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作为独生女系列的第三期,将继续讨论#江浙沪独生女 在小红书和微博平台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舆论 — 拥有小🍠话语权和主体性的独生女群体,却在微博上“消失”,“失语”了,成为被公众羡慕、审视的对象。
这期将尝试从两个平台的用户画像、用户使用行为、社会化媒体的三个维度,来理解这种同一话题跨平台后形成的某种物理隔绝现象。
在准备过程中,发现媒介环境学理论在这里很好用~所以,铛铛铛,在第二part用户浅表卷入部分,将隆重请出麦克卢汉、伊尼斯、梅罗维茨等媒介环境学大拿们,引用一下他们的媒介偏向、拟剧论和场景理论,尝试分析一下“碎片化”媒介环境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碎片化使用又是如何与平台场景搭建相互影响。
喻国明《当代传播》(2020)“嵌入与边界:社会时空对媒介使用模式的影响”,重申了流动的空间(space of flows)和无时间的时间(timeless time),非物理性的时间、空间感知仍然是移动化媒介使用的某种边界所在。(引入“媒介时空体积”做参考,又学到了!!!)
最后在社会化媒体的part,想引入“社会化媒体”这个词,希望跳脱出“社交媒体”来去解释,江浙沪独生女们并不是在微博失语,而是微博这几年的商业化和整体布局,让它逐渐具有强大的媒体偏向。我们开始将微博舆情也当作话题新闻的内容之一,这将影响被讨论的客体在这个平台上的自我呈现。
这是第一期单人节目,大概率会很困,容易走神打瞌睡,非常适合睡前催眠~
在写稿的过程中发现,阅读理解透彻一个理论和现象非常不易,我还非常浅薄和不足。敬佩业内所有勤恳工作的各位老师同行,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对知识的尊重谦卑,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Now I bring you, 汤汤。
【时间轴】点击可跳转
01:13 投胎首选:#江浙沪独生女 微博舆论分析
05:35 小🍠&微博用户画像:“消失的”她们小🍠发声,在微博旁观。
10:23 麦克卢汉&伊尼斯媒介偏向论:微博的碎片化使调动的感官呈现浅表式的卷入
15:43 媒介的浅表式卷入,在碰上#江浙沪独生女话题词后会有什么结果呢?
两个媒介多模态文本和参与文化,使用户在同一话题词下,卷入程度表现不同。
21:14 然而,移动媒介使用模式的嵌入与边界,并不是一句“碎片化”那么简单。
23:00 梅罗维茨媒介场景论:“电子媒介不是通过内容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场景地理’来产生影响”。媒介所构建的场景是信息的“感觉屏障” 。
29:10 新浪微博—— 社会化媒体!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新浪微博
32:53 N句话总结!小观察小思考小研究终于结束啦!意识形态话语空间构建也超有意思,以后有机会聊聊今日头条uc百家号知乎etc.
戴锦华老师之前分享说,一个讲述者,他首先是一个问题的提出者,而不是一个答案的给予者。
所以正如这个企划,以女性议题为开始但并不尝试一开始就给予关于某个议题的定义或定性,相反,这只是一个开场。
通过和每个人对话的时候,其实也是我的一个入口,我走向他人走向更广阔的地方,看到他人的同时也是我真正再度认识我自己的过程
【本期音乐】
Upbeat Indie Folk background music for video- Lesfm
【参考报告】
【参考书籍】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美]欧文·戈夫曼
传播的偏向 [加]哈罗德・伊尼斯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
喧嚣与秩序: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 - 黄朝钦
Connected: The Surprising Power of Our Social Networks and How They Shape Our Lives - Nicholas A. Christakis & James H. Fowler
【参考文献】
嵌入与边界:社会时空对媒介使用模式的影响 - 喻国明&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