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郑州一小学23岁女教师自杀,在遗书中她诉说作为老师的苦楚和压抑,作为老师的我们深有同感。
很遗憾,在全网络义愤填膺地讨伐996、调休的今天,打工人们尚且还能“抱团”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艰难的生活被看见得以寻求改变的转机;被冠以“蜡烛”“园丁”美誉的老师却频频以让人惋惜的面目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卷”“减负”“师德师风”“教材”等与普罗大众利益更切身相关的话题遮蔽了中小学一线老师们的真实遭遇,“老师”及其生活沦为了现代社会中的真空地带,我们被社会、教育、未来的宏大意义填满,教书育人本该具有的创造性、人文性和自由性似乎也在让位于现代社会的官僚体制和产业结构的力量,学生和老师一起“异化”。
而深入了解学校系统后,我们又不禁想问:在一个有着论资排辈传统的生态空间中,新入职的年轻(女)教师又该如何权衡处理上下左右的任务与问题呢?
本期节目,我们以该事件为讨论中心,从自己的从教经验出发,试图还原并分析这名女教师任职期间的遭遇和心态。我们无意于耸人听闻,但我们想要借此事件来询问来探讨:当一名老师决定去自杀时,我们的学校正在发生什么。
00:44 听闻郑州女教师自杀新闻时,作为老师的我们的感受
03:15 遗书内容,到底是什么让这名女教师决定赴死
04:23 一线中小学教师们日常到底需要做什么:寒暑假是拿平时高强度高压的工作换来的;模糊的生活和工作界限
06:30 高职老师的随时待机,被手机管控的日常:是老师还是全职保姆?
07:48 老师面临的矛盾:是开会还是站好课堂 ?老师的行政工作从哪里来?创文创卫时,随时可以被抛下的课堂,老师和课堂还有尊严吗?
11:26 “窗帘”事件并不耸人听闻,它真实发生在我们的学校中,消解教学的神圣性:课堂和老师都不重要
14:53 当一名教师带着情怀进入学校却被安排去做教学工作之外的琐事, 压垮老师的不是事情的琐碎,而是不能商量不可拒绝的权力压抑和无意义
16:29 辅助班主任制度为什么不能落地?以及什么样的老师可胜任班主任的工作
18:56 年轻老师 一定要担任班主任吗?教师评职称必须有“班主任”经验
20:27 班主任日常需要做哪些工作?以及一线教师消失的周末
23:09 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27:2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对教育行业评价的单一化后果
30:50 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还是没有差老师只有差学生?
33:35 老师们在办公室会讨论什么
36:59疫情被封控在学校,一名路过的班主任说:撑住,我们一旦倒下,学生就完了
40:06 教师行业工资低,两个月发了6000
43:40 教师技能大赛赛出了什么成果,公开课的设计与现实有距离,教研完了小伙伴说“我好烂”
45:59 新老教师的经验传承可以实际发生吗? 新老教师是合作关系还是竞争关系?
53:30 教师行业中,女教师在男性主导职场的压力和女性间的惺惺相惜
56:23 B站有人教你评课的万金油句子,评课能讲真话吗?
59:59 一篇新闻稿件改三遍,压垮女老师的到底是什么?
63:03 给青年教师们的一点建议:我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非如此不可,工作没有我也行,学会取舍,适当消极怠工,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