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查尔斯·E·梅曾经这样评价艾丽丝·门罗的叙事,“短篇小说的结构与主题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内在联系。而门罗标志性的叙述风格,确实也与其看待世界的方式密不可分。门罗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故事的讲述,都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一种拼接,一种回旋往复的发现,通过视角的不断变化,探寻真相的本来面目。”
门罗自己也曾说到,“我想让读者感到的惊人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
正是这种对故事和人物反复的、多角度的观看探究,使得门罗的小说具有了真实的生活质地,以及情感上和思维上丰富的解读空间。我们被门罗笔下那些看上去本该如此相似的平凡人生所迸发出来的新鲜面目和深邃之处所吸引,为人物的每一次失败和窒息、每一次顿悟和觉醒感到震颤与共鸣。
那么,在具体的创作中,门罗是如何施展其多角度、多层次的叙事手法呢?她的小说真的平淡吗?她在生活与创作间的平衡又带给我们什么启发?
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将继续阅读艾丽丝·门罗的小说集《亲爱的生活》,借着对书中《火车》、《多莉》和《眼睛》几篇小说的解读,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时间轴】
01:45 《火车》的故事线:如何揭开故事的层层悬念
14:10 《火车》独特的叙事结构:在性骚扰的主题下,并置两个对照组
18:45 如何理解艾丽丝·门罗的这句话:“我想让读者感到的惊人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
25:15 门罗采用的是一种类似雕刻家或建筑师的创作方式
30:30 《多莉》的精彩开头和故事梗概
33:10 门罗笔下的老人因其生命力而更显其真实可爱
36:30 《眼睛》的故事梗概
39:38 小说将女孩探索自我、接受生活现实的过程写得细腻动人
41:40 门罗的心灵尺度之宽广和自由
43:16 是门罗太淡,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太浓了?
49:40 小说家的艺术追求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在冷漠和深情之间
55:50 门罗给每一个生活者和写作者的启发
【本期提及】
艾丽丝·门罗 - 《亲爱的生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译者:姚媛
艾丽丝·门罗 - 小说《多维的世界》(来自小说集《幸福过了头》)
萨满塔·施维伯林 - 《七座空屋》
李翊云 - 《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威廉·特雷弗 - 《After Rain》
普鲁斯特 - 《追忆似水年华》
余华 - 《活着》
乔治·马丁 - 《冰与火之歌》
毕飞宇 - 《小说课》
【本期音乐】
背景曲:John Cage - Fagjazz Study For 12 Mode Sources & 6 Additions (Terre Thaemlitz Remix)(专辑《Enjoy the Silence, vol. 2》)
片尾曲:Christian Larsson - Unshaken(专辑《Redemption》)
【小说摘录】
摘自《火车》:
火车的声音被吞没后,他发现四周并不像他以为的那样一片寂静。四处发出各种响动,八月干燥的树叶摇动的沙沙声(并不是风声),还有某些看不见的鸟呵斥他的喧闹声。
从火车上跳下来应该意味着某种取消。让身体振奋起来,让膝盖做好准备,进入一团不同的空气之中。你期待着虚无。但却得到了什么?立刻被一堆新事物包围,要求你的关注,而你坐在火车上看着车窗外时是不会这样的。你在这里做什么?你要到哪里去?某种被未知的东西监视的感觉。成为干扰分子的感觉。周围的生命正在从你看不见的有利位置得出关于你的结论。”
摘自《多莉》:
那年秋天我们谈到了死亡。我们的死亡。那时富兰克林八十三岁,我七十一岁,我们自然为葬礼(我们决定不办)和在已经买好的一块地上的安葬(立即下葬)做了安排。我们决定不火化,这种做法在我们的朋友中间非常流行。没被安排的只剩下实际的死亡,那交由天意决定。
摘自《眼睛》:
我五岁时,父母突然生了一个小弟弟,妈妈说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期盼。我不知道她这个想法是从哪儿来的。她说得煞有介事,都是编的,但很难反驳。
【本期主播】刀刀、文佳、圈圈
【音频制作】刀刀、文佳
【配乐策划】刀刀
【介绍文案】圈圈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