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原谅也没关系》“好心情像鸡蛋一样脆弱,而坏心情像砖头一样坚硬。”

《不原谅也没关系》“好心情像鸡蛋一样脆弱,而坏心情像砖头一样坚硬。”

22分钟 ·
播放数117
·
评论数3

Hi!大家好呀!欢迎收听《书是读不完了》这里是钟绿银,在开始今天的节目之前想和分享一下我今天早上干的一件蠢事,昨天妈妈带着狗狗来看我,今天大早她们回去的时候,我帮她把狗狗放在车的后座时,一不小心把手机落在她的车里了,而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她已经开车载着我的手机扬长而去了。我立马跑回家用平板上的微信给她打语音,无人接听,然后我又跑到楼下超市接了个手机,给她打电话,还是无人接听。我意识到她的手机大概率是静音放在了她的包包里,在她到家之前我可能一直都联系不上她,这个悲伤的结果让我的情绪瞬间跌入谷底,我的脑海开始涌现之前做过的类似蠢事,我开始陷入了一种自责的状态,我甚至觉得今天一天都不会美好了。至于这件蠢事最终的结局如何?我们先留个悬念,回到今天要分享的书,来自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沃克的《不原谅也没有关系》副标题是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自我疗愈圣经,是一本关于心理治愈的书。

说实话,起初我很抗拒这个书名,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一直在原谅我的家人,但矛盾的是,我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选择不原谅我的朋友,丝毫不念及我和她们之间的情谊,更为过分的是我会主动完全消失在对方的世界里。所以不管是原谅还是不原谅对我来说都是痛苦的,而我害怕面对这些痛苦,害怕面对自相矛盾的自我。我害怕看这本书,这是第一次遇到令我害怕的书,这里我要感谢群里面的姐妹们不间断地分享这本书,促使我最终决定打开它,而在经历了很多次的闪回和泪水洗礼后,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我也意识到:并不是因为我的懦弱才造就了那个自相矛盾的我,这一切都不是我的错。

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概念: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CPTSD):它是一种暴露于单个或一系列极端威胁或恐怖的事件后可能发生的障碍。这些创伤性应激事件通常是长期或反复的,从这些事件中逃脱是极其困难或不可能的。你必须首先满足PTSD的所有诊断需求,同时存在以下特征:①情绪调节上的异常;②存在一些信念,认为自己是渺小的、失败的、无价值的,对创伤性事件有愧疚感、自责自罪或失败感;③难以与他人保持亲密的人际关系。。

CPTSD最明显、最典型的症状——情绪闪回:通常由患者熟悉的一个具有创伤特征的事件引起,也就是我在节目开头的提问,书中作者提到他第一次经历闪回是第一任伴侣的突然怒吼,这种怒吼像极了作者童年时父母对其无缘无故的怒骂,像是一个扳机“咔嚓”一声激活了作者早年的各种恐惧、愤怒、羞耻等情绪。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4F反应:战、逃、僵、讨好。所有人在面临危险时与生俱来的四种本能反应。一开始看到这些概念解释,我的情绪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随着作者分享了一个又一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们的真实案例,我开始陷入了闪回。

我想起了初中时代同桌对我的评价:你翻脸比翻书还快。“好心情像鸡蛋一样脆弱,而坏心情像砖头一样坚硬。”学生时代的我常常在为成绩难过,我一直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暑假,我开心地走出校门准备迎接快乐暑假,而在校门口等我的妈妈,她的第一句是问我的期末成绩,我毫不在意地报了分数,然后,妈妈在校门口哭了。我记得那天的下午的太阳很大,我的脸很红,周围人很多,我第一次意识到相较于我自己,妈妈更在意我的分数,而低分=妈妈的泪水。

为了让妈妈少流泪,我只能努力学习,尽力给她一份满意的成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的4F反应是:讨好。我的讨好之路起初还比较容易,但随着我兴趣爱好的日益增多,就变得有点艰难。因为想要平衡学习和动漫、游戏、小说、电影之间的时间分配真的很难,我又做不到忍痛割爱,久而久之,我不管干什么都不开心,学习很抗拒,玩的时候内在批判者又跳出来嘲笑我没有自制力。唯一幸运的是高中时代意外在网络上遇到一位很好的老师,他支撑我走过了那段岁月,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陌生人的语言会给我带来这么大的力量,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真的极度缺乏一个愿意听我说话,一个肯支持鼓励我的人,“一个不会反问我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却不能做到的人”我很感谢有他的存在。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几乎是带给我重生的救命恩人,我却从来没有勇气去当面跟他道谢,我总觉得我要变得更优秀才有资格站在他面前接受夸奖,现在想来这一切都是内在批判者在作祟,父母对我的否定一直在暗暗地摧毁着我的自尊,并最终内化为有毒的内在批判者,不断地将我判定为有缺陷的存在。有缺陷的我自然不愿意寻求别人的注意,并且避免以任何引人注意的方式表达自己。与此同时,我的悲伤在内心一点点积攒,得不到宣泄,受阻的悲伤逐渐恶化为忧郁的自我放纵。

我的妈妈并不知道,有段时间,我表面是个父母喜欢的孩子,背地里的我其实如吸毒般沉迷于网络小说,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一个晚上非要把那本小说看完,我就是停不下来,很多年过去了,我早已摆脱了这个恶习,但每次回想起来我会觉得内疚和恐惧,我一次又一次的批判那个通过网络小说来逃避学习的自己,我厌恶那个懦弱的自己。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从未想过的不一样的答案,它说:“也许所有的成瘾行为都是一种迷途的尝试,为的是试图对更深层的遗弃痛苦和未满足的依恋需求进行自我治疗。”原来这么多年来,我自己一直在当内在批判者的帮凶。

· 内在批判者认为自己有缺陷且没有价值,对自己采用完美主义和执行危害设想“程序”,而外在批判者则认为他人有缺陷且没有价值,将同样的危害设想“程序”作用于他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对朋友那么苛刻。我一直以为是我天生的生性凉薄才会导致我一次次断绝和朋友的往来。可事实是,你的性格早在童年就在被慢慢塑造了,而我那不靠谱的父母让我从小便缺乏安全感,可笑的是讨好型人格却总能让我成功交到朋友,深入地交流后我总发觉朋友的缺点,这时候外在批判者就会站出来说:“你的这个朋友不靠谱啊,我是为了保护不受她的伤害才这样说的哦。”与此同时,内在批判者也会帮腔说:“你那些没缘由的情绪崩溃,玩消失,没有人能受得了的?”就这样我失去了一批又一批的朋友。

没有了朋友,就只剩下家人了,糟糕的家人,我总以为只要努力做得好一点,她们总有一天会被我感动,她们会多少爱我一点,我一次又一次地原谅她们,换来的是她们的屡教不改。我也是人啊,我也会奔溃,终于有一天散步的时候,我半开玩笑地对妈妈说:“我希望世界上有一种淡绿色的药水,喝下它我可以变得透明,这样所有人都找不到我。”听到这句话后,我生平第一次在妈妈脸上看到那种害怕失去我的恐惧,那个在吵架时一遍又一遍质问我:“你有什么资格这样对我?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的妈妈,她竟然也开始慢慢老去,也开始害怕失去我了。我想,从那天起我和母亲的关系开始变了,她对我多了几分小心翼翼,对待疯子哪能不小心呢?这里的“疯”只是一个开端,我开始在妈妈向我抱怨的时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我那是在妈妈面前进行自我哀悼,妈妈果然乱了手脚,她说:“你都这么大了,怎么像个孩子一样在地上撒泼打滚,哭得这么大声,邻居都听见了。”如今我才明白,当时的我是在为从前的自己哭泣,而妈妈必须要当那个见证者。见证那个只会独自一人默默流泪的女孩,这一次终于比她妈妈哭得还大声了。

· 对于化解情绪闪回时产生的强烈感受,哀悼是一种无可取代的工具。我们需要哀悼我们早期未被满足的依恋需求。我们必须哀悼这样一个可怕的事实: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我们的家庭中极其稀缺,甚至完全不存在。我们还需要哀悼自己的无数次心碎,因为我们曾一次次努力想要赢得父母的认可和喜爱,却一次次遭受挫败。

书里列举了四种哀悼方式:愤怒、哭泣、口头宣泄,以及感受。值得骄傲的是在遇到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做到了在值得信赖的朋友面前进行口头宣泄,以及在妈妈面前愤怒地哭泣。而此时此刻我正在进行最后一种,那就是感受。当我们的话语源自真实的感受,语言就被赋予了情感,而痛苦就可以通过我们所说、所想或所写的话语得到释放

通过这本书,让我想明白了许多之前发生在我身上的,我所无法理解的事情。就像作者说得那样:“糟糕的养育方式是普遍存在的,而患者们鼓舞人心的努力也证明,那些不良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被克服的。”在往后的人生里,我相信自己会更加理智地与那些不良影响斗智斗勇,并去追逐我真正热爱的生活!关于节目开头那件事情的结尾也在这里公布一下,虽然一开始我的确陷入了闪回,整个个人都很悲观,我当时立马把今天的播客稿子拿出来过了一边,情绪稳定下来后,就按照我原本的计划去跑步了,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仔细想了一下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自己的错误自己承担,只有这样才能严严的堵住内在批判者的嘴。我决定自己回家一趟拿手机,顺便和好朋友叙一下旧。我按照计划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这一次我战胜了情绪闪回!

听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在以一种自我剖析的方式介绍这本书,我在剖析我的痛苦,这其实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我相信,正如书里说得那样,分享快乐,快乐加倍!分享痛苦,痛苦减半!所以非常感谢能收听这期节目的你,感谢你的倾听,感谢你帮助我减轻我的痛苦!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内容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88!

展开Show Notes
徐橙汁
徐橙汁
2024.2.04
书友好,前来支持一下
钟绿银
:
感谢支持!
希望你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