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6.真实县城众生相:婆罗门、人情与鄙视链面基

E46.真实县城众生相:婆罗门、人情与鄙视链

93分钟 ·
播放数255481
·
评论数1596

🎤本期嘉宾:

江岳@公众号「首席人物观」主理人

⏯️本期简介:

和学姐一起聊了聊我们在春节期间的返乡观察。

「五环外的世界」一直都是我很想做的选题。

小宇宙的听友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我觉得一线城市的五环,二线城市的三环,就像个结界,里面充满了幸存者偏差,甚至呆久了会让我们误以为:中国就是这样子。

但一二线核心城市显然不能代表中国!

四大一线城市加起来1亿人左右。

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经济强市构成的广义二线城市,常驻人口约为3.4亿人。

一二线城市加一起大概4.5亿人。

剩下9亿多人都生活在低线城市和县城乡镇中,某种程度而言,这里更能代表中国。

春节假期,各种外出劳动力集体回归,上学人口也集体放假,低线城市和县城迎来了每年中最热闹、最有活力的一段时间,这也成了我和学姐道听途说,走马观花的观察窗口期。

希望我们这期节目能打破一些低线城市的滤镜,但是,不可避免地又会加深一些刻板印象。

🎯时间轴:

02:11本期节目观察样本:长沙、浏阳、醴陵、大瑶、湖南某150万人口的县城、台州

06:00县城观察:从忙碌→松弛的戒断反应,意义感的缺失,低效率的恐惧

12:45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冲突:可以回到当地,但很难融入关系网络

17:39家族里公务员含量高会加强家族的关系维系

20:53体制内外的_ _隔离,相亲市场平等地物化每个人

22:11成年人的规则也很简单,明码标价

25:12县城叙事的变化:在大城市打工的小镇做题家已经没啥溢价和滤镜了

27:20外在的「体面」特别重要,你需要对外展示自己过得很好

29:21小镇贵妇

31:02幕强的底层文化:只要有钱有权,再也不合理也会被大家合理化

37:36县城房地产:买地盖房比买商品房高级

41:38县城的旺盛消费

45:20县城产业、教育和就业

48:09大城市生活的比较优势正在被快速拉平

51:32有一种幸福叫「干净的家庭资产负债表」

55:36当小镇青年回望过往人生

65:38人情往来是一笔巨大的消费支出项

68:29县城养老众生相

74:05如何维护家族关系也是一个巨大又无奈的难题

79:44人地分离的下一步:人和人之间的分离

82:30离开大城市,返乡的几个样本

89:00县城的AB面

📣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展开Show Notes
置顶
声明:有一类留言已经让我不堪其扰了,在此统一回复下。本期节目只是我和嘉宾个人的返乡体验和闲聊,我们回家是过年的,不是去搞严肃学术调研的!
因此,我不会为观察样本,个人立场的局限性和偏见感到抱歉。
这只是一场个人闲聊,无意不想不敢代表任何群体!你觉得我代表谁了,那是你个人的一厢情愿,非强塞给我,我也拦不住。
我讨厌端水大师,也没能力在闲聊时把话说得天衣无缝,如果某句话某个观点刺痛到谁了,我道歉。
如果每期节目都要先叠甲到如此程度,这事做下去也他妈怪没劲的卧槽……
以及,我会非常小气、没格局、没素质、不客观地给我不喜欢的人和观点禁言,主动给自己打造舒适的信息茧房,就这样!
_半支烟:我其实不大理解为啥会有这么多人在苛求一个聊天,一场谈话,一次闲聊要绝对客观准确,我甚至在谐聊的评论区里看到声讨一些脑洞或者只是幻想的评论。 我思考过很久,感觉结论就是,这些人并不真的关心什么客观真实,只是单纯的想表演自己是聪明人or好人or明白人
歌者8951:你们的谈话已经非常让人舒服了,每次听完都很有收获。现在互联网环境太苛刻了,咬文嚼字的,主播不要生气,加油做下去,还是有很多支持你们的人。
33条回复
铁印
铁印
2024.2.27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强留原籍,家贫走他乡。虽是古代的民间谚语,用在当代仍不过时。
半夜尿床屁屁凉:民间谚语太多。基本能覆盖各种场合。如果想安心在县城做首陀罗那就可以用“父母在不远游”。如果想去大城市闯闯那就“好男儿志在四方”。等等……诸如此类。民间各种谚语,古代各种道理。我都不去理,因为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更多时候只想找到契合自己心意的那句(心里安慰)。后来我行就成了比较“我”的思考方式。关闭大脑,忘记道理。
Mixim:这是微博网友原创的,不是古代谚语https://m.sohu.com/a/653268325_121044734/?pvid=000115_3w_a
30条回复
31:35 “对强者找理由,对弱者挑毛病”,听到此处也忍不住在心里飙了脏话
小钢蹦:哈哈哈哈这句话成为我自己pua自己的一个铁门。 比如:当领导说我的时候。 我就问自己:“如果我是领导的领导,领导还会不会说我。” 如果答案是不会,就说明我犯了一个小错误,或者是人人都会自己的错误。这种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因为自己现在还很弱,还要努力去变强。 如果答案是会的话,就算领导不好意思当我面子指出,你会在背后说我。那这就是我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就很大,就需要我去改正。
banana是我:我也皮卡丘了
6条回复
许现
许现
2024.2.28
以前: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
现在:故乡容不下灵魂,他乡容不下肉身。
叶方舒:非常需要一个故乡和他乡的中间新社会
老钱日日谈
:
金句了!
3条回复
Coco_DptL
Coco_DptL
2024.2.27
赶脚人情关系在大城市也同样存在,只是作为草民摸不着甚至都窥探不到。
will_alone:所以大城市才好啊,小地方这种人情关系你不想摸也得摸到,有人情关系的直接敞开了坐自己头上💩,在大城市反正有connection的都默默住在不知道哪里突然变出来的大平层里不会有什么交集
金大智:香港的熟人社会就是这样,有各种隐藏的小圈子,外人根本窥探不到。
12条回复
芒小菓
芒小菓
2024.2.27
感觉小县城人际关系亲缘关系会大于规则。在一线城市,规则相对会清晰明确很多,更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得到对等的东西,
szzpc12138:我觉得大城市也一样,只不过一线城市因为外地人大量涌入冲淡了亲缘关系对规则的影响,与大量外来打工者相比,拥有所谓亲缘关系的只是非常非常少的一小撮人,你工作生活很少接触,才会给你规则大于亲缘关系的错觉。
Peip:大城市也一样,只不过对于外地来的我们来说接触不到够硬的人际关系,我们单位的本地人同事去医院看个感冒都走关系。
28条回复
一箱象
一箱象
2024.2.28
小地方的慕强观念真的很严重,几乎凌驾于一切道德原则。不论是婚姻忠诚这种“小”问题,还是赡养老人这种“大”问题,都让位于经济能力
知有_5xiK:混得好的就是王
很晚才睡:全世界都是
3条回复
橘猫lele
橘猫lele
2024.2.27
无比赞同一二线核心城市显然不能代表中国,很多人在分析问题时显然是把中国想象成只有一二线核心城市了
大黄熊:比如在一二线本位视角下,三四线城市已经是很下沉很低端的地区了,而在我们县城乡镇人民眼中,三四线城市城区已经算有本科大学 机场等设施的较大城市了
番师傅:没有任何一个切片能单独代表中国,大城市固然不能,县城更加不能
3条回复
Elvis928
Elvis928
2024.2.27
我觉得越是没有关系的人,像小镇青年越适合大大城市,因为规则更明确
叶方舒:大城市有两套规则,一套是我们看到的显性规则,还有一套是和县城的类似,限于那些大院各个体系的,我们从小镇来的接触不到。其实也是xx隔离
西红柿炒它妈头:狠狠赞同,也许就是想逃避处理小城市的复杂关系,我选择离开新疆,来到西安跪着打工。
11条回复
shhhhhyang
shhhhhyang
2024.2.27
12:01 还得是鲁迅啊!一百年前阿 Q 就看不上城里人煎鱼竟然用葱丝,他觉得是错的,因为他们未庄是用葱叶。
理查德帕克啊:你能想到这个,太好啦!
大城市累在做事,
小地方累在做人。
老钱日日谈
:
👍🏻
卡皮巴了个巴:那我在大城市觉得做人类是不是我闯进了他们的圈子~小镇做题家勇闯大城市体制内✔
7条回复
29:15 突然想起看过的一个评论说 我们这代城市生活的青年人就是精神极为开放,生活极为传统。而老一辈,尤其是农村中老年则是相反,精神上极为传统,行为上极为开放😂
康康想看看真实世界:行为非常传统才对,毕竟封建时代男盗女娼不算新鲜事儿
阿秋_3GP3:让我想起来网上过年这会流行的那个段子——老一辈的八卦
4条回复
PHY024
PHY024
2024.2.27
今年回湖南呆了一个月,可谓我本人史上最长春节假期,呆到后面我实在受不了了,太太太闲了,好想回北京当奴隶啊!回到北京后觉得:啊我终于回来了,还是当奴隶更适合我🤣🤣🤣
董洞洞: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位网友也太好笑了😂
Whitney:俺也一样!
6条回复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听了这期节目不知为何有种说不出的不适。老钱他们聊的小县城的生活现状和我印象中反差很大。我回去觉得故乡的人还是很淳朴,但活的不容易者居多,走出去还是农村人的第一选择。但是,这个走出去已经没有过去那么远了,更倾向于省会、本市区等。故乡的资源还是很匮乏,我经常会想象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如何能帮助故乡的下一代做点什么,比如建立乡村图书馆。
kohleria:因为老钱和学姐在小镇的圈子比你的圈子更高,尤其是学姐家,亲戚全在体制内,这本来在小镇就是上等人了
HD533879d:我感觉是处的环境不同造成的,你所描述的是家里条件都不太好的状况,县里混个公务员,普通职员,其他人为了生计就出去闯荡了,大多都是这样,两位嘉宾描述的是在比较中层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一些群体的观察,基础条件可能会好一点。
13条回复
家里的事儿帮不上忙,赚多少钱有啥用
mini君君:不愧是山东😹
AliceZs:哈哈哈哈哈,说得很有趣,人活一世唯一意义就是对家里的事儿有帮助。
14条回复
小镇“婆罗门”,给我的感觉是,在大城市奋斗的群体,高高在上俯视和品评那些留在故土的,家里有一定背景的人。
大城市中的小镇青年,又有多少在面对物欲、权力能保持初心?
其实都是人性,但偏要摆出一副自己高风亮节的姿态去品头论足,仿佛这样就能保持自己小镇出身在一线城市奋斗的优越感。
HD95410f:你这个逻辑,就好像一个小偷嘲讽法官说你也顶不住黄金的诱惑的,哪来的资格审判我。即使一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也经不住诱惑,也不代表这些县城强人的行为是对的。
ten_TBsY:难道这种权利和不公不应该被批判吗?
16条回复
HD870437t
HD870437t
2024.2.27
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
陈兆宇_Qb1s:孤魂野鬼
读过书的大城市漂子的问题是急于表达,固守在县城生活中的婆罗门的苦楚是无法自拔。

是一期好节目,几个感想:

1。新闻有价。大学里新闻专业命运沉浮,和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关系。理由有二:1.喜欢过、燃情投入过对个人就是有价值的,就像女嘉宾一样,如果非要和金融、计算机比,那不是专业好不好的问题,那是做选择的人自己价值观的问题,既然你在乎金钱回报就应该选挣钱的专业 2.追寻真相,虽然追寻真相不是新闻学独有的权利,刑侦和法律也是,但真相总是更多人去追寻才好,即便本期节目只说出了片面的一些内容,但起码也有基于部分真相的观察,这就比没有好

2。不必对话。老家朋友对大城市同学的想象,是媒介庞杂的信息塑造的一团浆糊(见面就问你年薪百万之类的),大城市的种种无奈和不便,他们不曾体验,也无从想象;大城市中产对所谓“低线城市”(例如本期所议)的种种分析,也都是过年期间或者假期的片段感受,根本没生活太久,很多观察也有失偏颇。带着很多学者观点去观察,我们也不能保证学者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所以,在有限的要回老家的时间里,都是普通人,大城市的漂子门和老家的朋友们其实不必有什么深刻对话,注定都是鸡同鸭讲;要聊,不如聊八卦美食政治甚至足球。

3。莫羡旁人。出身不能选择,剧本不由你定,人活一世,就是个单向往前走的过程,没有回头路这个选项。选择大于努力这个表述,更多是过来人的后见之明。选择的好与坏是个短期判断,稍微放到长期视角就失效了。真实情况是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无力考虑太多,除了自身能努力,其他你做不了什么。即便权势阶层有资源足以支撑他们在选择的当口做出相对全面的综合判断,这个选择也未必正确,试想80年代粮食系统、大国企安排自己子女,当时看似好的选择,但时代终究变了。所以,做选择的理由优先级排位中首先是自己感觉舒服、自己能力能够驾驭这种选择、以及尽量安排足够的风险防控措施。

4。人情崩解。别说低线城市生活压力小、人们无后顾之忧就愿意生孩子,现代化必然是最好的避孕药,晚婚和少子化是发展的代价(除非你有强大的宗教等因素的制约)。现在看到低线城市熙熙攘攘,是因为大量乡镇和村一级的人口向县域聚集,农村没人+低线城市少子化是个几乎确定的趋势,假以时日,可能都要不了三代人,低线城市浓重的人情往来模式,注定就瓦解了。两位城市中产要的那种边界感、淡漠感、自由感也会在低线城市出现。届时,大城市和大量中小城市,共同语言才会慢慢出现,意识形态对齐的可能性才会出现。
老钱日日谈
:
金句!读过书的大城市漂子的问题是急于表达,固守在县城生活中的婆罗门的苦楚是无法自拔。
MM_kSs6:认真看完啦你的评论,好清晰
5条回复
惠灵顿
惠灵顿
2024.2.27
我刚毕业没几年,说说我看到的东北县城,就是熟人社会的规则,有人脉的话出门办事一个电话就能搞定,今年没有抢到回北京的车票,表哥同学在铁路局,直接帮我买了一张。身边的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不是在国企就是在考公考编,还有就是当老师,这三个黄金饭碗在老家是婚恋市场上最抢手的。就像现在网上说的那样的家境条件人脉本身就好的也不太会出去,反而像我这样没条件没背景的不得不出来了
Melllllll:几年前 别人问我为啥出来 我就说 在家乡混不下去 他们以为我在开玩笑 我只是说了实话
Momo用户不存在:是的,有深深的体会,留下来的反而是本身在县城底子都好的
11条回复
TTJKY
TTJKY
2024.3.02
老家黑龙江小县城,爸爸这边的亲戚遍布各机关单位,妈妈这边的亲戚几乎都是工厂工人,下岗潮后靠手艺讨生活,算是可以互为参照吧。爸爸家族这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是非常接近这期节目的内容的,妈妈家族则是本份淳朴、憨厚老实的具象表现。我完全可以理解评论里的朋友认为节目内容不准确的观点,也许你的家庭就和我妈妈家族一样本份淳朴,但那不是县城生活的中心,淳朴的人在县城里受到的隐形压迫和欺负又能和谁诉说呢,我甚至有点羡慕你们对县城生活保持这种观点,某种程度上你们是幸福的。
老钱日日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