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感兴趣一个人会如何介绍自己,是用他正在做的事(他的职业、社会身份、MBTI类型),还是他过往的经历和背景(童年经历、师承、原生家庭、家族,甚至家乡的历史)?今天的人越来越偏向于前者:我就是我这个人,跟我来自哪里关系不大,我没有什么从家里继承的(也没什么值得反抗的)。所以,幸运或者不幸吧,我们有更多的叙事选择,但更多的选择也意味着更多的不安。
所以有了这一期播客。
这期播客是跟得到App《大望局》播客的串台,谈话的两位嘉宾是作家贾行家老师,和得到听书项目主理人、历史学和人类学者邓一丁老师(你看,我还在用他们此刻的职业身份作为介绍),主题是“家族和自我叙事”。两位老师都渊博得让我心虚,但是还好,聊的都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看到有听众留言说,听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爷爷奶奶的名字,想要回去问一问。这让我很受鼓舞。我们不是从虚空而来的一代人。我赞成大家有时间多跟老人聊一聊,趁这些记忆还有传承的时候,不光是爷爷奶奶,有条件的还可以再往上一代,上两代。央视之前做过一个节目,叫《客从何处来》,就是这个主题,帮助嘉宾探索自己几乎要被湮没的家族历史。历史被“续”上的一刻是很震撼的,倒不是能继承什么,只是作为一种叙事的可能性。过去的人也度过了他们沉甸甸的一生,那些悲欢离合的经验真的可以被遗忘吗?还是说,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与今天的生活发生交汇?
这不是关于原生家庭的探讨。在家族叙事相对淡薄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愤怒(或者忠诚)指向原生家庭了。更不要说历史。今天的人很容易跟上一代做出切分,随着城市化,年轻人选择了新的定居地,新的职业,新的身份认同。过去的事留在过去,我们活在现在和未来,这也是一种活法。但有些人仍然会从历史中找出一些奇妙的线索,像是一种隐喻:在一个极致自由/虚无的时代,做一个纯粹的“我”而不可得,既不能彻底摆脱他人,也无法真正独立于过去,没有线索,也就意味着处处都是线索,我们选择从哪里开始讲述自己呢?
本期你将听到:
01:36 为什么要讨论自我叙事;
03:17 关于“接班”的自由联想;
07:18 邓老师的口述史研究:百年家族记忆;
09:44 没有乡音的“新城市移民”;
16:00 来到陌生的城市,你如何介绍“我是谁”;
18:34 一部分的自我,是通过关系定义的;
24:17 “断亲”: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与家庭的切分;
33:12 历史的创造性解释与自我认知的更新;
41:41 自我的两极:稳定与自由;
45:55 自我叙事与稳态生活;
49:16 稳定生活下的一块“畸零空间”;
52:28 如何通过散步逃脱自己(没有逃脱工作);
55:44 心理咨询的视角:把解释权交给当事人;
57:28 Writing Culture Debate:人类学的视角论争;
1:00:13 要不要/能不能摆脱别人的看法;
1:08:23 发一张精心修饰过的自拍,是一种放过自己的办法;
1:12:58 人人都有“社会皮肤”,不必为此苛责自己
本期嘉宾:
贾行家(作家,得到会员总编辑,《大望局》播客主理人)
邓一丁(历史学及人类学者,得到App听书项目主理人)
鸣谢:得到《大望局》播客(制作人:温蒂)
剪辑:康凯
视觉: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