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E5 女性不适宜抽象思维吗?“大写的她”如何淬炼而出:与胡晓媛和贺婧讨论抽象的形塑与思辨未来志异

S1E5 女性不适宜抽象思维吗?“大写的她”如何淬炼而出:与胡晓媛和贺婧讨论抽象的形塑与思辨

79分钟 ·
播放数737
·
评论数5

参与本期讨论的是艺术家胡晓媛与评论人、策展人贺婧

关于“未来志异”:

女性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另类太空探索,年轻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的离散叙事,生态酷儿与自然合作的艺术……“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写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在这里,展开全球新一代华人当代艺术创作的拼图,听到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视的新声音,感受从此刻到未来涌现的艺术潮汐,建立与艺术世界的心理联系。

从个体经验到生命场,蜕壳而出的她与她们

在过去三年中,我们各自在北京和上海经历了很多魔幻又艰难的时刻,在此期间,胡晓媛完成了两个展览,分别是在2022年在西岸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沙径》,以及2021年在北京公社举办的个展《瓮中沙》,贺婧则完成了在复旦大学的哲学训练,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这次讨论中,我们从胡晓媛早期的作品《送不出去的信物》,谈到艺术家从原生的生命经验开始的早期创作,到逐渐蜕掉成长过程中的厚壳,以抽象化的视觉手段去表达她对世界的见解。贺婧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情感与思辨的“形塑”,所凸显出的“大写的她”, 不仅仅是个人的表达和展示,而是打开了与他人联结与共情的通道,也形成了艺术家与观众一同构造的、带有体感的“生命场”。

女性常常被认为不善于抽象思考,两位艺术家与评论人则分别从艺术与哲学的角度进入话题,让我们了解到抽象思维的养成与表达并非遥不可及,女性也并非天生不适宜进行抽象思考,而是社会结构、社会认知习惯没有给女性太多空间和时间,给她们的大脑一个适宜思考的环境,进行思维网络的拓展和深度的挖掘。

胡晓媛和贺婧分别在这几年成为了母亲。胡晓媛是在送儿子小树上培训班的间隙录制的这期播客,你甚至能听到她在讲述艺术的抽象表达时,小树在屋子里跑动的脚步声。贺婧在深潜入哲学的世界时,也会被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被拉回到生活的茶米油盐。日常的落地与思想的深潜,切身的体验与精神的挖掘,并存和搅拌在一起,也给她们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带来了更复杂与丰富的维度。

更多了解贺婧和胡晓媛的想法和创作,可以参考《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Chanel特别支持的“因她之名”华人女性艺术特刊,两位都参与了这期特刊的共同创作,贺婧在特刊中撰写了《抽象之“变”:物的反思与思辨的形塑》。


👂志异时刻

00:05:44《送不出去的信物》,原生的生命经验如何影响艺术家的早期创作

00:14:20 蜕掉成长过程中的厚壳,把感知转化成视觉化的理解

00:28:19 “思辨的形塑”, 用视觉化的手段去表达对世界的见解

00:32:18 “大写的她”:从个人到与他人联结的抽象表达

00:40:17 “瓮中沙”与“沙径”:特殊时刻酝酿的“生命场”

00:50:51 女性暴露自己的思想与尖锐是危险的,而她是勇敢的

00:52:48 抽象思维的能力怎样变成一种新的本能和对世界的反应?

00:55:24 怎样以抽象的方式“画”一只白色的瓶子?

00:57:49 潜水般的深度挖掘,贺婧在博士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思维训练

01:06:15 生命的深度,需要以切身经验来理解

01:13:16 希望在艺术的未来里,拥有时间进程里的观众

🙌 相关链接

胡晓媛作品《送不出去的信物》在M+的网页介绍

胡晓媛个展“瓮中沙”在北京公社,2021

胡晓媛个展“沙径”在西岸美术馆,2022

国内首个聚焦女性抽象艺术家群体的专题展览“她们与抽象”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参与嘉宾:

1977 年生于哈尔滨,现生活工作于北京。胡晓媛 2002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胡晓媛的创作常从具体的经验中抽离,以思辨和隐含的冲突性为基点,再将饱含着具体经验印迹的细微体察付诸在对物质、材料、媒介的敏感驾驭上,这种敏感既源自她对于日常事物的微末体验,也源于她对于意义和概念等抽象议题的哲学化思考,以试图寻求一种不易察觉的、非恒定的存在本质。借由装置、录像、雕塑和绘画等多种媒介的丰富表达,艺术家结合自身内在的意识、知识和叙述,进而讨论时间空间、真实、迁徙与穿行、隐性平衡等关乎存在的抽离化议题。近期重要展览包括:“沙 径”(西岸美术馆,上海,2022)、 “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香港 M+,2021-2023)、“巨 变”(曼海姆美术馆,2020)、“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洛 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2019)、第9届台北双年展(2014)、第2届新美术馆三年展(纽约,2012)、“醍醐”(外滩美术馆,上海,2012)、第 12 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等。她的作品亦曾在巴黎东京宫、斯德哥尔摩 BonniersKonsthall、奥地利 Kunsthaus Graz美术馆、美国坦帕艺术博物馆、美国圣彼得斯堡美术馆、美国加州橘郡美术馆、巴塞罗那胡安·米罗基金会美术馆、瑞典Bildmuseet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多处展出。2018 年《Flash Art》出版了介绍胡晓媛的英文专著《States of tension》。2019年,胡晓媛被香港M+博物馆提名首届“希克奖”。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以梅洛-庞蒂研究为主的法国哲学和现象学视阈下的现当代艺术研究,以及当代艺术批评的实验写作。贺婧曾于巴黎索邦第一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获得双学士和双硕士学位,并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任研究员。她也曾先后担任《艺术界/LEAP》杂志的法文版主编、国际版副主编和主笔,以及毛继鸿艺术基金会学术总监。近年来策划的主要展览、学术会议和艺术项目包括:“开物:当代中国的日常与想象”(法国里尔伯爵夫人博物馆,2021)、“刘晓辉:转身”(北京798艺术中心,2021)、 “无尽的写作”(泼先生PULSASIR,2018)、“重置时间: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国际论坛(复旦大学,2017)、 “To be an image maker”(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17)、“所见非所见”(旧金山影像艺术博览会,2017)、“多型演变”(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2014)、“Promenadologue”(法国国家出版与图像艺术中心-CNEAI,2012)等。她的专题研究和评论文章广泛发表于多本艺术家出版物和国内外重要的艺术与学术期刊,包括《新美术》、《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Flash Art、Artforum中文网、《艺术当代》、《典藏》等;并于2021年出版了艺术家个案研究专著《真实的形状:刘晓辉》(2021)。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 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展开Show Notes
YeYing
YeYing
2023.12.12
1:13:20 “我希望我能在我的未来里或者说我艺术的未来里逐步的缓慢的拥有这些在时间进程里的观众,我希望这些观众能在我存在的这个线索里找到在这个未来的时间洪流中我跟他们之间逐步产生的联系。”
1:04:01 这段太有共鸣了!想做深度探索的妈妈的日常!看上去有自己的时间但刚到最有感觉的四五点孩子放学了
如何看过去和末来,这需要一个认识框架,会影响你如何理解和感受当下。也就是说,理解与感受是相互影响的,互补对偶的。
lalalala
lalalala
2023.12.05
一直很关注胡晓媛的作品,听了访谈果然本人也一样敏锐细腻,很难得的访谈,感谢!
YeYing
:
听者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