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Talk | 长安执行副总裁张晓宇:格局变化窗口期正在关闭,长安会是最后胜者Gasgoo-Conversation

C Talk | 长安执行副总裁张晓宇:格局变化窗口期正在关闭,长安会是最后胜者

39分钟 ·
播放数236
·
评论数2

今年的车市会是最动荡、也是最内卷的,同时也会是最精彩和最值得期待的一年。

对话 | 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部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向秀芳

他预判,今年的车市会是最动荡、也是最内卷的,同时也会是最精彩和最值得期待的一年。

长安汽车为何要推出“全能”的车?在这轮关停并转热潮中,长安汽车能否走到最后?中国混动出海为何市场潜力巨大?在盖世汽车最新一期的C Talk高端访谈上,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张晓宇给出了解读。详细内容请见视频。

以下为采访实录:

“整个格局变化的窗口期正在关闭的过程中”

周晓莺:今年车市一开局,价格战就越来越凶猛,而且有一种油电大决战的氛围出来。您怎么看待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这个势态?

张晓宇:对今年的形势,我们内部很早就有预判。总体来讲,有感性和理性两个分析。我们觉得今年的车市会是最动荡、也是最内卷的,同时也会是最精彩和最值得期待的。在这个过程里,肯定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

从理性角度来说,我们觉得今明两年或者最多1-3年的话,会是决定中国乃至世界汽车格局的关键之年。

大家知道,当前汽车的变革本质上是由两条科技主线所引发的。第一条就是能源线,正在从内燃机向以电气化为主的新能源赛道转变。这就给整个产业带来一个变化。

从现在的市场渗透率来看,新能源市场早在两年前就跨过了所谓的创新曲线里的创新鸿沟。

另外一条线就是信息线,软件定义汽车这个大趋势下,从渗透率来看,整个消费者端已经完全接受了智能化带来的便利生活。所以,他们对这种未来的智能科技的憧憬和向往是被广泛接受的。

从科技底层的角度看,随着近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演化,整个汽车行业已经发生天翻覆地的变化。我们认为,最泛用的人工智能叫AGI,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还不一样,AGI是更进阶的一个万能的人工智能,并被证明是可行的。假设在AGI可行的前提下,实际上也就变成了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拼的就是人才、基础设施以及财力等。

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来看,实现AGI应该是没有根本性的障碍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理解,整个格局变化的窗口期正在关闭的过程中。

周晓莺:正在关闭的过程中?

张晓宇:当然也许有幸运儿还能闯进来,但是总体来说,已经非常难了。这是我们对总体的判断。

但从发展过程来看,咱们古话也说,“百家齐放,百家争鸣”,今年肯定也会是这样的。

大家也看到,价格战其实比去年来得还要早。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实际上它会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从结果来看,我们认为,整个汽车行业今年应该是稳中略升,销量预期在3100万辆左右。新能源的渗透率,应该是会更加地突飞猛进地进步。我们预测可能会首次超过50%。

周晓莺:超过50%?

张晓宇:其实上一个50%很值得中国汽车人骄傲,就是在去年5月份,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首次各占50%市场份额。6月中国品牌份额有所下滑,但从7月份开始,中国品牌份额上升,已经超过50%。我觉得这是第一个突破。

今年的话,我们预测,新能源市场整个渗透率会超额完成。

周晓莺:所以,我们其实是在创造一个新时代的历史。

张晓宇:确实,在科技变革领域,仅仅在能源线,就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应该说,未来新能源市场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在家电产业、消费电子等不同的行业已经得到验证。我相信,汽车行业也会有类似的这种特征。

换句话说,这种兼并重组会来得比较猛烈。

当然,整个市场竞争变化非常快,随着竞争越发白热化,会不断地有玩家退出,进而会逐渐收敛到少数几家的公司。

我们判断,长安会是里面最后的胜者。

“广大消费者需要的是一台全能的车”

周晓莺:中国市场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新车上市或发布,从供给侧端来看,现在供应是非常的充足。那从您的视角来看,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车?

张晓宇:中国人的基本文化属性是比较务实的,对汽车的要求也是比较简单的。

首先作为交通工具,必须质量好、安全、可靠。

周晓莺:这个是作为前提基础。

张晓宇:用专业视角来看,有质量不一定能赢,但没有质量肯定不会赢。在质量这个基础上,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是不一样的。

比如家里有一台车的消费者,会希望他的车更加全能,上班用车省钱、省心,最好再有一点驾驶性能、乘坐体验以及智能化。相对富裕的家庭,也许就追求的是特殊场景下的极致功能、性能和体验。

所以,我觉得最本质的,就是最大化的满足消费者使用诉求,是我们作为汽车从业者应该去考量的。

从长安的视角来看,企业治理的最底层理念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产品为主线。具象点来说,我们会把用户的全价值链“买、卖、用、修”作为营运的环节。而我们内部产品作为供给的时候,将研产供销作为运营的环节进行对接,尽量做到最好的供需匹配,最大化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场景诉求。

但其实消费者的诉求很多,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个研发效率。而研发效率又会制约企业能否盈利,以及能否给用户更多价值。

所以从研发视角,长安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乐高式、积木式的拼装式研发,可以做到能力复用,使得场景的实现很敏捷、迭代效率特别高。这意味着实现整个研发的综合成本降低,进而用户得到的产品价值是越多,或者说性价比、体价比越高。

周晓莺:我感觉这是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

张晓宇:从几个大环节来讲,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要比较精准。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权重点;在供给端,要有很强大的系统定义能力;要有质量保障和稳定实现的能力;还有就是整个环节效率还要高。只有这样,才能把全系统、全环节的效率提升起来,才能把用户端的价值和性价比、体价比做得更好,做到行业有竞争力。

周晓莺:长安汽车在混动技术的打造方面,做了哪些投入,现在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张晓宇: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观点,电动车最核心的是电池技术。当前,电池技术的电化学特性,还没有具备全场景的动力形式或者载体。在这个背景下,纯电车也不能说是全场景的车。比如说,在冬天就看到各种纯电动车趴窝。

本质上就是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强。中国的特征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海拔、温域、纬度等差异很大。

在这个条件下,我理解,广大消费者需要的是一台全能的车。基于这个研判,我们尝试在一个车里,实现更多的功能和体验。

周晓莺:中国市场这几年混动产品销量非常好,长安在混动产品上的布局和投放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张晓宇: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基于用户价值的不同定位,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比如在阿维塔体系里,经过跟用户销售环节的沟通,我们在开发E11、E12的增程版本,可能今年三四季度面世。

我们能够非常快地响应市场的需求,这得益于底层平台是共享的,有充分的技术储备。同时基于严谨的验证体系,把产品交付出来。

我们即将要发布的产品,既可增程又可插电,这应该是目前最强的供给方案。

我们的基本理念是,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长安的整个研发体系,包括系统定义等能力,使得我们能够做到无论是什么构型,都可以做到行业里最优供给。很快,我们将进行一些产品细节的发布。

“未来几年,长安新能源销量将以50%的进度增长”

周晓莺:今年在新能源板块,长安整体目标大概是怎么样?

张晓宇:我们今年的目标是75万辆,去年我们是48.1万辆,增长的比例是56%。本质上,我们是央资国企,同时也是上市公司。我们有天然的义务和责任,保障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以及股东方的利益。

目前,新能源市场这么卷,真正能盈利的公司极其少。长安目前在做的,是对新能源转型节奏的掌握和把控。我们预计,未来几年,长安新能源销量都将以50%左右的进度来进行增长。

按照国家能源转型节奏、技术进步以及用户端的驾乘体验等方面,新能源市场已经到了向全场景产品进发的阶段。所以,我们会持续地加大发展新能源以及相关产品的投放速度。

周晓莺:其实50%是蛮高的一个增长,尤其是要保持长期地、稳健地的高速增长。

张晓宇:我相信长安有这个实力,也有这样的决心。本质上,真正要做好一个产品,考验的是是否有能力去洞察好用户的需求,是否有比较强大的系统级定义能力,以及是否能按要求、按时间交付的速度和效率。

周晓莺:在今年这么卷的市场环境下,长安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有哪些准备?

张晓宇:首先,对这次竞争,我们是有充分预判的。在2月中旬,友商比亚迪宣布降价,我们第一个跟进。

周晓莺:长安启源A05

张晓宇:一个大公司能这么快的响应,本质上是我们早就预判了这种可能性,并且做好了怎么跟进这样的预案。我们从战略、品牌、产品、技术角度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储备。比如说,在新能源领域,我们在2017年就旗帜鲜明地提出香格里拉计划;在智能化领域,同样有北斗天枢;在全球化领域,在去年上海车展期间,我们发布了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共同支撑长安转型战略。

在品牌端,我们去年生态大会上发布了启源,早前还有深蓝和阿维塔,形成了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这种供给。

从产品维度,今年Q1,全球首款增程式皮卡猎手已经上市,UNI家族里还将引进UNI-Z。随后,深蓝序列的硬派越野G318,阿维塔的E15、E16,以及(长安启源)C798等系列产品,都将在今年加入到产品阵容里,共同发力终端市场。

“混动出海,大有可为”

周晓莺:其实国内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但我们也注意到,欧美很多地方电气化的进程似乎有所放缓,您怎么看?

张晓宇:从产业的视角,有三个特性是被证明了,证明了中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产品的领先性以及技术的引领性。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或者最底层的规律来看,应该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第一个以中国本身为视角,咱们正处于两个大局中,一个是百年未有,另一个是中华伟大复兴。现在,中国是世界秩序的挑战者,影响到了美国的既得利益。中国正在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

在这个背景下,地缘政治就变得比较明显。大家可以看到,有一系列的变化正在发生,从以前的离岸外包,到现在的友岸外包或者叫近岸外包。有一个数据显示,墨西哥和美国的贸易额超过了历史上中美的贸易额。

周晓莺:内涵完全发生了变化

张晓宇:中国的产业影响力、产品竞争力正在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从科技竞争上来看,在各种政策打压之下,美国发现小院高墙策略作用也不大后,现在已经尝试变成大院高墙。就是通过产业政策限制中国产品进口。历史上,国际上说的For trade(对于贸易)已经变成非常有条件的trade。

本质上,我认为是我们整个产品力乃至产业链的竞争力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

从能源视角来看,过去整个社会规律的底层是美元石油体系。在原计划的世界秩序构建里,碳排放、碳中和是作为下一步国际体系的根基。而一段时间里,我国所有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作者的努力,中国从新能源的产生、输送到使用再到储备全过程,实现了产业链领先。

从企业的视角来讲,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每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都是受整个大环境所影响的,都是基于自己资源下的最佳取舍。

周晓莺:背后有非常复杂的情况,从历史、经济、政治和企业、商业等因素考量,最终形成了一个我们电动化发展得非常快,跨国车企放缓的现象。

张晓宇:透过现象看本质,基于自身的、特殊的以及自己的特质进行合适的取舍。

周晓莺:出口现在也是很重要的市场方向,目前新能源出口以纯电为多。那您觉得,像混动、增程这种车型在海外会有市场吗?

张晓宇:不但是有,而且是太有了。电动化对整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要求是蛮高的。具备两个要素才能使其大规模推广,一个是国家的战略推动,另外一个是(经济)比较富裕。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财力支撑。

从全球市场上来看,至少在中短期,我认为纯电动市场渗透率不会像中国市场那样非常快地超过50%份额。

但是混动不一样。从驾驶性上,混动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体验感,运营和维护成本又很低。随着技术的进步,混动肯定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周晓莺:还有一点就是,现在中国的混动技术,在大概全球范围来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张晓宇:从科技维度讲,中国是领跑的水平。无论是从产品力还是产业生态、技术储备情况以及产业链等方面看,中国都是遥遥领先的。


展开Show Notes
Rongnie
Rongnie
2024.4.09
有全文稿吗?🤭
盖世汽车
:
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3/21I70386015C1207.shtml#nav欢迎前往盖世汽车官网收看视频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