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中国现代视觉文化有着特殊关联性。1912年,17 岁的刘海粟就以过人的胆识和几位画友在 “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美术专门学校,中国现代视觉文化教育重镇——上海美专,开启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河。在海老诞辰128周年之际,无边界小酒馆·弄堂声音推出“现代视觉文化”特别栏目,约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与公众分享他们在此领域的研究心得。
今天做客电台的是上海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乔争月女士,她将以南京路和武康路两条路为例,带领我们一起漫游上海著名的风貌道路,领略建筑映射的海派文化。

普益地产公司绘制1929年上海地价图

1930年改造的惠罗百货

鸿达设计手稿——惠罗百货

鸿达设计手稿——光陆大戏院

拱廊建筑之中央商场

电力大楼

华安大楼

体育大厦

南京大戏院

The Spanish house for China 范文照、林登著

“中国风:建筑大师李锦沛1923-1968作品回顾”展览海报

华业公寓

绿房子内部

绿房子

爱文义公寓

斯洛伐克发行邬达克纪念邮票

南京路哈同大楼,1936年入驻过被誉为“中华丝绸之王”的老介福,现在是华为全球最大旗舰店

谭垣设计的自宅

漫步上海郊区

威尔金森作品《上海鸟类》

赉安洋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