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2023年年末,张律导演电影《白塔之光》正式在院线上映。此前,该片已获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和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提名,可谓硕果累累。作为张律导演回国后拍摄的第二部长片,《白塔之光》继承了《漫长的告白》对地域影像的关注,只不过这次张律回到了北京,拍摄了一出他的北京梦。
坐落于北京北海的白塔是一座“无影塔”,象征纯洁与神秘。北京城里头长大的人,围绕着白塔漫游,心中满是谜团。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关乎当下的城市影像,而实际上,它如白塔一样落满了历史的痕迹。如同拼图一般,本期讨论试图拼凑出影像背后的答案,对于以下问题做出了回应:
·父子关系的刻画为何与前作大相径庭?
·张律拍的是谁的北京?
·影像试图暗示的历史鬼魅是什么?
·我们看到的城市漫游者到底是失意者还是自恋者?
·张律反“me too”的背后是男性油腻?
…….
欢迎朋友们听完本期节目,一起加入我们的影像拼图,告诉我们你找到的那块碎片与答案~
【我有嘉宾】
新叶:坐标中国上海,博士候选人,关注媒介、电影与视觉文化。
朱兆宇: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传播学讲师,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电影学博士。
施东来Flair:牛津大学英文系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长聘教轨副教授。专业方向为后殖民理论、全球华语文化、世界文学理论,及中非文化研究等。
Frank:青年电影编剧、导演,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系兼职助理教授。
馋鱼:坐标浙江杭州,电影学博士候选人。
【鼓瑟吹笙】
03:39 影片简介
07:03 张律粉丝的“愤怒”
10:48 节奏失当
15:08 身在纽约,看向北京
20:26 不接地气的城市漫游
21:28 埋藏的历史记忆表达
23:34 相比前作,这一部的历史表达有趣而无意义
27:00 片中有关北京的历史细节与它的映射
29:05 无所适从者的北京记忆到底属于谁?
32:14 “性骚扰”的情节与反“Me Too”
39:11 张律使用了越来越准确的表达
41:22 男性失意者的自恋与油腻
47:01 北花与南吉实际上是两个非常的相似女性角色
48:50 对于本片性别问题的大吐槽
【承筐是将】
《蓝风筝》(田壮壮,1993)
张律导演作品:
《白塔之光》(2023)
《漫长的告白》(2021)
《群山:咏鹅》(2018)
《春梦》(2016)
《胶片时代的爱情》(2015)
《庆州》(2014)
《风景》(2013)
《图们江》(2010)
《里里》(2008)
《重庆》(2007)
《边界》(2007)
《芒种》(2005)
《唐诗》(2003)
《11岁》(2001)
朱兆宇.冬春之柳川——张律《漫长的告白》中的越境旅程与地方影像诗学. 戏剧与影视评论.2022(6): 8.
Arif Dirlik (1999). Place-Based Imagination: Glob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 Review (Fernand BraudelCenter),(02):155.
《给孩子的诗》,北岛主编,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柳川:经年的沉默,亦或《漫长的告白》mp.weixin.qq.com
【人之好我】
本期剪辑:新叶
本期音乐:
片头:《北京欢迎你(伴奏)》,获取地址:
片尾:《秋柳》,获取地址:
【示我周行】
在一般的讨论当中,我们多数时候都是以银幕之上的所听所见为起点,然后辐射到电影创作者、电影生产和社会语境,而“画外音”是我们特别策划的一档播客,顾名思义,在“画外音”中,我们将摆脱画面和银幕的束缚,回到观影者的位置,把自己当作起点,用具身的方式来传达我们自己对于(看)电影这一艺术、商品、媒介、日常的所思所想所感,包括但不限于:我们因何而被电影所俘获、电影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工作中我们和电影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打开一部电影或一系列电影、我们为什么关心电影的未来,等等。
正如画内与画外从来都是一体,而非分离或对立的两个部分,画外常常会构成对画内的补充、阐释、扩展、深化,甚至讥讽、嘲弄、戏谑、破坏、侵略;所以,我们也希望“画外音”能以某种方式或在某些程度上帮助大家获得更多认知“电影”和“看电影的人”的视角。
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ID: Spectator-s)和我们的小红书:画外音Voice-Over。可获取更多电影资讯,并向我们传递专属于你的“画外音”!
同时欢迎大家在Apple Podcasts, Spotify和小宇宙上收听我们的精彩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