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95后新锐作家、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入围者周于旸的一次聊天。
本期节目的主题是“不上班,我写小说养自己可以吗?”
起因是出了新书的周于旸来社里签他的新书《招摇过海》,和他吃午饭时闲聊,得知他不上班,每天睡到中午起,赚得起还比我多的时候,我就难以说作家都是穷的…… (或者我更贫穷)。于是我、周于旸《招摇过海》的编辑恩惠、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龚燕就做坐在一起,打算聊聊“不上班,我写小说养自己可以吗?”
我试着问他一些“尖锐”的问题,比如想不想要自己的书畅销,他怎么看我们的同事直接在他的新书上写“此篇完成度不高”,怎么看待班宇、陈春城等作家考编……
聊到最后,聊天开始“失控”。恩惠说,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厌男,她也知道很多“70后老男人”并不是有意要冒犯她,但她依然被冒犯到。那么,编辑这位95后作者的书,又是一段怎样的体验呢?
【本期要点】
4:43为了躲避理发师的追问,周于旸称自己是一个打字员
6:10 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其实还需要靠写作倒贴
8:17 不上班的时候,也害怕和社会脱节
9:30 松弛感给了自己一个懒散的借口
11:59 在当体育编辑的时候,周于旸会在写新闻稿时偷偷写小说
18:09 家乡给龚燕充足的养分
19:11 在上海的时候,龚燕会纠结能否经济独立,发表小说的数量,所以她想要离开容易让她内耗的环境
24:27 周于旸是否希望自己的小说畅销?
31:07当自己很看好的作者不被同事喜欢,会想吵一架吗?
33:03 恩惠很看好的作品,被同事说“此篇完成度不高”?
35:00 “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厌男,现在却将厌男写在自己脸上”
36:42 伺候烦了“70后老男人”,和95后作家合作是什么体验?
39:02想象力是构建在逻辑,还是对现实的了解上?
44:53 对于创作者来说,没有一段人生经历是浪费的。
46:23 难道我们的社会已经完蛋了吗?!
48:27 当班宇、陈春城开始进入体制,是无可厚非还是大失所望?
【本期主播】
夏周:我说的您都别当真,微博@夏懒腰
恩惠:文学编辑,豆瓣@瓦片外婆
龚燕:文学编辑
周于旸:青年作家,已出版《马孔多在下雨》《招摇过海》
【本期剪辑】
小琦
【背景音乐】
中岛美嘉: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本期节目,我们会从留言中抽2位读者送《招摇过海》~
读完《马孔多在下雨》,它穿过我像风穿过树林。平日不能被看清的东西使穿行的速度慢下来,马孔多的雨留在了我的身体里。周于旸的书写抽出了事物的全部神经,握在手里,冷却成语言。阅读使一场雨从纸上起身,重新发出声响。
《鹦鹉螺纹》里王悲喜是玻璃状的,锋利的话语被耐心地磨出刀刃,他应该被小心地握在手中,被某个诅咒打碎的孩子应该有人收留,收好他坚硬的悲伤。结局时永动机重新回到地面,伤口被撕开,里面的夜流淌出来。
《月亮照常升起》里“灯光是粒子,月光是波”有无边无际的温柔。“我抱住了你,这是粒子;有一句话没说出口,但已经到你心里,这是波”。遥远的书写像一串轻轻碰击的杯子,美妙的颤动递到我的手心。
《穿过一片玉米地》里关心地球的形状,关心月亮的变化和星星闪耀,从未关心过人类以及祖父的少年,终于在被遗忘的,被抛弃的,无法降落的彻夜里明白祖父难以修饰的爱意。
文字的少年感以及破碎之心相信逐渐消失的一切,成为孤独本身。这本书很好读,很容易进入,很难走出。理智是巨大虚无包围下的一小片现实,当四周沉寂,书里的雨声把我唤醒。
真的很喜欢🥺期待新作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