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做个没有爹味的父亲,很难吗?沈奕斐的播客

144.做个没有爹味的父亲,很难吗?

82分钟 ·
播放数31695
·
评论数182

“爹味”,恐怕是现在的年轻人,最不喜欢爸爸身上的特质之一了。在过去的岁月,一个人生导师一般的父亲,是备受孩子尊敬和崇拜的。但在今天,这种“指导”就成了烦人的“说教”。

如今,父亲的角色,也和我之前说过的现代爱情一样,面临着新旧脚本的交替:我们希望父亲是责任感的,严肃的,有担当的,但同时我们也希望他是幽默的、陪伴的,能让孩子笑的。这些特质互相矛盾,怎么才能做一个好爸爸,成了一个难题。最近,因为我在做家庭教育的课程,商老师也陷入了关于怎样才能做个好爸爸的思考……


【内容提要】

02:08 商老师遇到的育儿难题

04:43 今天的爸爸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新旧脚本的矛盾

11:34 教养方式跟孩子的成功之间没有相关性

23:35  “爹味”为何被当代年轻人嗤之以鼻?

30:22 商老师的感悟:今天的爸爸要少言传,多身教

34:11 如何做一个真实的父亲?

47:52 傅雷家书带来的启示

54:41 今天我们该重新调整父亲的角色


【One More Thing】

-最近,我的爱情课的沟通彩蛋课上线啦。我希望通过一门系统的课程,来帮助大家去解决爱情里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沟通问题。希望大家能愉快地和别人形成链接,鼓励自己更勇敢地跨出第一步。

-我做的《沈奕斐性教育课》已经上线,我想通过这门课,和你一起坦诚地聊聊成年人的爱与性。所有我们过去回避的性教育,我们一次性讲清楚。希望每个成年人都能享受性愉悦,更享受爱情。如果你感兴趣,欢迎你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去看一看。

-如果你对「社会学爱情思维课」、CP卡牌感兴趣,你可以: 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去购买。 如果你需要咨询跟亲密关系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在“光之来处”公众号回复“知识星球”或者“咨询”,我会来回答你的困惑。

-如果你对「在2021年聊性别」感兴趣,你可以: 在「小宇宙首页搜索」和「沈奕斐的播客主页」看到这个付费播客的购买入口, 我们也把「提纲」放在「购买页面」上了,你可以去详细看看和试听。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小玉Tamako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展开Show Notes
HD48495z
HD48495z
2023.9.30
沈老师,您能聊一聊关于“疯马秀”吗?现在有些年轻人因为自己Idol 缘故(lisa),就觉得说脱衣舞是艺术,我们不应该带有色眼镜看待脱衣舞,它和钢管舞一样,都应该被尊重,请问您觉得脱衣舞是艺术吗?我认为这种取悦男性的舞种,不是对女性的伤害吗?
HD48495z:不论是男性观众还是女性观众,都是消费者,衣冠楚楚的“欣赏”舞蹈,我关注的点是舞者,普普通通的女性舞者,宣发是说独立女性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信的展示自己身体,我是觉得,脱衣舞就是赤裸裸的色情表演,不论是怎么包装修饰
语重心敞:女性观众超多的 她们就不需要取悦吗。在追求感官刺激的路上什么样的人的人都有 女性观众们表现的更加奔放一些
15条回复
momo_wNEo
momo_wNEo
2023.9.29
30:00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就是今天年轻人反对爹味和青春期这个观念被植入有没有关系呀?
因为我看到的是戴锦华老师讲的青春期就是被肯尼迪在配合心理学发明出来的,青春期鼓励孩子叛逆,叛逆就不接受上一代价值观,那么他就正好不接受上一代的勤俭节约,然后就可以鼓动欲望,诱导消费。【这个观点我在这本书找到了一样的论述《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
所以老师我目前得出的结论是
童年被发明这个是好处的,可以促进人类智慧的发育。有卢梭《爱弥儿》的教育观,这是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到的。
青春期被发明可能没什么好处,可能纯粹就是一个诱导消费的国家策略。
这个结论不知道两位老师怎么看?
第2个就是想到了好像目前就是反对权威,这个在年轻人心中也是比较普遍的观念,我不知我不知道老师怎么看,我关注很多的老师都是认为那种采取先仰视后俯视的态度更好,先倾听,把对方的东西全部搞懂了,这个时候才能开始批判。
反权威是不是在传播的时候被人们错误解释了呀,导致人们盲目的反对权威,忽略可能自己反对的东西本身也挺合理的。
哄哄_CJ5x:我也看到过,求沈老师回答
26:08 「做爹没爹味,那还叫爹吗」哈哈哈商老师真有你的
Yukilala
Yukilala
2023.10.01
好想发给我爹看,只是我爹肯定又会说我读书读疯了😅😅😅
欧洲影了解一下:你告诉他不读书会更疯
Naodai空空:我巨想发,但发了应该也不会听。算了,也不想和他交流
5条回复
断舍梨
断舍梨
2023.9.29
23:01 问题在于,父母应该做的,是提供孩子需要的,而不是想当然地做“严父”或“慈父”。
Clip
Clip
2023.10.04
要父爱如山,不要父权如山。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沈老师讲的这两句对我很有启发🙏
fantasyman_:真的很厌烦当父亲的,把社会上的那套父权姿态带到家中
applo
applo
2023.10.01
48:16 傅雷家书现在风评翻转了,豆瓣评价第一条就是 “一个控制狂父亲的悲剧教子记录”
applo:朱自清的父子情也很复杂,两年多不见面才有的车站送别【多年以后重读《背影》,才看懂朱自清的父子情有多复杂【大师计划·倪文尖01】-哔哩哔哩】 https://b23.tv/KE4TnEI
55:31 为什么总是在打断沈老师说话呢
icyn:沈老师之前说过,这就是他们夫妻之间的聊天,插话打断一直就是这样进行的
阿co在漫游:真的一直在打断!而且感觉很多part根本没认真听她的输出,只顾着说自己的观点
8条回复
兔佛
兔佛
2023.9.29
沈老师一直在夸商老师。“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Yukilala
Yukilala
2023.10.04
30:23 我爹就是这样,我只是想和他聊聊天,他每次都上价值。后来我爸还埋怨我们不和他聊天了😂😂😂
晨曦xi
晨曦xi
2023.9.29
1:11:04 儿子26号才满12岁,前一天还沉浸在一家人去看Ed Sheeran演唱会,和朋友们一起去打球的快乐中。后一天,就因为在练琴过程中纷争,家务分配和偷看电脑游戏中爆发,两人都崩溃了!我打了他脑壳两下,然后他出离奋走要去警察局,大半夜的跑出去,我又追出去然后还是要坚持去警察局。警察叔叔👮‍♂️双方劝和,回家。爸爸出差回来路上,回家分别安慰,全家人痛哭流涕。没想到这一天就这么来了!!像做梦一样!我要开始成长,被迫成长,学会成长。好难,老师们!😭
HD219314o:真的好难🤯
梨子_vKCq:好有画面感(✪▽✪
3条回复
三个团
三个团
2023.10.02
15:34 老师,《背影》这篇文章我个人的感受,其实并没有看出“慈父”,更多是两代人的互相退一步,互相谅解,关系走向平和过程,朱自清看着他父亲为他买橘子,看着他有点老去的背影,想通了“父亲能给他的都已经给了,也明白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所以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和未来我们要好好的。”我是这样理解的呢!
月莞柔
月莞柔
2023.10.01
如何定义爹味:自以为是,打压和油腻。沈老师和桑老师对谈中,对于孩子统一行为的两种态度和我家情况基本问题。感觉母亲的角色会乐观很多,总给人温暖希望和鼓励。父亲喜欢打压和否定。于是长大后我自以为成熟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父亲抬杠,甚至证明他是错的。会比较爽
applo:男嘉宾姓商哦
三个团
三个团
2023.10.02
21:17 哇啊,我91年女,因为这个暴力有ptsd,我爸从小打我打到大学吧,每年都打至少两三次,还是比较严重的,比如领口提起来摔到床上,大多是因为成绩和老师打报告说我没听课,或者顶嘴之类的吧,长大性格敏感脆弱,害怕冲突,如果看到有人大声吼一下都会被吓的愣住,还有焦虑和抑郁症,社恐,回避型(在看医生啦!目前好多了!)所以我总归觉得暴力就是不对,过去的暴力习以为常但也一定是不对的!最可怕的是我做梦只要出现我父亲就一定是在吵架/打架/哭泣/杀人这些很可怕的事,很多次哭着吓醒_(:з」∠)_痛苦
感谢沈老师和商老师!我是一个大学生,有的时候跟父母聊天会有不舒适的感觉,特别是我父亲,就是现在说的“爹味”很重,但是听了沈老师的博客,对于父亲的处境也有了更深理解,我觉得自己好像和他可以更好的相处了。但是真的我和父亲遇到差异的时候的就又会有很强烈的不舒适感,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好希望和他好好聊一聊,但是他都会说我的观点不对,我的想法幼稚,好难受啊!
一寸的欢喜:我是一个小学生的妈妈,也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行政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在和强势母亲和解的女儿。看到你的留言,觉得你很棒,理解父母的路其实也是理解自己的路,或者说理解父母,不是为了改变父母,而是为了整合我们自己的人生。从父母的角度,要学习怎么做对孩子才是最好的,但那也是父母的角色在学习怎么做自己要做的事,是父母自己的成长。从孩子的角度,如何自我发展,如何在应对父母已有的教养方式过程中确立自我,可能更加重要一点。
Harryooo
Harryooo
2023.9.29
爹也要有同理心~
Blairyyy
Blairyyy
2023.9.30
1:28:26 结尾这里的空白是在检验我的忠诚度吗哈哈哈哈哈哈哈
沈奕斐
:
谢谢提醒,修改了
Odile_LqKl
Odile_LqKl
2023.10.02
哈哈哈 我们也每天陪女儿打牌 但是儿子不愿意跟我们玩
momo_wNEo
momo_wNEo
2023.9.29
59:56 青春期荷尔蒙乱窜,老师那戴锦华老师在电影与全球60年代课程中谈青春期,从历史叙事改成荷尔蒙叙事,比如过去人们都问戴锦华老师,小时候文革有没有受过什么创伤?到后来完全统一的换成了叛逆期怎么度过的?这个荷尔蒙叙事是有科学依据还是伪科学呢?不知道老师有没有看到过相关的研究,我也随后再继续查一下资料
cobana
cobana
2023.9.30
58:05 我觉得傅雷家书是很好,他展现了一个严父面对儿子某方面学识才智超过自己时既不甘又欣慰的复杂感受。他愿意和傅聪平等聊天不代表对方就必须领这份情,就像沈老师前面提到的2/8的法则。如果成长过程中永远都是爹味或者斥责而产生的不愉快,势必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其结果就是几封去信回复寥寥吧,即使成才也未必会感谢严父。
Aaron越:傅雷和傅聪从未平等,从小傅聪就是被家暴长大的。傅雷家书开信就是忏悔“我虐待了你”,这已经跟“严父”没关系了,是跟傅雷自己成长过程中性格被扭曲的部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