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丨对话Hero:看不到出口的路上,能做的只有先保全自己
※ 感谢「七幕人生」赞助本期播客,简介下方有《我,堂吉诃德》音乐剧门票的专属优惠 本期播客请到的嘉宾Hero,是一位MIT的在读博士生,他也有一个自己的播客《早日毕业》,这期的主题是博士生的心理健康。 从这个主题你大概可以想象,这次对话充满了各种负能量。对于从没有经历过读博这个过程的朋友,听完之后一定会庆幸你们的明智。如果对读博还怀有某种幻想,这期播客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祛魅作用。而如果你已经不幸走在了这条路上,这些痛苦想必可以感同身受,那么希望这期节目多多少少给你带来一些“不只我一个人是这样”的安慰。 我在谈话时也在想,有没有什么方法,转换一下思路或者应对技巧,就能让这件事变得不那么痛苦?后来我意识到,这个想法很可能本身就是痛苦的一部分。它把系统性的痛苦全推到个人的心理弹性上,事情不该是这样的。Hero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积极、上进,有天赋也有热情的人,一旦进入这样的系统也无法幸免。一个人只要被放在这样的位置上,就很难不痛苦,这时候应该做的不是改变他本人,而是让他看到自己身边的哪些人和事联手导致了这一切。所以,我们并没有试图找到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仅仅指是列举痛苦背后的各种机制:制度、人(主要是导师)、文化、时代。虽然这些我们都没办法改变。 就一起来吐吐槽吧。这年头谁又不在经历类似的煎熬呢?既然选择继续走在这条路上,就只能在出口出现之前,让自己好过一点。 在国内的人,接下来就该享受长假了。虽然对博士生来说,假期未必比日常更让人放松,心里总绷着一根弦,生怕时间被自己荒废掉。但我的经验是,就算这么想,假期还是做不了什么。不如坦坦荡荡地浪费吧,对自己多说几句“我值得歇一歇”,吃点好的,怎么舒服怎么来。 祝假期(尽可能地)快乐!下期再见! 本期你将听到: 08:08 当代理工科博士生的科研日常; 15:11 系统性因素:读博让人绝望的背后; 25:29 为什么导师并没有改变的动力; 37:10 十多年前,读博还是一个舒适的乌托邦; 53:37 意义感的丧失; 59:52 我们已经失去了改变世界的想象; 1:12:56 看到一些自己被需要的瞬间; 1:16:26 善待你身边的博士生(至少不要雪上加霜); 1:21:06 在抵达最终的出口之前,先保全自己; 1:26:00 “我们会在地狱里获得减刑” ※ 感谢本期节目的赞助方「七幕人生」 ※ 具体购票细节 🐦 早鸟返场「专属」优惠: 💰 880 / 680 单张半价;💰 1080 / 980 第二张半价 🎁 购买1080、980票档,每张赠送本轮官摄纪念U盘、场刊、随机纪念品(徽章、主题书包、票根等,随机纪念品,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我,堂吉诃德》 购票链接🔗:https://ticket.antank.cn/ws/iGSkV5bzb4Ms 二维码: 10岁以下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更适合看《我,堂吉诃德》少年版,现在680/480票档也有专属半价优惠: 《我,堂吉诃德》少年版 购票链接🔗:https://ticket.antank.cn/ws/UQqUszXV7qUk 二维码: 本期嘉宾:Hero(MIT在读博士生,个人播客:早日毕业) 剪辑:康凯,Hero 视觉:路路
- 05丨自我对话:走出拖延,大不了就是挨一顿骂
停更五个月之后,这是复更的第一期。 这期没有嘉宾,我一个人自说自话。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次打破拖延的尝试。事实上这一期的内容也是围绕拖延(我特意没用拖延「症」)展开的。有一些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用这些素材解释拖延的过程,也是在进行自我合理化。最后还给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多少还是管点用的,毕竟我实现了更新。 拖延,或者叫内耗,在上一个时代算是心理问题中的顶级流量,那时的人们对于「自律」「努力」有着天然的向往。在今天,大家普遍不再相信努力还有多少意义,对于拖延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的焦虑了。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不妨就把这一期当做复更前的呓语吧,听不听都行。就质量而言,也确实有些乏善可陈。——在这期播客里我特意强调了,预设一个低水平的目标采取行动,这是走出拖延的第一步。 如果你有感兴趣的话题,欢迎留言告诉我。下期再见! 录制本期之前,我写了一个提纲,设置了6个讨论主题: 01:06 先聊一聊为什么会拖更; 03:01 用于理解拖延的常见理论; 13:33 时空黑洞理论; 17:02 拖延不需要合理化; 19:34 长期自我封闭的利与弊; 26:38 如何为走出拖延做好准备; 30:56 冲着搞砸的结果去做; 35:00 那些在头脑中拖住我们的声音; 36:53 哪些观念的普及会让拖延者好过一些; 41:32 他人如何提供帮助(附一个案例) 剪辑:康凯 视觉:路路
- 04丨对话贾行家、邓一丁:我们如何讲述自己?
我一直很感兴趣一个人会如何介绍自己,是用他正在做的事(他的职业、社会身份、MBTI类型),还是他过往的经历和背景(童年经历、师承、原生家庭、家族,甚至家乡的历史)?今天的人越来越偏向于前者:我就是我这个人,跟我来自哪里关系不大,我没有什么从家里继承的(也没什么值得反抗的)。所以,幸运或者不幸吧,我们有更多的叙事选择,但更多的选择也意味着更多的不安。 所以有了这一期播客。 这期播客是跟得到App《大望局》播客的串台,谈话的两位嘉宾是作家贾行家老师,和得到听书项目主理人、历史学和人类学者邓一丁老师(你看,我还在用他们此刻的职业身份作为介绍),主题是“家族和自我叙事”。两位老师都渊博得让我心虚,但是还好,聊的都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看到有听众留言说,听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爷爷奶奶的名字,想要回去问一问。这让我很受鼓舞。我们不是从虚空而来的一代人。我赞成大家有时间多跟老人聊一聊,趁这些记忆还有传承的时候,不光是爷爷奶奶,有条件的还可以再往上一代,上两代。央视之前做过一个节目,叫《客从何处来》,就是这个主题,帮助嘉宾探索自己几乎要被湮没的家族历史。历史被“续”上的一刻是很震撼的,倒不是能继承什么,只是作为一种叙事的可能性。过去的人也度过了他们沉甸甸的一生,那些悲欢离合的经验真的可以被遗忘吗?还是说,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与今天的生活发生交汇? 这不是关于原生家庭的探讨。在家族叙事相对淡薄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愤怒(或者忠诚)指向原生家庭了。更不要说历史。今天的人很容易跟上一代做出切分,随着城市化,年轻人选择了新的定居地,新的职业,新的身份认同。过去的事留在过去,我们活在现在和未来,这也是一种活法。但有些人仍然会从历史中找出一些奇妙的线索,像是一种隐喻:在一个极致自由/虚无的时代,做一个纯粹的“我”而不可得,既不能彻底摆脱他人,也无法真正独立于过去,没有线索,也就意味着处处都是线索,我们选择从哪里开始讲述自己呢? 本期你将听到: 01:36 为什么要讨论自我叙事; 03:17 关于“接班”的自由联想; 07:18 邓老师的口述史研究:百年家族记忆; 09:44 没有乡音的“新城市移民”; 16:00 来到陌生的城市,你如何介绍“我是谁”; 18:34 一部分的自我,是通过关系定义的; 24:17 “断亲”: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与家庭的切分; 33:12 历史的创造性解释与自我认知的更新; 41:41 自我的两极:稳定与自由; 45:55 自我叙事与稳态生活; 49:16 稳定生活下的一块“畸零空间”; 52:28 如何通过散步逃脱自己(没有逃脱工作); 55:44 心理咨询的视角:把解释权交给当事人; 57:28 Writing Culture Debate:人类学的视角论争; 1:00:13 要不要/能不能摆脱别人的看法; 1:08:23 发一张精心修饰过的自拍,是一种放过自己的办法; 1:12:58 人人都有“社会皮肤”,不必为此苛责自己 本期嘉宾: 贾行家(作家,得到会员总编辑,《大望局》播客主理人) 邓一丁(历史学及人类学者,得到App听书项目主理人) 鸣谢:得到《大望局》播客(制作人:温蒂) 剪辑:康凯 视觉:路路
- 03丨对话陈海贤:生活都这么难了,心理学还有用吗?
这期请到的嘉宾是心理学家陈海贤老师,他的工作兴趣在于如何帮人完成转变。 自我转变听上去像一个人发展到更高阶段的追求,海贤老师的服务对象似乎也以“成功人士”为主(后来澄清了,这是刻板印象)。所以,我们这期聊了一个很难聊的话题:在现实生计已经越来越不容易的背景下,很多人所求的不过只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心理学还有意义吗?所谓的追求“自我”,真的不是一碗自欺欺人的鸡汤吗? 从对话的前半段来看,海贤老师对此仍然很乐观,他相信无论在怎样变动的时代中,人都有向内寻求自我的需要。也就是说,心理学关于自我认同与自我转变的理论还是有点用。但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心理咨询师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往往给不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只能通过对话,陪伴一个人待在“不确定”的状态里——换个积极的说法,也叫“可能性”。大概是一种有弹性的,用于整合内在经验的叙事空间。 这个回答不一定让人满意。所以,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欢迎给我们留言。 这次谈话充分展现了两个中年男性无意义(?)的絮叨,对于寻求自我道路上的迷茫,抛开理论上的模型不谈,我们都发表了一些个体化的,似懂非懂的感悟。对话后半段,两个人争相暴露出一些无力感,和前面的mansplainng交相辉映,恰如心理咨询的A面和B面。我想,如果有谁过度地把希望寄托在心理学这门学科之上,应该能从海贤老师和我身上,收获一些恰如其分的安慰(或失望)。这恐怕是对话更大的价值。 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你将听到: 02:33 心理学的春天没来,玄学的春天来了; 05:12 罗洛·梅:变动的时代反而是向内寻求的机会; 07:06 求职的挫败,也许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关; 15:00 人生的转折期:从旧自我转向新自我; 21:07 “心理学没用”:来自用户的挑战; 28:00 即使不能直接变好,我们至少需要变好的可能性; 34:10 “功成名就,寻找自我”是一种时代爽文模板; 39:58 就算不换工作,也可以找到不一样的自我; 50:23 成长型思维的核心是“not yet”; 56:56 答案并不在头脑里,采取行动最重要; 1:01:01 坚实的自我,往往是被打碎和覆盖很多次的自我; 1:11:44 对脱不花老师由衷感到佩服,但是做不到; 1:15:19 对自己的好奇与承认,是花姐替代不了的价值(bushi); 1:19:45 “我们重要吗?”:海贤老师的煽情时刻; 1:24:29 比说教更有意义的,是把个体的困惑留在这里; 1:28:10 我们的悼词:海贤老师的煽情时刻 × 2 本期嘉宾: 陈海贤(海贤心理工作室@杭州;公众号&视频号:陈海贤;微博:陈海贤_动机在杭州) 剪辑:康凯 视觉:路路
- 02丨对话张春、张琰:遇上结构的问题,我能咋办?
很多人批判心理咨询的局限性,过于强调从个体身上解决问题,对于结构性的问题视而不见。 我们承认局限的存在。但接下来要怎么改进?理念、手法,风格都值得探讨。 这期节目,请到了两位工作方式非常不一样的心理咨询师,聊聊她们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处理结构性问题的。张春老师更多跟个体来访者工作,强调性别视角,很直白地推动来访者直面婚姻或家庭结构中的不平等。张琰老师偏向于传统的家庭咨询,因为要同时面对一家人在场,她更倾向于借助系统内部动力,进行(相对)温和的改良。 普通人如何从这些不同的工作中受益呢?带着这个问题,你可以听听看。 我们试图通过这次对话,让更多人理解心理咨询师是如何站在“最末端”的位置,以不同的姿势和力度回应那些结构性问题的。这咨询师的不同风格也跟来访者密切相关。因为任何一个求助于心理咨询的人,从预约咨询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在为自己做选择:我知道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但我必须决定,应该往哪个方向,以怎样的态度回应它?它涉及到我们会挑选(或排除)哪一挂的咨询师。所以仍然是来访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者,达成现阶段需要的改变。 我们提到的这些姿态,也许在你看来都太轻或者太重,或者你并未觉得生活中有什么需要解决的结构性问题,而这些都是你在当下做出的选择。但是,不妨碍你听听看! 欢迎留下友善的评论,下期见! 本期你将听到: 00:31 什么是“结构性的问题”? 02:45 张春的工作:性别视角下的心理咨询; 07:44 张琰的工作:以家庭为单位的咨询; 13:54 来访之前,通常已经有了对咨询师的期待; 16:22 咨询工作的闪耀时刻——冷场了; 19:40 跟父母一起咨询,为什么是一种进步? 23:05 家庭咨询中的“结构之战”; 25:03 张春的闪耀时刻:多年前的一句话; 29:14 说出“劝分不劝和”的话,是有压力的; 34:20 症状掩盖了结构问题:以“我要嫁靳东”的新闻为例; 38:25 咨询师的“价值观”如何贯彻在咨询中; 41:32 来访者有脱落的权利; 43:58 当着一家人的面,话要怎么说透; 47:14 让每一个人都愿意参与讨论; 50:43 “你到底图什么?” 57:34 使用系统内部的声音扰动系统; 59:24 是改造一个人,还是换一个人; 1:05:41 处理家暴:当离了那样过; 1:07:57 作为男性的委屈感; 1:14:13 把脆弱讲出来,是达成理解的第一步; 1:18:12 改变不了的结构问题:“陪他们一起叹叹气” 1:23:18 在末端做的工作:讲述困难,它就有用; 1:25:31 把不同的助人者,组建成你的team 本期嘉宾: 心理咨询师张春(铅笔心理@厦门) 心理咨询师张琰(谷仓心理@苏州) 剪辑:康凯 视觉:路路
- 01丨对话刘丹:今天的孩子并不教育你,他直接隔开你
播客的第一期,就这么开张了。 这个播客将不定期更新,每期讨论一个心理健康方面的话题,我会尽量邀请到适合这个话题的嘉宾,以心理咨询师为主。你有感兴趣的话题,欢迎留言告诉我。 青少年厌学和心理健康问题,最近被聊得很多,有些专家煞有介事地称其为“改革开放以来最糟糕的时刻”。这一期的话题就围绕这一点展开。我们先来确认事实:跟过去相比,现在真的“更”糟糕了吗?然后,也想试着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开始没有想聊“这一代”青少年,但不可避免地还是涉及到很多时代的元素。有一件事很有意思:这一代青少年的父母,多是在二十年前受到“原生家庭”叙事影响的第一拨人。他们对原生家庭可能造成的伤害有充分的自觉,这让他们在二十年后成为了更“理想”的父母吗?如果父母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理想,我们又该如何看待那些伤害? 这期的讨论嘉宾是国内系统式家庭咨询的领军人物刘丹老师,熟悉这个领域的人应该都听过她的名字。我们同事多年,合作多年,这也是她第一次参与播客录制。 这个讨论站在——也只能站在——父母这一代的立场,我们跟不上时代,但也不去审判这个时代,不会自以为是或故作惊诧地表达“关心”,只是实事求是地分享作为上一代人的观察、困惑,和无从着力。这是一种在时代高速发展,家庭叙事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的茫然。正视自己的茫然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上一代的焦虑跟青少年的现实状况做出一个区分:我们承认自己不理解,但不是笼统地给这一代孩子(或者这一代父母)贴上“糟糕”的标签——在我们的经验里,贴标签往往是一种个体焦虑的投射。 在这次讨论中,刘老师对于“厌学”“亲子冲突”“60分父母”都贡献了精彩的改释。我们共同认为,把孩子的问题全算在父母身上,是一种过度理想化的期待,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于事无补的。我们也同样认为,这一代父母需要在心态上有所改变。但这归根到底不是为了孩子。父母不改变,最终损失的不是年轻一代,而是父母自己。 欢迎留下你的评论,欢迎订阅《不是你的问题》。下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 本期你将听到: 00:28 为什么叫“不是你的问题”? 03:53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造成的”,这声音虽然主流,但不一定正确; 06:05 先安放焦虑:严重创伤和暴力不在本次的讨论范围; 07:38 父母带来了问题,但我们要学会把父母看做资源; 11:22 20年前,“要把原生家庭伤害终结在这一代”的年轻人,今天怎么样了? 13:49 “完美的父母只存在于想象中”; 19:40 多接受一些“不一定”; 22:50 一个“可以自己待着”的时间/空间; 29:08 孩子的问题,不应该指向“夫妻关系”; 32:21 家庭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 34:50 “厌学”不是排斥学习,只是排斥某种特定形式的学习; 37:00 当父母跟孩子的认知不一致时,只服务有意愿改变的人; 45:51 上一代的青少年“厌家”,这一代的青少年留在家里; 51:05 “孩子不跟父母明着打了”; 57:52 60分的父母和60分的人生,也许才是最好的; 1:00:31 只关注生存,是匮乏时代的观念遗产; 1:04:59 “孩子并不跟你战斗,并不教育你,他直接隔开你”; 1:06:50 “我告诉他们:我不行,可是你要教我”; 1:08:30 金字塔结构和水流型结构; 1:10:33 父母要消化自己在家庭权力结构中的新位置; 1:15:04 不再指望父母,是因为对他们没有更高的期待; 1:16:17 时间将永远在年轻一代的这一边。 剪辑:康凯 视觉: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