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请到的嘉宾是心理学家陈海贤老师,他的工作兴趣在于如何帮人完成转变。
自我转变听上去像一个人发展到更高阶段的追求,海贤老师的服务对象似乎也以“成功人士”为主(后来澄清了,这是刻板印象)。所以,我们这期聊了一个很难聊的话题:在现实生计已经越来越不容易的背景下,很多人所求的不过只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心理学还有意义吗?所谓的追求“自我”,真的不是一碗自欺欺人的鸡汤吗?
从对话的前半段来看,海贤老师对此仍然很乐观,他相信无论在怎样变动的时代中,人都有向内寻求自我的需要。也就是说,心理学关于自我认同与自我转变的理论还是有点用。但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心理咨询师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往往给不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只能通过对话,陪伴一个人待在“不确定”的状态里——换个积极的说法,也叫“可能性”。大概是一种有弹性的,用于整合内在经验的叙事空间。
这个回答不一定让人满意。所以,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欢迎给我们留言。
这次谈话充分展现了两个中年男性无意义(?)的絮叨,对于寻求自我道路上的迷茫,抛开理论上的模型不谈,我们都发表了一些个体化的,似懂非懂的感悟。对话后半段,两个人争相暴露出一些无力感,和前面的mansplainng交相辉映,恰如心理咨询的A面和B面。我想,如果有谁过度地把希望寄托在心理学这门学科之上,应该能从海贤老师和我身上,收获一些恰如其分的安慰(或失望)。这恐怕是对话更大的价值。
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你将听到:
02:33 心理学的春天没来,玄学的春天来了;
05:12 罗洛·梅:变动的时代反而是向内寻求的机会;
07:06 求职的挫败,也许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关;
15:00 人生的转折期:从旧自我转向新自我;
21:07 “心理学没用”:来自用户的挑战;
28:00 即使不能直接变好,我们至少需要变好的可能性;
34:10 “功成名就,寻找自我”是一种时代爽文模板;
39:58 就算不换工作,也可以找到不一样的自我;
50:23 成长型思维的核心是“not yet”;
56:56 答案并不在头脑里,采取行动最重要;
1:01:01 坚实的自我,往往是被打碎和覆盖很多次的自我;
1:11:44 对脱不花老师由衷感到佩服,但是做不到;
1:15:19 对自己的好奇与承认,是花姐替代不了的价值(bushi);
1:19:45 “我们重要吗?”:海贤老师的煽情时刻;
1:24:29 比说教更有意义的,是把个体的困惑留在这里;
1:28:10 我们的悼词:海贤老师的煽情时刻 × 2
本期嘉宾:
陈海贤(海贤心理工作室@杭州;公众号&视频号:陈海贤;微博:陈海贤_动机在杭州)
剪辑:康凯
视觉: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