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姜以琳,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其著作《学神:中国“精英二代”如何参与全球竞争》荣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教育学分会2023年皮埃尔·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学最佳图书奖。
【高能事物】
姜教授的研究专注于大中华区的教育分层现象以及代际间的社会地位传递。她的研究采用民族志方法,探讨了精英阶层地位继承的过程和成效。
【内容索引】
02:05 《学神》这本书就是在看高中生之间怎样互相“安排”彼此的地位体系、如何维系这种同侪之间的不平等待遇,以及怎么合理化这种不太一样的差别待遇
04:23 整个“学神”的阶级和地位体系本身的存在就很出乎我意料,我在台湾省和美国读书的时候都没听说过这些概念
07:03 作为一个陌生的外来人,有哪些社会学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可以帮助你迅速融入观察对象的群体中去,并且获得他们的信任?
10:28 之前看过有个段子说,人类学家就是对遥远的人很感兴趣,但是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的一帮人
12:13 学生群体之间似乎天然地共享这套话语体系,不同城市的学生们对“学神”和“学霸”的概念都有着同样的定义,甚至每个概念的举例都近乎相似
13:57 家长和老师们对这套话语体系有一些了解,但并不会把它当作是阶级和地位体系,也很少使用这些概念形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们
15:33 在这个阶级和地位体系里面,成绩是唯一重要的衡量标准
16:26 这个体系的流动性非常的差,就算流动也多数是向下流动,比如“学霸”变成“学渣”,或者像是“学霸”想伪装成“学神”也会立马被戳穿
20:10 所有的年轻精英都把自己的优秀归结到天赋上,他们不但不会觉得这是后天环境跟努力的结果,而且忽视了整个家庭的支持与付出,甚至老师群体也是这么想的
27:40 老师群体会系统性地存在对学生有待遇差异,他们自己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学生和家长们能感受到,这些都是围绕着这个阶级和地位体系来运转和互动的
29:24 即使在高中毕业之后,高中时代的那套话语体系、每个人在阶级和地位体系里面所处的位置,以及他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时使用的策略,这些都会延续:精英的复制在走出校园之后依然生效、精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2:36 这套话语体系会增强某种程度上的阶级固化吗?
34:06 中国社会里面有很多人普遍自我认同是中产阶层,不会认为自己是精英,因为人性就是永远向上比较
37:21 有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其实不应该得到或者不值得拥有这么多财富,这是一个有趣且有价值的研究话题跟视角
40:00 对中国教育体系最常见的批评之一就是说学校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43:42 研究发现,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不管他们采取的是考试还是申请的选拔制度,全社会前10%的学生都是一样的优秀
44:02 在高中阶段,家长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48:58 考试比申请更有利于阶层流动,但其实这两种选拔制度都没法做到足够公平,阶层自我复制的动力要远远大于呼吁和追求社会公平的声音
55:17 经历过选拔性考试的精英在单一维度上的专注力、持久力和续航力是无人能敌的;申请制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不过很多找不到自己兴趣和优势的人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无所适从、完全失去了做任何事情的动力
58:49 《学神》的写作并不是为了批判这28个学生,大家阅读的时候要从个例中抽离出来,去思考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精英们到底是如何完成阶级复制的
01:03:34 下一个研究选题跟上海精英女性有关,需要听友们的帮助
【图书购买】
Study Gods: How the New Chinese Elite Prepare for Global Competition (《学神:中国“精英二代”如何参与全球竞争》)
【往期链接】
Vol.9 学术视角下的秀场女主播:与董晨宇聊《制造亲密》和《做主播》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pr@freesvc.co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