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产生友情或者爱情,是由于被看见,所以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见你。”——《我的阿勒泰》
人与人的交往中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标签与标签的交往。就像两个由各种关键词构成的人形立牌,彼此交换简历背景顺便附带亲友们的reference letter。这种情况也不是不能理解,如果短时间无法看清人形立牌背后的那个人,无法获得安全感起码能从确定性比人本身都强的标签身上获得,关系与人都逐渐失去稳定性变得摇摇欲坠的时候,标签就在那。
那之后,在短暂交往之后呢,相处的惯性和对模版套用的依赖还能让我们产生更深的链接吗,如果可以,这个深层链接到底是链接到了谁,是模块标签组成的 sample,还是那个叫做王大强的人。
我一直认为,关系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本身。建立链接开启谈话让我了解,你是谁,更重要的是,我是谁。
“或许相似的标签或熟悉的标签能让人产生安全感,感觉似乎能减少关系中的不确定和不稳定,但差异让人产生好奇心,对对方生活的好奇,本质上也是对生活的好奇和热情。”
互相的自我暴露让我们更愿意看见彼此,在对方眼里看见自己,也更能面对自己。
想必关于要看见具体的人,去热爱具体的人和生活,这类话已经千篇一律了。口号喊起来还蛮容易的,但我更感兴趣是什么阻止了我们看见和去爱具体的人呢,是什么在i see you路上绊了我们一脚,爬起来后只能看得到模式化的恋爱和对象,只能看得到想要得到的目标式的感情和婚姻。
并不是鼓吹爱情的神圣,或爱情能缓解虚无,拯救每日每日的疲惫生活。重点其实在于 每日每日的疲惫生活中,我们缺了些继续忍耐和相信会有好事发生的信仰。
从前,我们的父辈相信“人定胜天““女排精神”“个人命运与国家联系一起”“靠双手努力就能创造美好生活”,而且通过对家庭的付出,撑起家中角色,在前面工厂和后面家庭里的行动,能够获得个人价值实现和认同,并且内心也能被填满。
可是现在这套叙事被颠覆了。
从前乃至现在,家庭、爱情、个人成长,这些应该是作为普遍价值的东西,与#女性成长 #青少年健康 关联在一起,但它应该是全年龄段的,各阶层的,普世的,而不应该是被消费文化打包成娱乐的一部分。
我想聊聊无言的情爱,无言的歌,和好朋友小张一起在不同的视角坐下来看看,爱这个动词,为什么变得这么困难。
Now i bring you, 小张同学。
【时间轴】点击可跳转
03:11 “不婚不育保平安”的声音,不愿确定的非正式关系出现,等等各种变得越来越多元普遍且都合理。
13:00 影视文本中女性角色自由的观念,和“大女主”叙事的批判
19:00 在前现代的求爱中,仪式或仪式化的情感互动减少了不确定和模糊,而现在求爱相伴的文化正在消亡,我们是否还拥有同一套共识。
21:30 无法明说的规范和不确定的共识——案件中“性同意”的模糊地带
26:14 互动活动内在缺乏情感意义,或者清晰的意义框架,不共享共识的人们时刻感受着动荡不安,不确定性的风险
31:09 面对高风险的不确定性,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价值评估,同时也在内化要求自己。
40:40 爱的文化正在消失:消极的爱里的经济内核——基准化分析
49:20 不公平的“淘汰”:将浪漫邂逅的“人”标准化、量化
53:33 自我的客体化:高度自我客体化的女性通常会从观察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外貌和身材,并将此作为衡量自我价值的重要标准。她们可能也会将这种内在动机有意或无意地投射到其他女性身上。
eg. 服美役、脱美役
59:20 共情:让我清楚地看见你
【引用素材】
《不够善良的我们》导演/编剧 徐誉庭
《俗女养成记》导演/编剧 严艺文
《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导演滕丛丛 编剧彭奕宁
《小妇人》作者路易莎·奥尔科特,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罗密欧与朱丽叶》(1954)
这期配乐有点小私心用了new jeans的bossanova remix,和JHOPE的on the street😁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509145/