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这期节目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三八妇女节在即,结合这期主题,我重新了思考了我作为女性,作为一个出生时因为性别就让父亲感到失望的女孩,一个一直疯狂在探索出路、挣脱命运枷锁的女人,旅行之于我的认知、世界观和命运轨迹的重大意义。
大概十年前,我计划将自己到处游荡的感想出成一本小书,那时我邀请了一位有出书经验的朋友, 也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位电影导演— 陈小雨,帮我给书写序。以下是其中一段: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留心去注意过自己的生活,在生命开端的这十几二十年,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他人设计好的。父母、亲戚、学校以及社会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网中有若干选择,每日的饮食、未来的爱人、交友的范畴、学习的方向、就业的策略……无论喜欢与否,大多数人必须在网中找到一种生活。但总有一些小鬼,伸长脖子,眼巴巴地望着网外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地方。
和我一样,林敏没有选择网中的生活。我们都是在2011年去的拉萨,那时候我们还不认识。但驱使我们出去的动力是相似的。物理空间上的转移是改变生活方向最直接以及可行的方式。一张廉价的硬座火车票或者一个简单的搭车手势,就可以将未知的“远方”变成已知的生命体验。我们似乎一直都清楚出行对现下实际生活的丰富和未来生活可能的拓展是多么重要。”
在这个可以相对自由地探讨女性主义的时代,我越发觉得旅行对于女性拓宽认知、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人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视野决定认知宽度,实实在在去不同的地方体验,用心去感受相似或差异、美丽或丑陋、发展或发展中,你就会变得更加包容和开阔。
不管是“粗糙“的背包旅行,还是精致city walk,在旅途中“看见自己、悦纳自己、奖励自己、感受自己、充盈自己、欣赏自己”;不管是一个人的旅行,还是情侣,是家庭旅行,都让自己把心打开,拥抱一切,感受一切,放松自然地,“做地球的孩子”。
|时间轴|
01:29 Linmin到处看世界的动力从何而来?
04:28 正式的穷游:厦门到丽江48小时火车硬座体验
05:55 2010年掀起的“休学辞职去旅行”浪潮
13:06 你和美景隔着距离,或许是因为你把感受关起来了
17:00 如何“克服”去到陌生地的恐惧、不安或不适感?
25:00 改变段老师对旅行看法的一次经历
30:25 听友关于“旅行的意义”的回答
34:02 让旅行成为充电方式的前提:放松的能力、主动去链接他人
40:05 Linmin旅行真的不咋做攻略…
44:30 亲子旅行经验分享:良好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55:36 旅行一定是浪漫的吗?
56:00 听友征集:那些让你觉得旅行太棒了、太值了的时刻
以下是出自公众号:歪哦啦Viola 的一段话,正是“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治愈感,在于创造了「新的体验」
🔻得以打破「常规」和「重复」,也在大脑中创造了新的神经回路
🔻当我们在旅行中,意味着遇到新的刺激源,惯常反应被阻碍,因而需要重新思考给出非惯性反应,又或是跳过思考以直觉反应。
🔻因为面对着新鲜的环境与刺激,不得不「将注意力放到当下」、打开感官感觉,而这正是「疗愈的核心」
🔻旅行不是概念上的「重塑自我」,而是事实意义上、神经意义上的「重塑与疗愈」
🔻其他任何类似的新鲜事物的尝试:进入新环境、新的文化;包括瑜伽、舞蹈、奏乐等「需要打开感官」和「对当下的关注」的活动也都具有这般疗愈效果。
|本期音乐|
陈绮贞- 旅行的意义
|本期书影音|
舒国治《台北小吃札记》、《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人生的枷锁》
石田裕辅 《不去会死!》
纪录片《搭车去柏林》谷岳、刘畅
主播后来去新西兰Gap Year,又跑欧洲,越跑越远,见过她先生,朋友圈里看着两个宝宝出生,一天天长大。
从第一次打电话已经15年了,其实总共也没说几句话,但那种有趣的感觉会记忆一辈子。
两位主播的分享也勾起我的回忆。
在大理洱海边双廊镇看日全食
藏区纳木错湖边5点多爬起来看朝阳,
当年未曾遇到大火的百年香格里拉老城喝咖啡,
卡瓦格博的日照金山,
纳帕海的野鸭,黑颈鹤,明永冰川看到的小型雪崩;
长滩岛的白沙滩,
巴厘岛骑摩托带着姑娘摔的满腿是血;
马尼拉湾的壮丽日落。
很多年过去了,回忆还是无比清晰。 谢谢两位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