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传出了要翻拍国内版的《花束般的恋爱》的消息,据片方透露,电影预计在2024年内完成拍摄。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大开脑洞,提前帮编剧写好了各地版本的《花束般的恋爱》,剧情详实,起承转合精准,直击现代恋爱的命门,既解构了爱情的神圣性,也揭露了现代爱情的脆弱性。
本期节目,我们决定借助《花束般的恋爱》中小麦和小绢这两位现代都市文艺青年的百分百契合的恋爱故事,来谈谈这对“灵魂伴侣”是如何寻觅确认彼此,又为何在人海茫茫中放开对方的手;
“山无棱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的爱情神话在消费主义的社会中又是为何变得不堪一击的;
“灵魂伴侣”“文艺青年”“社畜”“社会化”“同质化”等概念变为标签,当爱情被生存压力和自我探索包围的时候,我们为何一边远离爱一边又憧憬爱渴望爱,最后却总是让爱情写满遗憾,让爱成为往事呢?
04:59 《花束般的恋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07:22 看了三遍后,印象深刻的电影场景(开场独白折射出的人物形象,初次共度一晚后的余韵,大海边小绢的独白,小麦的社会化)
19:18 时隔多年之后,坂元裕二笔下的爱情发生了 哪些变化?(东京的城市景观改变,物质越来越深度地参与到亲密关系之中)
26:41 小麦的社会化分几步走(1000日元三张画,客车司机的自杀式控诉,父母的名言:人生就是一种责任)
33:25 电影结尾小绢的不肯妥协是不成熟的表现吗?(两人与后来的伴侣会修成正果吗? )
37:57小绢和小麦的合拍是偶然还是必然?(电影镜头对符号的强调,消费社会的同质化,自恋的恋爱,讲废话在亲密关系中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