了解死亡,是为了有意义地过完这一生|涟漪效应 【本期嘉宾】 王兴 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先后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博士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已出版作品有《病人家属,请来一下》《怪医笔记》《癌症病人怎么吃》《胸腺外科学》(英文版)等。 袁长庚 人类学者,云南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201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译有《城市里的陌生人》《大房子,小天堂》(即将出版)等。 【本期主播】 吴筱慧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收听指南】 02:30 医生眼中的死亡,人类学家眼中的死亡 08:39 理解死亡会让我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吗? 23:30 我们人类的生命很多时候是由荒诞性构成的 28:31 人的感性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 37:12 为什么中国是医患矛盾高发的国家 43:23 更安全的人生策略是什么? 45:55 年轻人谈论死亡是否为时过早 55:18 走向医学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理解自己的过程 57:23 大家一起表演一场葬礼 01:01:45 为什么说死亡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01:06:20 怎么样才算是完成了哀悼这件事 01:11:41 50 后和 60 后走向衰老甚至是走向死亡,会非常孤独 01:16:32 如何做好临终关怀这件事? 01:22:20 四种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 01:26:48 医生与人类学者的互相答疑环节 01:38:47 听友提问环节 【本期书单】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王兴 《最好的告别》阿图·葛文德 《乡土中国》费孝通 《疫苗的故事》保罗·奥菲特 《打开一颗心》斯蒂芬·韦斯塔比 《说吧,记忆》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本期配乐】 Keegan DeWitt - Nothing Shows José González - Stay Alive 【福利环节】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播客节目下方留言,我们将在节目发出后的 10 天内选出三位听众,每个人随机赠送一本由王兴老师亲笔签名的作品,它们分别是《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医生你在想什么?》以及他的新书《癌症病人怎么吃?》
- Vol.30 暴雨之后:我们都将成为气候的难民
21年的河南暴雨彻底改变了中国北方对水的认识,也改变了中国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认识。八月底,本期节目录制期间,华北正在经历极端暴雨和洪灾,节目播出在即,福建多地又再遇特大暴雨。如果极端天气是人类向命运投掷的骰子,那么当我们越来越频繁地掷到“6”,我们也许不得不面对一个真相,即那些我们所以为的天灾,其实都是人祸。 近年,疫情(全球传染病)的爆发,高温热浪的反复,山火的频发,21年的河南暴雨,还有眼下的华北暴雨、洪灾,一切都在指向一个幕后推手:气候变化。本期涟漪效应,我们想从华北暴雨聊起,分享一线记者这一次在灾难现场的见闻,也想和相关领域的专家聊聊与之息息相关的气候变化,谈谈气候变化到底是如何浸润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以及,未来它又会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我们的社会,甚至我们的文明。 【嘉宾介绍】 刘岱宗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东亚区主管,曾任职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关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和韧性城市等议题。 刘栋 澎湃新闻国际部任首席记者,是聚焦气候变化的电子月刊《临界点》的主理人。长期关注气候变化和全球传染病议题。 陈灿杰 澎湃新闻特别报道部(澎湃人物)记者,前往华北暴雨一线,针对蓄滞洪区、灾后重建、劳动权益等议题进行系列报道。 【本期主播】 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收听指南】 05:04 洪水中被动的人:灾难很安静,人能做的只有等待 21:12 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就像掷骰子? 31:06 欧洲人的对策:巴黎冷岛规划,荷兰的房子会升降漂浮 36:33 富人制造,穷人买单?到底什么是气候正义? 42:42 如何让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贫富阶级问题? 45:50 困在灾后现场的底层劳工:“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51:48 应对气候变化,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推给政府 53:01 冰川消融之痛:她们感到正在和海洋失去联系 55:19 新型流亡模式:失去历史,失去土地,成为气候的难民 57:40 社区营救与民间自救:疫情后,我们的自救模式进步了吗? 01:01:27 理想之城:什么是韧性城市? 01:05:10 我们的家园还能被重建吗? 【本期配乐】 riders on the storm——the doors大门乐队
- Vol.29 和张怡微聊聊网络时代下的亲密关系、情感类游戏与虚拟恋人
“比起应对日常生活的枯燥,探索内心的矛盾反而更为棘手。” 青年作家张怡微于去年出版了小说集《四合如意》,作为“社交媒体一代的新世情书”,这本书聚焦于当下青年一代——他们伫立在科技更新,财富神话的年代,在表情包、弹幕、播客、直播构建的电子丛林中表达自我、分享经验、传递情感,在不安、怀疑、欲望的纠缠中寻踪、辨析生活的真相。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亲情、爱情、友谊,又如何写下自我的宣言,是大家一直在思考的话题。 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情感向游戏、虚拟恋人这些较为“新兴”的社交方式,也在创生与维系着新时代的“亲密关系”。在如今这个被科技大肆“侵占”了生活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在经历着一个怎样的变化?在“冷亲密”越来越普遍的今天,我们的日常交流还存在着哪些幽微的成分?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青年作家张怡微老师,资深游戏策划泡泡,虚拟恋人前从业者林澈一起聊聊社交媒体时代亲密关系的递迁。 嘉宾 张怡微:青年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创意写作专业导师、出版有《四合如意》、《樱桃青衣》、《细民盛宴》、《家族试验》等 泡泡:资深游戏策划、曾就职于多家游戏公司 林澈:虚拟恋人前从业者、社交媒体活跃分子 主播 方益:澎湃·镜相实习编辑 收听指南 03:35智能手机“入侵”生活后,我们的联结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06:06 越来越离不开的社交媒体,微信、微博、豆瓣再到小红书 11:51 从“家族试验”到“机器与世情”,该不该击碎的鼻胃管 25:01 “当一天恋人撞一天钟”,需要靠手机维系生命体征的恋爱 29:25 朋友圈社交与互联网礼仪,那些被“小心心”营造出来的亲密幻觉 32:25 语音条与视频行孝,电子丛林中的幽微与酸涩 41:10“我的男友是纸片人”,情感向游戏为何能够吸引这么多玩家? 44:29 恋爱类游戏策划:我们不创造需求,只去发现需求 50:52 虚拟恋人”——“我也许喜欢想象你 不需要抱着你” 54:50 顾客会与“虚拟恋人”之间产生真实的感情吗? 61:40 社交媒体时代,仍然无法排解的孤独 63:19选择越多,心理距离越远,日常中的那些“冷亲密” 本期配乐 《怀念》—王菲 《Melody》—BlondeRedhead 福利 欢迎听众朋友们在小宇宙本集评论区留言,我们将于节目发布的一周内,从评论区抽取三位听众,各送上一本张怡微老师的小说集《四合如意》,期待大家的参与! 说明 由于本期节目录制设备的收音问题,音质略有缺憾,抱歉没能给听众朋友们带来最好的收听体验,也请大家多多包涵。我们会在今后使用更专业的设备,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收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